1、1北京中医药大学王洪图黄帝内经 80 课时讲稿第 1 课 黄帝内经简介各位同学,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内经课,先自我介绍一下。有幸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黄帝内经这门课程。课程所属的层次我想先介绍一下这门课程有关的情况。 黄帝内经是我们国家、是我们中医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内容是博大精深的,所以学习起来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我今天讲的呢,大致是大学本科生的层次,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经下达过的教学计划,本科生的内经课程是 72 学时,当然又允许各个学校可以有些放松,所以我讲的课是准备讲 80 学时,所使用的教材,是使用 21 世纪课程教材的 内经讲义 ,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年出版的。这个教材当初设计的
2、课时的时候,是 70 到 100 学时之间,所适用的对象是大学五年制本科生和七年制、也就是本硕连读制的学生共同使用的,也就是所说的“五七共用” 。我讲课的时候就按照这本教材的顺序,但由于它是本硕连读的,所以有些内容我们讲不了那么多。特别是这部书分上、中、下三篇,下篇的内容我们是基本不讲。黄帝内经这门课程的性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有过规定,当然是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一个本科生的后期提高课。所谓后期,我想是在大学教育整个课程系列当中排在相对靠后的阶段,也就是说,是在学过一些普通医学基础课、甚至于学了某些临床课的时候才开的课程,是后期;提高,也就是它是在理论方面的提高、临床文献的提高,还
3、有在知识面、2甚至学习方法方面的提高。下面我就想介绍一下再进一步的情况,也就是说大学本科、当然据我所知,现在中医的研究生绝大多数的专业也要学内经课,有一些中医专业的博士生还要学习内经课。为什么在中医各个层次的学习当中,都要学习内经课呢?因为它在我们整个中医学、整个中医教育当中,它所处的地位的问题,我想先给各位作一个初步的介绍。黄帝内经简称内经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与防治疾病技术的渊源。它包含素问与灵枢两个部分,每一部各包含 81 篇文章。我们大致地说,这些文章主要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作品,因为关于内经的成书问题我们后面还要进行专题讲解的。这些文章、春秋战国好几百年的事呀
4、,它们不是同一时间写成的,也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写成的,可以说他是众多医学家论文的汇编。什么时间汇编成书的呢,据研究,是定在西汉时期才汇编成黄帝内经一部书。这部书,我们所看到这些材料,是在汉书艺文志中可以看到,在当时、也就是在秦汉,或者说在西汉时、再往后一点,可以看到除了黄帝内经之外,当时还有一些其它的医学经典著作,比如有黄帝外经 、 扁鹊内经 、 扁鹊外经 、 白氏内经 、 白氏外经 ,还有一部叫旁篇等7 部医学经典著作,但这些都已经失传,唯独有黄帝内经还存于今世,所以我说它是现存的最早的。历代中医学家把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神农本草经一起称为四大经典,不过,后三部都出自内经之
5、后, 金匮 、 伤寒是东汉张仲景所著,他在序中就说过嘛,他撰用素问 、 九卷 、 八十一难 、 胎胪药录 ,其中素问 、 九卷说的就是内经 , 九卷就是3灵枢嘛。当然,在中医学里,还经常把脉经 、 难经 、华佗中藏经 、太素等书也都称为经典,而这些书就更晚于内经 。因此说内经一是现存、一是最早。当然也有比内经更早的,比如说在 1973 年湖南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 、 足臂十脉经 、 阴阳十一脉灸经等文献,它们同样是医学文献,从考察来看,它们不比内经晚,甚至比内经的一些文章要早。但是,无论从内容的丰富程度,还是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马王堆出土的这些宝贵的文献都不足以称之为经典,不能和内经相提并
6、论。黄帝内经之所以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是因为它不仅记载有科学而系统的医学理论、丰富而多彩的防治疾病的技术,同时还从宏观的角度论证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也是整个中国古代的一种思维方法、一种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并且运用古代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和论证医学科学的最基本的课题,也就是生命规律,从而建立起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所以说黄帝内经的问世,使中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此之前的一些文献,都是零散认识、知识的积累,到黄帝内经就标志着我们中医学有了系统的理论,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2000 多年来,历代医学家正是在内经所创立的理论和原则、技术及其所采取的方法论的基础上
7、,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与创新,才使得中医学得到持续的发展。也就是说,一部雄伟壮阔的中国医学史,无处不体现了内经的指导作用。光彩纷呈、众多的医学流派,无不以内经为其理论的渊源。古今无数作出卓越贡献的医学家,或者是在理论上独树一帜,或者是在防病技术上效验如神,然而,究其成功之路,却均以研究内经为其著书立说之根本。比如被后世医学家尊为医圣的张仲景,他自己在伤寒4杂病论原序中就说以素问 、 九卷为依据, 伤寒书中处处体现了内经的理论和治疗的法则。被尊为药王的唐代医家孙思邈,其不朽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第一篇、 大医习业突出地讲:“凡欲为大医” ,必须熟悉素问 、 针灸甲乙经 、 黄帝针经 , 黄帝针经就是
8、灵枢经 ,他把研习内经作为“大医”的必修的和首要的功课。大家熟悉的清代的名医叶桂、叶天士,那是在我们中医学的历史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也就对外感温热病、从伤寒论之后又一个飞跃,形成了温病学说,叶天士、他也是在研究内经的理论并把它用之于临床,为其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使中医对外感温热病的诊治产生了飞跃。此外,参透内经的要旨、并根据这些要旨加以发挥而标立新说的,代有人在,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名医出现。比如金元时期的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明清间的俞昌、俞嘉言,他以秋燥论和大气论而名著医林。而以内经为指导医学家们不仅在临床各科以及一些基础学科,比如中药学 、 方剂学 、 诊
9、断学等各个学科,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即使是专门研究内经这部书而作出贡献的、并且能够垂范后世者,也不乏其人,比如唐代的杨上善,他撰著了黄帝内经太素 ;明代的马莳撰著了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这此论述仍然是研究内经的宝贵文献。现代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先生一生著作 30余部,他这些著作不仅都以内经的理论为主要依据,而且还专门写有研究内经的著作,比如病机十九条临证分析里面的“十九条” ,就是内经至真要大论中的十九条,他加以研究分析就成了一部著作嘛,任应秋先生还写了黄帝内经章句索引作为工具书,写了黄帝内经研究论丛 。5尤其不可忽视的是,研究黄帝内经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医学界,自古以来就
10、有很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其进行研究,或者说加入研究内经的行列,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据我们统计,到 1990 年,在我们集体写一部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的时候,古今有关研究内经的著作就有 400余部。正是由于内经的理论及其所构建的学术体系,造就了无数的中医学家,保证了中医学不断地发展与进步。所以,自从 1956 年我国成立中医大学开始,也就是从开展高等中医教育开始, 内经一直被列为中医专业教育的必修课和主干课程。由国家组织统一规划编写的本科生的教材已经修订了 7 版,这些教材和其它刚才所说的 400 余部的专著一样,都是研究内经 、使其学术不断发展的重要的文献,重要的材料。下面谈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学
11、习的问题。我们这个课程的性质,它是属于基础理论的性质,因为内经课和中医基础理论两门课程合起来叫做中医基础理论 ,这是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是这样一个学科界限、学科的限定。但从课程系列来说,它又不同于中医基础理论课, 中医基础理论课是大学本科生的早期课程、前期课程,而内经课是作为后期提高课,所以它们是有区别的。当然, 内经课的主要内容是限定在内经本身及其有关的研究成果方面。另外,作为后期课,它的内容要求也与前期课不同,它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中医理论的水平;二是提高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学了它诊防疾病时将会到好;三是提高和扩大与中医学相关的理论和知识,也就是扩
12、大知识面的问题,当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学习和研究中医能力的问题。在学习方法方面我提几点供各位参考:一是抓住重点和关键问题,作为后期提高课,有它特殊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就全书而言,应该是教材中的第6二篇-经文选读,就是从原文里选出来的一些重要的东西。而关键问题则应该是上篇的第二章-学术体系的问题,只有掌握了内经的学术体系及其特点,我们在学习研究内经的时候,才能更好地理解它、掌握它。比如特点之一, 内经是从整体角度把握生命规律,只有把握了整体观,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如藏象的理论。二是要善于对比思考,在内经当中就有不同的理论,对同一个问题, 内经本身就有不同的说法,后世医家对同一个理论又有不同的解
13、释,这是很自然的,换句话说,如果说一加一等于二,那是小学生的东西,不用我们再去研究,这种东西它也不会作为经典流传到后世。据我所知,很多经典问题都是大原则的问题,就这个大的原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它、都可能是对的,因此我们学内经不要希望仅仅记住就行了、不会再有别的了,不可能,那就不叫经典了。所以我们要掌握对同一个问题, 内经有几种说法、后世医家有几种解释,很可能几种解释都有其合理的一个侧面,当然了,不能说怎么解释都对、都正确。怎么解释呢?都要符合内经理论体系的解释、都符合中医临床的解释就是对的,不符合就是错的。所以要善于对比思考,思考它产生的不同背景是什么,这样的话,认识就会更深刻一些。比如说
14、关于五脏和四时相对应,在内经里就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是脾应长夏,按阴历算、六月份是长夏季,另一个说法叫“脾不主时而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 ,意思是脾不单独主某一个时令,而是在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最后 18 天归脾所主。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说法,两种说法有什么共同点,这在学习中应该加以分析的。三是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因为提高理论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践当中去,并且也只有联系实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内经当中的内容。所谓的实践就包括学生本人的实践,也包括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习书本7上的经验,把这些经验和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深刻、才会真正掌握理论的内涵。比如联系的问题, 内经中
15、有一个说法,叫“魄门亦为五脏使” ,魄门就是所说的肛门,这肛门可不单单是为了排出糟粕的用处,它还反映了五脏的功能正常与否,肛门的启闭是否正常它是和五脏的功能直接相关的。那我们学的时候你就应该联系过去学的诊断学 , 诊断学为什么要说一问寒热二问便?明代医学家张景岳的“十问歌”(一 问 寒 热 二 问汗 , 三 问 头 身 四 问 便 , 五 问 饮 食 六 胸 腹 , 七 聋 八 渴 俱 当 辨 , 九 问 旧 病 十 问因 , 再 兼 服 药 参 机 变 , 妇 女 尤 必 问 经 期 , 迟 速 闭 崩 皆 可 见 , 再 添 片 语 告 儿科 , 天 花 麻 疹 全 占 验 。 新 编 十
16、 问 歌 : 问 诊 首 当 问 一 般 , 一 般 问 清 问 有 关 。一 问 寒 热 二 问 汗 , 三 问 头 身 四 问 便 。 五 问 饮 食 六 胸 腹 , 七 聋 八 渴 俱 当 辩 ,九 问 旧 病 十 问 因 , 再 将 诊 疗 经 过 掺 。 个 人 家 族 当 问 遍 , 妇 女 经 带 并 胎 产 。小 儿 传 染 接 种 史 , 疹 痘 惊 疳 嗜 食 偏 ),第二问就要问便,那就是问肛门情况是怎样,但医生的真正目的是通过问便了解人体五脏的情况,这就是要加以联系起来认识的地方、所谓书本的经验来加以联系的。当然,各位如果有临床机会的话,跟临床联系起来,那是对学习内经更
17、重要的。但我们临床有时受一定的限制,因为你没有医师执照,有时候看病又犯法,跟老师呢又不见得老师在现场,有些东西可以实践,比如内经养生的理论,它说要恬淡虚无,要精神内守,要心情保持愉快,这样的实践人人都可以做,用内经指导我们养生总是容易做到的。四是理解与记忆的问题。无论是加强理论的深度,还是增加知识的广度,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不理解的理论是不能用的、是死板的理论,当然,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强调记忆,有些重点的内容应该熟记。有些内容是经过反复筛选出来的重要的东西,这些应该是熟记、或者说是应该背记的,因为临床时现翻书可是来不及8啊,熟才能生巧嘛,才能把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其实我带过一
18、些年轻的跟我实习,一些很常用的方子,让他们写,他们就在那儿想,总是凑不全,问他学了没有,他说学过、理解了,没背下来,这个理解了就不如熟记的好用啊,你到时加减变化是可以的,另外考试的时候要填空,你不背就填不对,你光理解了不行、老师不认可呀,因为内经没这么说呀。五是要注意总结与习作。不要听完了就完了,自己要做一些总结,我学了这一段,重点、难点是什么,哪些理解了,还存在什么问题,你得总结出来、简化出来,学习总是这样,要“由博转约” ,约是什么,就是要点,这个就看你总结的功夫了。总结好了,对以后的临床、考试都是非常重要的。习作就是写作、写学习心得,写也是一种锻炼,只要你把学习的内容综合起来,提出新观点
19、,而且你又能够完善地、论证了你的观点,这就是很好的一篇论文哪。所以练习写作,对于学习内经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对我们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下面我再介绍一些主要的参考书目,给大家推荐一下:唐代杨上善著的黄帝内经太素作为学习、研究都是很重要的,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于 2001 年、由我和另外一位先生整理的,这本是最完全的,当然也有丢失、也还没有收集完,因为原书在国内帙失了,20 世纪20 年代从日本影印回来还是不完全,前几年我收集资料以补充了一下,所以相对来说它是最全的,这部书是系统、分类研究内经的第一部著作,它比黄帝内经素问还要早,所以它的参考价值是很大的。马莳撰著的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马莳虽然
20、也有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但我推荐给各位的是前者,因为马莳是搞针灸的,他对灵枢注得很有见解、很有发挥,也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是我带领9的一个研究生点校的。明代张景岳、张介宾著的类经上下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它也是分类研究内经的,注得很流畅,分析得很透彻。清代张志聪写的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就是张志聪带领他的师弟、他的几位学生的集体作的注释,它有内经的理论来分析内经 ,对学习也很有参考价值。最新的就是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上中下 3 册,是由我主编的,北京出版社出版,是由国内外 50 几位专家集体撰著,写了 6、7 年写出来的,它也是获得图书奖的第一部中医著作,它把 20
21、00 年来研究黄帝内经的成败、 内经的主要理论是什么、经验是什么,现在我们的认识水平是什么,全部加以整理和总结,就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而言,目前还是代表了最高的学术水平。因为它不但是国内的几十位专家,还有日本的 6、7 位专家,还有韩国的专家,凡是研究内经 、可以说各省我都请到了至少是一位,噢、对不起,西藏我没请到,同时还有其它相关学科的专家也加入进来。好,现在下课。第 2 课 黄帝内经的成书、流传好,现在上课。我们讲课的顺序基本上是按讲义上面来的,有的时候就要离开一些,反正书本这儿,大家可以自己来看。 讲义第 1 页首先讲的就是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作者,然后就是流传,到第 5 页才讲了内经的书名的
22、问题,我下面就先从书名讲起,我想这样更便于大家的学习。所以我先讲第 5 页, 内经书名的含义问题,也就是内经书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么叫。你看、我拿的这本黄帝内经素问是很旧的,这是我10念破的至少是第 4 本,这一本叫 黄帝内经灵枢经 。这些书名为什么这么叫呢?它首先是要叫“黄帝” ,其实它不是黄帝写的书,这里有一个托名的问题,假托于黄帝,假托有什么好处呢?因为黄帝是中国文化的始祖,起码中国人是这样,外国人我没有调查过,我们对祖先都是非常崇拜的嘛,对不对,中国人都特别认祖宗,是不是,这是优点。那黄帝是我们文化的祖先,所以作为文化界的很多东西就加上黄帝二字,大伙信任、好流传。黄帝是怎么回事儿啊,据
23、现代的研究,黄帝是中国古代氏族社会的一个氏族,叫黄帝族。黄帝作为一个人来看是怎么看的呢?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第一帝说的就是黄帝,说他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 ,所以我们大伙常说轩辕黄帝。司马迁说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徇齐是说想总量很周到。那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篇是怎么描写怕呢?只有最后一句话不同,说“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登天是登天子位,这个作者在写这几句话的时候,可能是从史记那儿抄来的,因为就最后一句不同。还有一说黄帝姓“姬” ,因为他长时间地居住在姬水这个地方,过去人们住在哪儿就姓什么嘛。后来又传说黄
24、帝、炎帝与蚩尤战于阪泉,把蚩尤打败后融合两个氏族融合在了一起,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我们叫炎黄子孙就是这么下来的。当然,在历史故事当中,涿鹿之战胜利后,天下诸候就奉黄帝为天子,说他有“土德之瑞” ,土色为黄嘛,所以叫黄帝,木火土金水、青赤黄白黑,这不是我们传统的五行理论嘛,在古代的时候也是这么个观点啊。11本来说黄帝是一个氏族,是一个历史时代,但又把它比喻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说中国的文化是从那儿开始起源的,这些都传说了。说那个时代造舟船、弓失,又有仓颉造字,有嫘祖养蚕、缫丝织绢、染五色衣裳,那不是文化就很发达了吗,还有隶首算术、 岐伯内经 ,都传说是在黄帝那个时代发明出来的,所以说那个时候是
25、中华民族的起源。以上这些是中华民族崇尚祖先,还给我们保留了很多的文化遗产。那么医学著作、为了让它更好的流传,也托名于黄帝,所以就叫黄帝内经 。但为什么叫“内经”呢?刚才我说了,在黄帝内经同时代还有其它一些著作,有黄帝外经 、 扁鹊内经 、 扁鹊外经 、 旁篇 。这个“内”和“外” ,据考证,没有太多的深意,只不过像我们现在写书分成上下篇,这样一个分法而已,因为现在的古籍中还有很多的这种分类方法。比如说庄子有内外篇, 韩非子有内外储,都是以内、外来分的。但是“经”字倒是很重要的, “经”的本义是丝织品的纵线,经纬嘛,横的叫纬,但纵线又可以引申为“主干” ,再引申就有“基础”的、最原则的、最重要的
26、,所以在文献上一称为经的,那就说明是最重要的原理,就是大家必须遵循的,这就是经。也就是说, 黄帝内经是研究人体最经典的医学理论。素问的命名。 黄帝内经由素问 、 灵枢两部书构成。为什么叫“素问”呢,过去的解释有很多种, 讲义特别引证了新校正的话, 新校正是宋代校正医书的著作, 新校正关于“素问”的论述是:引乾凿度云,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所以“素”是质的意思, “问”字还是学问的意思。素问就是研究人体的“质”的理论, “质”就是体质、气质,生理、病理都有质的存在,有了12形与质的存在,才有其
27、它一切可言。说“气形质具,而疴瘵(zhi)由是萌生” ,疴瘵就是疾病。再就是灵枢的命名。 灵枢经的命名有个流传的过程,当然就这两个字来说,灵就是灵验、枢就是枢纽,就是说经络作为人体的枢纽,用针灸刺激它非常灵验,它讲的主要是针刺经络穴位的问题。但灵枢共有 9卷,一开始并没有名字,曾经就叫“九卷” ,所以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文里就说引用素问 、 九卷 ,这里的九卷就是后来的灵枢 。灵枢的名字是后人给起的,从名字上看它有道家的意味,所以有是唐代的王冰把九卷改为灵枢的说法,当然还有其它的名字了,后面我们还要讲。因为王冰是信道教的,王冰我们一会儿还要说。我们现在所读到的素问就是王冰整理的,要不经过他
28、整理,说不定我们现在也见不到、早已经失传了。素问 、 灵枢为什么各有 81 篇文章呢,因为九九八十一,从中国传统观念上说,九为数之极,没有再大的了,表示我这个医学理论是天、地、人无所不包,是最完善的理论,恐怕各定为 81 篇文章有这种意思。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作者的问题,成书年代有 3 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就是黄帝写的书,别人写不了这么高明的著作出来,当然这种说法不太可靠,因为那个时候是文化创始阶段,不太可能写出这样完善的医学著作。第二种说法说是春秋战国时候的著作,这种说法有可能,因为我们读黄帝内经162 篇文章里,确实有些篇章的文字、语言、用词以及涉及的社会背景,确实涉及到春秋战国时期了。但话
29、说回来,文章可能是那个时候的文章,因为春秋战国本身就有几百年,可是从有一些、比如甲篇和乙篇在学术观点不同,在用词考据上前后可能差几百年,甲篇是春秋早期的东西,乙篇用的13话是后几百年的话,间隔时间很长,所以说春秋战国形成系列篇章是可能的。但是,这些篇章还没有成为一部书,换句话说这么多篇章不可能是一个人写的,所以有一个最简单的结论:“非一时一人之作” 。那么何时汇编成册的呢?这个就是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了,古籍中最早能见到黄帝内经名字的,是班固所著的汉书艺文志 ,他是根据七略这部书“简其要”而成的,而七略是刘向和刘歆父子作为图书分类目录来做的,是他们领导、由一个叫李柱国的人来分管校正医技类时的东西,
30、李柱国校正的具体时间是西汉成帝河平三年,也就是公元前 26 年。我们从以上的推论可以看出, 黄帝内经最晚也得在公元前 26 年就成书了 ,不然的话, 七略上不可能写黄帝内经的名字, 七略不写汉书艺文志也就不会写。上面说的是成书下限的问题,而下限是什么时候呢?讲义第 3 页认为最早也早不过司马迁写史记那个时候,因为史记作为皇家的收录,它记述得非常详细, 史记关于医学家的内容也记了不少,什么公乘、阳庆、仓公、扁鹊,可唯独没有黄帝内经的名字,如果黄帝内经已经成书,我们想,司马迁肯定要把它写进史记里面去。司马迁是公元前 99年入狱并开始著述史记 ,因此黄帝内经成书的下限是公元前 99 年。因此,主流的
31、看法是在公元前 99 年至公元前 26 年之间成书,中医学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当然了,成书的上下限问题,还有些专家另有看法,还有从别的角度来研究的,比如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 14 部医学文献,墓主是西汉初年被封于长沙的轪(di)侯利仓之子,下葬的年限是汉文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68 年。但是这些文献很简略,就只从经脉来说,它是足臂十一经脉炙经 、阴阳十一脉炙经 ,而黄帝内经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十二经的理论,最14完善的是灵枢经的第十篇-经脉篇 ,这十二经既分了阴阳,又分了手足,阴阳、手足同时又和脏腑联系,可是马王堆 3 号墓出土的没有这么完善的名称,而且只有十一条经脉。因此从医学理论粗略与完善来
32、看,十一经肯定要早于十二经的理论,学术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完善,十二经是很完善的理论,我们一直延用到今天啊。我们再从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来看,全书一个重要的学术特征,是广泛地运用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几乎每篇都涉及到。阴阳、五行是一种哲学思想,从中国的思想发展史可以看到,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都有古老的源头,并且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之内各自是独立发展的,两个学说的合流、结合,是始自战国末期的阴阳家邹衍,而内经很好地运用了阴阳五行,所以说它肯定成书于战国末期以后。换句话说, 内经所运用的正是汉代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因此我们现在把它汇编成册的时间定为西汉时期,当然,其中的 162 篇文章的成文可能要相关几百
33、年的时间。我们下面说内经的流传。东汉张仲景在著述伤寒的时候, 素问 、 九卷都是他重要的参考书,但是在流传过程中,因为古代的传抄、抄写,刻在竹简上、或者是用纸张上的条件比较差,传写当中经常有散失、错乱,所以到唐代的时候就比较乱了,多亏了唐代的王冰,道号叫启玄子,他在唐代的宝应年间,面对残缺不全的素问 、 九卷的流传本,感到很苦恼,他到自己的老师张公家里去看到一本“秘本”非常好,秘不外传之本,或者相对来说比其它的流传本要好,他就以“张公秘本”作为蓝本,参校其它的版本作了整理、注释和编次,因为原来的比较乱,有的同一内容有两个篇名,有的是同一篇名但内容不同,有的句子也念不通,经他整理后书名叫黄帝内经
34、素问 “王冰次注” ,意思是他编排的次序和的注解,你看人民出15版社这本书,这一页上面的就是原文,下面的小字就是王冰对原文的注释,现在我们所能读到的素问就是经王冰整理的,这个版本有相当程度的权威性,除此之外没有完整的素问了。尽管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比王冰的早,但杨上善是把内经的素问 、 灵枢根据内容分类了,不是按原篇章下来的,所以我们现在能读到素问 ,应该感谢王冰。王冰在整理的过程中,有的地方念不通时,原来的字是用的黑笔、墨笔,他自己改的地方用朱砂笔写成红字,表示说我很负责任。但是在后来一千多年的传抄过程中,红字也被改为黑字了,尽管我们现在看来有的字可能是王冰改的,那是猜测,有的很明显知道是改
35、的了,有些就看不出来,所以哪是红笔王冰改的、哪是原文的,一时也分不大清楚。因此黄帝内经素问 ,我们读到的是王冰的本子,那是最早的。当然了,我们现在读不到王冰写的那本了,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本子大概是明代的版本,图书馆有,是线装书。素问还是一直流传下来了,但是有一些丢失,王冰把九卷改成24 卷了,其中第七卷给丢了,到宋代之后又有人补上了两篇,名叫素问遗篇刺法论 、 素问遗篇本病论 ,但后人补的就不是内经的原样了,加上这两篇一共是现在的 81 篇。还不止是这们, 内经当中讲“五运六气”的 7 篇大论,经研究也不是内经原来的文章,而是王冰补入的,当然它不是王冰自己的著作,也是古时候研究五运六气的著述。
36、因此素问81 篇文章是这样情况,全书是经过王冰整理,五运六气的 7 篇是王冰采用大概是汉代的古文补入,但在流传过程中丢失了第 7 卷的 2 篇,宋代的人再次补入了 本病论和刺法论。虽然有个别遗失,但是毕竟主要的东西都保留下来了。关于灵枢的流传。 灵枢很早的时候叫九卷 、 针经 ,因为这16本书的第一篇就有“针经”一词,在王冰之前还有的叫九灵 ,经王冰整理后取名叫灵枢 ,到了宋代的时候,林亿等人校正医书, 素问不是他们校正的吗、叫新校正 ,他们校正的时候灵枢经已经找不到了,我们现在读到的,是北宋时高丽国换书,换书中就包括灵枢经 ,当时高丽国想拿灵枢经来换中国的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是治国良策啊,
37、有的大臣(苏东坡 )认为不能换,说治国方略不能交给他们,但是皇帝最后还是决定换,把灵枢经换回来了。 灵枢经以针灸为主,当然也有很多中医理论。现在看交换对了,否则我们现在就读不到灵枢经了。当然后来有一段时期我们又找不到了,北宋不是老打仗吗,因此我们现在读到的,是南宋时期史崧的家藏本整理的。好,下课。第 3 课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结构、形成下面学习第二章, 黄帝内经的学术体系,我想只粗略地介绍,大家主要是自学。黄帝内经的学术体系结构是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一个是医学理论的结构,主要是藏象学说,也有人叫藏象理论,没关系,学说也是理论。这个藏象学说从原则上来说应该包括经络学说,但经络学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8、所以历版的教材就把藏象、经络分成两个章节来讲的就比较多。它的学术体系有藏象、经络、病机(包括病因、发病、病理、传变)、病症、诊法、治则、疗法( 针刺疗法、取嚏疗法、寒冷疗法、饥饿疗法、洗浴疗法、艾灸疗法) 、养生 (又叫摄生、现在叫康复 ),这些是各位过去学习中医基础的时候就学过的,其实中医基础理论基本上是从内经理论产17生出来的。换句话说,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是从 60 年代开始,它是把内经讲义概论部分抽出来,又加以充实,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 ,当然它也补充了后世的一些东西。我们讲的时候,是从后期提高的角度来讲。关于藏象、诊法、经络、病机等具体的内容,我们在这里就不再多讲了,以后还要学到。内经
39、的医学基础有:哲学、天文历法、地理气象、数学、社会学,也就是说在内经产生的时代所涉及的相关学科,没有这些学科, 内经就很难产生,或者说可能有些某些医学著作出来,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伟大的成就。内经的哲学观点是非常多的,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有精气学说,这都是古代的一些哲学思想。其它的基础就不细讲了,当然内经是把它们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作为说理的依据,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问题,我应该怎样治疗、预防的问题。另外还有教育、军事、民俗、语言、文学等各个方面,都用到内经里来使用的。黄帝内经学术体系医学理论 医学基础天文历法 地理学 气象学数学 社会学哲学藏象 疾病 诊法 论治 养生病因 发病 病理 传变
40、脏腑经络精气神摄生康复病机病症疹病方法断病法则治则治法疗法18下面我们讲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问题。它的形成,既有长期的医疗实践为基础,又与古代的人文自然科学的知识相渗透,特别是哲学思想对医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解剖学基础、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解剖学基础:强调解剖的问题在内经里有明显的反映,比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血多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讲义上说了,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那时的大体上的解剖还
41、是很细微的,比如 14 页说消化道与食道的比例是 55.8 尺1.6 尺,近似于 34.91,注意“ 消化”2 个字应该改成“肠” ,这个比例和现代解剖学的比例 341 是基本一致的。 内经的“ 肠胃篇” 、 “平人绝谷篇”都有这们的记载。 讲义还说,依靠古代的解剖去考虑一些问题有时行不通了,于是乎就求助于理性的思辨,从而使中医学走上了“精于气化、略于形质”这们一个独特的发展道路。确实是这样的,我们中医先生们在看病的时候也看到解剖了,但他更想到的是整个功能的问题、气化的问题。19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既有医学的、也有生活的观察,比如说夏天的时候人就爱出汗,人出汗时尿就少,而天冷时人就少汗,出汗
42、少尿就多,古人就认为冷热对人体水液的代谢影响就非常大,这些现象在灵枢里都有明确记载。再比如人一生气眼睛就瞪起来了,眼珠子就红了,头也发晕了,当然也有的人一生气两胁就发胀了,那么它就都和肝、目和怒都联系起来了。讲义举例说,人一受了寒,鼻子就不通气了、流清鼻涕了、咳嗽了、然后又怕冷了,他就把肺、皮毛和鼻子等联系起来了。把这些东西联系起来、积累的经验多了,就逐渐上升为理论了。 讲义上说,基于对相关生命现象系统、有序地观察,再经过理性思维,进而整合为藏象学说中的各种功能模型,这是中医理论形成的重要方法之一。比如中医说肝系统,它不单单是指西医的肝脏,而是与肝有直接功能联系的肝与体表、经络的大系统。医疗实
43、践的反复验证。这是更重要的,这是有意识地观察,是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当然是相当长久的了,是经过反复地验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因此这样形成的理念是非常可靠的,因为它有广泛的、长期的实践基础。 讲义上说,这就造就了中医学经验、知识与理论的客观真实性。比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 “五实死,五虚死。 ”同时在一个病人身上见到 5 种实性的症状,这个人就很危险了,因为他的五脏都被实邪所充斥了,这样的病是很难治的。当然了, 内经所说的死无非就是难治、难愈而已,不要理解为就得死了、活不成了,不好那么说;也不是我这么说,古代的东家也曾经说过, “经言其必死,但治疗得法,有可生者。 ”当然内经也说
44、到有“可生者” ,它说实证“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 ,意思是说身上出汗了、大使通畅了,尽管是五实证,可能可以活,这就是他在实践20中观察来的啊。上升到理论上也可以呀,实证如果出汗了,起码要表实的出汗( ? ),邪气就从汗解了;如果是里实的,大使通畅了, “得后利”嘛,里实的邪也可以排除了。所以“表邪汗解、里实大使通” ,邪就有了出路,尽管是五实证,也可以恢复。另外说“五虚证”怎么才能活呢?说是“浆粥入胃,注泄止,则虚者活。”浆粥之类好消化的东西到了胃里头可以补胃气,胃是后天之本,是五脏六腑之大源,就是正气有来源了;“注泄止” ,本来虚证当中有一个泻泄不止,泻不止正气大虚,不再消耗了,所以五虚证
45、也可以好。这些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明显是他从实践中观察中得来的。就是邪实得出、气虚得补,这样的话生命就保住了。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观象明理和思维模式化、辩证思维(整体、变易、相成) 。在内经形成的时代,中国哲学当中有精气学说、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还有一些道家的理论,这些思想都对内经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阴阳五行, 内经中几乎所有的篇章都有阴阳五行的思想,它不但是用阴阳五行作指导、用哲学思想作指导,它又把阴阳五行的具体内容直接引用,你说肝阴肝阳、心阴心阳,这就不是单纯的哲学问题,还有阴阳的关系问题。观象明理和思维模式化。这个理指的是功能、作用、运动形式,比如说藏象学说的创立
46、,那就是从观象明理作为主要的一种思维方式,观察外象、表现来推断它的理是什么,这就是“观象明理”嘛。看人的面色,想想这个面色跟血脉有关系、跟心脏有关系,说心之华在面。当然,藏象理论的产生也绝非是短期内形成的,并且藏象理论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广21而论之,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藏象理论要全部参透到所有的理论中去才叫做核心,只管一块那不叫核心,你看我们中医理论哪个部分不包含藏象,没有不含藏象的,刚才我说了,藏象本身就包含经络,离开了藏象和经络你还能谈什么问题?谈诊断?诊断怎么个诊法?诊断要有部位的诊断、病性的诊断等等,那部位首先定在哪儿?是脏、腑,是经、是脉还是络,是气、血、是津、是液,所以
47、诊断离不开,当然治疗也就随着离不开。藏象经络主要是谈生理的问题,那就跟养生也离不开了。还有辩证思维,其中最突出的是周易 ,它是最突出、最系统、最丰富、最珍贵的, 周易的思维模式是直接影响了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具体的呢,又有整体思维,因为内经看局部的时候,往往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局部的,比如它不但把人体年成是一个整体,还把天地人“三才”联系到了一块,包括整个社会都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医生给人看病,你要看到他局部的症状,又要想到他的全身气血、阴阳,还要想到他周围的社会环境,他所处的社会地位,他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同时还要考虑到当时的气候、病人的地域环境,所以才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所以才“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些都是中医很重要的一个特色。而且这个特色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思想。整体思维的第二个问题是变易思维,变易就是变化, 周易所讲的都是在变嘛,各种爻、各种卦都在不断地变化,研究变化的规律。所以讲义也引到了系辞上的话:“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就是卦象之间的变化可以反映自然及人体的变化规律。 讲义还引到了玉机真脏论中“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 ,说明一切都是在变化当中的道理,这也是内经 、 周易的基本观点, “健运不息”嘛,只有运动不息22才是正常的。 “神转不回务”中的神是什么?神是气血、是精神,是人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