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总结,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结构,问题解答,内容索引,知识结构,问题解答,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材P6 活动思考 提示 1.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约1.41023千米。 2.宇宙的浩瀚。 教材P9 活动实践 提示 观察月相,发现月相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大致的规律是:上弦月可在上半夜见于西边的天空,亮面朝西;下弦月可在下半夜见于东边的天空,亮面朝东。,教材P11 活动探究 提示 1.(1)日地距离: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也保证液态水的存在,为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不太长,昼夜交替的周期只有24小时,致使白天增温不
2、至于过高,夜晚降温不至于过低。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体积和质量: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原始大气层,并逐渐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地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使得地球有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如果没有稳定的光照或太阳消失,地球的生命演化将中断,最终生命将消失。 (3)对照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火星的条件比较接近地球,火星的质量、体积虽比地球小,但自转周期、公转周期与地球接近,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这些条件可能使火星有适宜的温度等。 2.略。,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材P12 活动思考,教材P13
3、 活动实践 提示 “大棚农业”改良了热量条件,延长了一年中作物生长时间,可进行反季节生产,从而达到改善“菜篮子”工程的目的。“大棚农业”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增加农作物的品种,提高农民收入,尤其适合于冬季气候寒冷的地区。,教材P15 活动探究 提示 本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即看待任何事物都要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利弊两个方面分析。现对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利弊比较如下,以供参考。,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教材P27 活动实践 提示 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时要注意内部圈层一般画为同心圆状,要标注两个界面和三个圈层名称,并标明分界面深度,标注出软流层和岩石圈。而外部圈层形态不规则,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本课结束,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