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其一定的特点,现主要介绍如下:【推法】推法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有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和旋推法四种。1.直推法(图 196)医生用拇指桡侧缘,或用食、中两指指面附着于治疗部,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动作要轻快连续,一拂而过,如帚佛尘状,以推后皮肤不红为佳。手法频率每分钟约 250300 次。推动时必须行直线,不可歪斜,以恐动别经而招患。常用于推拿特定穴中的“线状穴位” 和“五经”穴等。功效:清热解表,止泻通便,除烦安神。主治:外感发热、腹泻、便秘、惊惕烦躁等症。2.分推法 用双手拇指罗纹面以穴位为中心向两侧作分向的推动,称为分推法,又称为“分法 ”本法运用时
2、,两手用力要均匀、柔和协调。一般分推 2030 次。常用于额前、胸部、腹部、背部、腕掌部。功效:分理气血,调和阴阳。主治:发热、咳嗽、腹胀、便秘等症。3.合推法 合推法是与分推法相对而言,又称合法、和法动作要求同分推法,只是推动方向相反。适用部位同分推法。功效:和阴阳,理气血。主治:发热、腹胀、便秘等症。在临床上合推法常与分推法配合使用,一分一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4.旋推法 医生用拇指罗纹面轻附于治疗的穴位上,做顺时钟方向的环旋移动。即:旋推法仅依拇指在皮肤表面作旋转推动,一般不带动皮下组织。手法频率每分钟 150200 次。主要用于“五经” 穴。功效:健脾和胃,补肺益肾。主治:脾胃虚弱、消
3、化不良、肺虚咳嗽等小儿虚证。【运法】运是运转的意思,在治疗部位做弧形或环形推动(图 197)称为运法。亦有人称运推法.属推法的一种。也是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医生以拇指罗纹面,或用中指罗纹面,附着于治疗穴位,做由此穴向彼穴的弧形推动。或在穴周作周而复始的环形推动。运法在操作时,一是宜轻不宜重,仅是皮肤表面摩擦,而不带动皮下组织。二是宜缓不宜急,每分钟频率约 80100 次。宜用于弧线状穴位或圆形穴位。功效:清热除烦,宽胸理气。主治:发热、胸闷、呕吐等症。运法与旋推法的异同 相同点 异同点运 法运动幅度较大 频率较慢,每分钟约 80-100次旋推法均在体表作环形推动都不带动皮下组织 运动幅度较
4、小 频率较快,每分钟约 160-200次【捏法】以拇指和其他手指在治疗部位做对称性的挤压、捻动,称为捏法。若以捏法施于脊柱,就称为捏脊法。由于此法善治小儿“疳积” ,收效神奇,所以又称为“捏积法” 。下面介绍捏脊法(图 198)的两种操作方法。1.医生双手呈握拳状,以食指中节的背侧紧贴于患者脊柱两侧,拇指伸直前置,并对准食指中节桡侧掌面,而后将皮肤捏起,并轻轻挤压、捻动,双手交替,缓慢移动向前(图 198 a) 。2.医生双腕下垂拇指伸直,指面向前,与食、中两指指面相对;以拇指指端掌面分别紧贴于患者脊柱两侧,食、中两指与拇指相对用力将皮肤捏起,并轻轻挤压、捻动,双手交替,缓慢移动向前(图 19
5、8 b) 。捏脊(积)的操作一般均由龟尾穴开始,沿脊柱两侧而上止于大椎穴,一般连续操作 56 遍。结合病情,对需加强手法刺激的患儿,常用捏三提一法;即先捏脊一遍,从第二遍起,每向前捏三次,双手在同一平面同时用力向上提拉一次;或者对重要穴位如肾俞、脾俞、肺俞诸穴位处进行提拉。在提拉皮肤时,常听到较清脆的“嗒、嗒” 声,这属于正常的筋膜剥离声。另外在捏法应用时以拇指指端掌面为力点,而不能单纯以拇指指端为力点,更不能将皮肤拧转。捏起肌肤过多,则动作呆滞不易向前推进,过少则易滑脱;用力过重易疼痛,过轻又不易得气。功效: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健脾和胃,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主治:小
6、儿疳积、消化不良、佝偻病、腹泻等病症。此法常用作小儿保健,增进食欲,强壮体质。捏脊法除小儿推拿应用以外,对成人的失眠、神经衰弱、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等虚弱患者也同样有治疗作用。【掐法】用拇指指甲去按压体表治疗部位的一种手法,称为掐法,本法刺激性强,力量集中,有以指代针之意,所以也称为“指针法” 。可用以急救昏厥的患者。以拇指指甲为力点,对体表穴位进行按压。掐法操作时,宜垂直用力按压,不宜抠动,以免损害皮肤。当掐法施用后常继以揉法,以缓和手法刺激,减轻局部的疼痛反应。掐法施用次数一般以 56 次为宜,或中病即止,不宜反复长时间的应用。可适用于头面及手足部痛觉敏感的穴位,如人中、老龙、十王等穴。功效:
7、开窍醒脑,回阳救逆。主治:小儿惊风、昏厥等症。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小儿推拿的功效与特点小儿推拿常见问题解答中医儿科术语通俗化解释小儿推拿穴名释义推拿三字经原文及解释小儿推拿穴位图人体骨骼示意图人体神经与肌肉示意图人体骨骼与肌肉示意图如何理解“桡侧”和“尺侧”? 我们的前臂有两块骨头,在前臂的外侧(也就是靠近拇指一侧)是“桡(ro)骨”,靠近小指一侧是“尺骨”,所以小拇指一侧又叫“尺侧”,大(拇)指一侧又叫“桡侧”。对于手指来讲,也是同样道理。找穴位时如何量“尺寸”? 小儿推拿中所说的“寸”,指的是“同身寸”,即小儿自身身体的长度。判断小儿的同身寸,有三种方法。1、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
8、时手指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看做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2、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一寸,主要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3、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 3 寸。小 儿 推 拿 基 本 手 法一、推法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为“推法” 。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种。“ 直推 ”是在表皮进行操作,不要推挤皮下组织。“直推法” 常用于“线状”穴位。“旋推”也是只作用于表皮,不得带动皮下组织。 “旋推法”主要用于手部“面状 ”穴位。“分推”可横如直线,也可弯曲如弧线。 详见小儿推拿网络课堂之
9、小儿推拿基础知识视频二、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或用拇指和其余 4 指相对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紧、一松的拿捏。拿法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要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拿法” 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法应用于颈项、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详见小儿推拿网络课堂之小儿推拿基础知识视频三、按法 “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压小儿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向下按压。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分别为:“拇指按法” 、“中指按法”和“ 掌按法”。“按法” 是一种刺激较强的手法,常与“揉法” 结合应用,组成 “按揉”复合手法。“ 按揉”就是先按后揉,或者边按边
10、揉。 详见小儿推拿网络课堂之小儿推拿基础知识视频四、摩法 “摩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带动前臂,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环形抚摩。频率是每分钟摩动 120 次。详见小儿推拿网络课堂之小儿推拿基础知识视频五、捏法(捏脊)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捏拿肌肤,作用于背部正中,又叫“捏脊”。从“长强穴”到“ 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时应由下向上捏拿。捏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另一种是拇指在后,食、中两指在前。在捏脊时每捏 35 遍后,在第 4 或第 6 遍时,每捏 3 次,将肌肤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称“捏三提一”,也可以 “捏五提一 ”。
11、 详见小儿推拿网络课堂之小儿推拿基础知识视频六、揉法 “揉法”是用手指的罗纹面、大鱼际或手掌,作用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环形揉动。一般以每分钟揉 120-160 次为宜。“ 揉法”分为“指揉法” 、“掌揉法” 和“鱼际揉法”。用手指的罗纹面作用于穴位做环形揉动叫“指揉法”;用手掌的大鱼际作用于治疗部位做环形揉动叫“鱼际揉法” ;用手掌(掌跟)作用于治疗部位做环形揉动叫“掌揉法” 。 详见小儿推拿网络课堂之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视频七、掐法 “掐法”是用指甲着力重按穴位。运用掐法时要用指甲垂直用力按压重刺,不得抠动而掐破皮肤。“掐法” 是强刺激手法之一,常用于点刺穴位,是 “以指代针”之法。掐后常
12、用拇指揉法,以减缓局部不适。 详见小儿推拿网络课堂之小儿推拿基础知识视频八、擦法 “擦法”是用手掌、鱼际或食、中指二指罗纹面着力于一定的部位,做往返的直线擦动。包括“指擦法 ”、“鱼际擦法”和“掌擦法”。擦时不论是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都应直线往返,不可歪斜;往返距离要长。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但不要硬用压力,以免擦破皮肤。用力要稳,动作要均匀连续、呼吸自然,不可屏气。 详见小儿推拿网络课堂之小儿推拿基础知识视频九、搓法 “搓法”是用双手的掌面夹住或贴于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转或搓摩,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可以用双掌小鱼际(手掌内侧,即近小指的一侧肌肉隆起的部分)夹住某部位作搓揉;也可以用单
13、掌贴于某部位作单向搓摩。“搓法”用于上肢时,要使上肢随手法略微转动;“搓法” 用于腰背、胁肋时,主要是搓摩动作。搓法常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 详见小儿推拿网络课堂之小儿推拿基础知识视频小儿推拿按摩常见穴位图解大全zhtrcjh 上传于 2012-10-24|(57 人评价)|24055 人阅读|1135 次下载|暂无简介 |举报文档小儿推拿按摩常见穴位图解大全小儿推拿按摩常见穴位图解大全zhtrcjh 上传于 2012-10-24|(57 人评价)|24055 人阅读|1135 次下载|暂无简介|举报文档小儿推拿按摩常见穴位图解大全 偏方大全网 推拿医术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
14、,不需要用药就,就能达到治病的作用。宝宝生病了,如果妈妈懂得一点简 不仅帮助宝宝尽快治好病,还能免去宝宝打针吃药的痛苦。本期专题我们就收集了一些简单易学的小儿推拿按摩知识,让妈妈帮常用穴位 视频教程 常见手法 穴位查询 疾病按摩 给宝宝推拿按摩的常用穴位 头面部(点击看大图) 胸腹部(点击看大图) 腰背部(点击看大图) 手肘部(点击看大图) 手背部( 点击看大图) 摩常见穴位查询 阳 坎宫 山根(山风)人中 迎香 牙关(颊车)印堂 耳后高骨 风池 天柱颈骨 承浆 囟门 地仓穴 瞳子髎穴 四白穴 阳白穴 睛明穴 天鼎穴 翳风穴 廉泉 根 乳旁 中脘 神阙(脐中)腹穴 胁肋 天枢 丹田 肚角 水分
15、穴 期门穴 肩禺穴 中府穴 井 风门 肺俞 脾俞 肾俞 腰俞 七节骨 龟尾 长强 脊柱 肝俞 胃俞 至阳穴 厥阴俞穴 心俞穴 命门穴 三焦俞 膀胱俞 大肠俞 关元俞 经 肺经 肾经 胃经 大肠穴 小肠穴 四横纹(四缝穴) 板门 内劳宫 内八卦 小天心(鱼际交) 运水人土、运土人水 总筋 大横纹(手阴阳) 十宣(十 劳宫 三关 六腑 清天河水 合谷穴 少商穴 甘载 威灵 精灵 外八卦 一窝风 膊阳池 肾顶 肾纹 掌小横纹 小横纹 神门穴 眼 中三里 上痢 三阴交 解溪 丰隆 涌泉 前承山 后承山 委中 昆仑 仆参 上巨虚穴 绝骨穴 梁丘穴 阴陵泉所谓小儿推拿,就是根据小儿的形体、生理、病理以及特
16、定穴位的形态位置等特点,专用于防治小儿某些病证的推拿方法,又称小儿按摩。当宝宝吃不好、睡不香时,推拿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简单易学,对改善小儿厌食、便秘、睡眠不好等有明显的效果。查看详情小儿风热感冒的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婴儿手部按摩 婴儿脚部按摩小儿推拿护理作用1、提高小儿机体各项功能穴位与经络的治疗功能,已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2、缓解、解除小儿病痛如果小儿身体不适,按摩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
17、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很广,可以对发热、感冒、咳嗽、哮喘、流口水、腹痛、腹泻、便秘、厌食、营养不良、夜啼、遗尿、近视、小儿肌性斜颈等多种常见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未病先防,提高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小儿推拿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未病先防:通过按摩,小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正气充足,因此可以起到不得病、少得病的功效。防病传变: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易发生危急状态,小儿推拿可以起到预防发病、防止传变以及发生危急病症的作用。查看详情 婴儿抚触护理作用 婴儿头部按摩手法 宝宝胸腹部按摩小儿推拿手法1、脾经位置
18、:(1 )拇指螺纹面;(2 )拇指桡侧缘。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操作:旋推拇指螺面或屈其拇指,沿拇指桡侧缘直推约 300 次,或直推拇指螺面约 300 次。2、胃经位置:拇指掌面第二节或大鱼肌外侧缘。主治:腹泻、呕吐。操作:直推 300 次。3、肺经位置:无名指螺纹面。主治:胸闷、咳喘。操作:旋推或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200 次,或由指尖向上直推 100 次。4、小肠位置:小指尺侧缘。主治:遗尿、尿赤。操作:从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反之,推 50 次。5、六府位置:前臂尺侧缘(神门到少海)。主治:发热、汗多、便秘。操作:直推 300 次。6、二人上马位置:手背侧小指与无名指指关节后陷
19、中。主治:牙痛、惊、腹痛、脱肛。操作:掐 35 次,揉 30 次。7、虎口位置:手背侧第一、二掌骨之中,稍偏食指(即合谷穴)。主治:感冒、牙痛。操作:拿 35 次。8、腹位置:腹部。主治:腹胀、食积、呕吐、腹泻、疳积。操作:指摩、掌摩约 510 分钟;沿季肋向外分推。9、肺俞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 1.5 寸。主治:发热、咳喘。操作:按、揉 50 次,或沿肩胛骨内缘自上而下分推 30 次。10、龟尾位置:尾骨端到肛门之间(即长强穴)。主治:腹泻、脱肛、便秘。操作:揉、旋推 300 次,掐 35 次。查看详情 婴儿被动操怎么做 小儿捏脊法 推拿时宝宝哭闹怎么办小儿推拿治咳嗽吗咳嗽是小儿疾病常见的
20、症状之一,冬春季节尤为多见。症状主要以咳嗽为主,伴有发热、鼻塞、胸闷气短、干咳少痰或咳嗽痰多、神疲等。 咳嗽的治疗除了常用的中西药物疗法外,也可以结合中医小儿推拿疗法来治疗。1、父母用拇指揉板门(手掌大鱼际部)100 次。2、用拇指罗纹面在小儿掌心内八卦(掌心内劳宫四周)处作旋转运摩,左右手各 1 分钟。内劳宫位于掌心中,握拳中指端所指处。3、按揉天突(在喉下方,胸骨切迹上缘正中上 0.5 寸凹陷中)和膻中(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中)穴各 2 分钟。4、分推胸肋:患儿仰卧,大人在其头前,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分开,自胸骨顺 14 肋间向外分推至腋中线,操作 3 分钟。5、小儿俯卧,大人用拇指按揉
21、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 1.5 寸)2 分钟。最后沿肩胛骨内侧缘,自上而下左八字式分推,约 30 次,结束治疗。上述方法每日一次。在治疗过程中,宜在施术部位用少许爽身粉以防患儿皮肤破损,同时应做好保暖工作。查看详情 小儿推拿治咳嗽 宝宝咳嗽治疗偏方 4 妙法应对宝宝打嗝小儿推拿治退烧吗如果小儿是因为阴虚发热,可以用推拿方法有效治疗。阴虚发热表现主要为午后低热,手足心热,心烦易怒,盗汗,食少消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纹淡紫。治疗步骤:1、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推 300 次。2、补肺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环指螺纹面旋推 300 次。3、揉二人上马:用
22、拇指指端揉小儿手背环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处 50 次。4、揉肾顶:用中指指端着力,按揉小儿小指顶端 100 次 。5、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端按揉膝眼下足三里穴 50 次 。6、推涌泉:用拇指螺纹面着力,自足底涌泉穴推向足趾 50 次 。查看详情小儿推拿注意事项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 9 周岁以内的孩子。2、给小儿 推拿 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3、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
23、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5、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6、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7、 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8、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 1020 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 1
24、次,重症每日 2 次。9、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 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11、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小儿推拿 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
25、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基本信息 又称小儿按摩 英文名称infantilemassage 传染性无 常见病因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 就诊科室儿科目录1 百科名片2 小儿推拿简介3 小儿推拿的穴位及手法4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5 小儿推拿作用6小儿推拿 7 小儿推拿三字经折叠编辑本段百
26、科名片根据小儿的形体、生理、病理以及特定穴位的形态位置等特点, 小儿推拿 专用于防治小儿某些病证的推拿方。又称小儿按摩。关于小儿推拿,早在 2000 多年前即有这方面的论述 。1973 年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 五十二病方中即有这方面的描述;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法中介绍了捏脊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有膏摩防治小儿疾病的方法;宋代苏沈良方记载用掐法治疗脐风撮口等证。明清时期,推拿 疗法在儿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展成为小儿推拿专科,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门体系,这一时期出版了近 30 多种小儿推拿专著。折叠编辑本段小儿推拿简介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
27、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小儿推拿是纯绿色疗法,可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减少化学药品毒副作用,增强孩子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预防病毒侵蚀和滋生,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随着现代人们健康理念的更新,很多家长都开始信任和采用纯绿色疗法小儿推拿,目前,该疗法已成为国际儿童保健、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儿推拿的特点有:在经穴方面提出了五指经穴通联的观点。有适应于推拿特点的穴位,这些穴位大多集中于头面及上肢部,且穴位不仅是点状,也有线状和面状。如前臂的三关穴和六腑穴都是线状穴,而指面部的脾土、肺金 、心火、肝木、肾水诸穴皆为面状穴。特定
28、穴位的点、线、面状和分布特色,更能反映推拿手法治病为主的特点。诊断中发展了腹诊法,治疗上很重视归经施治和五行生克的基本法则。在推拿手法方面,强调以轻柔着实为主,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适达病所,形成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 小儿推拿八法为主的一整套小儿推拿手法和复式操作法。在临床操作中,一是强调先头面、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的操作程序;二是强调手法的补泻作用;三是重视膏摩的应用和使用葱汁、姜汁、滑石粉等介质进行推拿,这样既可保护娇嫩皮肤不致擦破,又增强手法的治疗作用。小儿推拿的对象一般是指 6 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是 3 岁以下的婴幼儿。其治疗范围比较广泛,如泄泻、呕吐、疳积、便秘、脱肛、
29、发热、咳喘、惊风、遗尿、肌性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症。折叠编辑本段小儿推拿的穴位及手法折叠脾经【位置】 在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成一线。或拇指罗纹面。【操作】医者用左手握患儿之左手,同时以拇、食二指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右手拇指自患儿拇指尖推向拇指根,称为补脾经;将患儿拇指伸直,自拇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脾经;来回推之,称为清补脾经。【次数】 100500 次。【作用】 健脾胃、补气血;清湿热、消食积、化痰涎。【主治】体质虚弱、食欲不振、肌肉消受、消化不良、呕吐、泄泻、伤食、痢疾、便秘、黄疸、痰湿、咳嗽、便血及斑、疹隐而不透等症。【临床应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
30、起的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肌肉消瘦等症多与推三关、捏脊、运八卦等合用。清脾经能清热化湿、利痰止呕。主治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多与清天河水、清肺经、揉小天心、推小肠等清热利尿法合用。清补脾经能和胃消食、增进食欲。用于饮食停滞,脾胃不和引起的胃脘痞滞、吞酸纳呆、腹泻、呕吐等症,常与运八卦、揉板门、分腹阴阳等合用。若湿热留恋久而不退或外感发热兼湿者,可单用本法治疗,清补脾经 2030 分钟,至微汗出,效果较好。折叠胃经【位置】 在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操作】 用拇指或食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称为清胃经;反之为补,称补胃经。【次数】 100500 次。【作用】 清中焦湿热
31、、消食和胃、降逆止呕、除烦止咳。【主治】 恶心呕吐、烦渴善饥、呃逆、嗳气、吐血衄血、食欲不振、腹胀、口臭、便秘等症。【临床应用】清胃经能清中焦脾胃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咳。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吐血衄血、烦渴善饥、食欲不振等,多与清脾经、揉板门等合用。补胃经能健脾胃、助运化,常与补脾经、揉中脘、摩腹等配伍。折叠肺经【位置】 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操作】 用推法,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起推至指尖为清。称清肺经;反之为补,称补肺经。【次数】 100500 次。【作用】 宣肺清热、补益肺气、止咳化痰。【主治】 感冒、咳嗽、气喘痰鸣、自汗、盗汗、面白、脱肛、遗尿、大便秘结、麻疹不透。【临床
32、应用】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止咳化痰。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痰鸣、鼻干、鼻流浊涕等症。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运八卦等合用。补肺经能补益肺气,主治肺气虚损、少气懒言、面白、自汗、盗汗、遗尿、脱肛、大便秘结等,配伍补脾经、推三关、揉二马等。【揣释】无名指属于肺与三焦经。那么手背是三焦经,掌面是肺经。【文献】针灸大成:肺经受风咳嗽多,即在肺经久按摩。清江笔花:“ 肺气之旺衰,关乎寿命之长短。”折叠小肠位置:小指尺侧缘。主治:遗尿、尿赤。操作:从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反之,推 50 次。折叠内八卦位置:掌心劳宫穴四周。主治:咳喘、呕吐、腹泻。操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用运法 50 次,掐 35
33、次。折叠三关位置:前臂桡侧缘(太渊穴到曲池穴)。主治:发热、恶寒、无汗。操作:直推 300 次。折叠六府位置:前臂尺侧缘(神门到少海)。主治:发热、汗多、便秘。操作:直推 300 次。折叠二人上马位置:手背侧小指与无名指指关节后陷中。主治:牙痛、惊、腹痛、脱肛。操作:掐 35 次,揉 30 次。折叠虎口位置:手背侧第一、二掌骨之中,稍偏食指(即合谷穴)。主治:感冒、牙痛。操作:拿 35 次。折叠腹位置:腹部。主治:腹胀、食积、呕吐、腹泻、疳积。操作:指摩、掌摩约 510 分钟;沿季肋向外分推。折叠肺俞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 1.5 寸。主治:发热、咳喘。操作:按、揉 50 次,或沿肩胛骨内缘自
34、上而下分推 30 次。折叠龟尾位置:尾骨端到肛门之间(即长强穴)。主治:腹泻、脱肛、便秘。操作:揉、旋推 300 次,掐 35 次。折叠编辑本段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折叠感冒感冒俗称伤风,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气候变化多端,冷热交替的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发病率最高。小儿脏腑娇嫩,得病之后,容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以及化热变喘等兼症,这是小儿感冒的特点,临床上应予注意。小儿常见的一些传染性疾病在早期,也可表现为感冒症状,必须提高警惕,加以注意以免延误治疗。(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在气温低下,或突然变冷时最易发病。外感风寒是感冒的主要原因。小儿形气未充,
35、肌腠疏薄,表卫不固,抗病能力差,一旦外界气候突然变化,冷热失常时,易被外邪所侵而致病。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肺主呼吸,系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风邪自口鼻、皮毛而入,客于肺卫,导致表卫调节失司,肺气失宣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肺失清肃,津液凝聚成痰,痰阻气道,导致肺闭痰喘。小儿脾常不足,感受风邪之后,会影响脾胃运化的功能,造成乳食积滞呕吐、腹泻。邪热不退,扰乱神明,引动肝风出现烦躁不安、抽搐等症。(临床表现)小儿感冒,根据临床症状的表现,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型。1、风寒感冒 发热、怕冷、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头身疼痛、喉痒、咳嗽、痰清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
36、淡红。2、1 风热感冒 高热、微恶寒、汗少、喷嚏、鼻塞、流黄涕、头痛、面赤、咽红、咳嗽痰黄、舌尖稍红、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浮数、指纹红紫。咳嗽重加八卦;头痛加阳池;呕吐加清胃;惊厥加小天心。以上治疗每天 1 次。一般感冒,推拿 1 次就可好,最多推拿 23 次可愈。推拿 4 小时左右,发热会更高一些,这是邪热外表之象,发热持续 23 小时,则汗出烧退,病愈。(治疗)治则 清热解表,发散外邪。处方 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清肺经,清河水。风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风热者加推脊。方义 清肺经,清河水宣肺清热;推天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发散外邪;风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
37、风池祛散风邪,发汗解表;风热者加推脊,多推清河水以清热解表。若兼咳嗽,痰鸣气喘者加推揉膻中、揉肺俞、揉丰隆、运内八卦;兼见脘腹胀满,不思乳食,嗳酸呕吐者加揉中脘,推揉板门、分推腹阴阳,推天柱;兼见烦躁不安,睡卧不宁者加清肺经,掐揉鱼际交,掐揉五指节。折叠咳嗽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实际上咳不尽无嗽,嗽亦不尽无咳,故一般统称之为咳嗽。咳嗽是小儿疾病常见的一个症状,一年四季皆可发病,而冬春季节尤为多见。咳嗽的成因不一,种类亦多,外邪侵袭肺脏可引起咳嗽,其它肺腑有病累及于肺,也可发生咳嗽。因此在临诊时必须全面检查,仔细分析正确诊治。临床上一般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小儿以外感咳嗽
38、多见。(病因病理)1、外感咳嗽 本病的发生多因人体卫外功能不固,在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风寒等外邪侵袭而致。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上系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司呼吸,为人体气体出入治节的主要器官。肺为娇脏,风为百病之长,人体一旦遭受外邪侵袭,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必首先犯肺。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影响到肺气之肃降,上逆则致咳嗽。2、内伤咳嗽 本病多由外感,咳嗽久治未愈或失治转变而成;或肺脏虚弱,或脾肾有病累及肺脏所致。久咳伤阴,肺失濡润,则肺气上逆而咳嗽少痰;肺气不足则气短而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若肺气化不足,影响于脾,则脾失健运而水液不能化生精微,反而生湿聚为痰浊。湿
39、痰积于肺,影响气机出入,逐为咳嗽。寒久伤肾,肾虚则不能纳气,而影响津液之输化,肺气之升降。人体的气化功能失常,则水气不能循常而积为患,上逆犯肺,可见喘促气短,咳声无力。(临床表现)折叠外感咳嗽(1)风寒咳嗽 初起咳嗽无痰或少痰,鼻塞流清涕,头身疼痛,恶寒不发热或有微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缓或浮紧,指纹淡红。(2)风热咳嗽 咳嗽,痰黄稠,咯痰不爽,发热恶风,汗出,口渴唇燥,流黄涕,咽燥干痛或痒,便秘,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指纹鲜红。折叠内伤咳嗽(1)阳虚咳嗽 咳声不扬,痰稀色白,便溏,面色咣白,易出汗,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食欲不振,动则气急,苔薄白,舌淡红,脉缓无力。(2)阴虚咳嗽 干咳无痰或
40、少痰,吐痰胶粘,咽喉干痛,大便干燥,甚则口苦,低热或不发热,舌红无苔,脉多弦细或细数。(治疗)折叠外感咳嗽治法治则 疏分解表、宣肺止咳。处方 推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清肺经,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揉乳旁,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方义 推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推揉膻中,运内八卦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清肺经,揉乳旁,揉肺俞,分推肩胛骨宣肺化痰止咳。若风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风热者加清天河水;痰多喘咳,有干、湿性罗音加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折叠内伤咳嗽治法治则 健脾养肺,止咳化痰。处方 补脾经、补肺经、运内八卦、推揉膻中,运内八卦宽胸理气,化痰止咳;揉乳旁,揉肺俞宣肺止咳;揉中脘,按揉足三里健脾胃
41、助运化。久咳体虚喘促加补肾经,推三关、捏脊;阴虚咳嗽加揉二马;咳痰不利加揉丰隆、天突。折叠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临床上常以阵发性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喉间有哮鸣声,严重时张口抬肩,难以平卧为特征。多见于春秋季节。气候突变,寒温失宜,饮食不当等为本病诱发因素。古人认为哮与喘不同,医学正传说:“喘促喉间如水鸣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 。但在临床上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为哮喘。小儿哮喘多指支气管哮喘。(病因病理)小儿哮喘病的形成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证治汇补说:“内因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病”。1、内因 本病的发
42、生与肺、脾、肾三脏不足有关。肺虚表卫不固,痰邪内状;脾虚运化失职,不能行其津液,积湿生痰,上贮于肺;肾虚不能纳气,则气短而喘。2、外因 气候转变,寒温失调,外邪侵袭肺脏,肃降失常,肺气壅塞,呼吸不利,气逆而喘。哮喘是由于外来因素作用于内在因素而发病。素有特异体质的小儿,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如外感风寒或饮食不当,过食生冷或咸酸食物等,常可导致现出发作。反复发作则可导致肺气耗散,病程日久肺虚及肾,出现肾阳虚亏的症候。哮喘有寒、热及寒喘兼阳虚之分。景岳全书载有:“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外感风寒,寒伏肺俞而聚液生痰,或素体阳虚,气不化津而致寒痰内伏发为哮喘。素体阴虚,痰热郁肺,
43、或寒痰久伏化热则发为喘。哮喘反复发作,肺气耗散,肾阳虚亏,气不摄纳为寒喘兼阳虚。(临床表现) 哮喘主要症候为呼吸急促,咳嗽气逆,喉间哮鸣有声,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平卧困难,咳痰不出,甚则张口抬肩,面白唇青,神倦肢冷,头汗涔涔。1、寒喘 咳嗽喘促,喉间有痰鸣声,吐痰清稀,色白多沫,形寒无汗,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不温,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数或浮滑,指纹淡。2、热喘 咳嗽气喘,呼吸憋气,不能平卧,喉间痰鸣,痰稠色黄,发热面红,胸膈满闷,烦躁不安,渴喜冷饮,小便黄赤,大便燥秘,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浮数,指纹深红。3、寒喘兼阳虚 除上述寒喘的症状外,兼面青唇紫,口不渴,倦
44、怠乏力,食少纳呆,头汗涔涔,张口抬肩,端坐喘息,四肢欠温,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濡而无力,指纹淡白。(治疗)治则 降气平喘、化痰。处方 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搓摩胁肋,揉肺俞,运内八卦。方义 揉天突,搓摩胁肋降气引痰,推揉膻中,运内八卦,揉肺俞,清肺经宽胸宣肺,降气平喘化痰。热喘加清天河水;寒喘加推三关,揉外劳;久病体虚、阳气不足、肾不纳气者加推三关,补脾经,补肾经,揉丹田,清肺经改为补肺经。折叠编辑本段小儿推拿作用小儿推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推拿手法为主要手段以预防儿科疾病及其和保健为目的的方法称之为小儿按摩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它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效果好、费用低。对新生的 疾
45、病、小儿内、外、伤科、神经科及局部感染等疾病均可采用按摩手法治疗。小儿推拿适应对象:出生至十四周岁以下的儿童。小儿推拿主要以下疾病:呼吸系统:感冒咳嗽、发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鼻炎、鼻窦炎、鼻出血、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扁桃体炎等。消化系统:疳积(积滞、奶痨、奶积、食积)、肠炎、舌炎、吐奶、溢乳、打嗝、鹅口疮、口腔炎、厌食、呕吐、腹泻、便泌、肠痉挛、流涎(流口水)、腹痛、腹胀等。其它类:磨牙、遗尿、尿频、夜惊、惊吓、斜颈、脑瘫、面瘫、多动综合症、哭闹、疝气、脐疝、湿疹、荨麻疹、风疹、脊柱侧弯、生长发育迟缓、睡眠不好等。保健类:益智、助长、增强免疫功能。折叠编辑本段小儿推拿内容简介小儿
46、推拿为中医临床推拿丛书之三小儿推拿。小儿推拿阐述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和小儿推拿的应用基础等基本知识,并针对小儿推拿的学科特点,在详细介绍小儿推拿特定用穴及小儿推拿手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各种小儿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推拿治疗方法以及小儿常用推拿保健方法。各章节本着专业与实用兼顾的原则,图文并茂,在小儿推拿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突出了小儿推拿疾病防治与日常小儿推拿保健的重点,增强了书的实用性与可读性,是从事小儿推拿临床工作者理想的学习与参考书,对广大小儿推拿及家庭儿童推拿保健爱好者也有很好的实用价值。编辑推荐小儿推拿是由曲生健编写的。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小儿推拿的源流与发展第二节小儿推拿的
47、基本作用一、调理阴阳二、调理升降出入三、顺逆补泻四、温寒清热第三节小儿推拿的作用原理一、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二、对循环系统的作用三、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四、对泌尿系统的作用五、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六、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七、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八、对皮肤的作用九、镇痛作用机制第二章小儿的生长发育一、年龄分期二、生理常数第三章小儿的喂养与保健一、初生婴儿的护养二、乳婴儿的喂养三、小儿保健第四章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一、生理特点二、病理特点第五章小儿推拿的应用基础知识第一节中医学基础概要一、整体观念与推拿二、辨证论治与推拿三、阴阳五行与推拿四、脏腑经络与推拿五、营卫气血与推拿第二节小儿疾病诊法要点一、望诊二、闻诊三、问
48、诊四、切诊第三节小儿疾病辨证概要一、八纲辨证要点二、脏腑病机与辨证三、卫气营血辨证简介四、六淫病因辨证要点五、气血津液辨证第六章小儿推拿特定穴第一节头面部穴第二节胸腹部穴第三节背腰部穴第四节上肢部穴第五节下肢部穴第七章小儿推拿手法第一节小儿推拿手法概要一、小儿推拿手法特点二、小儿推拿手法基本要求三、小儿推拿补泻方法四、小儿推拿手法练习方法第二节小儿推拿基本手法一、推法二、拿法:三、按法四、摩法五、掐法六、揉法七、运法八、搓法九、摇法十、捏法十一、挤捏法十二、捣法十三、擦法第三节小儿推拿复式手法一、黄蜂入洞二、双凤展翅三、揉耳摇头四、猿猴摘果五、丹凤摇尾六、老汉扳缯七、天门入虎口八、凤凰单展翅九
49、、孤雁游飞十、引水上天河十一、打马过天河十二、水底捞明月十三、飞经走气十四、飞金走气十五、摇抖肘十六、苍龙摆尾十七、乌龙摆尾十八、双龙摆尾十九、二龙戏珠二十、赤凤点头二十一、凤凰展翅二十二、按弦走搓摩二十三、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二十四、老虎吞食二十五、按肩井第八章小儿推拿须知第一节小儿推拿治病与保健特点第二节小儿推拿治则第三节小儿推拿处方第四节小儿推拿禁忌证第五节小儿推拿注意事项第六节小儿推拿介质第九章小儿常见疾病推拿治疗第一节发热第二节咳嗽第三节哮喘第四节泄泻第五节腹痛第六节呕吐第七节厌食第八节疳证第九节口疮第十节便秘第十一节夜啼第十二节惊风第十三节遗尿第十四节小儿肌性斜颈第十五节小儿脑性瘫痪第十六节小儿麻痹后遗症第十七节软组织损伤踝关节扭伤髋部扭伤桡骨小头半脱位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第十章小儿按摩保健第一节婴儿按摩保健第二节小儿健体按摩保健第三节小儿健脾胃按摩保健第四节小儿保肺按摩保健第五节小儿健脑益智按摩保健第六节小儿安神按摩保健第七节小儿捏脊保健第八节小儿脊柱按摩保健第九节小儿肩关节按摩保健第十节小儿指腕关节按摩保健第十一节小儿膝关节按摩保健第十二节小儿踝关节按摩保健折叠编辑本段小儿推拿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