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00099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_姓名_卷面分:3 分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1.按要求写出拼音或汉字:(6 分)q( )息 喑( )哑 ( )ku 然无累ru( )智 亵( )渎 一 pu( )黄土 2.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一年前我们种下的观赏竹已长得郁郁葱葱,婆娑竹影与万竿翠竹相映成趣。B、这处游览胜地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C、如果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D、不论是春夏,还是秋冬,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巧夺天工的奇妙景色。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A、语言流畅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B、

2、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D、我们要认真刻苦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登上这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地,有哪一条江河_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道大坝能_如此众多的智慧?有哪一座建筑能_如此壮美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_如此伟大的传奇?A.凝聚 积淀 写满 见证 B.积淀 凝聚 见证 写满C.写满 见证 凝聚 积淀 D.见证 写满 积淀 凝聚5.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等待久了的田

3、圃跟牧场 C.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 又甜又准 D. 当 田圃冷冻了 一冬禁锢着种子 6.填空:(9 分)(1)_,虫声新透绿窗纱。(2)卜算子咏梅词中表达陆游对高洁品质的赞颂的诗句是_,_。(3) 商山早行中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_,_。(4)白居易擅长刻画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反常心理,深刻的揭示主题, 观刈麦与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理相同的句子是_,_。(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绘雨景、雪景的句子,请各写出一句:雨景:_;雪景:_。7.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写出读后的感受。 (30 字内) (3 分)蒲公英的遗产秋,蒲公

4、英老了。子女问:“有什么遗产?”母亲默默地,在每个孩子头上,戴上了一把远飞伞。我的感受:8.温州,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经济繁荣。在 CCTV“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中,温州榜上有名。组委会对温州的评价是:(4 分)“一个善于分工,也乐于使用合力的城市;一个喜欢以小见大,更会以小博大的城市;一个懂得无中生有的城市。她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创造着生机勃勃的经济模式。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领跑者,她清晰的脚印,让人们感受到民间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 ”横线部分指出了温州经济的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话简述。 (写出两点) (2 分)_;_。二、现代文阅读(一) (17 分)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

5、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9、上阙对雪景的描写由哪个词领起?这个词底下展现了哪些景观?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5 分)10、下阙中“惜”的对象有哪些?你认为作者以怎样的情感来评价他们?请结合具体诗句来评析。 (4 分)11、诗句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作用是什么?(4 分)12、请发挥你的想象力,描述诗歌中上阙的最后三句词的意境。 (4 分)(二)

6、 (16 分)善败者不亡诸葛亮说:“善败者不亡” 。善败者正确对待失败的人。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人生一世,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总免不了遇到一些挫折、失败。古今中外,有众多的名人志士,可以说他们的成功都浸透着失败的血和泪。诸葛亮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却也没有避免街亭的失守。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总结经验,最后战胜了吴国。如果越王只一味地尝胆以警策自己,而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正确看待自己的失败,他能成功吗?大科学家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之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

7、是什么。 ”爱迪生是“善败者” 。失败后不是一蹶不振而是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开始下一次的时间。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探寻成功的方法,直到成功为止。他花十年,经五万次左右实验,才发明了蓄电池,这显示了多么顽强的毅力!人生像是长长的跑道,每个人都是一个运动员,跌倒能爬起来奋起直追,便有了成功的希望,因而人都应该“善待”失败,从失败中振奋,朝着成功的方向继续前进。若不“善待”失败,便会一蹶不振,甚至遭灭顶之灾。楚霸王项羽把失败的原因归为天意。他大喊:“天亡我!”所以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善败者不亡” , “不善败者亡。 ”这道出了人生之路的两种不同轨迹。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多少风云人物在风浪中搏击

8、,把风吹浪打看成是磨练意志。可是,也有一些人受到一些挫折或失败就沮丧不前,沉没于改革的狂涛中。我国有一句谚语:“失败是成功之母” 。告诉我们失败中孕育着成功的因素。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奋斗是成功之父。 ”如果我们把它和那句谚语综合运用,我们就会成为“父母双全”的人,我们将会成为战胜困难的强者,在面对“失败”时,我们就会成为“善败者” 。那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13.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3 分)_14.请用段中的语句解释段中的“一蹶不振”这个成语。 (2 分)_15.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段中列举的两个事例的主要内容。 (4 分)事例一:_事例二:_16.第段中举项羽的事例阐明了什么道理(

9、3 分)_17.同班好友周畅在期末考中失败了,她十分伤心,精神不振,运用从本文中学到的道理,你打算怎样去安稳她?(40 字以内) (4 分)_三.古诗文阅读:(一) (16 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龚上,怅恨之久,曰:“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10、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旁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弧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恐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8、本文出自:_,本文的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_。 (2 分)19、找通假字

11、并解释。 (3 分)(1)发闾左適戍渔阳( ) (2)为天下唱( ) (3)固以怪之矣( )20、解释加点的词语。 (7 分)(1)上以数谏故( ) ( )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 )(3)会天大雨( ) (4)若为佣耕( ) (5)辍耕之龚上( )21、翻译句子:(2 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2、从选文中找出你认为能最体现陈胜性格的语句,并加以评析。 (2 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 (2)两题。 (5 分)早梅唐 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注:“销”同“消”23、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

12、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2 分)(2)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3 分)(三) (9 分)陈晋之读书法 清 陈善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精读一百二十字,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是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僻,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之法为得法云【注释】进益长进 陈晋之人名 遂无书不读(长年累月)就没有不读的书了 诵背诵,这里是读的意思 旋 随即 僻 毛病 得恰当24.解释下面句

13、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3 分)读书惟在记牢( ) 则日见进益( ) 方知陈晋之之法为得法云( )2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2 分)是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_26.从这篇文章看, “今人”和“予”读书方法的弊病是(2 分)_;陈晋之值得我们学习的读书方法是(试用文中 8 个字加以概括) (2 分)_。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1、栖 yn 廓 睿 抔 xe2、A3、B4、B5、B6、(1)、今夜偏知春气暖(2)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3)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4)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5)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忽如一夜春

14、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参考:父母总有一天会放飞自己的孩子,我们不能总是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8、(1) 、温州经济模式充满着勃勃的生机。(2) 、温州民营经济走在全国前列。(3) 、温州民间经济力量很强。(4) 、温州市场经济繁荣。9、望 展现了长城、黄河、原野、高山的雄壮景观。 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豪迈情怀。10、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婉转地批评这些英雄人物只通武略,不善文治及对能超越这些人物的自信。从“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只识弯弓射大雕”句分析。11、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形象传神地写出冰封雪盖的北国雪景以及这些景物的勃勃生机和昂扬的气势,并赋静态的景物以动态

15、。12、略13、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14、受到一些挫折或失败就沮丧不前15、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总结经验,最后战胜了吴国。爱迪生历经十年,经五万次左右实验,才发明了蓄电池。16、若不“善待”失败,便会一蹶不振,甚至遭灭顶之灾。17、略18、 史记 司马迁19、通“谪” ,发配 通“倡” ,首发 通“已” ,已经20、 (1) 、 (因为) (屡次) (2) 、 (暗中,私下) (往,到) (3) 、 (适逢,正赶上)(4) 、 (你) (5) 、 (去,往)21、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22、 “苟富贵,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16、哉!”体现了陈胜不满于被压迫剥削的现状的反抗精神与改变现状的远大抱负。23、1)“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如学生答因为梅花枝条上挂满了白雪,所以这洁白如玉的枝条就像白玉条,所以这里的白玉条并非指梅花的形状,而是指挂满雪花的梅花枝条的形状。 也可以)(2)、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24、(1)只 (2 )每天 (3 )是25、这样即使一年不曾记得一百二十字,更何况一天呢?26、贪多精读牢记,日见进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