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鱼论战原文子鱼论战(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弗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
2、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11。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12。 ”【注释】商:商族。宋是商的后代,商朝亡于公元前 11 世纪,距宋襄公已有四百年之久,故文中曰:“天之弃商久矣” 。既成列:已经排好了行列,即摆开了阵势。未既济: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陈:同“阵” 。败绩:军队大败。股:大腿。门官:门子,由卿大夫的子弟充任,实为国君的亲军侍卫。咎公:归罪于宋襄公不用大司马之言。重(chng)伤:不杀伤已经受伤的人。禽:同“擒” 。二毛:有两种颜色的毛发,在这指头发花白的敌人。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因宋为商人后裔,商为周所灭,故宋襄公自称亡国之余。不鼓不成
3、列:不击鼓进攻未摆开阵势的军队。勍(qng):强劲,强有力。隘而不列:受阻于险隘之地而未摆开阵势。赞:帮助,佐助。胡耇(gu):老寿的人。取:割取耳朵。何有于二毛:对头发花白的敌人有什么怜惜的?明耻:讲明战败即为国耻。教战:教给他们战术。爱:怜悯。重伤:受伤而未死的敌人。则如:那就不如。11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意为军队应凭借有利时机进行作战,金鼓是用来壮大军队声势和鼓舞士气的。12声盛致志:声势雄壮激励起士兵的斗志。鼓儳(chn):击鼓进攻未摆开阵势的敌人。儳:阵列不整、参错不齐之貌。【鉴赏】齐桓公去世后,楚、宋两国争夺霸权。公元前 638 年,两国发生了泓水之战。当时楚国强大而宋国弱
4、小,双方力量悬殊,宋国大司马子鱼对这一形势看得很明晰,力阻宋襄公出战。而此时的宋襄公却醉心于称霸,根本无心听劝。临阵时,他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认识不足,而且为换取人心、表现自己的王者风范,在对敌作战时还满口仁义道德、墨守成规,一再拒绝子鱼的建议,不肯在楚军还没有摆好阵势以前抓住有利时机发动进攻,指挥不当,结果遭到惨败。战后,宋襄公不仅未能吸取这一血的教训,反而执迷不悟,强词夺理,以“古之为军”之道,强自辩解。子鱼针对他的“不重伤” “不禽二毛” “不鼓不成列”等泥古不化的军事谬论,一一结合具体形势逐层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并从战争克敌制胜的要求出发,阐明了及时抓住战机、务求一举歼灭敌人的取胜之道
5、。这些早在 2500 多年前就提出来的军事见解,于今仍有其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在行文中,作者对宋襄公的愚昧迂腐抱着讥嘲的态度,所以把重点放在子鱼对他的批判上,以冷峻的笔墨对其进行讽刺。这是一篇精彩的驳论,也是左氏第一篇驳论。作者灵活运用反诘的句式,增强了驳斥的气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要言不烦,辞理俱胜。这种短小精悍的文风,很值得我们借鉴。妙评子鱼此论,从不阻不鼓,倒说到不重不禽;复从不重不禽,顺说到不阻不鼓。一句一驳,总见其未知战,所以深惜其愚心。文之精练斩截,如短兵接战,转斗无前。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按:宋公语有三层,只是申明所以“不可” “未可”之故,由表说到里,其意以“不鼓不成列”为主。予鱼语却有四层,先亦申明所以请击之故一层;又破他重伤二毛一层;随提醒他不重不禽一层;然后推明“知战”一层,其意总以阻隘为主。故作倒煞归重之笔,而行文平侧变换,宾主顺逆,极尽纵横跌宕之妙,章法绝佳。清李骏岩左传快读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