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代纪元世系表干支次序表01 甲子 02 乙丑 03 丙寅 04 丁卯 05 戊辰 06 己巳 07 庚午 08 辛未 09 壬申 10 癸酉11 甲戌 12 乙亥 13 丙子 14 丁丑 15 戊寅 16 己卯 17 庚辰 18 辛巳 19 壬午 20 癸未21 甲申 22 乙酉 23 丙戌 24 丁亥 25 戊子 26 己丑 27 庚寅 28 辛卯 29 壬辰 30 癸巳31 甲午 32 乙未 33 丙申 34 丁酉 35 戊戌 36 己亥 37 庚子 38 辛丑 39 壬寅 40 癸卯41 甲辰 42 乙巳 43 丙午 44 丁未 45 戊申 46 己酉 47 庚戌 48 辛亥 49
2、 壬子 50 癸丑51 甲寅 52 乙卯 53 丙辰 54 丁巳 55 戊午 56 己未 57 庚申 58 辛酉 59 壬戌 60 癸亥五帝 夏(前 2070-前 1600) 商(前 1600-前 1046)黄帝 禹 相 芒 廑 汤 太甲 雍己 河亶甲 祖丁颛顼 启 少康 泄 孔甲 太丁 沃丁 太戊 祖乙 南庚帝喾 太康 杼 不降 皋 外丙 太庚 仲丁 祖辛 阳甲尧 仲康 槐 扃 发 仲壬 小甲 外壬 沃甲 盘庚(迁殷前)舜 癸(桀)商后期(前 1300-1046)盘庚(迁殷后)小辛 50 前 1300小乙武丁 59 前 1250祖庚祖甲廪辛 44 前 1191康丁武乙 35 甲寅 前 114
3、7文丁 11 己丑 前 1112帝乙 26 庚子 前 1101帝辛(纣) 30 丙寅 前 1075周朝世系表(前 1046-前 256)西周世系表(前 1046-前 771)武王(姬发) 4 乙未 前 1046成王(姬诵) 22 己亥 前 1042康王(姬钊) 25 辛酉 前 1020昭王(姬瑕) 19 丙戌 前 995穆王(姬满) 55(共王当年改元) 乙巳 前 976共王(姬繄扈) 23 己亥 前 922懿王(姬囏) 8 壬戌 前 899孝王(姬辟方) 6 庚午 前 891夷王(姬燮) 8 丙子 前 885厉王(姬胡) 37(共和当年改元) 甲申 前 877共和 14 庚申 前 841宣王
4、(姬静) 46 甲戌 前 827幽王(姬宫湦) 11 庚申 前 781东周世系表(前 770-前 256)平王(姬宜臼) 51 辛未 前 770桓王(姬林) 23 壬戌 前 719庄王(姬佗) 15 乙酉 前 696釐王(姬胡齐) 5 庚子 前 681惠王(姬阆) 25 乙巳 前 676襄王(姬郑) 33 庚午 前 651顷王(姬壬臣) 6 癸卯 前 618匡王(姬班) 6 己酉 前 612定王(姬瑜) 21 乙卯 前 606简王(姬夷) 14 丙子 前 585灵王(姬泄心) 27 庚寅 前 571景王(姬贵) 25 丁巳 前 544悼王(姬猛) 1 辛巳 前 520敬王(姬匄) 44 壬午
5、前 519元王(姬仁) 7 丙寅 前 475贞定王(姬介) 28 癸酉 前 468哀王(姬去疾) 1 庚子 前 441思王(姬叔) 1 庚子 前 441考王(姬嵬) 15 辛丑 前 440威烈王(姬午) 24 丙辰 前 425安王(姬骄) 26 庚辰 前 401烈王(姬喜) 7 丙午 前 375显王(姬扁) 48 癸丑 前 368慎靓王(姬定) 6 辛丑 前 320赧王(姬延) 59 丁未 前 314秦朝世系表(前 221-前 206)周赧王 59 年乙巳(前 256),秦灭周。自次年(秦昭襄王 52 年丙午,前 255)起至秦王政 25 年己卯(前 222),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 26 年
6、庚辰(前 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昭襄王(嬴则,又名稷) 56 乙卯 前 306孝文王(嬴柱) 1 辛亥 前 250庄襄王(嬴子楚) 3 壬子 前 249始皇帝(嬴政) 37 乙卯 前 246二世皇帝(嬴胡亥) 3 壬辰 前 209西汉世系表( 前 206-25)西汉从前 206 年到 25 年,共 12 帝 15 传,执政 232 年庙号 姓名 生卒 即位 陵寝地 世系 年号 干支 公元高祖 刘邦 前 256-前 195 前 206 长陵(咸阳) 沛县人 12 乙未 前 206孝惠皇帝 刘盈 前 211-前 188 前 195 安陵 高祖之子 7 丁未 前 194汉高后 吕雉 前 241-
7、前 180 前 187 长陵 高祖皇后 8 甲寅 前 18716 壬戌 前 179太宗孝文皇帝 刘恒 前 202-前 157 前 180 霸陵(西安) 高祖子后元 7 戊寅 前 1637 乙酉 前 156中元 6 壬辰 前 149孝景皇帝 刘启 前 188-前 141 前 157 阳陵(咸阳东) 文帝之子后元 3 戊戌 前 143建元 6 辛丑 前 140元光 6 丁未 前 134元朔 6 癸丑 前 128元狩 6 己未 前 122元鼎 6 乙丑 前 116元封 6 辛未 前 110太初 4 丁丑 前 104天汉 4 辛巳 前 100太始 4 乙酉 前 96征和 4 己丑 前 92世宗孝武皇帝
8、 刘彻 前 156-前 87 前 141 茂陵(兴平) 景帝之子后元 2 癸巳 前 88始元 7 乙未 前 86元凤 6 辛丑八 前 80孝昭皇帝 刘弗陵 前 94-前 74 前 87 平陵(咸阳五陵原) 武帝少子元平 1 丁未 前 74本始 4 戊申 前 73地节 4 壬子 前 69元康 5 丙辰 前 65神爵 4 庚申三 前 61五凤 4 甲子 前 57甘露 4 戊辰 前 53中宗孝宣皇帝 刘询 前 91-前 49 前 74 杜陵(长安县) 武帝曾孙黄龙 1 壬申 前 49初元 5 癸酉 前 48永光 5 戊寅 前 43建昭 5 癸未 前 38高宗孝元皇帝 刘奭 前 76-前 33 前 4
9、9渭陵(咸阳五陵原) 宣帝之子竟宁 1 戊子 前 33建始 4 己丑 前 32河平 4 癸巳三 前 28阳朔 4 丁酉 前 24鸿嘉 4 辛丑 前 20永始 4 乙巳 前 16元延 4 己酉 前 12统宗孝成皇帝 刘骜 前 52-前 7 前 33 延陵 元帝之子绥和 2 癸丑 前 8建平 4 乙卯 前 6孝哀皇帝 刘欣 前 25-前 1 前 7 义陵(五陵原) 成帝侄子元寿 2 己未 前 2元宗孝平皇帝 刘衎 前 9-5 前 1 康陵(五陵原) 元帝庶孙 元始 5 辛酉 公元 1居摄 3 丙寅 6孺子 刘婴 5-25 6 宣帝玄孙初始 1 戊辰 118始建国5 己巳 9天凤 6 甲戌 14新始
10、(王莽称帝) 王莽 前 45-23 9 王曼之子地皇 4 庚辰 20更始帝 刘玄 ?-25 23 霸陵(西安) 光武族兄 更始 3 癸未二 23东汉世系表(25-220)东汉从 25 年到 220 年,共 12 帝 13 传,执政 196 年庙号 姓名 生卒 即位 年号 干支 公元 陵寝地 属系排行建武 32 乙酉六 25世祖光武皇帝 刘秀 前 6-57 25建武中元 2 丙辰四 56 原陵(河南) 高祖九世孙湖北枣阳人显宗孝明皇帝 刘庄 28-75 57 永平 18 戊午 58 显节陵(洛阳) 光武帝第四子建初 9 丙子 76元和 4 甲申八 84肃宗孝章皇帝 刘炟 58-88 75章和 2
11、 丁亥七 87敬陵(洛阳) 明帝第五子穆宗孝和皇帝 刘肇 79-105 88 永元 17 己丑 89 慎陵(洛阳) 肃宗第四子孝殇皇帝 刘隆 105-106 105 元兴 1 乙巳四 105 康陵(长安) 和帝少子延平 1 丙午 106永初 7 丁未 107元初 7 甲寅 114永宁 2 庚申四 120恭宗孝安皇帝 刘祜 94-125 106建光 2 辛酉七 121恭陵(洛阳东北) 殇帝堂兄延光 4 壬戌三 122永建 7 丙寅 126阳嘉 4 壬申三 132永和 6 丙子 136敬宗孝顺皇帝 刘保 115-144 125汉安 3 壬午 142宪陵(洛阳西) 安帝之子孝冲皇帝 刘炳 143-1
12、45 144 建康 1 甲申四 144 怀陵(洛阳) 顺帝之子孝质皇帝 刘缵 138-146 145 永憙(嘉)1 乙酉 145 静陵(洛阳) 肃宗玄孙本初 1 丙戌 146建和 3 丁亥 147和平 1 庚寅 150元嘉 3 辛卯 151永兴 2 癸巳五 153永寿 4 乙未 155威宗孝桓皇帝 刘志 132-167 146延熹 10 戊戌六 158宣陵(洛阳东南) 肃宗曾孙永康 1 丁未六 167建宁 5 戊申 168熹平 7 壬子五 172孝灵皇帝 刘宏 156-189 167光和 7 戊午三 178文陵(洛阳西北) 肃宗玄孙少帝 刘辩 176-190 189(半) 灵帝之子初平 4 庚
13、午 190兴平 2 甲戌 194建安 25 丙子 196孝献皇帝 刘协 181-234 189延康 1 庚子三 220禅陵(今河南修武县) 灵帝之子无庙号、谥号的皇帝有:前少帝刘恭:前 188-前 184,惠帝刘盈之子后少帝刘弘:前 184-前 180,惠帝刘盈之子废帝昌邑王(海昏侯)刘贺:前 74,武帝之孙、刘髆之子少帝孺子婴:孝宣帝刘询玄孙、刘显之子少帝北卿侯刘懿:孝章帝刘炟之孙、刘寿之子少帝弘农王刘辩:孝灵帝刘宏之子,做了四个月皇帝三国世系表(220-280)曹魏世系表(220-265)武帝(曹操)庙号太祖世祖追谥 - - -文帝(曹丕)庙号世祖 黄初 7 庚子十 220太和 7 丁未
14、227青龙 5 癸丑二 233明帝(曹睿)庙号烈祖景初 3 丁巳三 237正始 10 庚申 240齐王(曹芳)嘉平 6 己巳四 249正元 3 甲戌十 254高贵乡公(曹髦)甘露 5 丙子六 256景元 5 庚辰六 260元帝(曹奂)陈留王咸熙 2 甲申五 264蜀汉世系表(221-263)昭烈帝(刘备)先主 章武 3 辛丑四 221建兴 15 癸卯五 223延熙 20 戊午 238景耀 6 戊寅 258后主(刘禅)怀帝炎兴 1 癸未八 263孙吴世系表(222-280)黄武 8 壬寅十 222黄龙 3 己酉四 229嘉禾 7 壬子 232赤乌 14 戊午九 238太元 2 辛未五 251大帝
15、(孙权)庙号太祖神凤 1 壬申二 252建兴 2 壬申四 252五凤 3 甲戌 254会稽王(孙亮)太平 3 丙子十 256景帝(孙休) 永安 7 戊寅十 258元兴 2 甲申七 264甘露 2 乙酉四 265宝鼎 4 丙戌八 266建衡 3 己丑十 269凤凰 3 壬辰 272天册 2 乙未 275天玺 1 丙申七 276乌程侯(孙皓)天纪 4 丁酉 277晋朝世系表(265-420)西晋世系表(265-317)泰始 10 乙酉十二 265咸宁 6 乙未 275太康 10 庚子四 280武帝(司马炎)庙号世祖 236-290 265太熙 1 庚戌 290司马昭长子永熙 1 庚戌四 290永平
16、 1 辛亥 291元康 9 辛亥三 291永康 2 庚申 300永宁 2 辛酉四 301太安 2 壬戌十二 302永安 1 甲子 304建武 1 甲子七 304永安 1 甲子十一 304永兴 3 甲子十二 304惠帝(司马衷) 259-30290 即位,在位 17年光熙 1 丙寅六 306武帝第二子怀帝(司马炽) 284-313 307 永嘉 7 丁卯 307 晋武 25 子愍帝(司马邺) 300-317 313-316 建兴 5 癸酉四 313 晋武帝孙东晋世系表(317-420)建武 2 丁丑三 317大兴 4 戊寅三 318元帝(司马睿)庙号中宗 276-322 317永昌 2 壬午 3
17、22琅邪王司马觐的儿子永昌 壬午闰 11 322明帝(司马绍)庙号肃宗 298-325 322 太宁 4 癸未 3 323 元帝长子成帝(司马衍) 321-342 325 太宁 乙酉闰八 325 明帝长子咸和 9 丙戌二 326庙号显宗咸康 8 乙未 335康帝(司马岳) 322-344 342 建元 2 癸卯 343 明帝子成帝弟永和 12 乙巳 345穆帝(司马聃)庙号孝宗 343-361 344 升平 5 丁巳 357 康帝长子隆和 2 壬戌 362哀帝(司马丕) 341-365 361兴宁 3 癸亥二 363 成帝长子海西公(司马奕) 342-386 365-371 太和 6 丙寅 3
18、66 成帝子,哀帝弟简文帝(司马昱)庙号太宗 321-372 371 咸安 2 辛未十一 371 元帝幼子宁康 3 癸酉 373孝武帝(司马曜)庙号烈宗 352-396 372 太元 21 丙子 376 简文帝第三子隆安 5 丁酉 397元兴 3 壬寅 402安帝(司马德宗) 382-418 396义熙 14 乙巳 405孝武帝长子恭帝(司马德文) 386-421 418-420 元熙 2 己未 419 孝武帝子十六国世系表(304-439)成汉世系表(304-347)始祖 李特武帝 李雄(特子) 304-334哀帝 李班(雄侄) 334废帝 李期(雄子) 334-338昭文帝 李寿(特侄)
19、338-343后主 李势(寿子) 344-347前赵世系表(304-329)光文帝 刘渊 304-310梁王 刘和(渊子) 310(不满一月)昭武帝 刘聪(和弟) 310-318隐帝 刘粲(聪子) 318(仅一月)赵主 刘曜(聪堂弟) 318-329后赵世系表(319-351)明帝 石勒 319-333海阳王 石弘(勒子) 333-334武帝 石虎(勒侄) 334-349谯王 石世(虎子) 349(仅一月余)彭城王 石遵(虎子) 349义阳王 石鉴(虎子) 349-350新兴王 石祗(虎子) 350-351前凉世系表(301-376)武王 张轨 301-314昭王 张寔(轨子) 314-320
20、成王 张茂(寔弟) 320-324文王 张骏(寔子) 324-346明王 张重华(骏子) 346-353哀公 张耀灵(重华子) 353(不满一月)威王 张祚(重华兄) 354-355冲公 张玄靓(耀灵弟) 355-363悼公 张天赐(重华弟) 363-376前燕世系表(337-370)文明帝 慕容皝 337-348景昭帝 慕容儁(皝子) 348-360幽帝 慕容暐(儁子) 360-370前秦世系表(351-394)太祖 苻洪高祖 苻健(洪子) 351-355厉王 苻生(健子) 355-357世祖 苻坚(健侄) 357-385哀平帝 苻丕(坚子) 385-386高帝 苻登(坚族孙) 386-39
21、4末帝 苻崇(登子) 394后燕世系表(384-409)世祖 慕容垂(皝子) 384-396烈宗 慕容宝(垂子) 396-398开封公 慕容详 397赵王 慕容麟(垂子) 397中宗 慕容盛(宝子) 398-401昭文帝 慕容熙(垂子) 401-407惠懿帝 高(慕容)云(宝养子) 407-409南燕世系表(398-410)世宗 慕容德(皝子) 398-405北海王 慕容超(德侄) 405-410北燕世系表(409-436)文成帝 冯跋 409-430昭成帝 冯弘(跋弟) 431-436后秦世系表(384-417)太祖 姚苌 384-394高祖 姚兴(苌子) 394-416后主 姚泓(兴子)
22、416-417西秦世系表(385-431,400-409 失国九年)烈祖 乞伏国仁 385-388高祖 乞伏乾归(国仁弟) 388-412太祖 乞伏炽磐(乾归子) 412-428后主 乞伏暮末(炽磐子) 428-431夏世系表(407-431)世祖 赫连勃勃 407-425废主 赫连昌(勃勃子) 425-428后主 赫连定(昌弟) 428-431后凉世系表(386-403)太祖 吕光 386-399隐王 吕绍(光子) 399(仅五天)灵帝 吕纂(绍庶兄) 399-401后主 吕隆(光侄) 401-403南凉世系表(397-414)武王 秃髮乌孤 397-399康王 秃髮利鹿孤(乌孤弟) 399
23、-402景王 秃髮傉檀(利鹿孤弟) 402-414西凉世系表(400-421)太祖 李暠 400-417后主 李歆(暠子) 417-420冠军侯 李恂(歆子) 420-421北凉世系表(397-439;443-460)建康公 段业 397-401武宣王 沮渠蒙逊 401-433哀王 沮渠牧犍(蒙逊子) 433-439河西王 沮渠无讳(牧犍弟) 443-444河西王 沮渠安周(无讳弟) 444-460西燕世系表(384-394)济北王 慕容泓(儁子) 384威帝 慕容冲(泓弟) 385-386燕王 段随(冲部将) 386(二月)燕王 慕容 (儁侄) 386(数天)燕帝 慕容瑶(冲子) 386(数
24、天)燕帝 慕容忠(泓子) 386(四月)河东王 慕容永(儁从弟) 386-394冉魏世系表(350-352)武悼天王 冉(石)闵(石虎养子) 350-352代世系表(315-376)穆帝 拓拔猗卢 315-316平文帝 拓拔郁律(猗卢从弟) 316-321惠帝 拓拔贺傉(猗卢侄) 321-325炀帝 拓拔纥那(贺傉弟) 325-327烈帝 拓拔翳槐(郁律子) 327-338昭成帝 拓拔什翼犍(翳槐弟) 338-376南北朝世系表(420-589)南朝世系表宋世系表(420-479)武帝(刘裕) 永初 3 庚申六 420武帝(刘义符) 景平 2 癸亥 423文帝(刘义隆) 元嘉(30) 甲子八
25、424孝建 3 甲午 454孝武帝(刘骏)大明 8 丁酉 457永光 1 乙巳 465前废帝(刘子业)景和 1 乙巳八 465泰始 7 乙巳十二 465明帝(刘彧)泰豫 1 壬子 472后废帝(刘昱)苍梧王 元徽 5 癸丑 473顺帝(刘凖) 昇明 3 丁巳七 477齐世系表(479-502)高帝(萧道成) 建元 4 己未四 479武帝(萧赜) 永明 11 癸亥 483鬰林王(萧昭业) 隆昌 1 甲戌 494海陵王(萧昭文) 延兴 1 甲戌七 494建武 5 甲戌十 494明帝(萧鸾)永泰 1 戊寅四 498东昏侯(萧宝卷) 永元 3 己卯 499和帝(萧宝融) 中兴 2 辛巳三 501梁世系
26、表(502-557)天监 18 壬午四 502普通 8 庚子 520大通 3 丁未三 527中大通 6 己酉十 529大同 12 乙卯 535中大同 2 丙寅四 546武帝(萧衍)太清 3 丁卯四 547简文帝(萧纲) 大宝 2 庚午 550元帝(萧绎) 承圣 4 壬申十一 552绍泰 2 乙亥十 555敬帝(萧方智)太平 2 丙子九 556陈世系表(557-589)武帝(陈霸先) 永定 3 丁丑十 557天嘉 7 庚辰 560文帝(陈蒨)天康 1 丙戌二 566废帝(陈伯宗)临海王 光大 2 丁亥 567宣帝(陈顼) 太建 14 己丑 569至德 4 癸卯 583后主(陈叔宝)祯明 3 丁未
27、 587北朝世系表北魏世系表(拓跋氏,后改元氏)(386-534)北魏建国于丙戌(386)正月,初称代国,至同四月始改国号为魏,439 灭北凉,统一北方登国 11 丙戌 386皇始 3 丙申七 396天兴 7 戊戌十二 398道武帝(拓跋珪)庙号太祖天赐 6 甲辰十 404永兴 5 己酉十 409神瑞 3 甲寅 414明元帝(拓跋嗣)庙号太宗泰常 8 丙辰四 416始光 5 甲子 424神麚 4 戊辰二 428延和 3 壬申 432太延 6 乙亥 435太平真君 12 庚辰六 440太武帝(拓跋焘)庙号世祖正平 2 辛卯六 451南安隐王(拓跋余) 永(承)平 1 壬辰三 452兴安 3 壬辰
28、十 452兴光 2 甲午七 454太安 5 乙未六 455文成帝(拓跋濬)庙号高宗和平 6 庚子 460天安 2 丙午 466献文帝(拓跋弘)庙号显祖皇兴 5 丁未八 467延兴 6 辛亥八 471承明 1 丙辰六 476孝文帝(元宏)庙号高祖太和 23 丁巳 477景明 4 庚辰 500正始 5 甲申 504永平 5 戊子八 508宣武帝(元恪)庙号世宗延昌 4 壬辰四 512熙平 3 丙申 516神龟 3 戊戌二 518正光 6 庚子七 520孝昌 3 乙巳六 525孝明帝(元诩)庙号肃宗武泰 1 戊申 528建义 1 戊申四 528孝庄帝(元子攸)永安 3 戊申九 528长广敬王(元晔)
29、 建明 2 庚戌十 530节闵帝(元恭) 普泰 2 辛亥二 531安定王(元朗) 中兴 2 辛亥十 531太昌 1 壬子四 532永兴 1 壬子十二 532孝武帝(元脩)永熙 3 壬子十二 532东魏世系表(534-550)天平 4 甲寅十 534元象 2 戊午 538兴和 4 己未十一 539孝静帝(元善见)武定 8 癸亥 543西魏世系表(535-556)文帝(元宝炬) 大统 17 乙卯 535废帝(元钦) -3 壬申 552恭帝(元廓) -3 甲戌一 554北齐世系表(550-577)文宣帝(高洋) 天保 10 庚午五 550废帝(高殷) 乾明 1 庚辰 560孝昭帝(高演) 皇建 2
30、庚辰八 560太宁 2 辛巳十一 561武成帝(高湛)河清 4 壬午四 562天统 5 乙酉四 565武平 7 庚寅 570后主(高纬)隆化 1 丙申十二 576幼主(高恒) 承光 1 丁酉 577北周世系表(557-581)孝闵帝(宇文觉) -1 丁丑 557-3 丁丑九 557明帝(宇文毓)武成 2 己卯八 559保定 5 辛巳 561天和 7 丙戌 566建德 7 壬辰三 572武帝(宇文邕)宣政 1 戊戌三 578宣帝(宇文赟) 大成 1 己亥 579大象 3 己亥二 579静帝(宇文阐)大定 1 辛丑一 581隋朝世系表(581-618)自 581 年杨坚迫使周帝禅位,在大兴(今西安
31、)建国,到 618 年亡国,整个隋朝共经历 3 个皇帝,统治38 年庙号 姓名 生卒年 年号 干支 公元 在位时间 陵寝地 属系排行开皇 20 辛丑二 581文帝 杨坚 541 年-604 年仁寿 4 辛酉 601 581 年-604 年 太陵(武功县) 开国皇帝炀帝 杨广 569 年-618 年 大业 14 乙丑 605 604 年-617 年 河北隆平改葬扬州 文帝第二子恭帝 杨侑 ?年-?年 义宁 2 丁丑十一 617 617 年-618 年 炀帝孙越王 杨侗 ?年-619 年 皇泰 618 年 5 月-619 年 5 月 炀帝孙杨坚父亲杨忠是汉太尉杨震的后代,今陕西华阴人,后移居今内蒙
32、古武川西南唐朝世系表从 618 到 907 年,唐王朝经历 20 帝,25 传,共执政 290 年庙号 姓名 生卒年 即位 年号 干支 公元 陵寝地 世系高祖 李渊 566 年-635 年 618 年-626年 武德 9 戊寅五 618 献陵(三原县) 父李炳太宗 李世民 599 年-649 年 626 年-649年 贞观 23 丁亥 627 昭陵(礼泉县) 高祖第二子永徽 6 庚戌 650显庆 6 丙辰 656龙朔 3 辛酉三 661麟德 2 甲子 664乾封 3 丙寅 666总章 3 戊辰三 668咸亨 5 庚午三 670上元 3 甲戌八 674仪凤 4 丙子 11 676调露 2 己卯六
33、 679永隆 2 庚辰八 680开耀 2 辛巳九 681永淳 2 壬午二 682高宗 李治 628 年-683 年 649 年-683年弘道 1 癸未十二 683乾陵(乾县) 太宗第九子中宗 李显 656 年-710 年 683 年-684年(3 个月) 嗣圣 1 甲申 684 定陵(富平县) 高宗第七子睿宗 李旦 662 年-716 年 684 年(5 个月) 文明 1 甲申二 684 桥陵(蒲城县) 高宗第八子光宅 1 甲申九 684垂拱 4 乙酉 685武后 624 年-705 年 684 年-689年永昌 1 己丑 689乾陵 高宗后载初 1 庚寅正 690天授 3 庚寅九 690如意
34、 1 壬辰四 692长寿 3 壬辰九 692延载 1 甲午五 694证圣 1 乙未 695天册万岁 2 乙未九 695万岁登封 1 丙申腊 696万岁通天 2 丙申三 696神功 1 丁酉九 697武则天 624 年-705 年 690 年-705年圣历 3 戊戌 698乾陵 高宗后久视 1 庚子五 700大足 1 辛丑 701长安 4 辛丑十 701神龙 3 乙巳 705中宗 李显(哲) 656 年-710 年 705 年-710年 景龙 4 丁未九 707 定陵 高宗第七子少帝 李重茂 697 年-714 年 710 年 6 月 中宗之子景云 2 庚戌七 710太极 1 壬子 712睿宗
35、李旦 662 年-716 年 710 年-712年延和 1 壬子五 712桥陵 高宗第八子先天 2 壬子八 712开元 29 癸丑十二 713玄宗 李隆基 685 年-762 年 712 年-756年天宝 15 壬午 742泰陵(蒲城县) 睿宗第三子至德 3 丙申七 756乾元 3 戊戌二 758上元 2 庚子闰四 760肃宗 李亨 711 年-762 年756 年-762年-1 辛丑九 761建陵(礼泉县) 玄宗第三子宝应 2 壬寅四 762广德 2 癸卯七 763永泰 2 乙巳 765代宗 李豫 728 年-779 年762 年-779年大历 14 丙午十一 766元陵(富平县) 肃宗长子
36、建中 4 庚申 780兴元 1 甲子 784德宗 李适 742 年-805 年 779 年-805年贞元 21 乙丑 785崇陵(泾阳县) 代宗长子顺宗 李诵 761 年-806 年 805 年 1 到 8月 永贞 1 乙酉八 805 丰陵(富平县) 德宗长子宪宗 李纯 778 年-820 年 805 年-820年 元和 15 丙戌 806 景陵(蒲城县) 顺宗长子穆宗 李恒 795 年-824 年 820 年-824年 长庆 4 辛丑 821 光陵(蒲城县) 宪宗第三子敬宗 李湛 809 年-826 年 824 年-826年 宝历 3 乙巳 825 庄陵(三原县) 穆宗长子宝历 丙午十二 8
37、26大(太)和9 丁未二 827文宗 李昂 808 年-840 年826 年-840年开成 5 丙辰 836章陵(富平县) 穆宗第二子武宗 李炎 814 年-846 年 840 年-846年 会昌 6 辛酉 841 端陵(三原县) 穆宗第五子宣宗 李忱 810 年-859 年 846 年-859年 大中 14 丁卯 847 贞陵(泾阳县) 宪宗十三子大中 己卯八 859懿宗 李漼 833 年-873 年 859 年-873年 咸通 15 庚辰十一 860 简陵(富平县) 宣宗长子咸通 癸巳七 873乾符 6 甲午十一 874僖宗 李儇 862 年-888 年 873 年-888年广明 2 庚子
38、 880靖陵(乾县) 懿宗第五子中和 5 辛丑七 881光启 4 乙巳三 885文德 1 戊申二 888龙纪 1 己酉 889大顺 2 庚戌 890景福 2 壬子 892乾宁 5 甲寅 894光化 4 戊午八 898天复 4 辛酉四 901昭宗 李晔 867 年-904 年 888 年-904年天祐 4 甲子(闰4) 904和陵(偃师县) 懿宗第七子哀宗 李柷 892 年-908 年 904 年-907年 天祐 甲子八 904 温陵(定陶县) 昭宗第九子五代(907-960)后梁(907-923)开平 5 丁卯四 907太祖(朱晃,又名温、全忠)乾化 5 辛未五 911乾化 癸酉二 913贞明
39、 7 乙亥十一 915末帝(朱瑱)龙德 3 辛巳五 921后唐(923-936)庄宗(李存勖) 同光 4 癸未四 923天成 5 丙戌四 926明宗(李亶)长兴 4 庚寅二 930闵帝(李从厚) 应顺 1 甲午 934末帝(李从珂) 清泰 3 甲午四 934后晋(936-947)高祖(石敬瑭) 天福 9 丙申十一 936天福 壬寅六 942出帝(石重贵)开运 4 甲辰七 944出帝即位未改元后汉(947-950)天福 丁未二 947高祖(刘暠,本名知远)乾祐 3 戊申 948隐帝(刘承祐) 乾祐 戊申二 948后汉高祖即位,仍用后晋高祖号,称天福十二隐帝即位未改元后周(951-960)广顺 3
40、 辛亥 951太祖(郭威)显德 7 甲寅一 954世宗(柴荣) 显德 甲寅一 954恭帝(柴宗训) 显德 己未六 959世宗、恭帝即位都未改元十国世系表吴国世系表(902-937)孝武王(杨行密) -(4) 壬戌 902景王(-渥) -(3) 丙寅 906宣王(-隆演) -(10) 己巳 909武义(3) 己卯 919睿帝(-溥)顺义(7)乾贞(3)大和(7)天祚(3)辛巳二丁亥十一己丑十一乙未九921927929935杨行密在唐末起兵,占据江淮一带,902 年杨行密被唐朝封为吴王927 年杨溥称帝,尊杨行密为太祖,杨渥为烈祖,杨隆演为高祖唐朝 907 年灭亡后一段时间内,仍沿用唐朝年号前蜀世
41、系表(907-925)高祖(王建)-(1)武成(3)永平(5)通正(1)天汉(1)光天(1)丁卯戊辰辛未丙子丁丑戊寅907908911916917918后主(-衍) 乾德(6)咸康(1) 己卯乙酉 919925王建在唐末因战功占据蜀地,被封蜀王,907 年唐亡,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皇帝,国号“大蜀”,同年沿用唐昭宗“天复”年号,第二年改元后蜀世系表(934-965)高祖(孟知祥) 明德(4) 甲午 934后主(-昶) 明德广政(28) 甲午七戊戌 934938孟知祥为李克用女婿,在后唐灭前蜀的战争中立下大功,被后唐封为西川节度使,933 年被后唐封为蜀王。934 年趁后唐内部皇位争夺之机在成都即
42、皇帝位,建国号“大蜀”孟昶即位后沿用明德年号南汉世系表(917-971)高祖(刘龑)乾亨(9)白龙(4)大有(15)丁丑乙酉十二戊子三917925928殇帝(-玢) 光天(2) 壬寅四 942中宗(-晟) 应乾(1)乾和(16) 癸卯三癸卯十一 943943后主(-鋹) 大宝(14) 戊午八 958刘龑原名刘岩,先后改名陟、龚、龑,917 年刘龑在番禺称帝,建国号为“大越”,次年,刘龑自称是汉朝皇室的后裔,于是又改国号为“大汉”北汉世系表(951-979)世祖(刘旻) -(4) 辛亥 951睿宗(-钧) -(2)天会(17) 乙卯丁巳 955957少主(-继恩) 天会 戊辰七 968英武帝(-
43、继元) 天会广运(6) 戊辰九甲戌 968974刘旻,亦名刘崇,为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951 年后汉大臣郭威杀后汉隐帝并称帝,灭后汉,建立后周,刘崇随即亦在太原登帝位,建立北汉,改名刘旻,即位后沿用后汉“乾祐”年号刘继恩、刘继元即位沿用“天会”年号南唐世系表(937-975)烈祖(李昪) 昇元(7) 丁酉 937元宗(-璟)保大(15)中兴(1)交泰(1)癸卯三戊午戊午三943958958-(3) 己未 959后主(-煜) -(14) 壬戌 962李昪原为李荣之子,后为吴国权臣徐温收为养子,改名徐知诰,937 年逼吴帝杨溥禅让帝位,后改回李姓,自称是唐宗室后代958 年,李璟惧后周,去年号,从
44、此使用后周、宋年号吴越世系表(907-978)武肃王(钱镠)-(1)天宝(5)-(12)宝大(2)宝正(6)-(1)丁卯戊辰癸酉甲申丙戌壬辰907908913924926932文穆王(-元瓘) -(9) 癸巳 933忠献王(-弘佐) -(6) 壬寅 942忠逊王(-弘倧) -(1) 丁未六 947忠懿王(-弘俶) -(31) 戊申 948吴越国除钱镠建了三个年号外,其余都使用中原王朝年号闽国世系表(909-945)忠懿王(王审知) -(17) 己巳 909嗣主(-延翰) -(2) 丙戌 926惠(太)宗(-延钧)-(6)龙启(2)永和(2)丁亥癸巳乙未927933935康宗(-昶) 永和通文(
45、4) 乙未十丙申三 935936景宗(-曦) 永隆(5) 己亥闰七 939恭懿王(-延政) 天德(3) 癸卯二 943唐末王审知占据福建全境,909 年王审知受后梁封为闽王,死后谥忠懿王。其子王延钧 933 年称帝后,追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王延政因与王曦有矛盾,943 年农历二月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大殷,改年号为天德,944 年王曦被杀,王延政回长乐,后改回国名为“闽”楚国世系表(927-951)武穆王(马殷) -(4) 丁亥 927衡阳王(-希声) -(2) 辛卯 931文昭王(-希范) -(15) 癸巳 933废王(-希广) -(4) 戊申 948恭孝王(-希萼) -(1) 辛亥 9
46、51-希崇 -(1) 辛亥 951896 年,唐朝朝廷任马殷为武安军节度使,907 年,后梁封马殷为楚王,927 年后唐正式册封马殷为楚国王,楚国正式成立马希声继立,不称王,只称藩镇,死后被追封为衡阳王楚国都用中原王朝年号南平世系表(924-963)武信王(高季兴) -(5) 甲申 924文献王(-从诲) -(20) 己丑 929贞懿王(-保融) -(12) 己酉 949贞安王(-保勖) -(2) 辛酉 961德仁王(-继冲) -(1) 癸亥 963924 年,高季兴被后唐封为南平王南平政权地狭国小,偏居一隅,为求生存一直向中原王朝称臣,故都沿用中原王朝年号宋朝世系表从 960 年宋朝在开封立
47、国,到 1279 年南宋在杭州灭亡,宋王朝经历了 18 帝、18 传,共 320 年北宋世系表(960 年-1127 年)庙号 姓名 生卒 即位 年号 干支 公元 陵寝地 世系建隆 4 庚申 960乾德 6 癸亥 11 963太祖 赵匡胤 927-976 960-976开宝 9 戊辰 11 968永昌陵(河南) 父亲赵弘毅太平兴国 9 丙子十二 976雍熙 4 甲申十一 984端拱 2 戊子 988淳化 5 庚寅 990太宗 赵光义 939-997 976-997至道 3 乙未 995永熙陵(河南巩县) 太祖弟咸平 6 戊戌 998景德 4 甲辰 1004大中祥符 9 戊申 1008天禧 5
48、丁巳 1017真宗 赵恒 968-1022 997-1022乾兴 1 壬戌 1022永定陵(河南巩县) 太宗第三子天圣 10 癸亥 1023明道 2 壬申 11 1032景祐 5 甲戌 1034宝元 3 戊寅 11 1038康定 2 庚辰二 1040庆历 8 辛巳 11 1041皇祐 6 己丑 1049至和 3 甲午三 1054仁宗 赵祯 1010-10631022-1063嘉祐 8 丙申九 1056永昭陵(河南巩县) 真宗第六子英宗 赵曙 1032-10671063-1067治平 4 甲辰 1064 永厚陵(巩县) 仁宗过子熙宁 10 戊申 1068神宗 赵顼 1048-10851067-1
49、085元丰 8 戊午 1078 永裕陵(河南巩县) 英宗长子元祐 9 丙寅 1086绍圣 5 甲戌四 1094哲宗 赵煦 1077-11001085-1100元符 3 戊寅六 1098永泰陵(河南巩县) 神宗第六子建中靖国 1 辛巳 1191崇宁 5 壬午 1102大观 4 丁亥 1107政和 8 辛卯 1111重和 2 戊戌 11 1118徽宗 赵佶 1082-11351100-1125宣和 7 己亥二 1119永祐陵(浙江绍兴) 哲宗弟钦宗 赵桓 1100-11561125-1127靖康 2 丙午 1126 巩、洛之原 徽宗长子南宋世系表(1127-1279)建炎 4 丁未五 1127高宗 赵构 1107-1187 1127-1162绍兴(32) 辛亥 1131 永思陵(会稽) 徽宗第九子隆兴 2 癸未 1163孝宗 赵昚 1127-1194 1162-1189乾道 9 乙酉 1165 永恩陵(绍兴东南) 太祖七世孙淳熙 16 甲午 1174光宗 赵惇 1127-1194 1189-1194 绍熙 5 庚戌 1190 永崇陵(绍兴) 孝宗第三子庆元 6 乙卯 1195嘉泰 4 辛酉 1201开禧 3 乙丑 1205宁宗 赵扩 1168-1224 1194-1224嘉定 17 戊辰 1208永穆陵(绍兴西南) 光宗第二子宝庆 3 乙酉 1225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