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初苏北沿海移民大潮成因初探庄安正(南通师范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0)摘 要: 民国初期, 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在 苏北沿海组织和发起了垦殖大潮与移民大潮。海门南通两县迁往淮南盐场从事垦殖的移民多达 20 余万。移民大潮的勃然兴起不仅源于垦殖大潮对劳动力的需要, 同时也和移民政策的制订、移民经费的筹措、移民对象的选择、对移民往返流的宽容以及移民宗旨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归根结底还在于其组织者与发起者的民本思想和开放意识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对移民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所作的周密思考和明智决策。而这一切, 正是我们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关键词: 民初 苏北移
2、民潮 成因民国初期(1 912 1925) , 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在苏北沿海组织和发起了垦殖大潮与移民大潮。对于前者, 史家往往给予“中国农业近代化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的较高评价1 (P409) , 近年来研 究多有收获。但对同期发生的后者 , 由于未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至今仍有许多方面未搞清楚, 影响到对它的全面评介。例如关于移民大潮的成因, 长期被认为仅仅因垦殖大潮对劳动力的需要而兴起。其实, 民初海门、南通两县迁往淮南盐场从事垦殖的移民之所以多达20 余万, 形成移民大潮, 和移民组织过程中各方面因素产生的综合作用也有密切联系。本文试以苏北沿海移民大潮的成因为题发表一孔之见, 以引
3、起史家对此研究的重视。一、民初苏北沿海的移民措施和政策缜密周到近代以降, 移民潮虽遍于国内, 大多为清代或民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大员所组成, 其政府行为的特色十分鲜明。由于清代或民国的政府均非真正关心民瘼的政府, 故在出于某种需要组织移民的过程中, 往往凸现权力意志与强制性, 不仅较少考虑移民利益, 有的甚至侵吞给他们的补贴费。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 , 负责川边藏区垦政的清巴塘守备吴锡珍一次贪污 60 亩垦费遭参劾, 便是一例2 (P146) 。民初苏北沿海移民大潮的主要组织者是通过实业家张謇, 其他如张 、周扶九、邵铭之等大都属苏北实业界的名流(其中也有部分苏南和浙江的实业家参加) 。
4、至于民国总统冯国璋等政要对淮南垦殖发生兴趣只是想借重张謇名望, 以坐享其成, 所办垦殖公司悉委张謇, 并未插手淮南垦殖具体事务, 更未关注过移民问题。故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所组织的移民大潮只是一种民间行为。尽管他们与民国政要保持着各种联系, 但主要以在野之身从事移民的组织工作, 其难度显然大于前者的政府行为。张謇始创通海垦牧公司时, 为筹措40 余万元经费和解决吕四海滩的地权纠纷, 分别花费了 10 年和 8 年的时间便可佐证3 (P 46 - 47) 。由于无法得到权力因素的充分支持, 张謇等只能依靠制订与实施各种对移民倾斜的优惠措施与政策, 以调动他们迁往淮南盐场的积极性。鉴于淮南盐场自
5、然环境恶劣, 土地盐碱性强, 通海垦牧公司就出资先期组织垦务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工程, 对盐碱地进行初步改造, 为移民提供起码的生产条件。为消除移民顾虑, 公司借鉴运用当地沙洲租佃关系中比较流行的三项约定俗成, 即排除超经济剥削, 承认移民来去自由的契约制, 给予移民永佃权与使用权转移的崇划制以及承诺公司与移民风险同当、收益共享的议租分成制, 便于移民接受4 。其他实业家在全盘效仿张謇时, 还各施新招, 有在移民动员地组织剧团演出, 与移民联络感情的; 有在移民迁入淮南盐场途中设立小饭店与小旅社, 为移民提供免费食宿的; 有允诺移民到达新居地后, 为其无偿提供耕牛、农具或简易住房等等, 与张謇的
6、大生系统公司争夺移民。上述移民措施与政策, 通过招佃机构广为宣传, 在海门、南通两县营造了促进移民迁移的良好氛围。与国内同期其它地区比较, 张謇等制订的苏北沿海移民措施与政策, 其缜密周到的程度是少见的。故这种以民间方式进行的移民组织工作虽遭遇重重困难, 却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受到移民发自内心的拥戴, 因而建立在比较稳固的基础上。加上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一心为事业, 追求效率注重节操(其中也有良莠之别, 总体而言, 前期优于后期) , 也是清代或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大员所无法比拟的, 这是民初苏北沿海移民很快能形成大潮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民初苏北沿海的移民经费来源于社会多种途径民初苏北沿海
7、的移民大潮作为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组织的民间行为, 不可能期望从民国中央政府或地方大员处获得财力上的大力支持, 事实正是如此。但是, 移民和垦殖都需要大量经费。上述对移民倾斜的优惠措施和政策中, 张謇等为吸引移民所实施的对他们的让利(如契约制、崇划制和议租分成制等) 姑且不谈, 允诺为移民免费提供耕牛、农具或简易住房等, 尤其是公司为替移民提供起码的生产条件所先期进行的垦务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工程, 处处要钱, 花费浩大。经费不落实, 优惠措施和政策无法兑现, 吸引移民也成为空话。从根本上讲, 经费筹措是移民大潮成败的关键。从何处开辟经费途径? 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多方设法, 煞费苦心。首先
8、, 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从自己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中抽取资金充作移民经费。仅张謇于1901 1923 年间从大生企业集团抽取用于垦殖和移民的经费多达200 万元以上5 , 成为移民经 费的重要来源。张謇解释这样做的理由是, 淮南垦殖是大生企业集团发展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团内各企业与项目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与配合的关系。既然往淮南盐场移民意在“ 广植棉产 , 以厚纱厂自助之力”6 (P385) , 后者在经费上支持前者是完全必要的。这一思路是张謇关于近代工业必须与近代农业协调发展在筹措经费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必须指出, 通过这一途径为移民筹措经费表面上属大生企业集团内部调剂, 犹第 3期 庄安
9、正: 民初苏北沿海移 民大潮成因初探 4 7 如张謇从一只口袋拿出钱放另一只口袋, 其实不然。大生企业内各企业都是股份有限公司, 拥有的资金均来自社会投资, 并非全属张謇个人所有, 张謇抽取大生企业集团经费得由董事会投票通过。在此意义上, 这是一种特殊的向社会集资的方式。其次, 张謇等在国内首创类似通海垦牧公司的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仿泰西公司集资” 的西方融资手段7 (P212) , 公开向社会各界 集资, 以充作移民的 经费。如果说大生及其它企业的董事会一般都由志同道合的成员组成, 张謇等针对董事会的说服工作相对容易收效, 那么, 由于在苏北沿海的大规模垦殖与移民国内并无先例, 且投资
10、额大、周期又长, 社会上大多数人士不愿冒此风险, 集资遇到极大困难。浙江湖州巨商刘澄如一人向通海垦牧公司投资7 万余元是难得的特例8 (P49) , 普遍情况是张謇等经过唇焦口燥 的劝说只能争取到区区一、二百元, 有时甚至无功而返。但是, 他们硬是知难而进, 通过这种方式前后筹集的经费达2087 万元之巨9 (P413) , 成为民初移民经费的主要 来源, 并由此开辟了由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集资的新途径。再次, 张謇等在制订给予移民优惠政策的具体条文中, 作出了移民承种土地时必须向垦殖公司交纳押金, 即“顶首费”等的规定, 作为移民经费的补充来源。虽然条文中规定每户移民必须交纳的押金数额不大
11、(每亩3 8 元不等) , 移民由于贫困, 应交的押金常常交不足, 公司在移民转让或退租时还须将押金退还, 但因移民成千上万, 承种土地数量更大, 各公司所得移民上交的押金均为数甚大。由于移民一般不会轻易转让或退还土地, 加以押金即使退还不计利息, 张謇等相当于从海门南通两县移民处获得了大笔的长期无息贷款。例如大丰垦殖公司的押金收入, 一度占该公司以垦务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工程经费的33 %10 (P72) 。“ 取佃人之顶首 , 以济公司财力之穷, 是故盐垦事业尚有今日之成绩, 公司之力故不可没, 佃人之功尤不可湮”11 (P434) 。上述三种途径, 广辟了财源, 基本上满足了移民的经费需要
12、, 对移民大潮的形成起了支撑作用。三、民初苏北沿海的移民对象经过精心选择近代国内的移民群, 主体成分是在家乡难以维持生计的贫苦农民, 凡移民动员地的贫苦农民都是移民对象, 一般不会因民族或区域人群的不同在他们中间再进行挑选。但在民初苏北沿海, 动员迁往淮南盐场从事垦殖的对象只是海门、南通两县贫苦农民中的一部分, 即客籍贫苦农民, 这在国内其它地方极为罕见。之所以造成这一状况, 与海门、南通两县的历史地理等背景有着密切关系。海门、南通位于苏北沿海南端的江海交汇处, 为长江携带的泥沙于下游逐渐堆积而成。最初的居民是唐宋时期被朝廷发配到这块蛮荒地上(主要是南通, 海门此时尚未形成) 服刑的各地“ 流
13、人”12 , 他们中 的绝大部分后来在此定居并繁衍后代, 成了土籍居民。明清之交, 一批批苏南松江、南汇、太仓甚至浙江等州县的贫苦农民背井离乡, 经过崇明迁居此地。相对于早先的那批土籍居民, 他们成了客籍。土客两籍虽于两县杂居, 但客籍由于晚到, 故于同样成陆稍晚的海门及崇明外沙等地居住者为多。他们的语言与崇明适接近, 且长期保持着苏南区域人群的生产特性与生活习俗, 被称为“崇明 人” 或“沙地人”, 土籍居民则被称为 “江北人”, 彼此在各方面都存在显著区别。被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选中作为移民对象的即是“崇明人” 或“沙地人”中的贫苦农民。张謇等作出如此选择的根据是: (1) 客籍贫苦农民迁
14、入海门、南通两县定居时间较48 南京农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短, 与土籍“安 土重迁” 的习性不同的 是, 他们仍保持着迁 移的传统, 一旦遇到较现居地更为适宜的环境, 他们愿意进行新的迁移; (2) 客籍贫苦农民多居江海之滨, 具有与江海争地和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从事耕作尤其是棉花生产的经验, 同张謇等对迁往淮南盐场从事垦殖的移民的要求完全符合; (3) 客籍与土籍贫苦农民尽管都面临人多地少与苛捐杂税的压力, 相比而言, 客籍贫苦农民的处境更为艰难, “上海拉洋车及推小车的人, 百分之九十是海门人或崇明人13 (P250) 。为了谋生, 他们 容易接受移民的宣传与动员。加上海门、南通两县另
15、具两项有利条件, 一是与淮南盐场南端相邻, 与北端最远不过三、四百公里,中间并无关山大河阻隔, 便于迁移。二是民初两县客籍贫苦农民总数估约 80 万以上,足以满足淮南盐场对移民数量的需要。事实证明, 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这一独特的选择虽不符常规, 却完全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为面对同样的移民动员, 两县贫苦农民中间, 土籍反应较为消极, 客籍则相反。故这一选择大大减少了移民动员过程中的困难, 不仅保证了迁往淮南盐场的移民具有较高的素质和生产技能, 而且毋须担心移民数量的不足, 对于苏北沿海垦殖大潮的掀起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四、民初苏北沿海移民大潮中的往返流不受干涉所谓往返流, 是指海门、南通
16、两县移民迁入淮南盐场之初, “定居的仅十之一二, 大部分仍回原地居住”14 (P50) , 须经过几次往返才最终于淮南盐场安家落户。近代国内各地的移民过程中, 都有移民返回现象。但由于路程遥远等原因, 移民返回比例一般不高。例如山东移民“ 闯关东” 时已意 识到“弯弓难射回头箭”, 一般离家时即断了返回的念头,故移民流基本上是单一的方向。民初苏北沿海移民大潮的景况与之大相径庭: 大部分海门、南通两县移民与垦殖公司签约时表示只愿种“走脚田”, 即春夏进入淮南盐场播种、栽培, 秋冬收获后又返回原居地。移民中单邦型的精壮男子是如此, 家庭型或家族型的移民离家时一般也不带走全部家产, 为的是能于当年返
17、回原居地生活。按照移民必须是迁往新居地常年定居的标准衡量, 这部分移民至多称为准移民。但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对他们和准备定居的移民一视同仁,“走脚田种不好, 哪怕田禾一点也没有收, 公司也不会来把他们赶走”14 (P20) , 从不干涉他们往返自由。故民初苏北沿海的移民大潮除北向的一股主流外, 还派生出一股南向的返回流。每年春夏, 海门、南通两县成千上万的客籍贫苦农民扶老携幼、肩挑背驮, 沿着黄海边小路汹涌北向进入淮南盐场, 然后分流至各家垦殖公司。秋冬季节, 又是他们汇合在一起, 携带上交公司后余下的棉花与粮食, 从淮南盐场沿原路向南返回原居地。两股潮流方向相反, 交替出现(只是规模上后者
18、稍逊于前者) ,成为民初苏北沿海移民大潮中蔚为壮观的一幕。这一幕在近代国内移民史上极为罕见, 故又是奇特的一幕。形成这一壮观又奇特一幕的原因, 从移民方面而言, 是因为他们身上既保持了先辈勇于进取的冒险精神, 又具备遇事谨慎的务实态度。淮南盐场恶劣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使海第 3 期 庄安正: 民初苏北 沿海移民大潮成因初探 4 9 据海门市地 方志编纂委 员会海门县志(江苏科技出版社 1996 年出版, 第 127 页) 与通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通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年出版, 第 150 页) 提供的数据, 民初两县人口数分别是: 62 万和 128 万。因客籍贫苦农民相对集中于
19、海门县, 南通县比例较低, 分别以 2/ 3 和1/ 3 比例相乘计算得此约数。门、南通两县客籍贫苦农民无法回避与他们生死攸关的迁移风险问题。而两县与淮南盐场相距不远的地理自然条件, 又使两县移民不必冒“弯弓难射回头箭” 的风险, 于是, 进退自如的种“走脚 田” 成为最 佳的选择。从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 业家而言, 之所以对移民往返持宽容与谅解的态度, 与其说是因为张謇等无法依靠强制手段制约移民, 毋宁称他们坚信通过对移民优惠措施和政策的实施, 会以柔克刚, 最终将绝大多数移民留在淮南盐场。事情的发展正是如此: 随着时间推移, 北向流动的规模日 益扩大, 南向的人数越来越少。大多数海门南通两县
20、客籍贫苦农民经过几次往返后, 最终由准移民变成了正式移民, 他们与当地灶民和睦相处, 艰苦创业, 融入了淮南这块土地。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的宽容与谅解, 成为 20 余万移民迁入淮南盐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也给后人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五、民初苏北沿海的移民宗旨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近代国内移民的空间流向日趋多元, 但正如有的学者所言, 传统的从人口高密度区域向低密度区域流动的趋边屯垦仍是近代移民“空间流向的一股巨流”15 (P84) 。苏北沿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南密北疏, 北端淮南盐场“终日不见一人” 与南端海门、南通“阡陌交通,田庐相望”的强烈 反差, 使 淮南盐场不仅成为苏北沿海而且成为东南海疆一
21、个引人瞩目的人口低密度区域。以此衡量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向淮南盐场的移民, 在表面上与国内同期其它地方的移民无疑同属趋边屯垦的传统移民模式。但是, 如果联系张謇等在淮南盐场从事垦殖的宗旨进行考察, 会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传统的趋边屯垦模式内包含着实现农业近代化的全新内涵和时代气息。约略言之, 张謇等在淮南盐场从事垦殖虽意在为大生纱厂建立稳定的棉花生产基地,根本宗旨是引进西方的大农经济, 藉此在淮南盐场进行农业近代化的试验。在此目的规定下, 淮南垦殖大潮中的农业组织、管理方式、生产方式与社会公共设施等方面都较中国的传统农业产生重大的区别(仅以淮南垦殖中的农业组织为例, 一般取名为垦殖或垦牧公
22、司, 属西方股份公司制农场性质。其它三方面也有相应的变化16 ) 。上述诸方面自然都离不开移民的配合和参加, 尤其是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建设以及具有多种近代化功能的市镇建设, 垦殖公司更须依靠他们胼手胝足的劳动才能完成。但是, 海门、南通两县的移民属当地客籍贫苦农民, 由于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的低下, 他们经受不到欧风东渐的浸润, 提不出运用西方大农经济改造淮南盐场的构想, 甚至无法理解这一构想的内涵与价值, 故广大移民是主力军, 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是淮南垦殖的设计师与领导者, 两者的地位与作用各不相同。广大移民的主力军作用表现在被动员参加了淮南垦殖大潮, 担当了改造淮南盐场自然面貌和社
23、会面貌的主体任务, 真正对民初苏北沿海的移民宗旨和规模起决策作用与决定影响的是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中华民国建立后, 民族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国内掀起了进一步投资实业的热潮。张謇首倡旨在进行农业近代化试验的大规模移民, 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扩大到了农业领域, 成为投资实业热潮中的一个亮点。苏北众多实业家追随张謇之后, 纷纷来海门、南通两县招募移民前往淮南盐场从事垦殖, 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无疑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进步潮流。由于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的高昂热情与积极组织, 大批移民涌向了淮南盐场, 两者的结合促成了民初苏北沿海的移民大潮。综上可知, 民初苏北沿海的移民大潮并不仅源于垦殖对劳动力的需要
24、, 它的勃然掀起和移民组织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例如移民政策的制订、移民经费的筹措、移民对象的选择、对移民往返流的宽容以及移民宗旨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离开了垦殖大潮, 移民大潮固然无从谈起, 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 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上述五方面因素所产生的综合作用才是移民大潮形成的主要原因。上述五方面因素其实都是人为因素, 移民大潮的形成归根结底还在于其组织者与发起者, 即以张謇为首的地方实业家具有民本思想、开放意识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对移民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所作的周密思考和明智决策。而这一切, 正是我们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
25、当学习和借鉴的。参考文献1 严学熙: 张謇与中国农业近代 化载论张謇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3 年12 田方、陈一筠 :中国移民史 略知识出版社 198613 大生系统企业史 编写组,大生系统企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14 张謇:通海垦牧公 司招佃章程 载通州兴办实业章程上册垦牧公司第 51 53 页 15 张謇:大生第一纺 织公司第二 十四届帐略民国十一年壬戌载大生一厂议案合订本(档案) 16 张謇: 垦牧 公司第一次 股东会演说公司成立之历史载张謇全集第 3 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7 张謇:通海垦 牧公司集股 章程启载张謇全集第 3 卷18 邱云章: 通海垦牧四
26、十年 载南通盐垦始末政协南通市文史资料编辑部199119 姚恩荣、邹迎曦 : 试论张 謇盐垦公司的资本主义性质载论张謇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10 大丰县文 史资料(9) 111 倪友春: 张謇盐垦事业述评 载论张謇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12 乐史(宋) 在平寰宇 记卷 130海陵县。13 刘厚生: 张謇传记 上海书店 1985114 张謇研究中 心、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编张謇农垦事业调查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115 池子华: 中国近代流民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116 庄安正: 试论张謇在淮南 垦殖中的历史贡献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 年第 1 期1第 3 期 庄安正: 民初苏 北沿海移民大潮成因初探 5 1 毛泽东 矛盾论载 毛泽东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 社 1991 年出版第30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