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二节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主题展示 引子感悟 活动探究要点归纳1同音字概念 特点 作用指意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同音字中有一些同时也是词(特别是实词),可以单用;有的同音字不是词,所以很少能单用,并且出现的条件也不相同在熟语、对联、歇后语、古诗中, 使用同音字,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2同音词概念 类别 形成原因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同音同形;同音异形 语音偶合;历史音变;词义分化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种语言都有同音词。汉语同音词数量相当多,约占词汇总量的十分之一。B现在的广告语和宣传标语中,十分热衷于使用同音字词。如,汽车广告“我行我速” ,手机广告“闻机起舞” ,等等
2、。C同音词也有明显的缺点,像现在计算机文字处理时用汉语拼音输入法,就很少没有重码的,给汉语信息处理带来困难。- 2 -D对联和诗词中也经常用到同音的字词。有时可以运用同形同音字使“联内”字与“联外”字谐音。解析:选 D D 项,使“联内”字与“联外”字谐音,运用的是异形同音。2下列不属于同音词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A汉语同音词数量非常多,同音词的大量产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B读音原来不同,后来发生了变化才相同。如读“l”的词当中, “例、利、力”在中古时期就不同音,由于历史音变而同音了。C词义分化,即一个词的词义分开了,也就成了两个词。D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数量算上声调也不过 1 200多个,大大少
3、于其他语言,这样难免就有同音的词语。解析:选 A A 项,没有指出同音词产生的具体原因。3金圣叹在刑场离别子女时作:“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试分析此联有哪些含意。答:_答案:表面上是写莲心之苦,梨核之酸,实际上“莲”谐音“怜”和“连” ,寓含“可怜、连累”之意,以“梨”谐音“离” ,寓含“离别”之意。全联意是“怜(连)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 ,准确、形象地表现了父子刑场离别时的心情。4请你针对下列情况,从其负面影响上谈谈你的看法。要求有观点、有论据。为了让自己的广告更加吸引市民的眼球,商家们绞尽脑汁,成语不断被簒改:“骑乐无穷”(山地车)、 “鳖来无恙”(补品)、 “一明惊人”(眼镜)、
4、 “饮以为荣”(饮料)答:_答案:商家们为了一己之利,在广告宣传中肆意利用谐音簒改成语,长此以往,不仅糟蹋汉语的纯洁性,而且毒害了广大中小学生。据调查表明,对于广告语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而中小学生又处于接受知识的阶段,这种广告对中小学生的毒害之大可想而知。这种现象会影响孩子们对文化知识的正确掌握。长期下去,一些文字将因为这种簒改- 3 -而失去本来面目。5赏析下面这副同音联。猫伏墙头风吹毛,毛动猫不动;鹰立树梢月照影,影移鹰不移。答:_答案:这副“同音联” ,描绘了一幅美妙的月夜图: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恬然安适,幽静深邃;上句的“猫”与“毛”及下句的“鹰”与“影”有着同音或谐音之
5、趣;这副对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严谨工整,堪称妙绝。链接考点 同音近义词辨析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和学习汉语的同音字词。与本节内容对接的考点是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正确使用词语(同音近义词)” 。同音近义词的辨析一般用词语填空的形式,在客观题中出现。例 1 (山东高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之强烈,出乎意料。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
6、领。A反映 曼延 总算B反应 蔓延 总算C反映 蔓延 终于D反应 曼延 终于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最好确定的是第二组。“反映”指主体把客体存在的情况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含主动性。 “反应”是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 ,含有被动色彩,看语境“反应”切合。 “蔓延”是指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常用的搭配就有“火势蔓延” 。 “曼延”是指连绵不断。所以此处选择“蔓延” 。第三组也比较好确定。 “总算”有两个义项: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4 -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表示大体上还过得去。 “终于”也有“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希望达到的结果
7、”的意思。横线后的“没有白费”并不是“某种结果” ,所以此处适合“总算”第个义项。答案 B例 2 (北京高考)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菜籽油能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它对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A必须 抑止 防治B必须 抑制 防止C必需 抑止 防治D必需 抑制 防止解析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多作状语;“必需”是形容词,表示一定要有,不可少,作定语或谓语,第一空只能用“必需”作定语。 “抑止”指制止;“抑制”指控制约束行为或意识,使不能为所欲
8、为。 “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 ,因此第二空只能选“抑制” 。 “防止”意为预先设法制止(坏事的发生);“防治”指预防和治疗、治理(疾病、灾害等)。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 ,中心语是“发生” , “发生”只能“防止” ,不能“防治” 。答案 D对于同音近义词的辨析,要多加积累,勤查工具书,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从语意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褒贬、语体色彩及各种语法功能等不同方面去辨析其含义,把握其具体语境,比较其差别,就不难做到准确识记并且正确运用。1视轻重如“退化” ,指机能的减退甚至消失,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而“蜕化” ,指本质上的变化,比喻腐化
9、、堕落,程度较重。2看对象如“起用” ,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人员,支配对象用于人;而“启用”指开始使用,多指设备、设施、机关印信等,陈述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3观范围如“启示” ,指启发,使人有所领悟的意思,往往直接揭示道理;而“启事” ,指一种公告性的应用文体,是为了声明某事或说明某一问题刊登在报刊上或张贴在墙上的文字,使用范围较窄。- 5 -4辨词性如“法制” ,指法律、制度,是名词;而“法治” ,多是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是动词。5试搭配如“必须” ,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或用于加强命令语气,一般作状语,后面往往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是副词。而“必需” ,意为一定要有的,不可缺
10、少的,相当于形容词,多用于名词前作定语。6审褒贬如“沟通” ,意思是使两方能通连;而“勾通” ,指暗中串通、勾结,是贬义词。本节训练点:正确使用词语(同音近义词辨析)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经典,这些经典历经岁月沧桑依然散发着永恒魅力,它已经_到民族精神的血脉之中。随着高考日益_,各学校纷纷把备考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心态调整上,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考试,树立高考必胜的信念。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_和体验。A溶化 临近 品位B溶化 邻近 品味C融化 邻近 品位D融化 临近
11、品味解析:选 D 融化:(冰、雪等)变成水;融会、融合。溶化:(固体)溶解;同“融化” 。邻近:位置接近;附近。多用于静态。临近:(时间、地区)靠近;接近。侧重于动态。品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品味:仔细体会;玩味。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面对记者的拍照和采访,这位在华尔街工作的女士并不_自己的投票决定:“我投他的票,我的家人和朋友基本都一样。 ”过度的欲望与贪求无益于心理的健康。因此要用心去品味人生中平凡的充实,在功名、财富的追求中多存几分_,使心灵清澄。冬天洗冷水浴时,冷水会引起皮肤血管_收缩,使大量血液流向人体深部组织;_皮肤血管又扩张,大量血液又流向体
12、表。A隐讳 淡泊 剧烈/继而- 6 -B隐晦 淡泊 强烈/既而C隐讳 淡薄 剧烈/既而D隐晦 淡薄 强烈/继而解析:选 A 隐晦:意为(意思)不明显。隐讳:指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淡泊:不追求名利。淡薄:(云雾等)密度小;(味道)不浓;(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印象)因淡忘而模糊。剧烈:猛烈。强烈:极强的;力量很大的。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紧紧相接。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生难道不是一场对弈吗?_那些善于发现自己不足的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人,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看看驮着雪的墨绿勃发的常青树,看看杨柳_而不干枯的枝条,你
13、一定不会否认冬天绝不是一片死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以及生活中的废气_在一起,进而发生反应,生成了多环芳烃,而这正是雾霾致癌的元凶。A唯其 柔顺 交汇B唯其 柔韧 交会C唯有 柔韧 交汇 D唯有 柔顺 交会解析:选 C “唯其”表示因果关系,跟“正因为”相近;“唯有”指只有,唯独,仅仅。根据语境,应为“唯有” 。 “柔韧”指柔软而有韧性;“柔顺”意为温柔和顺,多指人的性情。根据语境,应为“柔韧” 。 “交汇”意为聚集到一起,会合,多指水流、气流等;“交会”意为会合,相交。根据语境,应为“交汇”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_成了朵朵白色的“
14、大蘑菇” ,煞是壮观。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_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_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A溶化 沟通 喧哗B溶化 勾通 喧闹C融化 勾通 喧哗D融化 沟通 喧闹解析:选 D 第一组的两个词“溶化”与“融化” , “溶化”指固体溶解在水或其他液体- 7 -里。例如:“盐放进水里,很快就溶化了。 ”“融化”特指冰、雪、霜受热后化成水。例如:“初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 ”“融化”与横线前的“大草原上的冰雪”的语境相合,故选用“融化” 。第二组词语“沟通”和“勾通” ,两个词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很容易错用。沟通:使两方能够通连
15、;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如:沟通了两国文化。沟通南北的长江大桥。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如:小人的勾通,对君子肯定不利。从语法功能和感情色彩上看,“沟通”一般多用于心理、情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勾通”则用于坏人、帮派之间的暗中勾结、狼狈为奸,是带有贬义的词。两词在搭配对象和感情色彩上完全不同,所以用“沟通”更合乎题意。第三组“喧哗”与“喧闹” ,喧哗:形容词,声音大而杂乱;动词,喧嚷。喧闹:形容词,喧哗热闹;动词,喧哗吵闹。横线前陈述对象是“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 ,很显然是“喧哗热闹” ,所以用“喧闹”更合适。5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移动今年前 7月_销 TD终端 1
16、 523.5万部。随着该电视台“零点首播”以及为“赶进度”而一晚_三集带来高收视,其余几家电视台终于爆发出不满的声音。专家表示,近年来春困_群悄悄扩大,吃热性火锅、开高空调可算是两大“祸首” 。而春困提示人体出现了亚健康的讯号,需要引起重视。A累计 连播 征候B累计 联播 症候C累积 联播 征候D累积 连播 症候解析:选 A “累计”指加起来计算或总计,强调“计、计算” ;“累积”指层层增加或积聚,强调“积、聚积” 。 “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 ,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 “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 “征”指迹象;“症候”指病症、病状。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
17、一组是(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明明知道美丽_,深不逾肤,却还是纷纷喜欢用各种化妆品来美容,反而忽略了生命中更重要的灵魂美。 他在察觉自己再也无法掩盖贪腐_之后,立即发出退党声明,实际上是怕自己会继续拖累民进党而遭到民进党更强烈的清算,这是以退为进。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_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答,是这本通俗理论读物的突出特点。A肤浅 行迹 热点B肤浅 形迹 焦点C浮浅 形迹 热点D浮浅 行迹 焦点- 8 -解析:选 A “肤浅”指局限于表面的、浅薄的、不深刻的,常用于文章、观点、认识、体会、理论等,重点指不够深入、浮于表面的现象,没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浮浅”指浮在表面,不切实
18、际,常用于人的态度、作风等,重点指人态度浮躁、思想浅薄、缺乏修养。语境强调灵魂美的重要性,反对那种浅薄的形式上的美。 “行迹”侧重行为、行动, “形迹”侧重神态、形体。语境中“贪腐”是一种行为。 “热点”强调关注的普遍性、广泛性, “焦点”强调关注的集中性和核心性。语境中“群众普遍关心”与“热点”相应。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记者说:“美国国会众议院_通过的这个决议案罔顾事实,无端指责中国民族宗教政策。 ”他为见父亲,找相关领导很多次,每次都是工作人员出来应付,而领导以各种理由_。巨资拍下圆明园兽首后又表态不能付款,他 12日_北京电视台与凤凰网访
19、谈时表示,他竞拍和不能付款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爱国” 。A审议 推脱 作客B审议 推托 做客C审定 推托 作客 D审定 推脱 做客解析:选 B 审议:审查、讨论;审定:审查、决定;推脱:推卸;推托:借故拒绝;做客:与主人相对;作客:客居他乡。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凡身体健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_者,都可以申请参加 2015年高考。新来的局长姓李,并不如先前我们所揣想的那样可怕,他业务能力很强,_严肃,态度却十分和蔼,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有些公司过于强调执行与服从,却忽视员工的意见沟通机制建设,并对提出_的员工进行报复与打击,
20、缺乏应有的宽容。A学历 处世 异议B学历 处事 疑义C学力 处世 疑义D学力 处事 异议解析:选 D 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没有在某一等级的学校毕业或者没有在某一班级肄业而具有相等的知识技能的水平)。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如:大学学历。处事:处理事物。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如:立身处世,处世为人。疑义:可以怀疑的道理,可疑之点。异议:不同的意见。- 9 -9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水是万物之源,能否从根本上_“旱魔” ,成为北京市发展的重大课题,这个沉甸甸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水管站全体技术人员的肩上。中国政府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企业发展过程的管理模式,八年前_北京大学成立了一个特殊的研究中心,为建立“全球第一中文管理案例库”作好相应准备。昨天,这位的士司机遭到了三名自称是“市委的”男子的殴打。事后,虽有警方到场_并将打人者控制,但得知事件的数百名的士司机仍迅速聚集到现场,围住打人者齐声要求其道歉。A降伏 授命 处置B降伏 受命 处置C降服 授命 处治D降服 受命 处治解析:选 A “降伏”是用强力使驯服的意思,主语为使别人顺从的人;“降服”指驯服、投降,主语为屈服的人。 “受命”是接受别人的命令;“授命”是给别人下发命令。 “处治”指处分、惩治;“处置”在表示处治意义的同时,也表示处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