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界民用航空与中国民用航空的发展.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79410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民用航空与中国民用航空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世界民用航空与中国民用航空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世界民用航空与中国民用航空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世界民用航空与中国民用航空的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世界民用航空与中国民用航空的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世界民用航空与中国民 用航空的发展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党组书记 李家祥民用航空是最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作为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产业,民用航空以其独特的优势,有力地推动着国家的发 展进步。民用航空的发达程度,是经济社会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一国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把发展民用航空放到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统筹规划,大力推进,努力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使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

2、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一 、现 代 民 用 航 空 在 国 家 发 展 中 的 地 位 和 作 用(一)民用航空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是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工业化以前,人与货的位移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和自然动力,人类扩展空间活动的范围十分有限。工业化发生后,科技进步导致新的运输方式相继诞生,1807 年在美国出现轮船运输,1825 年在英国出现铁路运输,1865 年在美国出现管道运输,1887 年在德国出现汽车运输,这大大拓展了人类水路和陆路交通运输能力。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固定翼飞机成功上天,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1919 年,法国与比利时之间

3、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国际民航客运航线,标志着交通运输拥有了划时代的新方式、新体系。各种运输方式的作用会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发生重大变化。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性经济竞争的新形势下 ,民用航空的作用日益突出。在货物运输方面,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其产品一般都具有体积小、附加值大、运输时效性要求高等特点,对航空运输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传统制造业的高级化过程,也使得其产品对航空运输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 20 世纪的最后 20 年中,航空货运以每年 7的速度增长,而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为3.2。在旅客运输方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航空运

4、输以其快速、便捷、舒适、安全、机动等特点,日益成为长距离客运最重要的方式。比如,美国航空客运周转量在1957 年就超过了铁路,2006 年国内航空为铁路的 105 倍,美国的铁路主要承担国内货物运输,而飞机主要承担中长距离客运功能。在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来,民航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它运输方式。1978-2007 年 ,从旅客周 转量年均增 长率看,铁路为 6.7%,公路为 11.2%,水运为 -0.9%,而民航为 17.2%;从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率看,铁路为 5.3%,公路 为 13.7%,水运为 10.1%,管道为 5.1%,而民航为 17.8%。目前,在国内中长距离旅客运输尤其是城际客

5、运业务中,航空运输的作用大幅提升;在国际间尤其是洲际旅客运输中,航空运输完全占据主体地位;在国际国内高附加值、鲜活易腐货物运输以及快递业中,航空运输具有绝对优势。我国人口大约是美国的4.3 倍,国土面积比美国略多,而年人均乘机次数仅约为美国的 1/17,年航空客、 货周转量分别约为 美国的 1/5 和 1/4。这样的差距反过来说明,我国民用航 空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二)民用航空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强劲动力民用航空是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有力工具。民用航空投入产出的比例为 18。2006 年,全球民用航空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于世界 GDP 的 8%。在一些

6、航空发达国家,民用航空产生的经济效益占本国 GDP 的比例还要高得多,如新加坡占到 20%以上。民用航空促进经济繁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民用航空本身是一个链条庞大的产业部门。民用航空直接涉及投资、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涉及制造、维修、营销、服务等多种领域。在公共航空运输方面,目前全球大约有 2000 家航空公司,经营着 23000 架飞机;有 3750个机场;有 160 多家空中交通管理服务提供者。在通用航空方面,全球有 30多万架飞机提供专业性的工业航空、农业航空、应急救援、空中巡逻、空中游览、飞行培训和公务飞行等活动。2007 年,民用航空对全球 GDP的直接贡献,超 过全

7、球整个医药部门的产值。与此同时,民用航空为各国财政贡献了数额巨大的税款。第二,民用航空刺激现代服务业发展。航空运输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为其它服务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甚至能决定某些服务业的发展命运。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公务商务人员的旅行、公务商务文件的快递和科技含量高、体积小、价值大的产品运输,一般都依赖航空运输。据世界权威组织的一份调查,有 52%的公司在欧洲选址时考虑国际航空运输链是否完备。航空运输对旅游业的刺激更是显而易见。在我国,现代服务业正在兴起。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国家“ 十一五”规划提

8、出要“大力发展金 融、保 险、物流、信息和法律 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既为民航业自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民航业刺激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第三,民用航空推动现代国际贸易。航空运输促进了经济全球化。据 统计,2006 年全球国际贸易货物价值中的 35是通过航空运输方式实现的。1965 年美国还只有7%的对外贸易货物价值通过航空运输实现,这一比例到2001 年已经上升为40%。航空运输还支持了庞大的财务和商业服务贸易。随着全球高附加值、高时效货物市场的增长,航空货运承担的国际贸易运输量按照价值计算,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航空

9、运输越是发达地区,往往也是经济外向型越高的地区,发达的航空运输已成为各国迈向国际化的重要衡量指标。第四,民用航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美国北卡罗莱娜大学教授卡萨达提出了“第五波理 论” ,认为航空运输是继海运、天然运河、铁路和公路运输之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五冲击波。最突出的表现是,与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大型机场,突破了单一运输功能,通过与多种产业有机结合,形成颇具带动力和辐射力的“ 临空经济 区” ,成为地区经济 增长的“发动机”。比如,我国首都机场 2005年临空经济区占北京市GDP 总量的 5%,预计到 2020 年将达到 10%以上。在我国,发展民用航空对促进区域

10、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保持社会稳定意义更为重大。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例,首府中甸距昆明 659公里,山高路深,交通不便,经济十分落后。投资 2.56 亿元的香格里拉机场 1999年建成通航后,举世瞩目的“香格里拉” 旅游胜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目前该州的国民生产总值“十五” 期 间(20012005)年均增长 21.5。投资修建机场的 2.56 亿元,只能修建两三公里的高速公路。两三公里的高速公路不解决什么大问题,而两三公里的跑道却可以把一个地区和世界连接在一起。第五,民用航空催生科技创新 。民用航空的强大有赖于航空工业的强大,反过来民用 航空的需求拉动

11、航空工业的创新发展。现代航空器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高度密集了大量先进技术。自动化、电子、微电子、计算机等现代高科技在机载设备和空管设备中被大量采用,使控制、管理系统具有越来越高的自控性。轻质合金、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器制造,使飞行动力越来越强大。航空工业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策源地和市场。(三)民用航空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民用航空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创造或促进的经济活动,还在于它对整个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第一,民用航空促进社会融合、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民用航空由于具有投资少、机动性强,飞行不受高山、河流、沙漠的阻隔,成为连接偏远地区的最佳交通运输途径。

12、许多偏远地区通过航空运输,使食品运送、医疗、教育和邮递等基本公共服务得到保障。目前,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通过设立“ 基本航空服务计划” 等措施以保 证航空运 输的普遍服务 ,改善偏远地区与外界联系条件,促进偏远地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我国边疆地区,如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黑龙江等地,自古以来交通运输就是密切民族交往的桥梁,在发展地面交通受到诸多限制的情况下,加快这些地区的民航建设,对于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各民族社会、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确保地区稳定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二,民用航空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健全的、先进的公共服务体系

13、和应急救援体系,是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许多国家,航空运输为邮政、医疗救护提供运输服务,通用航空广泛应用于治安监控、环境监测、边海防巡查、城市消防和通勤运输等社会管理和保障领域。在应急救援方面,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通过货物运送、难民转移,向面临自然灾害、饥饿和战争的人们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救援。在地面交通被阻塞的情况下,空中交通就显得异常重要。今年 5 月 12 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汶川抗震救灾,民用航空发挥了重大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一是及时,二是有效,三是节省代价。地震后仅 7个小时,成都双流机场就重新开放。在铁路和公路受阻的情况下,5 月 13 日凌晨

14、民航局接到中央领导火速运送解放军和消防人员的命令后,立即安排 55 架飞机,在 8 个小时内把 8000 多名消防特警从全国29 个省会、首府运送至灾区。在地形特别复杂的灾区,直升机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唐家山堰塞湖的紧急排险中,直升机在运送大型装备等物资和人员行动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民航在今年年初我国抗击冰雪灾害中,也发挥了突出作用。雪灾突袭之后,所有运输方式中最先恢复正常运转的是民航,因为清扫一条两三千米的跑道比开通一条高速公路来得容易和快捷得多。在恢复电力和通讯设施中,通用航空的优越性也凸现出来。第三,民用航空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生活方式。从飞机发明至今,一百年过去了。由于飞机变

15、大变快,使地球越变越小,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 ”。正是因为航空运 输,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传统的经济地理概念,使得人们的视野拓宽了,工作的机会增加了,消费的选择范围扩大了。航空运输还使得相距遥远的人群和不同的民族能够更容易地交流思想、文化、情感、艺术、宗教、风俗等等,加深彼此的了解与沟通,共同推进社会文明。第四,民用航空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航空运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运输方式。航空运输是点到点的空中运输,与沿线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的铁路、公路相比,土地资源占用较少。2006 年,我国民航每亿人公里的运量仅占用土地 16.9 公顷,而铁路是 75.9 公顷,公路是 493.3

16、 公顷。这样,公路、铁路、民航的单位客运量占地面积的比例大致为 2951。在“节能减排”方面,民航也有优势。目前最新型的 A380和 B787飞机每 100 客公里消耗航油不足3 升,耗油量比汽车低,但速度却是汽车的 8 倍。全球航空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只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 2。(四)民用航空具有潜在的军事价值,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民用航空具有准军事性质,可随时服从国家军事部门的调遣或完全转为战时军事运输体系。以美国为例,联邦航空局(FAA)战时隶属于国防部。联邦航空局局长由国会而不是总统任命,任命层次的提升表明国家对民用航 空的看重。此外,美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明确规定了战争期间,军方

17、经国会授权可对民航实施军事管理和征用。截止 2007 年 1 月,美国 38 家航空公司的1382 架飞机列入国防预备计划,随时保证国防需要。该计划最高限度可以满足 90%的部队运输、 40%的军用物 资运输和全部伤病员运输。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国政府征用的民用飞机向海湾地区运送了大量人员和物资,分别 占总数的 2/3 和 1/4。美国发达的通用航空也 为可能的战争储备了大量准军事飞行人员。(五)民用航空具有重大的政治外交价值,是实施国家全球战略的有力工具在政治外交中,民用航空已不仅仅是一种产业,而成为外交谈判的筹码和发展双边或多边关系的纽带。各国政府有时利用飞机的采购、航 线的开辟、机场的

18、开放等,加强彼此间的政治互信和经贸联系。世界上各大国在与我国的双边关系方面,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 韩国等,民航事务始终是这些国家非常关注并不断向我提及的议题。在区域合作方面,如中国/欧盟、中国/ 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航空运输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胡锦涛主席出访泰国、沙特阿拉伯、日本,吴邦国委员长出访希腊等国,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习近平副主席出访朝鲜、蒙古、卡塔尔等,都正式谈到了民用航空运输问题。在国家软实力的全球传播中,民用航空建立起了一种新的高效率的文化交流通道。各国各地区的民航运输本身代表着一种文化,通过航空运输,增进人们对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了解,促进对不同

19、文化的认同,实现更高的国际融合。同时,航空运输的发展水平也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声望和软实力。前不久我国成功举办第29 届奥运会和残奥会,其中中国民航在火炬传递和航空运输保障上的作用受到各方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民用航空除了具有以上五个方面的共性价值,对我国来说还有特殊价值,这就是作为桥梁和渠道,在缓和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从春节包机、周末包机,到开放旅游、两岸三通,再到台湾国民党领导人来大陆访问作破冰之旅,双方缓和紧张局势,加深相互了解和政治互信,民用航空从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民用航空必将在两岸沟通中继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二 、世 界 民 用 航 空 发

20、 展 的 形 势 与 趋 势伴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和运输组织管理及服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大型民用运输机出现后,世界民航业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到目前,全球形成了以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为主的三大航空市场,共占全球市场份额接近90。从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受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放松航空管制以及向后工业化转变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驱动,世界民航业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重要特征和趋势,使得发展格局和利益获取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一)大力发展民航业成为国家和地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民用航空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民航业定位为战略性产业,把 发展

21、民航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或地区战略,使之成为本国、本地区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取最大化利益的有力工具。美国在世界民航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政府长期以来把“保持美国在 全球航空 业中的领导地位、提升空中交 通容量、保证飞行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国家空防、保卫国家安全”作为发展民航业的战略目标,采取立法和建立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对民航业发展做出规划、制定政策并给予财政支持。2001 年发生“911”事件后,美国的多数航空公司经营陷于困境,美国政府一次性向航空公司提供的紧急援助和贷款担保达150 亿美元。欧盟把发展民航业作为提高其全球竞争力和促进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逐步实现了民航业政策法规的

22、统一制定和实施。2001 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交通政策白皮书,提出了至 2010 年欧洲航空运输发展行动计划,其重要战略包括构建“欧洲单一天空”(见名词解释1)、重新设计欧洲航空港的运营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提高航空运输安全系数等。海湾各国近年来携石油价格飙升带来的雄厚财力基础和本身所处的亚欧非三大洲交汇点的战略重心地位,纷纷将目光投向民航业,使得该地区成为全球民航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各国政府采取了开放天空、加大机场建设投资、发展旅游业和金融业、建立自由贸易区及物流城等政策措施,支持和刺激民航业发展;反过来,又通过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旅游、金融和贸易的增长。以迪拜为例,它现在一定程度

23、上可以说是一个正在走向“民航立国” 的酋长国。迪拜机场是阿联酋航空公司的主要运营基地,该公司于 1985 年开始运营,迅速成长为拥有飞机近120 架、年旅客运输量 2000多万人、净利润排世界前 5 位、全球服务一流的航空公司 。目前,迪拜机场投资 40 亿美元的扩建工程已接近尾声,迪拜政府正着手投资 80 亿美元开工建设另一座新机场,并一次性订购 A380飞机 48 架。迪拜政府把迪拜定位为“东西方的连 接者” ,因而把发展民航业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成为必然的选择。正如迪拜民航局局长所言,要通过航空运输“ 把世界载进来,把迪拜秀出 去” 。上个世纪被称为“亚洲四小 龙” 的韩国、台湾、新加坡及

24、香 港四个国家或地区先后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与其把发展民航业作为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尤其是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能够成为世界金融和旅游重地,并在全球国家竞争力排名中名列前茅,没有发达的民航业的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新加坡也是一个“ 民航立国” 的典型。民用航空在香港的繁荣发展中功不可没,据测算,每载入一名旅客平均带来 8000港元的收入。2007 年,香港空运旅客进港约 2300 万人,带来的收入约为 1840 亿港元,占香港 GDP 的 11%。(二)航空运输自由化持续发展航空运输自由化主要是指改革航空运输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从政府对企业经营活

25、动的详尽管理过渡到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予以调节, 给予企业更多的经营权利和灵活性。它有紧密联系的两方面内涵:一是国内航空运输的“放松管制” ;二是国 际航空运输的“天空开放” 。上个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前,各国政府对航空运输业实行严格管制的政策。70 年代后期,美国率先改变严格管制的政策,在市场进入与退出、价格制定、航线资源分配等方面按市场化原则进行管理,企业经营活动基本不受限制。美国的做法,后来纷纷被其它国家仿效。到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已实行放松对航空运输经济性管制的政策。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航空运输所涉及的安全、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领域加大了政府管制的力度,从而使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切实

26、维护。美国政府在推行国内放松管制的同时,致力于将自由化做法推向国际。 1992 年,美国提出了“天空开放”的概念,即在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中,允许双方充分的市场准入。在美国、欧洲以及其它一些国家的大力推行下,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逐渐成为世界性潮流。截止 2007 年,全球缔结了136 份“天空开放 ”协定,涉及 91 个国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积极推行“天空开放 ”的国家大致包括三类:第一类是相对具有很强民航业的国家,如美国和欧盟国家。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把国内的一套推向国际,力促其他国家向其开放航空市场, 进而对外扩张,取得并保持航空运输霸主地位;第二类是本国航空资源短缺或航空市场很小,但空运企业有

27、一定实力的小国,比如新加坡、荷兰,开放天空不但于其无损,反而可以借助航空资源重新配置、航空市场重新分割的良机,走出去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三类是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的国家,泰国、墨西哥、智利、阿联酋等均属此类。目前,美国和欧盟将“天空开放” 确立为一 项基本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在国际经济政治交往中将其纳入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战略对话,其实质目的是更多地获取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航空运输上下游产业利益。(三)全球性航空战略联盟占据市场主体地位航空联盟由来已久,最早由美国国内市场的干线航空公司与支线航空公司之间合作提供联合中转服务而产生。自 20 世纪八、

28、九十年代以来,航空联盟蓬勃发展。1997 年,加拿大航、汉莎航、北欧航、泰国国际航以及美联航共同创立全球第一家战略性联盟星空联盟(Star Alliance),标志着世界航空运输正式进入全球联盟时代。1998 年,由英航、美利坚航、加拿大国际航、中国香港国泰航和澳大利亚快达航共同创建寰宇一家联盟(oneworld) 。2000 年,美国达美航、法航、大韩航、墨西哥航共同组建了天合联盟(SkyTeam)。如今,全球航空客运市场 70%以上的份额被星空、寰宇一家和天合三大联盟所瓜分。全球性航空战略联盟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根植于两个因素:一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全世界范围对于国际中转、无缝隙航空旅行及

29、货物运输的需求,单个航空公司或单纯的双边合作,不可能从技术上独立提供一致性的服务;二是航空公司的跨国投资与兼并受到各国政策的严格限制,迫使航空公司将直接投资和持有股权的“资产联盟”转为商业联 盟。联盟成员通过 共享航空资源,扩大市场势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目前,世界按销售收入排名前20 位的航空公司,都是三大航空联盟的成员。(四)枢纽辐射式航线结构成为运营的主导模式早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美国的一些骨干航空公司为了控制成本和占领市场的需要,就尝试把航线的运营模式从“点对点” 飞行,改变为先向一点集中再进行中转的模式,即枢纽辐射式航线结构模式。从上个世纪80 年代开始,枢纽辐射式

30、航线结构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迅速发展和完善起来,航空枢纽随之形成,成为航空客运快速中转、集散中心和综合物流结点。2007 年,全球航空旅客吞吐量超过 3000万人次的大型枢纽机场有 39 个,其中旅客吞吐量排名第一的是美国亚特兰大机场,我国首都机场排名第 9;全球航空货运吞吐量在100 万吨以上的货运枢纽机场有21 个,其中美国孟菲斯机场排名第一,我国香港机场排名第 2,上海浦东机场排名第5。大型枢纽机场能够吸引并且聚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资源,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对区域经济发挥积极而强大的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各国、各地区纷纷把构筑国际航空枢纽作为提升其国家或

31、区域竞争力的战略措施。目前,在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三个主要航空市场中,只有亚太地区的国际枢纽航空港分布格局尚未完全定型,除香港和新加坡机场外,最有潜力和竞争力成为该地区国际枢纽航空港的还有韩国仁川机场、日本成田机场、泰国曼谷机场和我国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机场。本世纪以来,以上机场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充机场容量,争夺亚太地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五)通用航空蓬勃发展国际民航组织将通用航空定义为:除公共运输航班客、货运输活动外的所有使用民用航空飞行器的活动。通用航空在飞播造林种草、航空拍摄、探矿采油、抢险救灾、电力、环保等工农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利用通用航空飞机对飞行员进行

32、培训是通用航空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飞机、公务专机、空中旅游等已成为通用航空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目前在世界通用航空三大类飞行中,航空作业飞行约占飞行总量的 20,教学训练约占 22,公务飞行占50以上。在许多国家,通用航空普遍受到重视,发展比较充分。美国现有通用航空飞机22 万多架,占全球通用航空飞机的近 70%,每年飞行时间超过 2800 万小时,有供通用航空器使用的机场、直升机起降机场 17500 个。加拿大约有3.1 万架通用航空飞机,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等国拥有的通用航空飞机也都在 1 万架以上。通用航空能够在这些国家得到蓬勃发展,既与这些国家旺盛的通用航

33、空需求有关,也与政府对通用航空大力实行扶持政策密不可分。(六)高新科技引领民用航空发展近 10 多年来,高新科技的研制和应用正在并将进一步提升民用航空的安全水平,促进民用航空持续快速发展。一是发展了超大型飞机制造技术。2008 年已投入运营的载客量最大的空中客车 A380飞机,合理采用了碳纤维等新材料和新型发动机等高新技术,飞机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得到大幅提高。波音公司正在制造的 787 将第一次实现中型飞机尺寸与大型飞机航程的结合,具有较高燃油效率,出色的环保性能。二是在空中交通管理领域广泛应用现代通信、卫星、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展开了以星基导航为主导的空管技术革命。三是兴起了绿色化的航空运输革

34、命。从改善飞机空气动力、提高发动机燃油性能、研制新一代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等方面降低航空运输对环境的污染。引入了“绿色机场 ”理念,把机场建成 “节约、环保、科技、人性化” 的机场。(七)航空安全愈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自上个世纪70 年代以来,航空运输成为最安全的交通运输方式。无论从交通工具本身、交通工具维护、运营保障、驾驶员素质、政府安全标准和事故率、死亡人数等来看,航空运输的安全性远远高于铁路、水路运输,更高于公路运输。2007 年,全球每百万次飞行发生有人员死亡的空难事故为 0.4 次,按这个概率算,250 万次飞行才发生一次死亡性空难,假使有人每天坐一次飞机,要 6850年才遇上一次空

35、难。但是,随着航空运输的迅速发展,客货航班将不断增加,如果保持现在的事故率不变,专家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全球范围内有人员死亡的空难将平均每周发生一次。由于航空运输具有特殊性,飞机一旦发生事故常常会造成较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并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甚至政治影响,因此航空安全是各国保障运输安全的重中之重。由于世界范围内恐怖主义抬头,尤其是“911”事件的发生,更使得航空安全被提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三 、我 国 民 用 航 空 发 展 的 战 略 思 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近 60年奋斗,尤其是经过30 年改革开放,我国民用航空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

36、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 5-10年,我国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民航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个时期,对 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来说,既是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夯实基础、承上启下,解决发展中的各类矛盾和进一步消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关键时期。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把握民用航空发展趋势和规律,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一)我国民航业的发展现状在过去的 30 年里,我国民航经历了三次大的体制改革,一是 1980 年改变军队建制,走上企业化道路;二

37、是 1987 年至 1992 年,进行以民航管理局与航空公司、机场分立的管理体制改革,在行业内引入了竞争机制;三是 2002 年至 2004 年进行了以“航空运输企业联合重组、机场属地化管理”为主要内容 的体制改革。通过这三次改革,使原来军民合一、政企不分的民航管理体制,逐渐转变为政企分离、机场属地化管理、多种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民航管理体制。与此同时,我国民航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我国民航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第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张,运输能力逐渐提高,航线网络不断完善。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

38、分别以 17.3%、15.7%和 14.9%的平均速度 增长,2007 年达到 365.3 亿吨公里、1.86 亿人次和 401.8 万吨。我国定期航班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名,由 1978年的第 37位上升至 2005 年的第 2 位。民航旅客周转量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由 1978 年的 1.6%上升到 2007 年的 13%。截止 2007 年底,我国民航拥有飞机 2000 多架,其中运输飞机1134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运输航空公司42 家,开辟的定期航线总数 1506 条,其中,国内航线 1216 条(至香港、澳门航线 48 条),通航全国 146 个城市;国

39、际航线 290 条,通航 43 个国家的 96个城市。我国已形成了国内四通八达、国际连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航空运输网络。第二,引入市场机制,多元化、集团化和充满活力的竞争格局业已呈现。经过 2002 年以来的联合重组以及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在公共航空运输领域,形成了由中航、南航和东航三大国有控股航空集团,众多地方性航空公司、中外合资航空公司、民营航空公司等多元化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竞争格局。既有从事综合运输业务的大中型航空公司,也有专门从事全货运、支线运输的航空公司,竞争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与专业化并存的态势。目前,三大航空集团扮演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要角色。以 2007年运输总周转量计算,中航集团

40、、南航集团和东航集团分别占据我国民航 28.1%、24.9%和 21.1%的市场份 额。南航加入了天合联盟,国航和上航加入了星空联盟,意味着国内市场竞争将逐渐延伸到国际航空联盟的竞争。第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截止 2007 年底,全国有民用运输机场(含军民共用机场)152个。2007 年,旅客吞吐量超过 1000 万人次的有北京、上海浦东、广州、上海虹桥等10 个机场。近年来,我国民用机场进入一个新的建设高峰期。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先后投巨资完成了新建和扩建。虹桥机场扩建工程也将建成启用。首都新机场选址工作已经展开。空中交通管理、通信

41、、导航和气象等航行保障系统的技术升级改造正在加快,初步形成了区域管制终端管制塔台管制三级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系统,建立了民航专用卫星通信网、空管数据通信网等信息服务网络。民航还建立了旅客订座系统、代理人分销系统等大型计算机数据实时处理系统。第四,积极有序地开放国际航权,向外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宽。从 2000年开始,我国在厦门、海南、南京等地试点开放第五航权,允 许外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在抵达中国前,经停第三国机场,也可经中国转飞第三国城市。2004 年,中美两国签署了新的中美航空运输协定,增加了国际航权(见名词解释2)安排。2007 年中美第二次经济战略对话期间,中美双方就扩大两国航空运输市场准入达成新

42、协议。2006 年,中国先后与韩国、日本签署协议,大幅度扩大双边间的航权。在扩大双边航权安排的同时,我国积极探索发展区域航空运输合作关系,目前已与上合组织、东盟、欧盟等 7 个区域组织开展民航领域的各项活动,与东盟启动了区域航空运输自由化安排的磋商。与外国对等逐步扩大航权开放,给我国民航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使我国国际航线市场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第五,航空安全管理不断创新,航空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我国民航始终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方针,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加强安全规章标准建设,完善飞行标准和航空器适航管理,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大安全投入,积极采用飞行

43、品质监控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在生产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行业不断改革的情况下,航空安全状况不断改善。百万飞行小时事故率从“六五 ”期间(1981-1985)的 5.24 次下降到“ 十五” 期 间(2001-2005)的 0.29 次,2005、2006、2007 年连续 3 年全行业没有发生运输飞行事故。自 2004年“1121”事故以来,截止目前,航空运输连续安全飞行超过 1300 万小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六,不断改革探索,我国民航独特的政府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经过历次改革,我国民航已建立起三级政府监管体制。中国民用航空局下设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东北和新疆7 个民航地区管理

44、局,负责对所辖地区的民用航空事务实施行业管理和监督。7 个地区管理局下辖 34 个省(区、市)航空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拟改名为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局)。民航局公安局下辖 7 个民航地区管理局公安局和 112 个机场公安机构,共有公安干警约 4200 人。2002 年组建了民航空警总队,直管 15 个支、大队,共有空警 2000 人。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下辖 7 个地区空管局,地区空管局下辖 37个空管分局和空管站,空管系统共有员工近 3万人。民航局直属单位还有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 5 所院校,有中国民航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和

45、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 2个科研单位,另外还有民航报社、出版社和民航总医院。目前我国民航政府管理体系,基本适应了我国民航发展的需要。(二)我国民航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民航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民航跨越式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我国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020 年将比2000 年翻两番,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居世界前列的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各国力争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产

46、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带来的物流、人流必然会前所未有地增加对航空运输的需求。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当中,已经并且必将继续为航空运输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持续发展,现代化应急救援体系、农业建设、林 业建设、电力建设、石油产业、文化产业、城市消防、空中巡查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和经济部门,对通用航空服务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我国通用航空发展严重落后,迫切需要加速发展。第二,消费结构升级和休闲消费时代的到来,为我国民航发展壮大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近 30 年的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47、目前正由生存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转变,其中旅游、交通、通讯类消费上升最快。以旅游为例,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 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 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这将为我国民航业发展提供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三,国家财政体制由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为发展我国民航促进社会和谐赢得强大的物质支持。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提高。随着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家财政体制正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为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48、,促进社会和谐,国家对相关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相对雄厚的国家财力将为机场、空管等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发展民用航空提供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解决边远地区群众出行提供物质保障。第四,科技创新的力度加大,为我国民航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推动。我国涉及航空工业科技成果的不断问世,国产大飞机项目、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上马,将有力地推动民用航空相关领域科技创新,有助于打破目前大型飞机制造商的国际垄断,为我国民航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运输工具和配套系统。国内外航空技术及相关科技的进步,将进一步促进民航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我国民航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民航业在面临难得机遇的同时

49、,也面临严峻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是:第一,国际竞争力不足,难以应对航空自由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国际航空运输的自由化进程,大大加剧了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目前,我国民航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与外国先进民航相比,处于明显劣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尚未形成国际性航空枢纽。 我国航空枢纽建设刚刚起步,在中转设施、运行流程和出入境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而在我国周边,日本成田和关西、新加坡樟宜、泰国曼谷、韩国仁川机场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方面都比我先行一步,已对我形成包围之势,夺走了本属于我国的国际市场份额。 二是国际航线网络不健全。国际航线少而分散,与国内航线的衔接性也较差。迄今为止,与我国建立双边航空运输关系的国家达 106个,而我国航空公司开辟国际航线国家和地区只有49 个,特别是至非洲的航线只有 2 条,至南美只有1 条,大量国际航权无力使用,流失了市场份额。三是在一些主要国际航线市场的竞争力不强。如在中美、中欧航线市场上,我国航空公司投入运力不足,市场份额较少,赢利能力很差。根据美国预测,中美航权谈判后新增航线每年将为美国航空公司带来 50亿美元收益,而我国航空公司在中美航线上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四是航空货运处于被边缘化的状况。全行业目前仅有 9 家全货运航空公司,货运飞机 56 架。在我国国际航空运输货运市场上,我国航空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