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失地农民心理学论文范文-探索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目前状况及策略word版下载.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76541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地农民心理学论文范文-探索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目前状况及策略word版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失地农民心理学论文范文-探索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目前状况及策略word版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失地农民心理学论文范文-探索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目前状况及策略word版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失地农民心理学论文范文-探索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目前状况及策略word版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失地农民心理学论文范文-探索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目前状况及策略word版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失地农民心理学论文范文:探索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目前状况及策略 word版下载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目前状况及策略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失地农民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的土地,就会带来精神上的不安,有些人认为自己面对“种地无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创业无钱”的困境,从而产生担忧情绪。 1.2 从不同年龄层面进行分析 在农民失地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感触也有不同,以下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少年阶段(幼儿-15 岁左右)的自卑心理:主要是初中及以前阶段的孩子,他们对失地本摘要: 在介绍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

2、心理目前状况的基础上,从社会层面和年龄层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从社会和制度层面找到理由,从而针对不同年龄层次提出政策和倡议。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land-lost farmers in the rural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n it carries out a deep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ociety and age and tries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from t

3、he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aspects. Finally different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for different age groups are put forward.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失地农民;心里目前状况Key words: rural urbanization;land-lost farmers;psychological status1006-4311(2013)23-0251-020 引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土地被征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失地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庞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完全失去土

4、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 4000万到 5000万人。据预测每年还要新增 300多万人,到 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达1亿人以上。由于失地农民的保障理由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他们成为一个弱势群体和被边缘化的群体,同时,也成为产生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实生活中,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接受教育的机会少,小农意识强烈,导致农民素质偏低、法律观念和公民意识淡薄、缺乏一技之长,因而他们对土地有本能的依赖。失去土地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转变,而由此带来的心理震动更是不容忽视的。要实现失地农民从农民到市民的社会角色的转变,就必定带来生产、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转变,这对于已经习惯于农村生活、习

5、惯于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是艰难、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经济的发展,不注重失地农民的心理理由调试,必将会带来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形成城镇化进程的阻力。而重视失地农民的心理状况,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1 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目前状况分析1.1 从社会层面进行分析1.1.1 盲目满足产生的优越感:一部分失地农民心态平和,认为征地是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失地农民,因为在用水、有线电视、城镇燃气等方面均有改善,和当下没有失地农民相比觉得自己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另外因为

6、政府安置,一部分失地农民住进了楼房,再加上政府给予的一些土地补偿金,手里稍有存款。在有些城市,尤其是“北,上,广”地区很多人一辈子的住房梦,失地农民在政府的政策下,一下子实现了,从而产生优越感。1.1.2 未来不可预知的担忧:一些地方的失地农民由于缺乏可持续生计安排,造成了他们的心理失衡和对城市化的抵触。由于各方面的理由,我国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就业和创业能力较差,一旦失去了赖以存活的土地,就会带来精神上的不安,有些人认为自己面对“种地无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创业无钱”的困境,从而产生担忧情绪。1.2 从不同年龄层面进行分析在农民失地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感触也有不同,以下我们从四个方

7、面进行介绍:少年阶段(幼儿-15 岁左右)的自卑心理:主要是初中及以前阶段的孩子,他们对失地本身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会受到社会的影响。由于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失地农民的孩子也享受到了好的教育资源,但是和城市的孩子相比,在经济上有很大的悬殊,加之当前学生攀比心理严重, “物质化”已经延伸到低龄化阶段,会导致这部分孩子心理的自卑,长期下去,会危害社会的发展。青少年阶段(16 岁-24 岁)的目标缺失:主要指高中及大学阶段的人群,他们达到了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年龄,加上社会流传的“上学无用论”的影响,很多人都放弃了学业参加工作。但是由于年龄稍小,导致责任感缺失;没技术、没文化、没经过农村生活的历练,

8、不能吃苦,导致很多人闲置在家,变成了“无业游民” ,最后变得“游手好闲”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很多人想进一步学习,但是由于经济上的压力,面对辍学的局面。中年阶段(25 岁-60 岁)存活压力过大:这部分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失地之前,老人和孩子也可以在田间劳动,依靠土地能获得些许收入能够缓解其生活压力,一旦失地之后,孩子和老人都不符合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年龄,这样生活重担全部压在这些人身上。由于其文化素质偏低,在城市就业的机会减少,选择创业,本钱和经验都不足,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老年阶段(60 岁以后)空虚、孤独及安全感的缺失:这部分人在农村是参与农业生产的,一方面

9、创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证实了自己的价值,失去土地之后,他们完全丧失了劳作的对象,想在城市就业,除了文化素质偏低之外,由于年龄理由无法实现就业,从而带来了心理的空虚,觉得自己失去了价值;另一方面从一辈子居住的大院子搬到几十平米的屋子里,还要爬上爬下及邻里街坊的失去,造成其内心的孤独;老年生活的没有保障,造成了其安全感的缺失。2 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目前状况的理由分析2.1 从社会层面进行分析 国家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社会文化的发展速度,二者的相互脱节,导致“物质观念”迅速占据了人们思想领域的主

10、要阵地,从而引起了价值观的转变。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失地农民在心理上也出现多样化,从而引发了各种社会理由。2.2 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 在我国参与城镇化建设的主体是中央政府(政策的制定者) 、地方政府(组织执行者) ,农民(主力军) ,其中地方政府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但由于各个主体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理由,从而使政策不能真正惠及农民。从而造成失地农民存活压力的增大,及安全感的缺失。2.3 策略和倡议 无论是文化层面的理由还是制度层面的有待改善,都可以通过社会教育来解决,例如:农民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互联网的应用,而三个主体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沟通和交流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

11、和逆向选择的理由。少年阶段(幼儿-15 岁左右):在义务教育阶段:全社会不但要关注知识教育,更要重视价值观及社会道德教育,从小孩做起,培育好的社会文化土壤。青少年阶段(16 岁-24 岁):如果有机会上大学,政府可以进行适当的资助政策,并努力把这些政策落实到贫困学生的身上,如果不上大学或者高中,政府尽可能组织一些强制性的职业技能教育,但是专业可以自选,比如:目前的中专教育国家投入了相当的资金,却收效不佳,可以采取学习要免学费,不学习就要罚钱,并在将来就业的时候适当加以限制等。中年阶段(25 岁-60 岁):对于社会的劳动主体,要注重创业和就业教育,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首先要对失地农民开展针对

12、性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如:提供订单式培训、开展定点分类培训、输入地培训等。另外失地农民要想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政策的到位和信息畅通尤为重要。第一,可以指定优惠政策引导失地农民当地就业创业。如:资金扶持、税收减免、鼓励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失地农民小额贷款,由政府贴息、对从事个体经营的,简化审批手续、减免各种费用等。第二,保证信息渠道畅通,一方面政府要及时掌握失地农民的动态,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平台,让失地农民及时了解各种就业、创业信息。老年阶段(60 岁以后):首先,可以鼓励家庭创业,或者政府对一些劳动强度较小的工作放开年龄限制,使他们能开展少量的劳动,从而消除空虚,其次可以发挥城市退

13、休人员义务到一些社区教授一些文化娱乐项目,从而丰富他们的生活,消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目前状况及策略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失地农民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除孤独感,在文化上实现城市反哺农村的局面,最后,国家加强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使其没有后顾之忧,以消除其安全感的缺失。3 小结随着失地农民数量的剧增,失地农民理由也逐渐“浮出水面” ,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理由及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户籍制度改革、人口制约、就业创业等方面,但对失地农民的心理分析研究很少。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目前状况

14、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从社会层面和年龄层面进行阐述,从社会和制度层面找到理由,从而针对不同年龄层次提出政策和倡议。对老年人的教育会使失地农民感觉“老有所养” ,对中年人要注重创业和就业教育提升其存活的能力,对青年人的教育会使其学到存活的本领,为将来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打下基础,少年阶段的价值观教育,不单单会使失地农民有“幼有所教”的感触,对整个国家的影响都是良性的,能够改善整个社会的文化底蕴,总之有针对性的,分年龄层次的教育,不但能解决失地农民的理由,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在国家范围内建立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及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大有裨益。参考文献:1左挺.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影响与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2马亚平.农村城镇化中的农民教育理由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3杨诚德.转变农民心态:农民教育的理性深思J.继续教育研究,2006(2).4张国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暂行办法颁布EB.鞍山日报,2010-2-11.5赵丽霞.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策略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0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