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际金融》知识点归纳.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773459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知识点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际金融》知识点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际金融》知识点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际金融》知识点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际金融》知识点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1.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资金收支行为。说明:国际收支外汇收支与国际借贷金融资产商品劳务2.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复式记账法: 借:资金占用类项目(外汇支出:进口 - )贷:资金来源类项目(外汇收入:出口+ )权责发生制:先付后收,先收后付市场价格原则单一货币原则内容: 经常项目: 贸易收支(出口进口,贸易顺差/盈余,出超)(出口进口,贸易逆差/赤字,入超)非贸易收支(服务、收入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长期资本、短期资本)平衡项目(储配资产、净误差与遗漏)3.国际收支分析(按交易性质的不同

2、):自主性交易: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中的私人部分。调节性交易:调节性交易、短期资本中的政府部分与平衡项目。注: 贸易差额=出口- 进口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劳务差额+转移差额差额: 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长期资本差额 官方结算差额=基本差额+私人短期资本差额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短期资本差额微观动态分析法:差额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国际收支 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封闭)Y=C+I+G分析法: 宏观动态分析法: (开放)Y=C+I+G+X-M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Ms=DRE4.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经济影响:原因:季节性、偶然性原因周期性因素:a.繁荣期:XM,劳务输

3、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资本流出顺差b.萧条期:XM,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资本流出逆差结构性因素:产出结构调整货币因素: 货币 a.对内价值贬值PXM国际收支变化价值 b.对外价值贬值eXM国际收支改善收入因素:C、SX、MIX、M,资本流动不稳定的投机和资本流动影响:对国民收入的影响:YCIGXM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Ms物价利润率 r(商品市场)流入 MsrI(货币市场) Ms 有效证券价格经济过热房价泡沫(资本市场)对国际储备的影响: 国际储备Ms扩张性国际储备Ms紧缩性5.国际收支理论的演变:重商主义时期:大卫休默 “物价,铸币流动机制”一战后:弹性理论二战后:吸收理论20 世纪

4、60 年代70 年代:货币分析方法6.国际收支理论(一)物价铸币流动机制理论:逆差黄金净流出黄金供给量PXM平衡平衡PXM黄金数量黄金流入顺差(二)弹性理论:弹性系数: Ed1,富有弹性,PEdQ/QP/P Ed1,缺乏弹性,PEd1,单位弹性 贬值对后出口的影响:exmEs 不变:Ed1x Ed1x Ed1xEd 不变:a. Es0 时,x(EPQP收入增加时由于供给不足而导致价格上升使收入增加而非由于出口量的增加)b. Es时, Ed1,xEd1,xc.0Es时,贬值PxQx出口的成本xP P PS SSQ Q Qa. b. c.Ed、Es 同时作用: Ed1,x;Es 越小越有利Ed1,

5、x;Es 越大越有利 贬值对进口的影响:e贬值Pmm当 Ems时,ePmm 不利于进口当 Ems时,ePmmdx1,无论 dm=0 或 dm0,国际收支盈余总结: dx=1,dm0 X-Mdx1 马歇尔勒纳条件:指以贬值手段改善贸易收支逆差的充分条件在于: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 1。为此需要满足一下几个假设前提:其他条件不变,只考察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国内外商品都具有无限供给弹性;以国际收支均衡为初始状态。 贬值的时滞消费效应J 曲线顺差贸易平衡逆差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TPx/Pm T,贸易条件恶化T,贸易条件改善(三)吸收理论:Y=C+I+G+X-M 方程式:X-M=Y-(C+I

6、+G)B=X-M 贸易收支A=C+I+G 国内支出B=Y-A (Y收入;A吸收) 顺差:B0;YA 逆差:B0;YA调节方式: 增加收入(贬值,xY)减少支出(m,G)贬值的收入效应:闲置资源效应、贸易条件效应、资源配置效应贬值的吸收效应:现金余额效应、收入在分配效应、货币幻觉效应(四)货币分析理论:方程式: Md=f(x,p,r)P=P*EMs=D+RE Md=MS= D+RE (RE=Md-D)顺差时,R0,Md0, 资本净流入逆差时,R *,0,本币贬值,外币升值a.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购买力平价结论: b.物价的变动会带来名义利率同方向调整,实际利率、实际汇率则不发生变化c.购买力平价

7、决定长期汇率利率平价理论:中长期汇率 取决于 货币数量购买力短期汇率 取决于 货币供给利率套补的利率平价:本国 i e: 1(1+i)=1+i外国 i* e: (1+i*)ef(远期汇率)1假如,1+i (1+i),投资本国,资金流入1+i (1+i),投资外国,资金流出1+i= (1+i),资金停止流动注:经济含义:汇率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利率之差如果 1i*,0,远期外币贴水,本币升水非套补的利率平价理论;1+i= (1+i*) E=i-i * ( 远期汇率预期) 注:经济含义:预期汇率变动率等于两国利率之差利率平价理论分析远期外汇市场:a. Eefe f,预测外币被低估,本币被高估购买远

8、期外币,抛出远期本币b. Eefe f,预测外币被高估,本币被低估购买远期本币,抛出远期外币a.利率与利率之间有密切的变化利率平价理论结论: b.描述利率与利率的相互作用c.具有主要的实践指导价值国际收支说:【英】戈逊 国际借贷说BP=CA+K=0CA=f(x,m) x=f(x,p,p*,e);m=f(x,p,p*,e)CA=f(y,y*,p,p*,e) BP=f(x,x*,p,p*,i,i*,e,)K=f(i,i*,ef-e/e) e=f(y,y*,p,p*,i,i*,)国民收入:Ym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外汇需求eY*x外汇供给e价格水平:P对内贬值,货币购买力下降eP出口产品价格上升,竞争力

9、下降x外汇供给e利率变动:i资金流入本币升值,外币贬值ei*资金流出本币贬值,外币升值e对未来预期的变化: 本币将贬未贬抛售本币,购买外币e本币将升未升购买本币,抛售外币e有利于分析短期汇率的波动评价: 是不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引起的外汇供给变动决定短期汇率水平的变动第四章1.外汇市场含义:从事外汇兑换成买卖的交易场所或交易网络外汇市场组织形态:有形市场外汇交易所无形市场交易网络2.外汇市场特点: 规模大无形市场成为主体形态95%的交易发生在银行之间超越了结算地位,更多的承担融资功能24 小时市场(纽约、东京、法兰克福、伦敦、香港、悉尼)3.外汇市场作用: 反映和调节外汇供求形成外汇价格

10、体系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提供外汇资金融通;防范汇率风险4.即期外汇交易:指在外汇买卖成交后,原则上在 2 个工作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现汇交易) 交易。实际上,一般是在成交后的第二个营业日进行。如果交割的那一天正逢银行节假日,就顺延。即期交易采用即期汇率。类型:汇出汇款、汇入汇款、出口收汇、进口付汇5.远期外汇交易:指在外汇买卖成交后,在 2 个工作日以后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目的:套期保值、投机获利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贴)水6.掉期交易:掉期外汇交易是在某一日即期卖出甲货币,买进乙货币的同时,反方向的买进远期甲货币,卖出远期乙货币的交易,即把原来手中持有的甲货币来一个掉期。特点:货币相同,金额

11、相同,方向相反,交割期限不同7.套汇交易:同一时间,投机者利用不同外汇市场同一种货币汇率差异,贱买贵卖,从中赚取汇率差额利益的外汇市场。二角套汇(直接套汇):纽约市场:1$=1.6920M 法兰克福市场:1$=1.7120M买入$,卖出 M 卖出$,买入 M三角套汇(间接套汇):伦敦市场:1=1.6812$ 卖出$,买入纽约市场:1$=1.6920M 卖出 M,买入$法兰克福市场:1=2.8656M 卖出,买入 M8.套利交易:在两国短期利率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将资金从低利率的国家调入高利率的国家,挣取利率差额的行为。9.外汇衍生品市场特点:未来性;杠杆效应;风险性;虚拟性;高度投机性;设计的灵

12、活性;账外性风险:价格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管理风险10.外汇衍生品交易形式:远期交易:种类:定期交易、择期交易交易主体: 需求者:进口者,债务人供给者:出口者,债权人期限:16 个月业务特点:a.外汇远期交易一般通过电话、电传等通信工具完成。b.在外汇远期合约中,价格、货币币别、交易金额、清算日期、交易时间等因时因地因对象而异,由买卖双方议定,无通用的标准和限制。c.外汇远期交易是无限制的公开活动,任何人都可以参加,买卖双方可以直接进行交易,也可通过经纪人进行交易。d.外汇远期交易主要在银行之间进行。e. 外汇远期交易除银行偶尔对小客户收一点保证金外,没有缴纳保证金

13、的规定。择期交易: e e e1 卖出价 e0 卖出价 e0 买入价 e 1 买入价0 0升水 贴水应用:套期保值、投机、套利外汇期货交易:指外汇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场所内,以公开叫价方式确定价格(汇率) ,买入或卖出标准交割日期、标准交割数量的某种外汇。特征:交易合约标准化、集中交易和结算、市场流动性高、价格形成和波动限制规范化、履约有保证、投机性强。应用:套期保值、套利11.欧洲货币市场特点: 经营非常自由规模及其庞大资金调动灵活,手续便利具有自己独特的利率体系资金批发市场。12.欧洲货币债券市场:定义: 外国债券:借款人在国外资本市场发行的以发行国货币标价的债券。欧洲债券:借款人在其他

14、国家发行的以非发行国货币标价的债券。按发行期限长短:短期债券、中期债券、长期债券种类: 按利率:固定汇率债券、浮动汇率债券、混合利率债券按出售方式:公募债券、私募债券按清偿要求:到期清偿本息、债券清偿与股票相联系a.欧洲货币市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联系更加紧密有利: b.存进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c.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特点: d.帮助一些国家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a.经营欧洲货币业务的银行风险增大不利: b.影响各国金融政策的实施c.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d.加剧通货膨胀第五章1.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

15、特征:公认性、流动性、稳定性、适应性构成: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维持一国的国际支付能力,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平衡作用: 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汇率稳定是一国向外举债和偿债能力的保证2.国际储备管理:国际收支: 对外收入R对外支出R注:持有外汇储备的风险: 储备资产价值损失(汇率风险)通胀压力本币升值压力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内需不足储蓄率过高3.外汇储备的结构安排:增加硬通货,减少软通货的比率增加波动幅度较小的货币储备量,减少波动幅度较大的货币储备量根据本国对外贸易结构和金融支付所需要的币种安排要与干预外汇市场所需币种一致第

16、六章1.布雷顿森林体系: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双挂钩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特里芬难题:国际清偿能力、美元稳定第七章1.汇率制度: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2.货币制度类型:固定汇率制度: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18801914)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二战后1973)浮动汇率制度:外汇市场供求:国际收支、资本流动(1973至今) 浮动汇率制度: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钉住浮动和弹性浮动3.开放政策下的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假设前提:资本可以自用流动,利率平价成立模型

17、:1+i=ef/e(1+i*)e=i-i*结论:利率与汇率是方向变动图形:扩张性财政政策: LMIS 右移i资本流入本 LM 固 币升值央行抛售本币,购买 定 外币MsLM 右移i 回落, IS汇 Y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加强。e IS Y率 扩张性货币政策: 制 LM 右移i资本流出本 度 币贬值央行回购本币,抛售外币MsLM 后移i扩张性货币政策作用下降,货币政策无效 扩张性财政政策:IS 右移i 资本流入本 浮 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动 对外支出增加, 收入减少汇 国内总支出IS 左移财政政策无效。率 扩张性货币政策:制 LM 右移i资本流出本币度 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对外收入增加,支

18、出减少国内总支出IS 右移货币政策有效。4.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固汇: 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优点: 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防止外汇投机,稳定外汇市场作为外部约束,防止不正当竞争危害世界经济容易输入国外通货膨胀缺点: 货币政策丧失独立性容易出现内外均衡冲突浮汇: 汇率反映国际交往真实情况外部均衡可自动实现,不引起国内经济波动优点: 可自动调节短期资金移动,预防投机冲击增强本国货币政策自主性避免通货膨胀跨国传播增大不确定性和外汇风险危害缺点: 外汇市场懂得,容易引致资金频繁移动和投机容易滥用汇率政策货币政策5.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对冲操作实行一定的资本管制

19、单独浮动的汇率制度(英、美、日)爬行钉住的汇率制度(韩、秘鲁)6.其他的汇率制定; 弹性浮动的汇率制度(巴西、阿根廷)联系汇率制度/货币局制(香港)联合浮动的汇率制度(欧元区)7.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本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 小国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大国采用浮动汇率制度特定政策目的: 政府面临通胀压力采用固定汇率制度政府防止通胀输入采用浮动汇率制度地区性经济合作情况:贸易往来采用固定汇率制度资本往来采用浮动汇率制度国际国内经济影响: 本国干预外汇市场能力强采用固定汇率制度本国干预外汇市场能力弱采用浮动汇率制度本国外汇储备规模: 规模大采用固定汇率制度规模小采用浮动汇率制度8.美元化道路:指使

20、用其他国家货币代替本币执行价值贮藏、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的现象,而不仅仅局限于美元这一种货币。美元化:事实美元化、过程美元化、政策美元化9.美元化后果:好处:汇率风险将极大降低;严格的金融纪律坏处:放弃现有的中行体系;损失铸币税;央行放弃最终贷款者或货币发行者的角色;放弃了对金融体系的正常监督与管制。10.美元化现实背景:对本国货币政策的不信任维护自身的货币主权货币体系发生了重大改变: 进入欧元区或美元区货币局制11.汇率目标区理论:定义:广义:指将汇率波动限制在中心汇率附近一定区域内的汇率制定。狭义:指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美国学者威廉森提出的以限制汇率波动幅度为核心,包括确定中心汇率

21、及其变动幅度、维系目标区的国内外政策协调等内容的国际货币体系设想。比较: 有管理浮动汇率钉住政策硬目标区:指汇率变动幅度较小,较少调整,目标区内容对外公开,政府负有较大的以货币政策维持汇率目标区的责任。软目标区:指汇率变动幅度较大,且经常调整,目标区内容严格保密,政府不必然要通过货币政策来维系汇率目标区。汇率在目标区内的表现:汇率接近上限时,投机者抛售外币,购买本币e汇率接近下限时,投机者抛售本币,购买外币e蜜月效应:目标区可信度离婚效应:政府干预能力12.最适货币理论: 生产要素流动性(1961,蒙代尔)汇率弹性就业和价格生产要素流动性高的国家,越宜采用固定汇率制度生产要素流动性低的国家,越

22、宜采用浮动汇率制度意义:有利于促进区内经济一体化,提高社会总福利;规避区内货币汇兑风险;有利于整合区内资源,降低投资融资成本;有利于加强区内一体化协作,地域竞争风险。第八章1.国际资金流动定义:与实际生产、交换没有直接关系,以逐利为目的,以货币金融形态存在国际间资金流动。类型:国际直接投资金融性资本流动国际资金流动规模巨大,不再依附于失误而单独增长特点:国际资金流动结构发生了变化:衍生工具、场外交易为主导机构投资者成为主要载体国际资金流动迅速增长的原因:巨额金融资产的积累 石油美元外在原因: 美国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各国取消对资金流动的管制国际收益的差异内在原因: 风险的差异自发增加的倾向乘数原

23、理2.国际资金流动的机制与作用:(放大效应)借助衍生工具机制: 各种资金存在密切联系羊群效应作用:正面:a.为公共存款提供了投资渠道b.财富效应c.增强资金流动性d.推动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负面:a.冲击一国的国际收支b.货币当局利用货币政策的难度加大c.外汇市场剧烈动荡注: 货币政策独特性 内部均衡三元悖论: 汇率稳定性外部均衡资本自由流动3.货币危机:指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固定汇率失去信心的时候,通过外汇市场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事件。4.金融危机:指利率、汇率、资产价格、企业偿债能力、金融机构倒闭数等金融指标,全部或大部分出现恶化,致使正常的投资、融资活动无

24、法继续的情况。5.债务危机:指债务国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而不能按期如额地偿还债务本息,致使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的债券债务关系不能如期了结,并影响债权国与债务国各自正常经济活动及世界经济正常发展。6.货币危机产生的原因:经济基本面恶化,引发国际投机性资金冲击,导致货币危机。经济基本面健康,因心理预期作用而带来的投机性冲击,导致货币危机。与危机国有密切贸易联系的国家蔓延行货币危机: 与危机国有类似经济结构、经济模式、经济问题的国家过分依赖国外资金流入的国家7.投机攻击的方法:股市上抛空投机攻击利率上升股市下降股市购入投机攻击利率上升股市下跌股市购入投资退却利率下降股价上升股市抛售期市上抛售股指期货合

25、约投机攻击利率上升股市下跌股指期货合约下跌平仓8.货币危机实例:第一阶段:泰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引发危机第二阶段:韩元大幅度跳水第三阶段:印尼危机导致政治危机9.货币危机的危害货币危机发生过程中,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提高利率,货币管制诱发金融危机,政治危机货币危机后经济条件会发生一些变化: 外资撤出债务危机加重浮动汇率制度危机后相当长的时期,政府被迫采取补救的措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衰退9.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美】保罗 克鲁格曼Md=Ms Ms=m(R+D) R=1/m(Md)-D D mdMdP R Md ,Ms,D本币贬值抛售本币,购买外币R实现机制:最初的信用扩张刺激经济增长

26、外资流入R信用膨胀经济畸形发展(泡沫经济)基本面恶化,国际收支逆差泡沫持续一段时间企业倒闭外资流出基本面恶化,泡沫开始破灭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胀压力加大本币贬值预期R(外汇储备)加速流失投机者大规模抛售本币,购买外币,发动投机性攻击投机行为演变成为公众行为R 流失殆尽央行实现浮动汇率制度。持续的信用扩张导致经济基本面恶化是引发货币危机的根本原因。特点: 信用扩张导致外汇储备流失、投机攻击使外汇储备降到底线。政府行为过于简单化。10.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1996 年 成本收益维护固定汇率制度的好处放弃固定汇率制度的好处维护固定汇率制度的成本提高利率 外国利率(ii)本国利率外国利率 CC(成本)提高利率的成本低于维 RR(收益)护固定汇率制度的收益 市场预期在货币危机中的作用特点: 货币危机发生过程就是政府与投机者博弈的过程货币危机是宏观经济从一种均衡到另一种均衡11.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信息不对称性和羊群效应(蜂拥行为)警示效应流动性危机导致清偿性危机:过于扩张制度因素:虚假繁荣,泡沫经济金融机构脆弱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