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财政学1~5作业答案.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70266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1~5作业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财政学1~5作业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财政学1~5作业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财政学1~5作业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财政学1~5作业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导论一、 单选题1研究财政学的根本方法是()a.唯物辩证法 b.归纳演绎法 c.数理统计法 d.逻辑推理法2传统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a.政府收支活动 b.分配关系 c.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d.国家职能发挥3财政学的研究目的()a.指导财政实践 b.节约政府支出 c.更好进行分配活动 d.提高税收4财政学是由()首创a.李嘉图 b.凯恩斯 c.萨缪尔森 d.斯密5财政学作为一种分配机制的显著特点是()a.以政府为主体 b.集中分配性 c.社会保障性 d.再分配性6斯密的划时代经济巨著是()a.国富论 b.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c.资本论 d.经济学原理7财政学的规范分析方法回答的是()a

2、.应该是什么 b.是什么 c.证明是什么 d.怎末样8政府与财政的根本关系是()a.政府观决定财政模式 b.政府观影响财政发展 c.d.9正常的基尼系数的合理区间是()a.0.3-0.4 b.0.1-0.2 c.0.2-0.3 d.0.4-0.510.混合经济是指()a.股份制经济 b.集体所有制 c.公共部门经济和民营和私营经济共存 d.市场经济11财政学的理论渊源是()a.经济学 b.政治学 c.政治经济学 d.社会学12斯密的主张属于()国家观a.机械论 b.有机论 c.资本主义国家观 d.社会主义国家观二、多选题1 财政学的分析方法包括()a.实证分析 b.规范分析 c.比较判断 d.

3、逻辑证明2 财政的职能包括()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d.国际收支平衡职能3 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包括()a.政府收支 b.财政政策 c.国债理论 d.财政史4 下列属于财政分配特点的有()a.以政府分配为主体 b.无偿性和强制性 c.公共性和集中性 d.以社会剩余价值为对象5 财政学与国家观的关系()a.国家性质决定财政性质 b.国家职能决定财政职能 c.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职能发挥水平d.财政是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6 西方的政府观包括()a.机械论 b.有机论 c.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d.法西斯专制7 西方的政府行为模式包括()a.慈善模式 b.巨物模式 c

4、.民主模式 d.专制模式8 现代财政范畴有()a.分配领域 b.生产领域 c.流通领域 d.消费领域9 财政学研究重点转向的标志()a.公共财政论:公共经济研究 b.公共财政学导论:教科书导论c.财政理论与实践 d.公共经济研究10 财政学的内容包括()a.税收理论 b.公共支出理论 c.国债理论 d.社会保障理论11 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包括()a.市场失灵 b.公共产品论 c.公共财政论 d.公共需要三、判断题1. 国家预算早在封建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2. 公债是封建社会末期出现的财政范畴。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4. 财政分配的实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但它是通过处理国家与

5、有关各方面分配关系来实现的。5. 财政作为国家集中性的分配,但未必是以国家为代表。6. 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非营利性。7. 财政分配以国家为主体与国家有本质联系,但并非国家创造了财政。8.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社会。9. 不同国家尤其是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其财政现象纷繁复杂,各不相同,相应地,也就反映出不同的财政本质。10. 社会产品及其价值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国家则是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11. 没有财政,国家需要就无法得到满足,从根本上看,国家也就无法继续存在。因此,国家需要与财政之间存在最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四、名词解释1 财政学2 实证分析3 规范分析五、简答题1 什么是财政?财政作

6、为一个重要的分配范畴同其他分派机制相比有哪些特点?是用实例来说明这些特点2 财政学的创始人是谁?财政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3 影响财政的国家观和政府观是什么?它们是如何演进?4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内容?5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什么?6 公共部门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7 你认为我国目前的财政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日常生活中财政的作用表现在那里?8 你怎样看待财政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六、论述题1 财政在我国经济法发展的不同阶段是怎样发挥其作用的。2 财政职能是怎样在近些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中得以体现的。3 财政理论是怎样发展演变的。4 你认为我国现阶段应该采取怎样的财政政策。七、案例分析题

7、材料(一):金人庆:顺时应势 实行稳健财政政策(2005年02月22日 人民日报)财政政策及时转向是政府宏观调控水平的重要体现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财政政策及时转向,是贯彻科学调控观和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表现。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两次宏观调控重要实践看,1993-1997年,为抑制通货膨胀,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8-2004年,为刺激有效需求和治理通货紧缩趋势,实施了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这两次财政政策的适时适度调整均取得了预期效果。2005年,根据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宏观调控的新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又适时决定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这主要是由于与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

8、策时的情况相比,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财政政策运行又到了一个转折点。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初步形成。一是市场机制作用明显增强。目前我国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二是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近年来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年均上升14个百分点,2003年城镇化率达405,表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对需求的拉动作用直接而明显。三是消费结构加速升级。2003年我国人均 GDP 已达1090美元,消费结构正处于由“吃穿用”加快向“住行游”为主转变的时期,并带来重化工业化趋势,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变量。四是开

9、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2004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达70左右,可望跃升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同时,作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入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开始较快增加,说明开放因素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一是经济增长接近潜在水平。2003年 GDP 增长93,2004年增长95,部分行业瓶颈约束或资源约束的出现,表明 GDP 增幅已接近潜在产出水平。二是物价趋于上升。2003年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涨12和?01,2004年则分别上涨39和28。三是失业率升势趋缓。2003年全国城镇就业增加8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200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0万

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四是国际收支保持盈余。2003年实现外贸顺差255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4033亿美元;2004年贸易顺差32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增加到6099亿美元。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凸现。一是“五个统筹”成为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配置资源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要在优化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更加尖锐。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特别是2003年我国 GDP 占世界的

11、4,但消耗占世界的比重:石油为74,原煤为31,铁矿石为30,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说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成为宏观调控的一项紧迫任务。三是体制改革滞后已成为影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根本性掣肘因素。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仍过多地介入竞争性领域的资源配置;要素市场价格机制不完善,使投资的私人成本严重低估,成为经济增长粗放的重要因素;企业改革相对滞后,预算约束软化,经营行为存在扭曲。因此,支持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将是财政政策优先考虑的重点。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2005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这是顺时应势、及时果断、高瞻远瞩的重大决策。回顾10多年来财政政策由紧缩到

12、扩张再到中性,实现了“一个轮回”和“三次转向”的历程,我们有以下体会:第一,财政政策是中央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和经济手段,对熨平经济周期有着重要作用,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应该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第二,财政政策必须随着作用环境与对象的变化而适时适度进行调整,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及时相机抉择,这是财政宏观调控的灵魂和关键。第三,在积累治理通货膨胀和应对通货紧缩经验的基础上,当前又实行中性取向的稳健财政政策,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宏观调控的艺术更加成熟,宏观调控的经验更加丰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更加高超。材料(二)国内各地近年普遍存在的投资“跟风”现象,又有所抬头。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上半

13、年统计报告分析,当前内地投资领域仍有一些“苗头性”问题,投资领域中忽视效益的现象有所抬头。这两年各地对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高度关注,但一些地方也出现单纯追求投资速度而忽视效益的问题。过去几年因缺乏统一规划,各地一窝蜂争建机场,导致一些地方机场过密,客流量偏低,机场亏损严重。据统计,2001年内地143家机场中有127家亏损,亏损率达88%。目前,一些地方掀起兴建工业园区或开发区的热潮,有的地方乡、镇都参与兴建,有的省已多达800多个工业园区。工业园区的过多、过滥,已造成珍贵的耕地资源大量流失,大量新建园区和开发区能否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令人担忧。这种情况在物流业也开始出现,目前内地物

14、流中心的空置率高达60%,但仍有许多投资者继续投资物流业。这种跟风投资、忽视投资效益的现象,将使得近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我国也存在着因发行大规模国债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形成的财务风险财政的职能是怎样在我国近些年的财政政策中得以体现的,怎样综合评价我国的财政政策效果?部分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1a 2.a 3.a 4.d 5.a 6.a 7.a 8.a 9.a 10.c 11.a 12. a二、 多选题1ab 2.abc 3.abcd 4.abcd 5.abcd 6.ab 7.abcd 8.abcd 9.a 10.abcd 11.bc三、 判断题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

15、正确 5错误6正确 7正确 8错误 9错误 10. 错误11. 错误 四、 名词解释1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所形成的公共经济体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2 实证分析指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全貌,证明其是什么,怎末样,准确完整地描述其过程。3 规范分析是一种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回答“应当如何”及“为什么必须如此”的问题五、 简答题1 财政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所需形成的公共部门经济。其主要特点是:以政府为主体;强制性和无偿性;集中分配2 财政学的创始人是斯密,国富论3 有机论和机械论4 分配领域的政府收支,财政决策机制,公共部门经济等5 唯物辩证法,规范分析及实证分析法

16、6 随着财政学研究对象的拓展,由传统财政学单纯的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到现代财政学对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财政决策机制的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其研究也日益增多,并成为现代财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六、 论述题1 要点:建国初,财政统一分配,高度集中的特点是我国能够集中财力快速恢复经济;国家分配论占据主导地位时期,以国家统购统销为典型特征;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财政由单一分配职能向国家宏观调控职能转化,公共经济学的概念也逐步确立。2 要点:在97年金融危机及我国经济软着陆,经济低迷、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国政府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投资和需

17、求,力求拉动经济增长。主要运用的财政政策有发行国债、扩大政府支出、降息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了高增长率。3 财政理论由亚当斯密创立,随着经济理论、国家理论及政府职能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财政理论,即以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为核心。强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府只是“守夜人” ;二战后以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为主的时期;以布坎南、马斯格雷夫等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和公共经济学发展时期。第二章 混合经济中的政府与财政一、单选题1市场经济是指()a.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性资源配置机制的经济体制类型b.商品经济 c.自然经济 d.信息经济2市场失灵

18、是指()a. 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引导供求平衡 b.通货膨胀 c.经济衰退 d.虚假信息3.公共品主要指()a.政府提供的产品 b.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c.公益产品 d.有益产品 4.外部效应主要指()a.指市场不能正常付费的效益和不能正常弥补的损失b.免费的公路 c.污染损失 d.被践踏的公共绿地5下列那些物品是纯公共产品()a.国防 b.教育 c.公共绿地 d.公路二、多选题1混合经济中的两对基本矛盾()a.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b.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c.政府干预经济的界限与干预经济过程中的政府市场失灵 d.外资经济与公有经济2.市场失灵主要指()a.公共品 b.外部效应 c.信

19、息不完全 d.垄断3.公共产品可分为()a.纯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俱乐部产品 4.外部效应的结果主要有()a.外部收益 b.外部成本 c.外部经济 d.外部不经济5.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影响()a.逆向选择 b.道德风险 c.市场失灵 d.交易损失6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a.决策机制和政策缺陷 b.信息失灵 c.办事效率低下 d.公共垄断 7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a.整体性 b.不可分割性 c.统一性 d.无差异性8公共产品的特征()a.非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d.消费的不可抗拒性9.公共产品()a.公共生产公共提供 b.私人生产公共提供c.公共生产私人提供 d.私人

20、生产私人提供10下列那些属于准公共产品()a.国防 b.教育 c.公园 d.公路三、判断题1. 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无效的范围内,国家应通过计划配置手段来加以调节。2. 产生私人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对称的原因之一是所谓的“外部效应” 。3. “外部效应”必须通过政府计划手段加以调节。4. 公共财政不以营利为首要目的,这是它与国有资本财政的重要区别之一。5. 国有资本财政的活动领域一般应限定在私人资本不能正常运作的领域。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双重职能是统一而不能分离的。四、名词解释1 混合经济2 市场失灵3 公共产品4 公共财政5 公共选择五、简答题1 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市场失灵同现代财

21、政之间是什末关系?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公共品困境、外部效应、分配不公、信息不对称、经济运行不稳,垄断等。市场失灵的存在是现代财政及公共部门经济存在的依据。2 政府失灵是怎样产生的?它表现在哪些方面?政府失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政府决策机制的不科学造成的,它主要表现在:决策机制和政策缺陷、信息失灵、办事效率低下、公共垄断、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等。3 什末是公共产品?它们怎样分类?它们怎样生产和供给?公共产品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按其“纯”度划分,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按受益范围划分,可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必须有公共提供,但可由私人或公共生产;混合

22、产品可由公共生产,混合提供或私人生产、混合提供。4 扼要说明公共需要及其特征。我国公共需要包括哪些内容?公共需要指社会成员在经济社会生活中集体的、共同的需要或需求。其特征主要有:公共需要的大部分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公共需要具有同一性和无差异性;公共需要的满足及公共消费和为满足公共需要而花费的成本,从总体上有一定量的对等关系;社会公共需要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的。5 我国为什末要建立公共财政的制度框架?我国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包括哪些内容?有什末特点?六、论述题1 怎样认识混合经济及其基本矛盾?公共财政理论是怎末有效解决这一矛盾的?2 公共财政和公共选择的关系是怎样的?这对我国的公共财政建

23、设有什末启示意义?七、案例分析题材料:陕西省财政科学研究所 赵彩虹在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首要问题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但政府职能的转变过程却存在着明显的艰巨性和矛盾性。因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失效问题更为突出,政府纠正这些失效的能力也更弱,政府行动的局限性也更大,建立和完善市场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如果政府职能的转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很可能成为导致市场混乱的主要因素。你是怎样认识我国政府职能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的?结合公共财政及公共选择理论加以说明。部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 2a 3b 4a 5 a二、多选题1.ac 2. abcd 3. abc 4. abcd 5. ab

24、c6. abcd 7. abcd 8. abcd 9. ab 10. bcd三、判断题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错误6错误四、名词解释1混合经济指非排他性不完全或非竞争性不充分的公共产品。2市场失灵指在一定条件下,主要是在不完全竞争和非竞争环境中,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引导供求平衡。3公共产品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4公共财政指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支出内容的财政分配模式5公共选择理论是从政府决策的角度研究经济,又运用经济学的假设和方法研究政府决策的理论。五、简答题1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公共品困境、外部效应、分配不公、信息不对称、经济运行不稳,垄断等。

25、市场失灵的存在是现代财政及公共部门经济存在的依据。2 政府失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政府决策机制的不科学造成的,它主要表现在:决策机制和政策缺陷、信息失灵、办事效率低下、公共垄断、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等。3 公共产品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按其“纯”度划分,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按受益范围划分,可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必须有公共提供,但可由私人或公共生产;混合产品可由公共生产,混合提供或私人生产、混合提供。4 公共需要指社会成员在经济社会生活中集体的、共同的需要或需求。其特征主要有:公共需要的大部分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公共需要具有同一性和无差异性

26、;公共需要的满足及公共消费和为满足公共需要而花费的成本,从总体上有一定量的对等关系;社会公共需要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的。六、论述题1 要点:混合经济的产生过程,两对基本矛盾的内容及其产生原因。公共财政的内容及其职能。2 要点:二者的异同点,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财政职能的更好发挥的重要意义第三章 财政职能一、单选题1公共财政概念建立的前提是()a.计划经济 b.自然经济 c.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2.财政的基本职能不包括()a.资源配置 b.经济稳定 c.收入分配 d.政治统治3.根据国际惯例,基尼系数的一般合理区间是()a.0.1-0.2 b.0.3-0.4 c.0.2-0.3 d.0.4

27、-0.54.财政的最终目标是()a.微观经济效益 b.企业效益 c. 最大的社会效益 d. 宏观经济效益 5.财政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经济结构调整的功能是其()a.资源配置职能 b.经济稳定职能 c.收入分配职能 d.政治统治职能6 财政调整各分排主体的物质利益关系的职能是指()a.资源配置 b.经济稳定 c.收入分配职能 d.国家统治职能7财政发挥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职能是指()a.资源配置职能 b.经济稳定职能 c.收入分配职能 d.国家统治职能8以下属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的是()a.公平竞争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环境保护9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a.通过财政的

28、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对经济的自动稳定作用b.调整总供给的财政政策 c.根据经济情况调整预算收支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d.根据经济情况调整预算以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10财政的内在稳定机制是指()a.通过财政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对经济的自动稳定作用b.运用税收、支出、国债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反向调节 c.根据经济情况调整预算收支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d.根据经济情况调整政府预算来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11政府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的政策手段包括()财政补贴 税收 社会保障 政府投资 社会救济a. b. c. d.12配置资源的机制不包括()a.垄断 b.市场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13财政配置资源

29、的效率不包括()a.宏观效率 b.财政效率 c.生产效率 d.分配效率14收入分配的公平包括()a.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b.受益公平 c.起点公平 d.过程公平15帕累托最优是处于()状态a.不存在帕累托改进 b.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 d.社会福利最优二、多选题1财政的基本职能是()a.资源配置职能 b.调节收入职能 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 d.经济稳定职能2.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包括()a.按劳分配公平 b.初次分配公平 c.经济公平 d.社会公平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手段主要有()a.转移支付 b.社会救济 c.税收调节 d.规范工资制4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标准包括()a.宏观效率 b.财政效

30、率 c.公共产品生产效率 d.提供效率5收入分配的公平包括()a.机会公平 b.受益公平 c.起点公平 d.过程公平6收入公平的标准()a.贫困线 b.基尼系数 c.洛伦茨曲线 d.贫困指数7西方关于公平效率关系的观点有()a.功利主义 b.效用主义 c.罗尔斯主义 d.折衷主义8财政的内在稳定机制的手段包括()a.税收 b.社会保障 c.政府采购 d.国债9财政的相机抉择机制的手段包括()a.税收 b.支出 c.国债 d.农业补贴10政府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的政策手段包括()a.财政补贴 b.税收 c.社会保障 d.政府投资三、判断题1. 财政三职能说是在二职能说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调节职能。2

31、. 财政“两职能说”是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3. 随着放权让利改革的进行,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得到加强。4. “两职能说”与“四职能说”中同样具有监督职能,但其具体含义和内容存在差别。5. 筹集资金与供应资金两职能也称为调节职能。6. 财政的调节职能寓于其监督经济的职能。7. 政府财政配置资源的方式有内在配置和外在配置两种。8. 提出财政的配置职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四、名词解释1 帕累托最优2 贫困指数3 基尼系数4 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五、简答题1 什末叫资源配置?我国财政配置资源职能有哪些特点?2 财政配置资源的效率的内容包括什末?3 怎样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目标?4 说明基尼系数的

32、含义。5 画图说明 X-低效率的含义。六、论述题1财政如何配置资源?2怎样理解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3什末叫经济稳定?财政如何稳定经济?七、案例分析题材料:贾康:对我国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及其效果的评析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 据有关部门测算,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 GDP 增幅的贡献率,1998年为1.5个百分点,1999年为2个百分点,2000年也在1.7个百分点左右。3年间,长期建设国债共发行3600亿元,共安排国债项目6620个,在银行贷款和地方、企业自筹资金配合下,总投资规模24000亿元。到200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5100亿元,占

33、项目总投资的63%。国债投资成果显著,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效地扩大了投资需求,促进了经济发展1998年以来累计发行的3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直接带动地方、部门、企业投入项目配套资金和银行安排贷款约7500亿元,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二)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1.在国债资金支持下,对大江大河大湖进行了大规模的堤防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3年来,全国共完成堤防加固16369公里,完成江河控制性枢纽工程25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75项,在蓄滞洪区共完成安全区建设22个。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500万亩,支持了在长江沿岸实施平垸行洪、退

34、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2.加快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1998年以来是我国公路、铁路、民航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公路建设方面,共新增通车里程约?17.4万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10230公里,使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40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1.5万公里。铁路建设方面,到2000年底,建成投产16个项目,新线长度2070公里,复线里程586公里。对于西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的南疆铁路投产使用,京九南段复线2000年底开通,株六复线工程预计到年底可部分投产使用。机场改造与建设方面,到2000年底,有南昌、长沙、迪庆、银川、兰州、乌鲁木齐、包头、重庆、阿勒泰、库车、西宁等24个机场建成投产。水路运输建设方面,西

35、江航运二期工程、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和湘江航运二期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营,长江口航道治理一期工程于2000年7月试通航,广州港出海航道一期整治工程于2000年12月试通航。3.改善了粮食仓储设施状况。到2000年底,第一批500亿斤仓容中央直属储备粮库基本建成。2000年开始建设的第二批200亿斤仓容粮库,大部分项目已完成仓房主体工程。这将极大地缓解粮食仓容长期紧张的矛盾,明显提高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保障中央粮改政策的顺利实施。(三)加快了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升级利用国债资金实施了一大批技术改造、高科技产业化、装备国产化项目,有力地配合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通过对880个民品技术改造项目贴

36、息,调动了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增强了银行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支持的信心和贷款力度,启动了一批对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安排了一批可大量替代进口、扩大出口的项目,也有力地配合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85%以上的国债技术改造项目已很快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竣工投产,大部分项目在2001年底前建成。重点支持的高科技产业化项目,新材料专项、信息网络专项和一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均已取得较大进展。到2000年底,建成投产高科技产业化项目68项。已研制出高清晰度电视试播系统和接收机,并在国庆50周年庆典上试播成功。稀土材料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比例将由目前的38%提高到70%以上。(四)促进了地区生产力布局调整

37、和优化,推动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在安排国债投资时,注重向中西部地区倾斜。2000年以来,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2000年111月,中部和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分别增长14.6%和18.5%,比东部高8.9和12.8个百分点。(五)加强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了可持续发展2000年底,建成“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44个,形成日污水处理能力330万吨。生态建设步伐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进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85.9万公顷、森林抚育226万公顷、封山育林350万公顷、飞播及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48万公顷,近6000万公顷的天然林资源和工程区内的生物多样

38、性得到了保护和恢复。全国重点防护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24万公顷、封山育林119万公顷、飞播8万公顷。(六)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事业发展1.在国债投资的带动下,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到2000年底,竣工投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56个。这些项目的建成,将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1886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824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31317吨,日燃气供气能力708万立方米,供排水及煤气管网1?585公里,新增城市道路长度1308公里,桥梁21座,供热面积8694万平方米。2.改善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用电条件。到2000年底,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竣工的县(区、市)累计1000

39、个左右。农村电价明显降低,农民用户的生活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0.10.3元。农村用电量显著增加,1999年农村用电量增长9.47%,明显高于全社会6.54%的水平。根据以上材料,分组讨论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怎样体现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的职能的。 部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 2d 3b 4c 5a6c 7b 8a 9c 10.a11.b 12.a 13.d 14.a 15.a二、多选题1abd 2cd 3abc 4abc 5bcd6abcd 7acd 8ab 9abcd 10. abd三、判断题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5错误 6错误 7错误 8正确 四、名词解释1 帕累

40、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如果对现存资源配置格局进行新的调整和改变,可能使某些人受益,但必定使另一些人受损。2 贫困指数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3 基尼系数是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平等线之间的面积比上绝对平等和绝对不平等线之间面积所得数值。4 经济的增长是指产出的增加,是经济规模和量的概念,通常用 GDP 总量或其人均量、增长幅度来表示。发展是指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改善。五、简答题1 配置资源指对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包括内含于其中或采取独立形态的科技资源)按一定的经济目的所进行的优化组合并形成资产结构的活动。我国资源配置职能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以弥补市

41、场失灵为主要职能范围,因此,它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主要为提供公共产品而配置资源;我国财政的配置资源职能有较强的结构塑造和调节功能;我国财政的配置资源职能的根本性目标是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进程。2 资源配置效率标准通常用怕累托最优标准。财政配置资源的效率包括两个层次:财政配置资源本身的效率,具体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和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程度来衡量;财政配置资源的规模和结构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具体运用宏观效率、财政效率和生产效率标准衡量。3 收入分配的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即规则公平。社会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差距控制在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即承认和保护适度的收入差

42、距,但收入差距不能过大。5课本69页图六、论述题1 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主要是通过运用一些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导向及公共产品提供内容及方式等影响企业和政府资金的投向并最终达到对基础产业、经济结构塑造和调节的目的。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成为我国的基本配置方式 ,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其基本原则。这种分配机制造成的必然结果是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贫富差距过大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因此,财政的一个重要职能即调节收入分配。财政通过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在政府的收入分配范围内,运用政策、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实现调节收入

43、分的目标。3 经济稳定指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由于经济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运行,经济波动是难以避免的。但是过大的经济波动会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是稳定经济。 财政稳定经济的手段主要有:以税收收入和社会保障支出为主的内在稳定机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运用税收、支出、国债等手段进行反向调节的外在调节机制。财政促进发展的手段包括税收、公共支出等。第四章 财政支出概论一、单选题1下面属于政府转移支出的是()a.社会保障支出 b.债务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国防支出2下列属于政府消费性支出的是()a.基本建设拨款 b.支农支出

44、 c.社会救济款 d.城市公用事业支出3财政支出规模绝对指标指()a.GNP 指标 b.财政支出总额 c.GDP 指标 d.NNP 指标4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a.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 b.支出最小化 c.费用最低化 d.预算编制5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属于()a.经济建设支出 b.科教文卫支出 c.转移支出 d.补偿性支出6按财政功能分类,下列所占数额最大的是()a.科教文卫支出 b.转移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 d.补偿性支出7国债付息支出属于()a.补偿性支出 b.转移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 d.购买支出二、多选题1按财政支出与国家职能关系的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a.经济建设支出 b.行政管理支

45、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消费性支出2按财政支出的最终用途可分为()a.债务支出 b.补偿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消费性支出3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可分为()a.购买支出 b.消费支出 c.转移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4.财政支出的原则包括()a.量入为出、量出为入相结合的原则 b.效益原则 c.支出最小化原则 d.公平原则5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包括()a.绝对指标 b.相对指标 c.GDP 指标 d.支出总额指标6成本效益分析法包括()a.净效益现值法 b.内在报酬率法 c.效益成本比率法 d.最低费用选择法7公共定价方法包括()a.边际成本定价法 b.平均成本定价法 c.两步定价法 d.负荷定价法8政府采购的特点是()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b.采购对象的广泛性 c.采购活动的非营利性 d.政策性9政府采购的原则包括()a.公平 b.公开 c.公正 d.有效竞争10政府支出规模增长理论包括()a.瓦格纳法则 b.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c.财政支出增长发展模型 d.公共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财政/国家财政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