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约化猪场猪口蹄疫的防控-中国畜牧街 口蹄疫( 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小核糖酸病毒科 (piconavirudae)的 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诊上以 猪口腔粘膜、鼻吻部、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 。猪口蹄疫的发病率很高,传染快,流行面大, 对仔猪可引起大批死亡,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国对口蹄疫都十分重视防疫,此病已成为国际重点检疫对象。概 述-中国畜牧街 1、 香港 渔护 署 统计 ,从 2000年 4月至今年 1月,香港特区 发现 的猪口蹄疫病例比上年度增加近九成,染病死亡的猪有 464头 ,增加三成
2、半;2、 2001年 3月,英国在对位于英格兰东南部埃塞克斯的一家屠宰场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有 28头生猪染上了口蹄疫。 1967年,英国曾大规模爆发口蹄疫, 40多万头牲畜被屠宰。3、 1997年,台湾曾爆发 O型口蹄疫,当局被迫销毁 340万头生猪,导致台湾相关行业蒙受 2700亿元新台币损失。 2001年朝鲜、韩国、内蒙等周边国家均爆发口蹄疫。4、 2005年 我国报道了亚洲 1型口蹄疫的发生。最新流行概况-中国畜牧街 病 原学 -病毒的血清型 口蹄疫病毒,分为 个型 ,即 甲型(型) 、 乙型(型) 、 丙型(型) 、 南非型 、 南非型、南非型和亚洲型 ,其中以甲型和乙型分布最广,危害
3、最大,单纯性猪口蹄疫是由乙型病毒所引起。提示:各型病毒接种动物,只对本型产生免疫力,没有交叉保护作用。应密切关注 O型和 ASIAN 1型病毒的流行。-中国畜牧街 免疫电镜照片-中国畜牧街 5 UTRL VP4 VP2 VP3 VP1 2A 2B 2C 3A 3B 3C 3D 3 UTR结构蛋白 非结构蛋白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小 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成员,正单链 RNA病毒,基因组全长 8.5kb,只有一个 ORF。vp1140160aa 200213aa 诱导产生中和抗体-中国畜牧街 1、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病毒的组织与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
4、壤等保持传染性达数月之久。2、粪便中的病毒,在温暖的季节可存活天,在冻结条件下可以越冬。3、对酸和碱十分敏感。病原学 -病毒的抵抗力提示:一旦感染,对环境要彻底消毒。寒冷季节应注意 FMDV的流行。碱性或酸性消毒药有效。-中国畜牧街 牛、羊、猪等偶蹄兽易感。猪的敏感性最高。不同年龄的猪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一般是 越年幼的仔猪发病率越高 ,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提示:猪场与牛场和羊场等相比,在口蹄疫的防治中,处于劣势。仔猪的预防更为重要。-中国畜牧街 猪口蹄疫 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春季达到高峰 ,但在大型猪场及生猪集中的仓库,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流行病学 -发病季
5、节提示:集约化猪场应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中国畜牧街 FMDV的带毒动物是指那些感染后 28天以后还能从食道探环采集的食道咽部括取物和粘液样品分离到口蹄疫感染性病毒或病毒 RNA的动物。梅岛动物病中心的 Mezenei。等 (1999)证明 猪的持续感染,可至少保持 300天。流行病学 -口蹄疫病猪带毒问题提示:感染或发生口蹄疫后,一年以内要保持高度警惕,同时加强日常消毒工作,检查、扑杀带毒猪。-中国畜牧街 流行病学 -口蹄疫病猪排毒问题病猪从肺、气管、鼻粘膜的病毒浓度依次增高。通过气溶胶的方式排出体外,另外 Donalson( 1970, 1986)报道猪的排出浓度比牛羊高 100100倍。在
6、排毒量最大时,一头猪释放的气原病毒量相当于10003000头牛的释放量。-中国畜牧街 流行病学 -FMDV的传播方式1、空气传播2、接触传播提示:加强空气消毒和带动物消毒-中国畜牧街 FMDV在 空气中的存活主要取决于空气湿度,相对湿度 55 - 60%时最适于口蹄疫病毒的存活 相对湿度 60%,风速 10m/s ,病毒存活 2. 7h以上,推算病毒可至少漂浮100km以上。流行病学 -FMDV 的传播速度提示:即使周围的猪场,牛场等没有疫情,也不可以掉以轻心 ,尤其在寒冷潮湿的季节。-中国畜牧街 l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l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
7、,蹄壳可能脱落;l病猪跛行,喜卧;l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l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临诊症状提示:当猪群中出现跛行时,一定要仔细观察 , 出现水泡可确诊。-中国畜牧街 口蹄疫病猪蹄部水泡破溃-中国畜牧街 蹄部水泡破溃 鼻部水泡破溃-中国畜牧街 l病猪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粘膜有烂斑或溃疡。l小肠、大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l仔猪心包膜有弥散性出血点,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 (虎斑心) , 心肌松软似煮熟状。病理剖检变化-中国畜牧街 、预防注射:在可能发生流行地区,每年春、秋,对猪、牛、羊均应注射同型的口蹄疫苗,母猪在孕后第一个月和产前一
8、个月各注射一次,仔猪在 -日龄期间注射一次。连续注射 -年。紧急免疫办法,对疫区未发病猪群均需紧急进行预防注射疫苗,常规苗每头毫升,高效苗每头毫升。猪保护期个月,牛羊 -个月。、扑杀病畜,减少传染源;对特殊家畜,应就地隔离,严禁转移。防治措施提示:猪间隔 3个月进行一次疫苗(精制)接种,对猪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畜牧街 首免后间隔 21天 二免,二免后 30天进行三免。第一次剂量为 1ml,后二次 免疫剂量为 23ml.不同免疫次数对抗体产生和维持的影响-中国畜牧街 、封锁疫区,及时划分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对疫区进行封锁。在最后一头病畜死亡或痊愈后半个月,再没有新的病畜发生,经上级有关部
9、门批准,才能解除封锁。、加强消毒:常用消毒药有 -烧碱液、生石灰液或热草木灰液, -福尔马林液进行浸泡或喷洒消毒,能密闭的畜舍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每立方米用毫升)消毒 -天。粪便污水需作无害化处理后才作肥料,以扑灭病源。防治措施-中国畜牧街 口蹄疫的诊断1、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2、实验室诊断病源的分离: PK-15 IB-RS2 BHK 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 ELSIA 分子诊断: PCR 鉴别诊断 水泡性口炎 水疱病 -中国畜牧街 口蹄疫的疫苗常规疫苗 灭活苗( O型, ASIA1 型)(普通苗,精制苗)弱毒疫苗(不用)新型疫苗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活载体疫苗转基因可食疫苗基因缺失疫苗
10、核酸疫苗存在问题:疫苗的保护率偏低。-中国畜牧街 口蹄疫危害大及防制困难的主要原因1、口蹄疫病毒的多型性,变异型血清型及亚型多, 7个主型, 65个以上的亚型,各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有的亚型之间抗原性相差很远,没有保护。2、可感染多种动物可感染 20个科 70多种动物(偶蹄兽为主)3、疫苗的保护率偏低4、存在持续感染-中国畜牧街 4、毒力强1g水泡皮毒稀释到 1000万倍( 10-7 )以上可以使 1头牛发病,也就是说, 1头牛的排毒量可以感染 100万头1g猪水泡皮可以使 10万头猪感染发病。5、传染源多,传播方式多,传播迅速处在潜伏感染期和临床表现期的病畜的排泄物病畜的屠宰品,如血液、皮毛
11、等被污染的皮、毛、人、运输和交通工具传染方式:直接传播、空气传播 口蹄疫危害大及防制困难的主要原因-中国畜牧街 口蹄疫的疫苗免疫与野毒鉴别诊断理论依据核技术手段1、目前利用的 FMD疫苗主要为灭活疫苗 ,弱毒疫苗已停止使用。灭活疫苗在体内不能复制。2、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只有病毒复制过程中才能产生。 FMDV 的聚合蛋白 在 逐级裂解中产生的非结构蛋白有 L、 2A、 2B、 3AB、 3ABC、 3D等。L 免疫原性弱2B重复性不好3D蛋白( virus infection associated antigen,VIAA),没有型特异性 , 灭活苗也可以检测出来。3ABC 免疫原性好, 感染后
12、1年仍可检出抗体。3、检测 3ABC蛋白抗体可以确定野毒感染-中国畜牧街 消灭口蹄疫的纯技术路线高密度疫 苗免疫高效灭活疫苗3ABC抗体检测阳性猪扑杀淘汰隐性带毒猪建立 FMDV阴性群-中国畜牧街 消灭口蹄疫必备条件1、疫苗的免疫与鉴别诊断技术的应用是防制FMDV的必备的技术支撑。2、扑杀发病猪和带毒猪是最终控制口蹄的必须手段。3、国家的行政干预及政策、法规的合理性及落实是扑灭 FMDV根本保证。希望有一天,养猪场(户)不再受该病的困扰!-中国畜牧街 集约化猪场防制 FMD应注意的几个问题l高度重视 领导、兽医和饲养员 l细心观察猪群状态l选择优质、高效的疫苗l增加免疫次数(每年 3次或 4次)l加强消毒 -消毒效果和次数l引种时要隔离观察后混群l密切关注亚洲 1型的流行动态,不放松 O型的防疫l流行的季节性已经不是很强l有条件的淘汰隐性带毒猪-中国畜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