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六节 岩体力学性能的现场测试.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2765957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节  岩体力学性能的现场测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六节  岩体力学性能的现场测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六节  岩体力学性能的现场测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六节  岩体力学性能的现场测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六节  岩体力学性能的现场测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6节 岩体力学性能的现场测试,室内的岩样试验,一方面,其体积小,另一方面,它脱离了现场岩体的地质力学特性。因而它不能充分地反映岩体力学性能,而岩体的野外现场试验就较为全面地反映岩体力学性能的全貌,这是室内岩石试验所不及的。,一、岩体的变形试验岩体现场变形试验有静力法及动力法两种。静力法指在选定的岩体表面、槽壁或钻孔壁面上施加法向静力荷载,并测定其岩体的变形值。然后绘制出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岩体的变形参数。方法有:千斤顶法荷载试验(承压板法)、径向荷载试验(水压法)、狭缝法。动力法用人工方法对岩体发射(或激发)弹性波(声波或地震波),并测定其在岩体中的传播速度,然后根据波动理论求岩体的变形参数

2、。(施加于岩体上的荷载则为动力荷载,如地震法,岩体的变形是因动力荷载引起的。)根据弹性波激发方式不同,分为:声波法和地震波法。通常求算岩体的弹性模量 及变形模量 用千斤顶法,求岩石的弹性抗力系数采用双筒法。,现场试验的试件制备,选定试点位置之后,首先要彻底清除表面松散、松动和破碎的岩石(可用锤轻敲岩面听声检查);然后用人工将表面凿平,要求凹凸差不超过5mm。再进行试点地质描述,画定试件表面的尺寸。对于承压板法只需确定承压板的中心点,再垂直钻一个埋设测承压板中心变形的钻孔(如果需要测中心变形的话),而后用水泥砂浆将承压面抹平,试件即告制备完成。对于单轴、三轴和抗剪试验,除单轴外,每组试件均需至少

3、三个,而且要切割成正立方体。其切割方法是在距试件尺寸边缘40cm用风钻连续切成槽,然后再用人工按试件尺寸切成40cm的宽槽,展现出正立方体试件。试件四侧人工开凿的凹凸差也要求不超过5mm,而且壁面相互垂直。最后进行试件面、壁的地质描述,再用水泥砂浆全部抹平封闭,试件即告完成。对比较破碎的试件,也有用水泥或加细钢筋将试件包起来再试验的做法。 现场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和抗剪试验的试件尺寸,一般为50cmX 50cmX 50cm或70cmX70cmX 70cm。其中,抗剪试验是采用正方体,而单轴、三轴试验的试件高度要求大于或等于边长的2倍。 软弱岩石或软弱结构面由于无法制备成上述试件,如需测定抗剪强度

4、时,可在洞壁按图(c)切槽,用埋设扁千斤顶(即测力枕)加压试验。若需测定变形或强度,也可按图(f)在洞壁切槽试验。这就是通常所谓的狭缝法试验。,现场试验的试件制备,(一) 承压板法(千斤顶法) 1、定义:用千斤顶加荷于垫板上,使荷载传到岩体中,故也称千斤顶法。一般在洞内或坑道内进行,如果地表上有反力装置的条件,也可在地表上进行。 2、设备装置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图432):垫板(承压板):方形或圆形,面积:0.25-1.2m2,材料:弹性、刚性。加荷装置 (千斤顶或压力枕): 500kN3000kN传力装置(传力支柱、传力柱垫板); 变形量测装置(测微计)。,承压板的刚度问题,(1)刚性垫板,压

5、力传递较均匀,承压面积也较大(直径80cm),有利于反映试点的裂隙影响,但相应要增大加载设备的容量。,(2)柔性垫板,当基岩较好、裂隙较少时,宜采用柔性垫板法,但测试操作较复杂; 当基岩破碎,裂隙发育时,宜采用刚性垫板法。虽然刚性垫板法的测试操作简单,但因设备较笨重,安装往往会带来困难;且在测定荷载时,不能消除千斤顶的摩擦阻力和承压板边缘易引起的应力集中。承压板的荷载面积与岩石的弹模相关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据日本研究的结果认为:当基岩裂隙间距小于10cm时,采用直径为80cm的柔性承压板与直径30cm的刚性承压板在同一基岩部位测试,其结果两者相当一致。,承压板的刚度问题,式中,,图4-33 岩体

6、现场变形试验加荷过 程示意图,3.测试岩体的变形可在垫板下面测定,也可在通过垫板 中心的轴线上距垫板一定距离处量测,4.算式 (测出压力和位移,由下列公式计算岩体的变形模量E),把岩体看作一个弹性半无限空间,用布辛涅斯克方程求得岩体表面的垂直向位移。,(1)垫板为柔性垫板(3种位移),a.岩体表面上垫板的中点处垂直位移,(4-80),式中:p-荷载; r-垫板的半径; -岩体的泊松比; E岩体的弹性模量,b.垫板的平均位移,(481),式中,A-受荷表面的面积;m-系数它取决于垫板的形状、刚度以及荷载分布等情况,其m值可见表45,c.带孔柔性垫板(中心有孔的压力枕)中心点的垂直位移,(483)

7、,注:在圆形板下不同荷载类型时,其相应的m值可见表46,(2)垫板为刚性垫板时,(482),式中:a和b为垫板的边长,(二) 径向荷载法(水压法、钻孔变形法 (求抗力系数K和弹模E) )径向荷载试验的实质是在岩体中开挖一圆筒形洞室,然后在这个洞室的某一段长度上施加垂直于岩体表面的均匀压力。压力可以用水压施加,称为水压法。也可用压力枕加压,称径向压力枕试验,在国外称为奥地利荷载试验。如图435,试验是靠一钢支承圆筒四周的压力枕同步对其四周岩体施加荷载,造成洞中一定长度范围(一般为2m)内的岩体产生径向压缩。,径向压缩的荷载要保持其变形在弹性范围内,径向位移的测定,不是在混凝土和岩面衬砌的接触面上

8、,而是在岩体内部大约15cm的深处测量。,变形模量按弹性厚壁圆筒的条件计算。,设岩体内任一点的位移为,当混凝土圈有分布缝时,作用于岩体面上的应力 ,,则,设 为洞壁(岩体面)的位移,当 时:,(三) 狭缝压力枕荷载试验法将岩体切割成槽,把压力枕埋于槽内,并用水泥砂浆浇注,使压力枕的两个面皆能很好的与槽的两侧岩面接触。当压力枕施加荷载于岩面之后,施加的荷载大小可由压力表测定,而岩面的平均位移 可从水泵(或油泵)打入压力枕中的水量(或油量)而推算出来。即,变形模量为,若在垂直岩壁上刻槽布置,则岩体的变形模量可按布辛涅斯克的弹性理论: 当实测的位移为已知时,,二、现场岩体直剪试验,(一)双千斤顶法,

9、1.要点:可按施加的推力与剪切面之间的夹角的大小而采用不同的加荷方法。双千斤顶试验中,一组试验不少于五块试件。,2.在不同p力作用下剪切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注1 当剪切面上存在裂隙、节理等滑面时,抗剪面积将分为剪断破坏和滑动破坏两部分,而把剪断破坏当作有效抗剪面积Fa,滑动破坏时的滑动面积为Fb。,3.绘制应力与位移特性曲线和剪应力与正应力强度曲线,有效抗剪面积,正压力仍由全部面积承担,总面积:,注2 施加于试件剪切面上的压力应该包括千斤顶施加的荷重、设备和试件的重量。 注3 在计算剪应力时,应扣除由于垂直压力而产生的滚轴滚动摩擦力。,注4 如果剪切面为倾斜面时,上述破坏面上的正、剪应力的计

10、算公式还应根据倾角的大小进行修正。,二、现场岩体直剪试验,(二)单千斤顶法 1、要点:单千斤顶法是现场无法施加垂直应力的情况下采用的。在山坡上或平洞内的预定剪切面上挖成各种主应力方向与固定剪切面成不同倾角的试件(通常剪切面倾角为150-350),2.破坏面上的正、剪应力计算(如图442),而,故,3.绘制岩体正-剪应力强度曲线,三、现场压缩试验,(一)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切割成的试件如图所示。在拟加压的试件表面(在图中为试件的上端)抹一层水泥砂浆,将表面抹平,并在其上放置方木和工字钢组成的垫层,以便把千斤顶施加的荷载经垫层均匀传给试体。根据试体破坏时千斤顶施加的最大荷载及试体受载截面积,计

11、算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二)岩体三轴抗压强度的测定 在一个随机性节理的岩体中,破坏面位置的预定是有困难的,用三轴试验可以量测岩体的抗剪强度和破坏面的位置及形态,这时,破坏面会沿最弱的面破坏。 1.试件 矩形块体,在试洞底板或洞壁的试验位置上,经过仔细凿刻和整平而成的,此矩形试件三边脱离原地岩体,而仅一边与岩体相连。目前,试件的大小可达2.80m1.40m2.80m,试件的基底与岩体相连的面积为2.80m1.40m.,2.加载与测试 试件准备好后,把压力枕埋置在刻槽内,以便施加2和3,而1是通过垂直千斤顶或压力枕施加的。在试验中量测和记录试件的位移。,3.绘制岩体试验应力圆包络线、强度曲线和岩

12、体特征曲线,从而测定应力位移关系曲线。确定应力的比例极限、屈服极限和破坏极限。关于不同应力状态下,现场三轴试验成果的计算分述如下:1.三轴应力在 状态下应力满足:上式中,L,M,N分别是某平面的法向方向余弦。令 L,M,N0,则在 平面坐标内表示为三个应力圆(图444)。,2.三轴应力在 状态下应力满足: (图445)上式在 平面坐标内表示为一个应力圆。3.三轴应力在 状态下应力满足:,1、岩体中有一结构面,其摩擦角 , ,岩石内摩擦角 , ,岩体受围压 ,受最大主应力 ,结构面与 方向夹角为 ,试算岩体是否沿结构面破坏?,作业,2、一岩石试件进行三轴试验,当侧压力 时,垂直压力 试件破坏,破坏面与最大主应力面夹角为 ,试求: (1)岩石的内摩擦角 ; (2)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及剪应力; (3)正应力为零的那个面上的抗剪强度。3、有一节理面,其起伏角 ,节理面的内摩擦角为 ,两壁岩石的内摩擦角 , 。作此节理面的强度线。( 曲线) 4、动力法和静力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不同?5、简述岩体变形特征及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