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陵君救赵论原文信陵君救赵论(唐顺之)原文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
2、,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
3、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
4、然得之,亦罪也。虽然,魏王亦不得为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 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注释窃符: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 。纾(sh):解除。诛:指责,责备。婚姻: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因信陵君的姐姐嫁于平原君,故谓。激:斥责。自为计
5、:为自己考虑。激谏:激烈率直地诤谏。背公死党:违背国家利益而为朋党效死尽力。重(zhng)相:指有崇高声望的大臣。威君:有显赫声威的君主。赘旒(zhu_li):连缀于旌旗上的飘带,比喻实权旁落的君主。衔恩:接受恩惠。履霜之渐:原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此处犹言事态产生严重的后果,是一步步发展来的。葬原仲:详见春秋左传庄公二十七年:“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非礼也。 ”翚(hu)帅师:翚,鲁国公子,字羽父。事详见春秋左传隐公四年:“诸侯伐郑,宋公派人到鲁国借兵,鲁公拒绝,羽父固请而行。 ”这是强臣无视君主的行为。帅,同“率” 。鉴赏明正德年间,以刘瑾为首的宦官专权,达到了高峰。明世宗即位后,曾着手对
6、宦官势力进行打击和限制,暂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不久便沉心道教,妄求长生,不理朝政,中外大权,一揽于严嵩之手。有识之士,莫不恶之。作者唐顺之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之下,借信陵君窃符救赵为论题,对其功过得失进行辩证分析而写作的一篇议论文,强调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性,抨击了目无君主的擅权行为。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客观效果的角度,肯定了信陵君的窃符救赵。第二部分则指出其窃符的思想出发点是错误的。第三部分从主观角度出发,说明面对赵国求救,自己认为应该怎样去做。文章前面指出不该怎么做,此处说明应该怎么做,一反一正,相得益彰,使论点更明确。接着又用“何为计不出此”设问,再次强调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
7、,并列举穰侯、虞卿为例,揭示利害关系,表明如此发展下去,君主就会变为“赘旒” ,成为无用的装饰物。这种比喻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足以震骇惊醒任大权旁落的君主,文章亦由此达到了高潮。最后部分对魏王、信陵君、如姬等人都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引春秋作陪,指出那些无礼于君王的人臣、任权失落的君主,皆应引此为戒。本篇立足于社稷,义正词严,欲抑先扬,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如对席论辩,一气呵成而结构谨严。内容丰富,文辞朴实。妙评诛信陵之心,暴信陵之罪,一层深一层,一节深一节,愈驳愈醒,愈转愈刻。词严义正,直使千载杨诩之案,一笔抹杀。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二此篇以窃符罪信陵,此俗解也。先生劈首驳去,直揭其无王之心畅发,而并罪及赵王、平原、侯生、如姬、魏王,无义不到,无笔不深。以此为时文,全陈当避席矣,吾于此文真无遗憾。清李扶九原编、黄仁黼重订古文笔法百篇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