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唐雎说信陵君》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

上传人:文库大全 文档编号:2764493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雎说信陵君》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唐雎说信陵君》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唐雎说信陵君》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唐雎说信陵君》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唐雎说信陵君》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唐雎说信陵君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作品介绍】唐雎说信陵君讲的是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了秦兵,保存了赵国。此刻,信陵君流露出自以为有功劳的神色。唐雎劝说公子不能采取这样的态度,要忘记自己的功劳。本文通过唐雎向信陵君的进言,说明一个人做了好事切不可居功自傲、于人有恩德的事不应放在心上的主旨。【原文】唐雎说信陵君出处:战国策魏策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

2、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 ”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注释】唐雎(j):人名。信陵君:即魏无忌,魏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公子。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 257 年) ,秦国攻打赵国,兵围邯郸,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兵救赵。可是,由于害怕秦国强大,到了赵国边境邺地,就停止前进,犹豫不决,采取观望态度。他用侯生计,通过魏王宠妃如姬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救了赵国。后为上将军,曾联合赵、韩、齐、楚、燕五国击退秦将蒙骜的进攻,把秦兵抑制在函谷关,因而威振天下。说(shu):劝说。晋鄙:魏国的将军。邯郸(hndn):赵国

3、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破:打败。存:使存在。赵王:赵孝成王,公元前 265 年至前 245 年在位。郊迎:到郊外迎接,表示敬重。憎(zng):恨,厌恶。德:恩德,恩惠。卒(c)然:作副词,意突然,通猝谨:谨慎,郑重。受:接受。教:教导。【白话翻译】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了秦兵,使赵国得以幸存。赵孝成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这时,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说,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掉的,有不可以不忘掉的。 ”信陵君说:“这话怎样讲呢?”唐雎回答说:“别人憎恨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人知道的;别人有恩德于我,是不可以忘记的;我有恩德于别人,是不可以不忘记

4、的。如今,你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秦兵,保存了赵国,这对赵国是大恩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会见到赵王了,希望你把救赵王的事忘掉吧!”信陵君说:“无忌我敬遵你的教诲。 ”【讲解】本文通过唐雎向信陵君的进言,说明一个人做了好事切不可居功自傲、于人有恩德的事不应放在心上的主旨。文章在表现这一主旨时,不是用直白方法,而是迂回切入。唐雎先从事情有不可知、不可不知,不可忘、不可不忘四种情况说起,再具体为人之憎我、我之憎人,人有德于我、我有德于人而应采取的不可不知、不可得而知,不可忘和不可不忘的四种态度,最后才落实到信陵君救赵一事上,说明这是有德于赵、不可不忘之事。辩证说来,环环相扣,严谨

5、有致;语句反复,却不刻板,回环有味,令人深思。这篇文章,篇幅至短,而文气则甚宽舒,在简单交代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郊迎的背景之后,重点写唐雎与信陵君的对话。唐雎先对信陵君说:“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这四句话,没头没脑,看似不着边际,不知所云,信陵君也的确不明白,难怪他会问:“何谓也?”于是唐雎不慌不忙,就信陵君的疑问,为他解释这四句话:“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这四句话可分两层,前二句为上层,后二句为下层,上层为宾,下层为主;在下层中,前句为宾,后句为主,宾主相衬,顿挫有致。 “吾

6、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是唐雎这番话的主旨,于是由泛言“可忘”与“不可忘” ,自然而然地引出要规劝的现实的具体的问题:“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水到渠成,情理自现。对唐雎之谏,信陵君欣然接受。这段对话,前半为虚笔,后半才落实,虚笔作铺垫,实写见真意,虚实结合,宽缓从容,不急不懈,飘逸有致。【写作背景】我国战国时代,诸侯逐鹿,相与争锋,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领域,都需要大批人才。此时, “士”便应运而生。 “士”是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或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或在某一方面有出类拔萃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便招募

7、这些人,收于门下,被称为“门客” 。 “门客”在那个时期发挥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掌握政策、运用策略,掌管外交和军队。各国的贵族为了图谋功业,都大量收养门客。但门客中的某些人因为确有才干,所以他们也要辩识真正思贤若渴的明主才能投奔,这样又促使一些贵族具有礼贤下士之风,达到他们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斗争胜利的目的。附录:比较唐雎不辱使命和唐雎说信陵君在唐雎不辱使命中在唐雎说信陵君中唐雎先从事情有不可知、不可不知,不可忘、不可不忘四种情况说起,再具体为人之憎我、我之憎人,人有德于我、我有德于人而应采取的不可不知、不可得而知,不可忘和不可不忘的四种态度,最后才落实到信陵君救赵一事上,说明这是有德于赵、不可不忘之事。辩证说来,环环相扣,严谨有致;语句反复,却不刻板,回环有味,令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