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人生最后一程的苦悲甜酸余华第七天读后有感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书中描写的荒诞更胜现实中的荒诞,书中描写的真实更胜现实中的真实。正如书名那样,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死后七天的遭遇,每一天都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这其中掺杂着回忆与虚妄、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让我们接触到人间的炼狱。主人公的幽灵杨飞,一路行进,从殡仪馆出发,一路跌跌撞撞,见到一群和他一样死无葬身之地的亡魂,这其中有作者的亲人,邻居,也有陌生人。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他们都遭遇到各种惨死。第一天,生命的逝去。杨飞的灵魂游荡在人间,从轰然倒塌的废墟中爬起,看到家门口贴着通知去殡仪馆火化的纸条
2、,带上预约号“A3”,前往殡仪馆。殡仪馆,分为普通区、贵宾区和 VIP 区。分别对应着普通人、有钱人和有权人。分别陈设着塑料白椅、高档沙发、豪华套房。分别享有着几百元的骨灰盒和几百元的寿衣和死无葬身之地、几万元的骨灰盒和几万元的寿衣和高端洋气的墓地、价值连城的骨灰盒和价值连城的寿衣和永垂不朽的墓地。普通人默默低语,走向国产焚尸炉,有钱人大声喧哗,走向进口焚尸炉,有权人昂首挺胸,不需要焚尸。他们需要政府维系着自己是因公事劳碌而死的谎言,确保自己的遗体完好无损流传千古。杨飞就是没有墓地的普通人。没有墓地,去向何方?就这样,他从殡仪馆茫然地走出,继续游荡。- 2 -第二天,第三天第七天,每天杨飞都遇
3、到了不同的人,或与他相识,或素味平生,他们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都经历各种惨死:有跳楼死的、有被车撞死的、有卖肾死的、有治不起病死的,还有被强拆死的。这些底层的死者死后因买不起墓地,都是死无葬身之地,不能够得到安息。这更多地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心,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民打抱不平,同时表达了对各种政府不作为的不满。杨金彪于杨飞而言,不是父亲却给了他最深厚的父爱。郑氏夫妇惨被拆迁,依然惦念他们的小女儿。车祸身亡的李月珍,永远是杨飞以及那许多小婴儿的妈妈。自杀的李青,仍旧感念从前的美好。鼠妹的为情自杀,伍超为鼠妹的墓地卖肾筹钱而死,张李二人的凶杀以及张刚父母的挟儿子以令警察局等等。
4、他们心性本善,或迫于生活,或迫于压力,离开了这个世界。死后的世界同样是分等级的。在殡仪馆里,有钱有权者享受 vip 待遇,普通人只能耐心等待,让领导先烧。没有墓地的亡灵们只能去往“死无葬身之地“。来到“死无葬身之地“的亡灵们都带着悔恨或是遗憾,但在这里却抛开了这些,获得了真正的平和安宁,就连生前针锋相对的仇家也在这里结成了不离不弃的伙伴。这个地方让这部小说有了一些温暖的色彩。虽然是一部描写死亡的小说,我却觉得它是余华作品中最温暖的一部。 “死无葬身之地“是对枉死者灵魂最好的告慰。这本书从鬼魂的角度和死后的世界来讲患难与救赎。和余华的- 3 -活着相比较,前者写的是历史,本书写的是现在,人对当下
5、的绝望肯定要比已经过去的更深。前者里面死去的人都还有安息之所,本书的凄凄更能触动人们的内心。但如果只是讲这些,那就是社会苦情新闻集合了,又怎能成就如此著作?余华让善良和真情在这些沉重丑陋的现实掩埋中伸出了一双手,杨金彪与杨飞的父子情,杨飞与李青的爱情,是书中的冬日暖阳。“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都一样。 “这是谭家鑫对女儿的宽慰,还有张李二人的吵闹作伴,以及鼠妹与婴儿们的歌唱 世界虽然有些残酷,但我们要去信任亲情、友情与爱情,这是我们生命最有力的旋律,是我们的希望。“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从活着 、 兄弟 、 许三观卖血记到第七天 ,余华无论用什么样的表述形式,都体现了一位作家现世忧患和人文情怀:生即是为了活着的忍耐,是为了对抗死的抗争,生命的原始价值亦是对抗苦难的磨合。 第七天值得一读。将目光转向我们这个真实的世界,总能找到书中最后七天的缩影,但这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真心希望世间少一些悲惨阴霾,多一些温暖人情。四班张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