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区肿瘤 ppt课件.pptx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749051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4.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肿瘤 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区肿瘤 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区肿瘤 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区肿瘤 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区肿瘤 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桥小脑角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CPA,桥小脑角( cerebellopontine angle, CPA ) 区是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好发部位之一。在各种占位性病变中, 70 80%为听神经鞘瘤, 10% 15% 为脑膜瘤, 5%为表皮样囊肿, 其他少见病变只占不到1% 。,CPA,The cerebellopontine angle (CPA) is the common area for the tumor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erebellopontine=cerebella(小脑)+pontine(桥的)Pontocerebellar angleCer

2、ebrum大脑,正常解剖(normal anatomy),脑桥和小脑交接的区域称为桥小脑角区。 面听神经脑池段、小脑前下动脉及内耳道是桥小脑角区重要的解剖结构。 内耳道双侧对称,如果一侧前后径增宽大于对侧3mm,提示病变的存在。,case1,患者,男,47岁,因“右耳鸣5年,右耳聋伴头痛1年,右侧面肌多次抽搐2天”入院.,平扫实性部分CT值29HU,囊性部分16HU。 增强后实性部分CT值70HU,囊性部分16HU。,Case2 F/45,右耳听力丧失5年,右侧面部麻木伴头痛1月,Case3 男性,57岁,听力下降1年,平扫实性部分CT值35HU,囊性部分20HU 增强后实性部分68HU,囊性

3、部分21HU。,1、听神经瘤( acoustic neuroma ),听神经瘤约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80%。 听神经早期未引起内听道扩大时,CT平扫难以发现 MR能显示早期的病变,表现为听神经局部增粗,需要做增强才能确定 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肿瘤小时信号均匀,增强均匀显著强化;较大的听神经瘤内常出现囊变或大部呈囊性(脑膜瘤囊变少见)。 锥形冰激凌征(CPA病变并向内听道内延伸),case4,Case5,男,56岁,因耳鸣4年余头昏2年余入院。 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2、脑膜瘤(meningoma),CT平扫,脑膜瘤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密度均匀,境界清楚; 与岩锥或小脑幕间广

4、基底相连; 常引起局部骨质硬化增生,可见内生骨疣; 脑膜瘤均匀明显强化; 可见脑膜尾征; 少数情况下,可以向内听道内延伸。,鉴别诊断,3、三叉神经瘤( trigeminal nerve tumor),三叉神经瘤发生率仅次于听神经瘤,为良性肿瘤,病理上分为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 临床症状主要饱了三叉神经痛,面部麻木,咀嚼肌萎缩;肿瘤较大时可同时累及第VI、VII、VIII对脑神经,出现复视、耳鸣、听力障碍和面神经麻痹。 肿瘤跨颅中、后窝,呈哑铃状,是其特征性表现。 肿瘤可经卵圆孔向颅外生长。内耳道无受累。 CT扫描呈等或稍低密度,也可因瘤内囊变坏死呈不均匀密度。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呈

5、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显著强化。,左三叉神经肿瘤 横断面T2WI 示肿瘤跨中后颅凹生长, 为哑铃形, 呈不均匀高信号, 边界清晰。,三叉神经瘤。横断面T 1WI 显示左侧肿瘤呈哑铃状。,Case6,男性,30岁,因右耳听力下降10年,左侧肢体无力感半年余入院。 查体:右耳听力下降,右手握持力差。,平扫CT值约612HU。 增强后CT值约210HU。,4、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表皮样囊肿比较少见,占颅内肿瘤的0.2%1.8%。可位于硬膜下、硬膜外、脑室或脑实质,但以硬膜下最多见,约半数位于桥小脑角区。 见缝就钻或匍匐性生长,生长缓慢,可包绕脑池内的血管和神经;呈分叶状,边

6、缘光滑,形态不规则。 CT平扫呈脑脊液样低密度,极低密度(含有较多胆固醇),等密度或高密度(含有较多蛋白); MR T1WI及T2WI呈脑脊液样信号,但信号略欠均匀,T2WI低信号可能与囊内粘液的高粘滞度有关;FLAIR和DWI序列显示病变敏感,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内容物和囊壁均不强化。,Case7项秀212806,5、皮样囊肿(dermoid cyst),皮样囊肿占脑内肿瘤的0.04%0.6%。好发于304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主要症状为癫痫和头痛。 皮样囊肿是皮肤外胚层剩件包埋于神经沟内发展而成。常有皮肤的各种成分,如皮脂腺、毛囊、毛发等结构。囊内容物较湿润, 含有较多的水分和脂肪,常夹杂

7、有毛发, 为该囊肿的主要特征。 巨检肿瘤多呈分叶状,边界清楚,瘤外层较表皮样囊肿为厚,并有乳头突入腔内,囊内含有黏稠油样脂类物质和液态胆固醇,生于脊柱和后颅窝者可见皮窦。皮样囊肿较表皮样囊肿易破裂,若破裂入脑室部位和蛛网膜下隙可引起剧烈的脑膜炎性反应。,CT 平扫多呈均匀低密度,少数呈高密度。肿瘤多呈圆形、卵圆形,边界清,瘤周无水肿,占位效应与肿瘤大小和部位有关。囊壁常见不完全钙化环。增强后不强化。 MRI 平扫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与皮样囊肿内含有液态脂类物质有关。少数T1WI、T2WI均呈不均匀信号,与内容物内钙盐沉着、陈旧性出血及毛发较多有关。若肿瘤自发破裂,可在脑室内见到脂肪-脑脊液平面,颇具特征性。,皮样囊肿(dermoid cyst),诊断思路,1、CPA区占位。 2、囊性还是实性,还是混合性? 3、实性(神经鞘瘤、脑膜瘤);囊性(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神经源性肿瘤囊变、皮样囊肿等); 4、根据形态、密度、强化表现及周围骨质等综合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肿瘤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