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300)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体育领域及相关领域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体要求是:1、必须认真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教育事业,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必须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在所研究的方向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
2、育教学、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熟练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的能力。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二、专业与研究方向(一)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1)01 学校体育02 体育社会学03 体育管理04 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二)运动人体科学(040302)05 体能训练与运动监控06 慢性疾病的运动干预07 运动锻炼的效果与评价08 大众健身与体育康复209 运动营养与运动能力(三)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10 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1 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2 篮球
3、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3 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4 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5 乒乓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6 网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7 羽毛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8 游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19 健美操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0 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21 一般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四)民族传统体育(040304)22 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23 中国武术文化与历史24 武术科学化训练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 学校实行弹性学制,提前毕业者按照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执行。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本人申请, 经导师同意、院长审核、学校批准,可延长学制半年或一年
4、。 四、课程设置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至少修满 36 学分。课程设置分必修课(学位课程) 、选修课和实践课三大类。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选修课是面向所有研究生开设的选学课程。实践课的 3 学分为必修学分。硕士研究生原则上须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修完规定的课程。补修课程是跨专业和同等学力考试入学的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要求补修大学本科3主干课程 2-3 门,补修课程不计学分。补修课程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商定,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计表开课学期及周学时课程类别 课 程编 号 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 备注11_00000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法
5、论 18 1 109_000003 英语 216 5 6 6公共课11_000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36 2 28 学分09_060002 运动训练学(人科、体教 必选,其他 2 学科可选) 36 2 209_060003高级运动生理学(人科、体教必选,其他 2 学科可选) 36 2 209_060005 体育哲学(人文必选,除人科外其他 2 学科可选) 36 2 209_060009 体育保健学(人科必选,其他 3 学科可选) 36 2 209_060103 学校体育学(除人科外其他 3 学科可选) 36 2 209_060012 体育科研方法(4 学科均必选) 36 2
6、 209_060401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民传必选,除人科外其他 2 学科可选)36 2 2学科基础课09_060402 武术理论基础(民传必选,除人科外其他 2 学科可选) 36 2 28 学分09_060104 社会学概论 36 2 209_060011 体育原理导论 36 2 214_060101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导论 36 2 209_060014 体育经济学 36 2 2体育人文社会学 09_060107 专业方向课 72 4 2 212 学分09_060006 运动生物化学 36 2 209_060007 运动生物力学 36 2 214_060202 运动机能形态学 36 2 2必
7、修课学位课程专业主干课运动人体科学 14_060203 运动科学综合实验技能 36 2 212 学分414_060201 专业方向课 72 4 2 209_060001 体育教学论 36 2 209_060004 运动心理学 36 2 209_060007 运动生物力学 36 2 211_064006 运动技能学习原理 36 2 2体育教育训练学 14_060301 专项理论与实践 72 4 2 212 学分09_060403 武术文化史 36 2 209_060404 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 36 2 209_060405 武术教学与训练 72 4 2 209_060407 中外体育比较 36
8、2 2民族传统体育学 14_060401 古典文献导读 36 2 212 学分14_060001 体育学科发展前沿专题 36 2 2 必选09_060013 体育统计学 36 2 2 必选11_064001 逻辑学 36 2 2 必选09_060001X 体育教学论 36 2 209_060002X 运动训练学 36 2 209_060003X 高级运动生理学 36 2 209_060004X 运动心理学 36 2 209_060005X 体育哲学 36 2 209_060008 运动营养学 36 2 209_060010 体育管理学 36 2 209_060102 体育社会学 36 2 21
9、4_060102 体育休闲学 36 2 214_060103 体育传播学 36 2 2选修课14_060204 康复体能训练 36 2 2至少修6学分实践课09_069001 教学实践 2 2 学分五、考核方式5必修课程安排考试,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试成绩达到 75 分以上方可获得学分;选修课可安排考试或考查,选修课程成绩达到 60 分以上即可获得学分。课程考试可采用笔试、口试、作业等多种方式,但应以笔试为主(不低于 60%) 。选修课程可通过考试、考查获得学分。课程考试或考查不合者可给予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需重修学分。具体考核办法按河南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的规定执行。六、教学
10、实践与文献阅读及学术活动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从事必要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包括专业教学(训练)学习,也可以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活动。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与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研和助管的工作结合起来。教学实践经考核合格者,计 2 学分。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文献阅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都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文献阅读不按课程开设,纳入论文指导环节,阅读内容及指导方式由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商
11、定,研究生完成后记 1 学分。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相应的学术活动(如参加论文科报会、听取专家讲学、旁听开题报告、论文答辩等) ,开题报告前参加学术活动的课时累计不少于 40 学时(其中听取校外专家讲学不少于 10 学时 ) ,论文答辩前参加学术活动的课时累计不少于 50 学时。本环节不计学分,但未达到规定要求者,不允许参加开题报告和论文答辩。七、业务实习与社会实践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可以根据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的需要,外出进行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收集资料以及实验等业务操练和社会实践工作。本环节一般安排在第二、第三学年进行。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均不计学分,但要进行检查、总结及考评。八、
12、培养方式与方法1、学院根据具体情况,在新生入学后的一个月左右进行导师和研究生的双向选择,最终确定导师。62、新生入校三个月内,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计划,经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审定,报研究生学院批准实施。个人培养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必须要改动时,要履行相关手续。3、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导师培养条件的中青年教师组成,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4、研究生的指导小组应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
13、个人培养计划。(2)监督指导学位课程的设置,并负责考核命题及评分等工作。(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审核、中期考核,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对研究生的培养,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调查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九、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应至少用一年以上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一)选题与开题1、研究生一般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向专家组作开题报告(跨学科的选题,开题时应聘请相关学科专家 1-2 人) ,提交撰写论文的工作计划,经专家组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论文工作
14、计划切实可行,方可正式开展论文工作。第四学期 5 月份结合中期考核对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2、研究生在开题前,必须了解自己所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和成就,并完成与题目相关的有较大信息量的文献综述,明确自己所研究内容的创新之处。3、论文开题工作由所在教研室负责组织,学院主管领导和研究生工作秘书进行检查督促。开题结束后将开题报告书及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审核表交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备案。4、开题报告书的格式与内容按照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模板中的要求执行。7(二)学位论文1、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中的资料要详实可靠、观点正确、思路清晰。论文应有一定的理论意
15、义和实践意义。论文工作要有足够的工作量,字数一般不少于 3 万字。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课题) ,但应分清职责,明确区分研究生独立完成的范畴。2、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并至少公开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3、提交的学位论文经学校查重合格后,进行校内外专家“双盲”评审,评审通过者应根据专家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修改。评审未通过者须修改半年或一年后重新提交,再次进行“双盲”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申请答辩。4、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规范按照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执行。5、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按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16、(三)学位授予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取得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院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授予教育学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主要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9_060002 课程名称:运动训练学总 学 时:36 学 分:2开设单位:体育学院 开课学期:授课教师: 韩勤英教学目的:通过运动训练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确运动训练的本质,较系统地掌握运动训练过程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运动实践中遇到各种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专业训练以及业余训练工作的能力;为培养从事运动训练及体育运动的专门人材打基础。教学内容:8教学形式与学时分配实践能力培养专题 教
17、学 内 容讲授讨论 作业学时合计专题 1 运动训练学整体概述 2 2 4专题 2 运动训练理论热点问题研究 4 2 6专题 3 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研究 4 2 6专题 4 运动训练方法手段研究 4 2 6专题 5 竞技能力相关研究 6 2 8专题 6 运动训练计划相关研究 4 2 6学 时 合 计 24 8 4 3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田麦久、刘大庆著, 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年 2 月第 1 版主要参考书目:1.杨桦、李宗浩运动训练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0 月第 1 版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7 月第 1 版3.杨桦等竞技体育与奥运
18、备战重要问题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年4.徐本立21 世纪中国竞技体育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年5.徐玖平人体运动训练征结构系统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年6.相关网站连接: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央视体育频道、搜狐体育频道、中华网体育频道、新浪体育频道等。课程编号:09_060003 课程名称:高级运动生理学总 学 时:36 学 分:2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开设学期:授课教师: 党晓云 王建设教学目的:使学生深入了解运动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掌握人体生理机能的生理生化评定方法;运动员的训练监控;运动
19、生理学目前的研究热点及其现状和进展。9教学内容:1. 运动负荷监控2. 运动员机能评定3. 最大摄氧量及研究进展4. 运动免疫及研究进展5. 身体成分的测量方法及研究进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无固定教材主要参考书目:1. (美)杰克威尔莫尔,王瑞元译,运动生理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2. 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课程编号:09_060005 课程名称:体育哲学总 学 时: 36 学 分:2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开设学期:授课教师: 王苏杭教学目的:了解我国体育哲学学科的属性、范畴、学科地位、学科特征、研究方法以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体育发展
20、的影响;运用文化价值理论,认识体育的社会功能、价值取向及其评判基准;研究和分析我国主要体育学派的理论和实践的特点。教学内容:1.体育概念的形成及其发展和演变2.身体活动的异化和分离3.体育及相关活动的联系和区分4.健身的价值5.体育与健康的关系6.体育的有价值原则7.对学校体育改革有关问题的理论研究108.我为什么要跑得这么快?9.人类为什么要额外进行身体活动?10.体育能健身吗?11.对“增强体质”的哲学思考12.论体育理论研究中的语言学问题13.面向未来的学校体育改革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体育哲学导论,2007 年 12 月,中国戏剧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1.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2
21、.李力研:野蛮的文明3.林笑峰杨文轩等:体育学原理4.胡小明:体育美 、 体育人类学 、 体育休闲论5.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6.谭华:体育本质论课程编号:09_060009 课程名称:体育保健学总 学 时:36 学 分:2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开设学期:II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研究生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使学生从卫生保健学的角度去研究不同的体育运动形式与环境对人体所带来的不同影响,以及人体对体育运动所表现出的反应与适应;通过学习,让研究生最适合于个体生理条件的体育运动形式,以保证人体的健康,促进体质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教学内容: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体质与健康教育及体育运动中
22、的保健规律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体育保健学涵盖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涉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等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主要内容包括:体育卫生;保健按摩;体育疗法;体育伤11病的预防和处理;体能训练等。主要任务是运用医学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务监督和指导,使体育锻炼能更好地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效果。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体育保健学 姚鸿恩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1、荣湘江等体育康复、运动处方、医务监督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2、赵斌体育保健学学习指
23、导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 .3、曲綿域.运动医学.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 4、邓树勋. 体育保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课程编号:09_040301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总 学 时:36 学 分:2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开设学期:II授课教师: 霍军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学校体育的发展沿革、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作用、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提高的作用等;体育课程改革、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内容和评价;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课外体育活动、训练、竞赛的形式;体育教师的素养和继续教育等相关内容,
24、掌握体育课程分析方法,提高分析驾驭体育教学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能力,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第四章: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第五章: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12第六章:体育课程的实施第七章:体育教学的本质、教学目标的制定与体育教学内容第八章: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设计、体育学习评价第九章: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十章: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第十一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第十二章:课余体育竞
25、赛的特点与实施第十三章:理想的体育教师第十四章: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第十五章:体育教师专业化与终身学习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潘绍伟,于可红, 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主要参考书目:1. 王健.体育原理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杨文轩.体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于素梅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4周登嵩 学校体育学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5毛振明 体育教学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课程编号:09_060012 课程名称:体育科研方法总 学 时:36 学 分:2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开设学期:授课教
26、师: 关朝阳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体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为在校学生完成学位论文,进行科研活动提供方法指导,为今后从事体育科研工作打下理论基础。2、提高学生从事体育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体育科研的兴趣、形成科研自觉。133、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树立追求真理,探索末知,崇尚科学的志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对待科研、工作和生活。教学内容:第一章 体育科学研究导论第二章 选择研究课题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计划第四章 资料与事实的收集方法第五章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第六章 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与评价教材及主要参考
27、书目:教材:1、周登嵩,黄汉升.体育科研方法导论(全国体育学专业研究生系列通识教材),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2、张力为著.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主要参考书目:1、黄汉升主编.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2 版) ,2006.2、陈小蓉主编.体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编写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课程编号:09_060401 课程名称: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总 学 时:36 学 分:2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开设学期:授课教师: 吉灿忠、崔浩澜、毛爱华教学目的:
28、1、让学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其本知识、技术、理论基础,明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构成重素。2、让学生了解当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最新研究进展,充实学生的专业技术甄别能力,优化学科知识结构。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热情,夯实学生的研究基础,培育他们的爱国14精神和民族主义观念教育。教学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是一门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历史生成、技术表现和内涵职能的课程,对提高研究生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技术知识的认知与提高具有重要学科意义。本门课程讲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分类、职能和表现特征;中国武术的历史及其文化内涵、分类、理论基础,中国导引术的产生、发展演变,以及其基本理论结构和主要技
29、术方法;回顾当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最新进展和未来走势,破解本土体育在国际文化冲突中所遭遇的困惑,盘点未来时空中存活的新路径、新举措、新方法。思考传统养生体育在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本门课程集文化性、体育性和知识性为一体,具有重要时代意义。其教学内容具体如下:1、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特征2、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3、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4、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基础5、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作用6、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分布7、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8、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9、传统思维方式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10、从易道溯源传统体育的基本理论11、民族体育的发展历程及展望12
30、、传统武术的现代化传播13、传统养生体育在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周伟良等, 高级民族传统体育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目:1美泰勒.文化人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胡小明.民族传统体育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154胡小明、虞重干.休闲体育理论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周星.国家与民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7高有鹏.庙会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课
31、程编号:09_060402 课程名称:武术理论基础总 学 时:36 学 分:2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开设学期:授课教师: 崔浩澜教学目的:培养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思想,掌握武术理论基础。从而有助于我们从全方位、从本质上、从深层次上理解武术的真締。教学内容:1、武术文化概述2、武术的特点、武术的价值3、武术的流派与分类、武术理论的基本范畴4、武术运动理论基础探源。武术与中国古代哲学、武术与宗教5、武术与儒家伦常,武术与人体养生、武术与兵家6、武术运动自身理论体系雏论,武术运动三说三论、武术运动美学议7、武术与现代科学管窥。武术项目的心理特点、武术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 。武术运动与解剖形
32、态学、武术运动与生物力8、武术理论的研究和展望。 教学要求:理论教学要循序渐进,由基础理论开始逐步引入教学实践和套路、散手学习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武术理论基础 主要参考书目:中国武术教程(体育院校教材) 、武术(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 、武术(高等学校教材) 、武术(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16课程编号:09_060104 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总 学 时:36 学 分:2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开设学期:授课教师: 张长伟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体育人文专业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观点、理论和方法,分析相关社会现象,认识相关社会问题。教学内容: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一门基础
33、学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简史;第二是微观社会学,包括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群体和家庭等;第三是宏观社会学,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制度、社区、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等;第四是社会运行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包括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3 版,2010 年主要参考书目:C赖特米尔斯著, 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等译,三联书店 2001 年版。卡伦维吉伦特著, 社会学的意蕴张惠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汉斯林著, 社会学入门林聚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乔恩威特,
34、社会学的邀请林聚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彼得伯格著, 与社会学同游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费孝通著, 乡土中国 ,北京 三联书店 1985 年版吉登斯著, 社会的构成 结构化理论大纲 ,三联书店 1998 年版课程编号:09_060011 课程名称:体育原理导论总 学 时:36 学 分:2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开设学期:II授课教师: 霍军17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基本原理、体育课程设计、体育课程实施、体育课程评价、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文化、体育体制、训练计划与安排等相关内容,掌握体育原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驾驭体育原理的能力,在实际教
35、学中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能力,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体育原理导论是分科课程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原理与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概念的演变、体育改革,体育体制,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在教学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详细论述了体育原理、体育课程、体育体制、体育本质,重点探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36、、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多学科科学。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体育概念和功能第一节:体育概念第二节:体育功能一、健身功能二、娱乐功能三、情感功能四、经济政治功能五、教育文化功能六、社会化功能第二章:体育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第二节:西方体育文化的功能第三节: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及其对体育的影响第三章:体育体制第一节:举国体制的由来、利弊18第二节: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第四章:体育科学第一节:体育科学体系的形成第二节:体育科学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势第三节: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及体系构成第五章:体育训练原理第一节:体育竞赛和运动训练的安排第二节:体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完善第三
37、节:科学训练的方法与原则第六章:体育改革第一节: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学第二节:体育教学实践的落实与转变第三节: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应对课程的策略第七章:体育原理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王健,侯斌, 体育原理导论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7主要参考书目:(1)体育编写组.体育原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版(2)钟启泉.课程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版(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版(4)杨文轩.体育概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版(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版(6)郭太玮.体
38、育课程导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版课程编号: 14_060101 课程名称: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导论总 学 时: 36 学 分:2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开设学期:授课教师: 王健、王颢霖教学目的:19(1)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3)培养学生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教学内容:绪论第一章 20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走向第一节 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第二节 20 世纪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展的启示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第四节 对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第二章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议题第一节 关于经济发
39、展的主要议题第二节 关于社会发展的主要议题第三章 国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借鉴第一节 对部分国外子学科译著的介绍第二节 对部分国外子学科原著的介绍第四章 中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回顾与现状第一节 中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简单回顾第二节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第三节 中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 21 世纪中国体育实践对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诉求第一节 中国体育改革中存有争议的理论问题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引发的体育理论问题第三节 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理论问题第四节 体育文化研究中的理论问题第五节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第六章 21 世纪中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框架第一节
40、重构体育人文观第二节 重构体育社会观第七章 中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框架20第一节 确定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框架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21 世纪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基础第八章 中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框架第一节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机构设置第二节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机制第三节 振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措施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卢元镇主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研究生教学用书)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年 5 月第 2 版主要参考书目:1.人文社会科学导论 ,作者:朱红文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1.01 2.理论阐释 体育与社会 ,作者:(美)约
41、瑟夫马奎尔, (美)凯文杨著,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013 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 ,作者:吴光远,黄亚玲主编,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1.06 4.体育社会学 ,作者:卢元镇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075. 西方体育社会学 理论、视点、方法 ,作者:仇军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016.体育经济学 ,作者:丛湖平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087.体育美学 ,作者:胡小明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048.体育法学导论 ,作者:周爱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
42、.08课程编号:09_060014 课程名称:体育经济学总 学 时: 36 学 分:2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开设学期:授课教师: 王健、王颢霖教学目的:(1)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向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讲授体育经济学理论知识,21使其形成一定的体育经济学知识结构体系。(2)掌握体育市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3)熟悉与体育经济相关的体育产业政策与市场法规。(4)使学生了解中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态势;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掌握体育经济学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体育经济学概述第二节 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 体
43、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一节 体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 体育的产业化与市场化第三章 体育商品第一节 体育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第二节 体育商品的属性和特征第三节 体育商品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章 体育资源、体育资产、体育资金第一节 体育资源第二节 体育资产第三节 体育资金第五章 体育市场经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第一节 体育市场经济效益的概念与分析第二节 体育市场经营的成本核算第二节 体育市场经济效益分析第六章 体育市场的供需及体育市场机制第一节 体育市场的供给分析第二节 体育市场的需求第三节 体育市场机制研究第七章 体育产品价格22第一节 体育产品价格的决定第二节 弹性理论及其在体育市场中的运用第
44、八章 体育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 体育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影响体育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分析第三节 体制转轨时期的消费者行为第九章 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第一节 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第二节 中国体育管理组织系统第三节 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第十章 体育产业政策第一节 体育产业政策的作用与目标第二节 体育产业政策的体系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骆秉全著体育经济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 5 月主要参考书目:1.体育经济学 ,作者:(美)迈克尔利兹(Michael Leeds) , (美)彼得冯阿尔门(Peter von Allmen)著;杨玉明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45、:2003.03 2.体育经济学 ,作者:丛湖平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08 3.体育经济学(第 1 卷) ,作者:(美)汉弗莱斯, (美)霍华德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064.体育经济学(第 2 卷) ,作者:(美)汉弗莱斯, (美)霍华德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格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5.体育经济学概论 ,作者:骆秉全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05 6.体育经济学教学案例 ,作者:钟天朗,徐琳编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07 23课程编号:09_060006 课程名称:运
46、动生物化学总 学 时: 36 学 分:2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开设学期:II授课教师: 杨军英 翟鹏飞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能量代谢与营养补充,运动性疲劳及恢复特点,从分子水平掌握体育运动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内在联系,从而领悟体育锻炼的目的,并向学生介绍分子生物学世纪动态和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和发展趋势,使学生认识运动的本质和特性,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运动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教学内容:1、运动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2、运动与糖代谢3、运动与脂肪代谢4、运动与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5、运动时的代谢调节6、运动能力的生物化学7、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物化学评定教材及主要参考
47、书目:教材:无固定教材。主要参考书目:1.运动生物化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冯美云,2005 年2.运动生物化学 ,陕西人民出版社,雷志平,2012 3 运动生物化学原理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张蕴琨,丁树哲,20144.运动机能的生物化学评定 ,邱忠平,刘源月,和虹,科学出版社,2012课程编号:14_060202 课程名称:运动机能形态学总 学 时:36 学时 学 分:2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开设学期:24授课教师: 王蕊教学目的:1.掌握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用解剖学和人类学的观点来分析运动员的姿势和动作。了解各项运动员的外部形态特征,身体发育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时身体内部器官位置的变化等。2.掌握运动员身体各部分比例特征、体型、生长发育中身体各部分之间比例的变化以及运动遗传因素等问题。3.掌握运动机能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及实践意义。教学内容:一、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 (10 学时)主要内容:1.人体的形态结构2.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教学要求:掌握人体运动系统中骨、骨骼肌、心脏的基本形态和运动对其影响;了解人体其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二、身体的生长发育特点;运动员身体各部分比例特征、体型、生长发育中身体各部分之间比例的变化以及运动遗传因素等问题。 (10 学时)主要内容:1.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