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自己整理).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737035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自己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自己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感冒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15 掐五指节 3 遍发热重:+推六腑 15 提捏大椎 10 次鼻塞重:+揉阳池 10呕 吐:+清胃 10(运八卦)咳、痰:+运八卦 10 痰盛+ 清补脾 10伴惊风:平肝 30 清肺 15 推天河水 30惊觉角弓反张目上翻+下捣小天心 2 分钟 斜视相反方向捣夹 滞:+运八卦 15 清脾(胃) 10便有食:+清大肠 102、寒热往来分阴阳 10 推大四横纹 10 揉外劳宫 153、急性支气管炎运八卦 15 平肝清肺 10 清胃 10 天河水 10发热超 38.5+推六腑 10喘重改为逆八卦喘重湿罗音+小横纹 10喘重干罗音+大四横纹 10慢性支气管炎按急性操作

2、两次后改用补法揉二马 10 补脾 10 平肝清肺 10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方法一:逆运八卦 10 揉二马 10 推大四横纹 10 清胃 5推六腑 15方法二:揉二马 10 补脾 10 清肺 10 天河水 104、肺炎逆运八卦 10 平肝清肺 10 揉小横纹 10 推六腑 10高热惊厥+捣小天心 2头痛鼻塞+揉阳池 10体温下降症状减轻改运八卦 10 平肝清肺 10 推大四横纹10 天河水 105、顿咳(百日咳)逆运八卦 15 揉小横纹 15 清胃 10 天河水或推六腑 10+-痉挛期,咳嗽痰稠,咳吐不利。改用逆运八卦 10 揉小横纹 10 推六腑 10 捣小天心 5病久,气血亏损,体弱消瘦,咳

3、嗽不典型,治宜清肺养阴。改用揉二马 10 清补脾 10揉小横纹 10 天河水 106、厌食运八卦 10 清胃 10 天河水 10 推大四横纹 10脾胃虚弱去清胃改用清补脾 10+捏脊 5-7 遍7、鼻炎寒症:平肝清肺 10 揉一窝蜂 10 揉外劳宫 5热症:天河水 10 平肝清肺 10 揉阳池 108、鼻窦炎平肝清肺 20 推六腑 15 揉阳池 109、扁桃体炎平肝清肺 10 清胃 10 天河水 20热重+推六腑 20-3010、口腔炎发热者:清胃 10 天河水 20 推六腑 10不发热:去推六腑11、口疮选择一:清胃 15 天河水 15 推大四横纹 10选择二:清脾 15 清胃 15 天河水

4、 10发热+推六腑 20流口水+揉小横纹 10烦躁惊悸+捣小天心 2 分钟外用西瓜霜、冰硼散12、哮喘寒性:逆运八卦 15 揉外劳宫 10 推大四横纹 10 清肺 5热性:逆运八卦 15 推天河水 10 推大四横纹 10缓解期:揉二马 15 清补脾 15 运八卦 10热重:+推六腑 1513、脘腹痛气郁腹痛:平肝 15 运八卦 15 推大四横纹 10 揉板门 10食积腹痛:平肝 10 清胃 10 清脾 10 运八卦 15 揉板门15 清大肠 15寒性腹痛:揉一窝蜂 10 揉外劳宫 10 揉板门 15 运八卦15 推天河水 10如有形寒积+清补大肠 10热性腹痛:平肝 10 清胃 10 推天河水

5、 10 揉板门 15肠套叠腹痛:揉外劳宫(手法加重)20 清脾 10 清胃 10清大肠 15 推大四横纹 15肠套叠开后用清补脾善后 10蛔虫腹痛:第一次揉外劳宫 15 平肝 15 第二次 15 清胃10 清大肠 10淤血腹痛:推大四横纹 10 揉外劳宫 10 揉板门 15 天河水 10虚寒腹痛:揉外劳宫 15 清补脾 10 揉板门 15 推大四横纹 1014、呕吐伤食呕吐:揉板门 15 运八卦 15 清胃 10 清补脾 10胃热呕吐:清胃 15 平肝 10 推天河水 10 运八卦 15腹痛+揉板门 15便秘+清大肠 10阴虚呕吐:揉二人上马 10 揉板门 15 清胃 10 运八卦 15清补脾

6、 15夹惊呕吐:平肝 10 清胃 10 运八卦 15 揉板门 15 天河水10 揉外劳宫 10胃寒呕吐:揉外劳宫 15 揉板门 15 平肝 10 清胃 10 运八卦 15外中寒邪兼腹痛+揉一窝风 15有形寒积+清大肠 15寒伤脾胃+清补脾 10 兼冷泻亦同15、呃逆实证有热者:运八卦 10 清胃 10 推六腑 15虚证有寒者:运八卦 10 揉外劳宫 10 清补脾 1516、疳积揉二马 15 补脾 15 平肝 5腹胀重+推大四横纹 10有痰者+运八卦 10腹痛明显者改用揉外劳宫 15 补脾 15 平肝 5以上疗法加刺四缝穴,隔日针一次,对疳积有特效17、自汗盗汗自汗:揉二马 15 清补脾 10

7、运八卦 10 清肺 5盗汗:运八卦 10 揉二马 10 天河水 10 平肝 518、遗尿揉二马 20 清补脾 10 揉外劳宫 10注:尿频小便频数多属虚证或气虚或阴虚治疗可参考遗尿小便少色黄、急躁、手足心热去揉外劳宫加平肝 5、推天河水 1019、脱肛补脾 15 揉外劳宫 10 清补大肠 10大便干+运水入土 10脾肾不足便溏+揉二马 1020、便秘选择一:清补脾 10 清大肠 15 运水入土 10 平肝 5选择二:独揉神阙 15略带热像:运水入土 10 清大肠 15 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5腹胀+推大四横纹 1021、腹泻伤食泻重症(十余次,有脱水现象)运八卦 10 清胃 15 天河水 15

8、 利小便 10+-腹痛重者+ 揉外劳宫 10-15轻症(5-6 次)运八卦 10 清胃 15 天河水 15日久邪实兼体虚者,消化不良、便黄、脉滑无力者。运八卦 10 揉二马 10 清胃 10 推六腑 10脾虚泻轻症:揉外劳宫 10 清补脾 10 平肝 5+-有热者+ 天河水 15重症:揉二马 10 清补脾 10 清补大肠 15寒泻揉外劳宫 20 清胃 10 天河水 10热泻选择一:推六腑 15 清大肠 15 清脾胃 10 下推七节骨 2分选择二:运八卦 10 清胃 10 推六腑 15+-推 1-2 次减轻,可酌情改用运八卦 10 清胃 15 天河水15 平肝 522、痢疾慢性痢疾选择一:揉外劳

9、宫 15 清补大肠 15 揉二马 10 平肝 5选择二:清补大肠,独穴推 40 效佳急性痢疾白痢:揉外劳宫 10 清补大肠 15 清补脾 10+-有热者+ 推天河水 20 平肝 5体虚者+揉二马 1023、赤痢选择一:推六腑 15 清脾 10 清胃 10 清大肠 15 利小便 5下推七节骨 2 分选择二:推六腑 15 运八卦 10 清大肠 15 平肝 5 下推七节骨 2 分高温退后选择一:清大肠,独推 40选择二:清补大肠 15 运水入土 10 利小便 10急惊风抽风缓解后,推六腑 20 平肝清肺 10 推天河水 10 捣小天心 5+-胸闷 +运八卦 10头痛或角弓反张+揉阳池 10 掐精灵、

10、威灵,掐五指节(每节 5 次)急救或缓解痉挛:拿列缺,掐人中24、慢惊风揉阳池 10 揉二马 15 补脾 10 捣小天心 5 平肝 5+-痰盛 +运八卦 10 揉小横纹 10腹痛+揉外劳宫 10腹痛泄泻完谷不化改用揉外劳宫 15 补脾 10 清补大肠 10 平肝(或捣小天心)5推拿结束后均掐五指节,掐精灵、威灵。抽风缓解后禁睡25、惊风变证惊风前仆:上捣小天心,李老当时以 100 下为一次;揉二马、阳池,各 100 下;掐左右合谷,各 100 下。以上为一次治疗程序。但上捣小天心不能过用,如过用,症状反成后仰。胎 风:治法一平肝 15 揉阳池 15 清肺 10 天河水 15 掐五指节 2 分治

11、法二平肝 10 清胃 10 运八卦15 揉板门 15 天河水 10 揉外劳宫 10洗浴受惊平肝 15 揉阳池 15 掐五指节 2-5 分钟26、惊风后遗症目睛不正:向相反方向捣小天心 2-5。左斜右捣,右斜左捣,上斜下捣,下斜上捣,斗睛由中心向两侧分捣,中病即止。余风未尽:平肝 15 揉阳池 10余热不清:平肝 15 清肺 15 天河水 15耳 聋:平肝 15 补肾 15痰 多:运八卦 15 推大四横纹 10 捣小天心 10下肢失灵:揉二马 15 清补脾(多推取效)20喑 哑 :天河水 15 清肺 10,最后加清补脾 15,以助肺金四肢拘挛:(病因复杂,须依次治疗)治法一风热尚盛,平肝 15

12、清肺 10 天河水 10治法二醒镇清窍,揉阳池 15 下捣小天心 10治法三舒筋,益脾肾,平肝 10 清补脾 10治法四补肾,调和气血,推大四横纹 10,掐五指节 2-5治法五最后揉二马 10 补益肾中水火收工余邪成痫:轻 平肝 15 清补脾 10 揉二马 10 捣小天心10 掐五指节一遍收尾重 平肝 15 清补脾 15 推六腑 15捣小天心 10 掐五指节一遍收尾27、癫痫(羊癫疯)重 平肝 15 清补脾 15 推六腑 15 捣小天心 10轻 平肝 15 清补脾 10 揉二马 10 捣小天心 10两种方法最后都要掐一遍五指节28、水痘清肺 10 清胃 10 天河水 20+-热重者去天河水改用

13、推六腑 30头痛+揉阳池 10呕吐+揉板门 1029、痄腮(腮腺炎)推六腑 20 清胃 10 每日 1 次,3-4 次可消+-男孩并发睾丸炎,睾丸红肿疼痛下坠。治法改用:选择一:揉二马 15 补脾 10 利小便 10选择二:揉二马 15 平肝 10 清胃 10 天河水 1030、麻疹一般疹子发热不高(39以下):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10 清胃10高烧(39.5以上,麻疹不透并发肺炎):推六腑 20平肝清肺 10 清胃 10+-咳喘重+ 运八卦 15黑疹子揉外劳宫 20 推六腑 30 平肝清肺 10 清胃 10+-喘重 +推大四横纹 10惊悸抽风+捣小天心 1-2 分钟白疹子揉外劳宫 15

14、平肝清肺 10 揉二马 15 推天河水 30+-体温不升,体质虚弱者,去二马、天河水,+推三关10再服香菜水,一般可出麻疹后腹泻清胃 5 清补大肠 10 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15,临表消失,用清补脾 15 揉二马 10 善后麻疹后咳喘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10 运八卦 10,症状消失后用清补脾 15 揉二马 10麻疹逆证逆证阴证:平肝清肺 15 天河水 30+-兼泻 +利小便穴 10(即膀胱穴和小肠穴) ,清补大肠穴15兼喑哑仍用平肝 15(手法力量加重) ,清肺 15(手法力量加重) ,加清胃 5-10(中病即止,不可过用) 。唇干口渴过甚,加清胃 5-10(中病即止,不可过用)。咳嗽

15、较重,仍用清肺 15(加重) ,加运八卦 20兼咽喉红肿,仍用天河水 30(加重) ,加清胃 5-10兼目赤太甚,仍用平肝 15(手法力量加重)服食热性发物,发疹上多下稀,加清胃 5-10(不可过用)发痒发喘+运八卦 15误食酸凉,体温渐减,加揉二人上马 15伤热,适当+清胃 5,重者+推六腑 20伤凉,+揉二马 10,也可加揉外劳宫 10如麻疹仍不畅透,+揉二马 15逆证阳证:平肝清肺 10,天河水 20,仍不畅透,加揉二马 15邪毒入血:推六腑 20 揉二马 10 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20+-体温陡降,未见疹色变黑,先强心助阳,如体温渐复,为有转机,在议他治,穴用推三关 15 揉二马

16、15,或揉外劳宫 15。如体温陡降,汗出如珠或疹色已黑者不救。邪闭不出:拿列缺 2,回生之后如能得汗,为有转机,然后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15并加揉二马 10 助之。麻疹变证麻疹倒回:拿列缺 2 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20 揉二马 10+-如见寒象+ 推三关 10腹痛+揉外劳宫 10如见透出,仍用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20麻疹肺炎:平肝清肺 10 天河水 15 运八卦 20+-热盛 +推六腑 20如见其他兼证+穴与肺炎相同,唯清胃不宜过重,恐碍麻疹透发。31、夜啼症1、面部现青色者,平肝 10(为主)天河水 15 揉外劳宫 152、消化不良者,上法加清补脾 1032、夜惊症病程短者,取平

17、肝 10 清补脾 10 天河水 15 运八卦 15迁延日久者,取平肝 10 清补脾 10 天河水 15 运八卦 15揉二马 1533、新生儿黄疸1、湿热型:平肝 5 推六腑 10 利小便 52、寒湿型:揉外劳宫 10 平肝 5 清补脾 10+-热像不重者,推六腑改用天河水 10。以上均可间断用揉二马 5-10,以免过于寒凉。34、新生儿吐乳1、热者:运八卦 10 清胃 5 天河水 10 揉板门 52、寒者:揉外劳宫 10 清补脾 10 揉板门 5+-热重者,去天河水改用推六腑 10腹胀者+推大四横纹 1035、囟门闭合晚选择一揉二马 15 揉阳池 10 推三关 10 补脾 15 平肝 5 推大

18、四横纹 10;以上二马、补脾为主穴,其他可轮流加用 1-2 穴选择二独用揉二马 30-6036、脑发育不全平肝 10 揉二马 15 揉阳池 10 捣小天心 1-2 分钟37、疝气平肝 10 揉二马 15 补脾 10 揉外劳宫 10;或独用揉二马30 以上38、鞘膜积液平肝 10 揉二马 15 清补脾 10 清补大肠 10保健益气健脾主穴:清补脾 15 运八卦 10 揉外劳宫 10配穴:揉二马 10 推大四横纹 10 平肝 5益气健脾 温中散寒 消积用法:2-3 天一次或一周 1-2 次。推拿时主穴一般全用,配穴则可选用 1-2 个。益气补肺主穴:平肝清肺 10 清补脾 15 推大四横纹 10配穴:天河水 10 揉二马 10 揉外劳宫 10益气固表 培土生金用法:如上益气补肾主穴:揉二马 15 补脾 15 揉外劳宫 10配穴:平肝 5 天河水 10 推大四横纹 10固元气 壮水火用法:如上安神益智主穴:揉二马 20 揉阳池 10配穴:平肝 5-10 天河水 10 捣小天心 1-2安神益智 补肾填精用法:如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