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 防 教 育 课 教 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735746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 防 教 育 课 教 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 防 教 育 课 教 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 防 教 育 课 教 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国 防 教 育 课 教 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国 防 教 育 课 教 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 防 教 育 课 教 案2007.32第一课: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一,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危险的存在,增强国防 观念.2,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3,了解什么是三防,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二, 教学重点: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国防教育.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三, 教学难点:人民防空的作用.四, 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五, 教学过程:引言: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集团,国家,民族,宗教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矛盾不断,战争也

2、不断发生.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两伊战争,美国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美,英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战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过战争吗 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如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边境珍宝岛保卫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不是就不可能有战争了呢 我说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是不变的规律.如中国和越南,中国帮他抗击美国侵略,胜利后,他们却想在亚洲称王称霸,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引发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更重要的是宝岛

3、台湾还没有回归,虽然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但台湾岛内的台独份子非常嚣张,采用极端卑劣的手法分裂祖国领土.一旦台湾宣布独立,大陆对台湾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因为每一个中国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去做割裂祖国领土有损中华民族利益的千古罪人.现代战争大多以空袭开始,空袭手段多,武器性能好,空袭强度高,准确性高.如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太空有侦察卫星,空中有侦察飞机为其侦察,有预警飞机为其导航,并对伊拉克实施电子干扰,使伊拉克指挥系统瘫痪.用 B-52,F-117A,F-111 等轰炸机,各种舰载攻击机,攻击直升机发起空袭.使用了远程3精确制导的战斧导弹,集束炸弹,钻地炸弹,高爆子母弹,

4、电磁脉冲炸弹等.仅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使伊拉克沦陷了.这也说明今后高科技战争中,空袭不仅作为战争的作战样式之一,而是成为战争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防空袭的重要性.我国各届政府领导都对防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1996 年 10 月 2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7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学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要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学好防护技能.在突发战争时,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使自己免受战争伤害.一, 人民防空的任务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人民群众为对付空

5、中袭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防御措施.(外国称民防)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防空袭警报:预备警报:鸣 36 秒,停 24 秒,反复 3 遍.紧急警报:鸣 6 秒,停 6 秒,反复 15 遍.解除警报:鸣 3 分钟.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人民防空的具体任务:包括战时和平时.战时:适时发放防空警报;及时组织人民群众疏散,掩蔽;向群众通报遭受袭击情况并指导进行防护和自救,互救;组织人防专业队开展抢救,抢修工作,消除空袭后果,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配合城市防卫作

6、战.平时:结合城市建设,修建人防工程;同有关部门拟定城市建设规划;建立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制定防空袭预案,进行疏散地域建设;整组和训练人防专业队伍,使其在工业事故和自然灾害中发挥骨干作用,以锻炼提高战时救护和抢修能力;对公民进行人民防空教育,使其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 人民防空的作用1,人民防空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利措施现代战争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破坏性巨大.因此,在战争中只有有效地保存战争潜力,才能争取主动,持久抗敌.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当时的日本工业发达,武器装备精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中国人口多,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复杂,具有较

7、大的战争潜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鬼,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以战争潜力的大小,决定了战争能否持久,而人民防空能最大限度地保存人力物力,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力措施.人民防空的具体工作,由中央,各省,地区,市,县,区人民防空办公室(人防办)负4责.2,人民防空可以增强城市的要塞作用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集中,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保卫好城市,也就是保存了战争潜力.所以,城市是人民防空的重点,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工程保障和物资储备,是反空袭的要塞.3,人民防空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一个国家人防工作的好坏,是敌人发

8、动战争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人防工程完备,警报系统先进,防空组织严密,人民防空素质高等,这都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起一定的威慑作用.三, 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1,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通过防空教育,使同学们了解了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高科技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人民的危害.一旦国家面临战争威胁时,就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担负起建设,保卫祖国的责任.2,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素质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通过学习,能使同学们懂得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性能及特点,学会防护动作,能制作简易防护器材,会使用人防工程掩蔽,一旦受伤的自救互救技能等.不仅提高了个人素质,

9、在平时的突发灾害中进行防护,较好地保存自己.如非典时期.3,拓宽知识面,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防空知识是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有鲜明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充分的实践性.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加强个人修养,拓宽知识面,锻炼应变应急能力,提高身心素质.练习:1, 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是_.2, 防空警报有几种 它们的音响特征分别是什么 3, 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_;_第二课:核武器极其杀伤破坏因素教学目的:1,了解核武器的基本概念.2,对核爆炸的方式和外观景象有明确了解.3,掌握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5教学重点: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教学难点: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教学方法与手段

10、:直观,形象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引言:1945 年 8 月 6 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上空扔下了一种当时非常神秘的武器,造成 24.5 万人死伤,20 万人失踪.广岛人为此修了纪念碑,并在每年的 8 月 6 日举行悼念活动.这种武器是什么呢 噢!是原子弹.原子弹是核武器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讲核武器及其杀伤破坏做用.一, 核武器1, 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原子弹的引爆装置起爆后,使核装料迅速达到临界状态,中子撞击重原子核,一个原雍肆驯涑闪礁觯 礁鲈 雍肆驯涑伤母龅龋 购俗傲夏诜 驯淞词椒从 土沂头拍芰俊

11、 4 雍说慊鸬搅驯淞词椒从 鹗橇驯浞拍芙锥危 恍枰 种 肝搿 氢弹的引爆装置起爆后,发生裂变链式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氘化锂在高温,高压和中子作用下,锂即产生氚,随之氘氚迅速聚合,放出高能中子和巨大能量,引起比原子弹更为猛烈的爆炸.由于聚变反应须在极高温度下才能进行,氢弹也叫做热核武器. 不管是裂变反应还是聚变反应,在核反应的瞬间都能放出巨大的能量.核武器可用导弹,火箭,火炮,飞机等运载工具发射,投掷,也可制成地雷使用.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 TNT(炸药)当量来表示.1 当量 = 1 吨 TNT 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核武器按当量大小可分为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

12、,百万吨级,千万吨级等.62,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三种:空中爆炸;地面(水面)爆炸;地下(水下)爆炸.空中爆炸:闪光火球颜色逐渐变暗,从地面吸起一股尘柱,尘柱越升越高,和烟云结合在一起,形成蘑菇状烟云.地面爆炸:闪光半球形火球颜色逐渐变暗,烟云和尘柱一起由地面升到空中,形成蘑菇状烟云.地下爆炸:看不到闪光和火球,尘柱呈粗大发散状,并有很深的弹坑,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强烈的地震感.二,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之内产生杀伤破坏作用,又叫瞬间

13、杀伤破坏因素.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1,光辐射,光辐射: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核爆炸的闪光以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光和热.辐射出来的光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的多.它以光速直线传播,作用时间只有 815 秒钟. ,光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光辐射能烧伤无防护人员的眼底和皮肤;吸入灼热空气可导致呼吸道烧伤;使易燃物体起火燃烧形成大面积火灾区.2,冲击波,冲击波:是核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作用时间只有几十秒,比声速快,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冲击波的杀伤破坏作用:在超压的挤压作

14、用下,使人体内脏损伤,耳膜破裂.动压可把人员抛出一定距离,引起脑损伤,骨折.在超压动压作用下,使建筑物倒塌和物体的抛出,还会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3,早期核辐射,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几十秒钟内放射出来的 射线和中子流.它与 X 光相似,以光速直线传播,穿透力强.,早期核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早期核辐射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体,穿透人体破坏组织细胞,当射线照射身体,杀死细胞到达一定成都时,人就会得放射病.表现为头痛,恶心,失眠,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白血球减少,脱发等症状.还会使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放射性,同样对人员造成伤害.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暴光,化7学药品失效,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4,核电

15、磁脉冲,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作用半径可达几千公里,作用时间极短.,核电磁脉冲的破坏作用:对人,畜没有杀伤作用,但对通信器材,电气设备有破坏作用,可造成电脑硬盘及电子元件毁坏,使系统不能工作.5, 放射性沾染(1)放射性沾染:在核爆炸的蘑菇状烟云中,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它和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作用时间长,可达几小时,甚至几个月.(2)放射性沾染的杀伤破坏作用:与早期核辐射的伤害作用基本相同,靠射线伤人,不仅有体外照射,灼伤皮肤,还可从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体内照射.对物体没有破坏作用,它使污染的物体带放射线,影

16、响使用.核武器对人员,物体的杀伤破坏,往往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暴露在离爆心一定范围内的人员,既有烧伤,又有内脏,肌肉,骨骼的损伤,还有放射性损伤,形成复合伤.物体被烧毁,挤压,摔碎等.(观看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录象)三,资料介绍核武器还包括:电磁脉冲弹:它是利用核爆炸能量来加速核电磁脉冲效应的一种核弹.它产生的电磁波可烧毁电子设备,可造成大范围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瘫痪,在未来的“电子战“中将会大显身手. 伽玛射线弹:它爆炸后尽管各种效应不大,也不会使人立刻死去,但能造成放射性沾染,迫使敌人离开.所以它比氢弹,中子弹更高级,更有威慑力. 感生辐射弹:是一种加强放射性沾染的核武器,主要利

17、用中子产生感生放射性物质,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上造成放射性沾染,达到阻碍敌军和杀伤敌军的目的. 本新闻共 2 页,当前在第 1 页 1 2 冲击波弹:它是一种小型氢弹,采用了慢化吸收中子技术,减少了中子活化削弱辐射的作用,其爆炸后,部队可迅速进入爆炸区投入战斗. 红汞核弹:它用红汞(氧化汞锑)作为中子源,由于不用原子弹作为中子源,所以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少,一般小型的红汞核弹只有一个棒球大小,但当量可达万吨. 三项弹:用中心的原子弹和外部铀-238 反射层共同激发中间的热核材料聚8变,以得到大于氢弹的效力.四,我国核实验情况简介1964 年 10 月 16 日 15 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

18、泊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成为核俱乐部的第五个成员.1967 年 6 月 17 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96 年 7 月 29 日,进行了第 45 次核爆,当量仅为 1-5 千吨.同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1996 年 9 月 24 日,中国外长钱其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练习:1, 核武器是利用_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鳌 BR 2, 看书上第14 页的两个图,说明是那种核爆炸方式.3,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_五种.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对核武器的防护方法和措施.2,使学生了解发生火灾时的自救和互救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针对核武器

19、的杀伤因素,熟悉正确的防护方法.三,教学难点:核袭击时的防护行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直观讲解,电脑多媒体辅助.五,教学过程:引言:核爆炸后,虽然有较大的杀伤破坏作用,但它也有局限性和可防性.只要我们熟悉核武器的性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就能避免或减少伤亡.一,核袭击前的防护行动当有敌核袭击的迹象时,人防指挥部门就要发出预备警报.听到预备警报后,要沉着镇静.要做到:1,立即切断电源.2,关上煤气或熄灭炉火.3,关闭门窗和放下窗帘.4,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生活必需品(如衣物,食物,水,手电等打好包,并写好姓名,单位,住址).5,听从指挥,迅速有序地进入人9防工程或疏散地掩蔽.二,核袭击时的防护见

20、到核爆炸闪光而来不及进入人防室外人员的防护方法:1,地物较大时,地物在人和爆心之间,可横向爆心卧倒防护.2,地物较小时,应使头,地物,爆心在一直线上卧倒掩蔽,重点是保护头部.(1和 2 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易燃,易爆的物品.)3,在开阔地面的人员,应迅速背向爆心卧倒.卧倒姿势:双手交叉手心向下垫于胸前,脸部尽量夹于两臂之间,闭眼,闭口,收腹,两腿伸直,脚尖向下着地,暂停呼吸.巨大响声过去后,应迅速戴上防毒面具或口罩,掸掉身上的尘土,进行必要的皮肤防护,就近寻找人防工程掩蔽或迅速远离爆心.室内人员的防护方法:室内人员发现核闪光后,应靠墙根,屋角或床下,桌下卧倒或蹲下.蹲于桌下,墙角时,要两手十

21、指交叉,手心向内,把手放于后脑,头部夹于两臂之间,身体尽量蜷缩,暂停呼吸.应避开玻璃门窗或高大柜架,以免玻璃碎片或重物倒下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当有地震突然发生时,也可以按室内防护的方法去做,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到卫生间躲避,那里管道多,支撑力强,这样也能减少伤亡.三,核袭击后的行动核袭击后,放射性灰尘,火灾,建筑物倒塌等都会对人员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救结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对放射性灰尘的防护1,放射性灰尘沉降时的行动核爆炸后,蘑菇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道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

22、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扎好三口(裤口,袖口,领口),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把暴露皮肤遮盖起来.在室内的人员,应立即关闭门窗,贴上封条,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静听外面关于落尘情况的通报.2,撤离沾染区的行动接到人防指挥部门的命令撤离沾染区时,人员应迅速穿戴好防护器材,扎紧“三口“,携带好衣物等生活必需品,沿指定路线撤离沾染区.行进中,人员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防止扬起灰尘沾染后面的人员;要尽量避开草丛,瓦砾层厚和积尘多的墙根,洼沟;沾染区内坚决不许:(1),吃食物.(2),喝水和饮料.(3),吸烟.(4),不要坐,卧和脱下防护器材.乘车撤离沾染区时,除作好个人防护外,

23、要关闭车窗,盖严蓬布,加大车距前进.车上人员不要随便下车,如需要上下车时,尽量不接触车轮和挡泥板.3,消除放射性沾染的方法10放射性灰尘对人员危害较大,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对受染的人员和人员接触的物品消除沾染,以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消除服装上的放射性灰尘通常采用拍打,扫除,抖拂,洗涤等方法.人员始终要站在上风处,以免被扬起的灰尘再次沾染.人员身体受到沾染后,要尽快洗消.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进行擦洗,还要清洗鼻腔,漱口,擦洗耳窝.条件允许时,严重沾染的人员,应利用肥皂,洗涤剂等进行全身淋浴.无水时,可用干净毛巾,纱布等干擦,从上到下,顺一个方向进行.擦拭一次将毛巾,纱布翻一次,防止已消除部位

24、被重新沾染.对被沾染的粮食,蔬菜和饮水的消除方法是:包装完好的粮食,可采用扫除,拍打的方法,消除包装表面的沾染物;对未包装好的粮食,可把沾染层铲掉;对谷类,豆类等,可用扬筛和水洗的方法进行消除;对被沾染的蔬菜,水果类的消除应采取清水冲洗和剥皮的方法;对饮水沾染的消除,可以采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经过处理的粮食,蔬菜,饮水等,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检验符合食用标准方可食用.误食了受沾染的食物和水时,可遵医嘱尽快采取催吐,洗胃,利尿等消除方法.对被沾染道路,地面的消除可视具体情况,采用铲除,铺盖或用水冲洗等办法实施.(二),人员受伤后的救护方法人员受伤后,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

25、救护,以减轻伤员的痛苦,保障其生命安全.1, 手压止血,止血带止血:2, 毛巾包扎;(1)头部包扎法.(2)下颌包扎法.(3)单肩包扎法.(4)肘(膝)关节包扎法.3, 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2)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四,对核泄漏和自然灾害的防护(一) ,对核泄漏的防护:主要是防核沾染,防放射性尘降,撤离沾染区.(二) ,火灾发生后的自救,互救发生火灾时,首先要沉着冷静,迅速拨打火警 119 电话,报告失火的位置,以使消防队及时灭火,减少损失.快速判断火源位置,火势较小时,先关闭电源后用水(或沙)灭火.火和烟较大时,可用湿毛巾,湿口罩等堵住口,鼻,用湿被子或湿床单包裹身体,采用匍匐低

26、姿撤离.楼道有明火且烟特别浓时,不要打开房间门,用湿布把门缝堵住,往门上泼水降低温度,打开窗子或阳台呼救,自救或等待救援.楼层低的,可用绳或床单撕条连接成绳,从窗口或阳台撤出.当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要乱跑,应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的火苗.一定不要惊慌,多动脑,就能找出恰当的自救,互救方法.第五课:对化学武器的防护11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化学武器使动,植物的异常变化,能及时发现敌人使用化学武器.2,使学生清楚对化学武器的个人防护方法.3,使学生清楚一旦染毒后如何消毒.教学重点: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和消毒.教学难点:化学武器中毒后的急救.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引言:化学

27、武器是一种杀伤途径多,防护难度大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为避免或减少对人员的伤害,应学会及时地发现化学武器袭击的方法,掌握多种正确的防护手段和消毒,急救的措施.一,发现及时发现化学武器袭击的情况是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除使用专业装备器材进行侦察报知外,还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一),观察投放迹象敌机布洒毒剂时,一般飞的较低,机翼下面喷出有色烟雾,与洒农药相似.落在地面上有油状液滴或粉末.若使用毒气弹,炸声低沉,并产生有色烟雾云团,弹片大,弹坑小,弹坑附近有液滴斑点或粉末等物.(二),观察动植物的异常变化动物对毒剂较敏感,症状出现快.如蜂,蝇飞行困难,抖动翅膀.鸟,鸡,鼠,兔,羊,狗等眨眼

28、,瞳孔放大或缩小,流口水,站立不稳,呼吸困难等.植物染毒时,叶子会出现有色斑痕,茎叶会卷缩甚至枯萎,毒剂落在花上,花朵会有明显的颜色变化.(三),观察人员的异常感觉大部分毒剂都有一定的气味,并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空气中突然出现某种气味,或人员出现视力模糊,流泪,口舌发麻,呼吸困难,胸闷,皮肤有烧灼,发痒,刺痛等感觉,说明可能中毒.二,防护防护是阻止毒剂通过各种途径与人员接触所采取的措施.听到化学武器袭击12的信号,发现敌人实施了化学武器袭击或进入染毒区时,都要进行防护.听到解除警报信号或得到人防部门允许后才能解除防护.在遭受化学武器袭击时,进行个人防护,消毒和不防护,不消毒的结果大不相同.下面

29、我们来看一个实验.(用兔子实验的录象)防护方法有两种:一是集体防护.就是一定数量的人员利用有防护设施的人防工程进行防护.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护方法,也是防敌化学武器袭击的基本措施.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应充分利用.进入人防工程时,应听从指挥,有组织地迅速进入;进入后不得随意进出,防止带入毒剂;为了减少人防工程内氧气的消耗,人员要减少活动.二是个人防护.就是个人利用防护器材进行的防护.个人防护时,应首先迅速穿戴好防毒面具,保护呼吸道和眼睛,而后视情况穿着防毒衣,带上防毒手套进行全身防护.如没有制式防护器材可利用时,应利用身边易得的浸碱口罩,风镜,雨衣,皮(棉)手套,塑料布,雨鞋等简易器材进行防护.遭

30、化学武器袭击后,需要通过染毒地域时,应在个人防护的基础上,携带必要的生活用品,选择上风处地质坚硬,干燥的道路,尽量避开弹坑和有明显液滴的地点,快速通过.三,消毒使毒剂失去毒害作用所采取的措施叫消毒.在各类毒剂中,只有呈液滴状使用的毒剂,如芥子气,VX 等需要消毒,而对光气,氢氰酸,毕兹等毒剂,一般不需要消毒.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一),对人员消毒当毒剂液滴滴落到人体上时,应立即脱去染毒服装,或撕去染毒部分,用活性白土粉或棉球甚至可以用干净土块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然后用棉球蘸专门的消毒液擦拭,吸擦时要防止扩大染毒面积.当没有专门消毒液时,也可用 5%-10%小苏打水,肥皂水

31、或大量清洁水冲洗,消毒越及时,效果越好.对眼,鼻消毒应用 2%的小苏打水溶液或大量清水冲洗,并多次漱口.(二),对染毒服装消毒对染毒服装消毒,应在远离居住区的下风方向进行.棉织品用 2%小苏打水煮沸 3060 分钟即可消毒.其他服装可用热蒸汽消毒.暂时不用的衣物制品,也可用通风,日晒的方法消毒.(三),对染毒食品消毒对有包装的罐头类食品,只需对表面消毒后,就可食用.瓜果可以冲洗或去皮消毒.对没有包装的食品,一般应当销毁.战时,应把食品和饮用水存放在各类密封容器中.(四),对染毒水消毒当水源染毒时,可利用制式净水器或自制净化装置消毒.消毒时,在水里加入适量的漂白粉和混凝剂,搅拌均匀,待沉淀后过滤

32、净化.13染毒的食物和饮用水,虽然经过处理,但不经专业人员化验和检验,坚决不许食用和饮用.只有专业人员化验确定无毒后,方可食用.四,急救大部分毒剂毒性大,伤害作用快,中毒严重时如不及时救治,会很快导致死亡.因此,人员中毒后,应争取时间,积极进行抢救.各类毒剂中毒后的急救方法如下:神经性毒剂中毒时,人员应急时注射解磷急救针.也可用阿托品肌肉注射或滴眼,滴鼻.使用解磷针示意图染上糜烂性毒剂时,应迅速用纱布,棉球等吸去毒液,再用 18%-25%的氯胺水溶液涂抹,或用肥皂水冲洗.眼睛可用 2%小苏打溶液冲洗.全身中毒应注射 25%的硫代硫酸钠.路易氏气中毒注射二巯基类特效药.处理后涂上 BAL 软膏.

33、窒息性毒剂中毒时,中毒人员保持安静,注意保温,多喝热茶,减少氧气消耗,有条件时可输氧,注射 50%葡萄糖,氨茶碱等.严重时送医院治疗,禁止做压胸人工呼吸.全身中毒性毒剂中毒时,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同时静脉注射 3%亚硝酸钠溶液10 毫升.也可以静脉注射 4050 毫升亚甲兰葡萄糖溶液或注射 50 毫升 25%硫代硫酸钠.对症治疗:可作口对口人工呼吸,输氧,打强心针等.失能性毒剂中毒后,一般不要用药,立即离开染毒区到上风处休息.严重时用胆碱能药物对抗,还可肌肉注射加兰他敏 1020 毫升,或口服尤色林 13 毫克,也可以针灸.刺激性毒剂中毒时,应吸入抗烟混合剂解除刺激症状;对眼睛用 2%小苏打水和

34、净水冲洗;对粘在皮肤上的粉末用布擦净后,再用 0.2%高锰酸钾和氨胺水冲洗.误食应催吐.救护中毒人员时,一般应先给其穿戴防毒面具,防止中毒人员继续吸入毒剂;根据中毒症状判明毒剂性质,协助医护人员进行对症急救,并迅速将中毒人员移出染毒区. 练习:1,敌化学武器袭击时,个人防护,应首先_,尔后_.2,对人员皮肤消毒时,先用_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然后用_,也可用_或_冲洗.第六课:生物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生物武器.142,使学生清楚生物武器的伤害作用及杀伤特点.3,使学生明白对生物武器的防护.教学重点:对生物武器的防护.教学难点:生物武器的伤害作用及杀伤特点.教学方法与

35、手段: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引言:有一部描写日本“731 部队“的国产影片,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40 年这个部队驻扎在离哈尔滨市 20 公里的平房地区,他们拿活人作实验,残害了无数的爱国志士和抗日的同胞.这支部队又叫“细菌部队“.他们使用的“陶瓷炸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武器“.什么是生物武器呢 一, 生物武器(一),什么是生物武器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分为细菌,立克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二),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1,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生物战剂分散成微小的粒子

36、悬浮在空气中,这种微粒和空气的混合体叫气溶胶.它能随风漂移,污染空气,地面,食物,并能渗入无密闭设施的人防工程,人员吸入即可致病.直接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是最基本的使用方式.它可从空中直接布洒,也可把喷洒器投至地面喷放,还可人工投放.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介物昆虫,动物和杂物被生物战剂感染或污染后,用多格炸弹等多种方式投放到被袭击地域,它们便可将病原体传给人们,使其致病.3,其他方法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道,遗弃带菌物品,尸体或遣返俘虏等,间接使人感染疾病.(三),生物武器的伤害作用151,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1),吸入生物战剂污染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致病.(2)

37、,误食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痢疾等疾病).(3),皮肤接触生物战剂如炭疽杆菌等,或带菌物品上的病毒可直接或间接经皮肤,黏膜,伤口进入人体.(4),昆虫叮咬人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会使血液污染而致病.2,生物战剂的致病症状生物战剂侵入人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无力,上吐下泻,咳嗽,恶心,呼吸困难,局部或全身疼痛等各种不同症状.(四),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1,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某些生物战剂只需少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发病.例如,几十个野兔热杆菌侵入人体就能致病.某些生物战剂,例如,鼠疫杆菌等,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员之间传播,长期流行.2,污染面

38、积广生物战剂致病力强,气溶胶可随风飘散,在气象,地理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区.3,不易被发现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加之敌方多在黄昏,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不易被人发现.4,有一定的潜伏期生物战剂致病需经几小时至几天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人员不会很快减弱工作能力.5,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风速,气温对气溶胶传播有影响,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能加速病菌的消亡.二,对生物武器的防护(一),发现16敌人使用生物武器时,一般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能及时发现,可减少或避免其危害.1, 施放迹象飞机低空飞行时尾部有云雾或撒下其它杂物;炸弹爆炸时,弹坑周围有粉末或水珠残迹;昆虫,小动物出现的数量与季节

39、,场所反常等.2,发病情况在短时间内发现大批症状相同的病人,病畜;发生当地少见的疾病或出现发病季节反常等现象.(二),防护措施1,对生物战剂的防护措施与对毒剂的防护基本相同.人员戴防毒面具,防疫口罩能保护呼吸道不吸入生物战剂气溶胶;穿防毒衣,防疫服或采用扎“三口“的方法能保护皮肤免受带菌昆虫叮咬.2, 人员在生物战剂污染区内行动时,根据生物战剂的类型,提前进行免疫接种和个人防护,遵守在污染区内的行动规则.3, 发现病人时,要立即报告,及时隔离.4, 对污染的房屋,器皿要用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进行熏蒸,也可用通风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对服装可用煮沸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方法灭菌.5, 杀虫,灭鼠.杀虫

40、可用打,捕,烧,熏或喷洒杀虫剂(敌敌畏,敌百虫)等方法.灭鼠可采用药杀或打,捕,挖,灌等方法.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安全,妥善处理带菌昆虫和动物尸体.无论是敌投的还是当地的昆虫,鼠类,都是生物战剂传播的媒介物,均能传播多种疾病.所以,平时对当地的鼠类和有害昆虫也要经常进行灭杀,以减少战时生物战剂可能利用的传播媒介.防生物武器和防化学武器不同点是:1,污染区内活动时需先免疫接种. 2,污染物,服装要消毒.3,杀虫,灭鼠,尸体烧掉或深埋.4,发现传染病要立即报告防疫部门.三,生物武器情况及与其它武器的比较1,美军生物武器已经公布装备的“标准“生物战剂有,黄热病,委马脑炎,炭疽杆菌,Q 热立克次体,肉毒

41、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结核菌,伤寒菌,技天花病毒,鼠疫杆菌等. 2,每平方公里导致 50%死亡率的成本,传统武器为 2000 美元,核武器为 800美元,化学武器为 600 美元,而生物武器仅为 1 美元.生物武器的极端是基因武器,只需 20 克超级基因武器,就足以使 60 亿地球人死于非命.生物武器又叫“穷国的核武器“.17练习:1,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_通常分为_.2,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第七课:简易个人防护器材的制作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的制作.2,使学生会防毒眼镜的制作或代用.3,使学生会用身边易得的物品做皮肤防护器材去使

42、用.教学重点: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的制作.教学难点: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的制作.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引言:作为普通老百姓,在战争中制式个人防护器材可能得不到,那么,是不是就束手待毙没办法进行个人防护了哪 不是!我们可以自己动手,用身边一些易得的物品来制作简易个人防护器材,这些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这节课就讲简易个人防护器材的制作.简易个人防护器材是指在缺少专用防护器材的情况下,利用手边易得的材料,自己制作的个人防护器材.简易防护器材的种类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器材的制作方法.一, 呼吸道防护器材的制作(一),防毒

43、面具的制作简易防毒面具是由滤毒罐与防毒面罩相配合而成的,其制作步骤如下:1,准备材料:易拉罐或塑料饮料瓶(内径和高大于 10 厘米),生石灰,黏土,细锯末,棉花,细铁丝,医用胶布,纱布,窗纱网,松紧带,薄橡胶片,布带,透明塑料薄膜等.工具:剪刀,钳子等.18简易滤毒罐制作示意图2,制作滤毒罐将生石灰与黏土按 1:1 的比例混合均匀,加水制成绿豆大小的石灰土颗粒,阴干.罐或瓶底均匀凿满 3 毫米左右的进气孔,用剪刀将罐口或瓶口剪成与自己口鼻部相适应的形状,以确保密合.在接近嘴下方的罐或瓶壁上,开一个直径为 5 毫米的呼气口,并在外面用胶布贴上橡胶片(医用手套的胶皮最好),再按纱网,纱布,锯末,棉

44、花,石灰土颗粒,棉花,纱网,铁丝圈固定的顺序装滤毒罐.再在罐口或瓶口贴上一圈胶布,加上四条固定带,滤毒罐既做成了.简易面罩制作示意图3,制作简易防毒面罩将选得的面罩材料按图上的尺寸裁成罩体,用松紧带做成 T 型头带(尺寸要经过自己实验确定),把它的三个末端分别缝合在罩体与太阳穴和前额中央接触的部位.缝合前可在缝合部位先贴上胶布以保证缝合部位的牢固性.然后将面罩下颌部位用胶布贴合好,并箍在滤毒罐上(具体位置经自己试戴确定),这样,防毒面具就做好了.(二),防毒口罩的制作1,浸碱口罩(1),准备材料:大毛巾一条,绳或布条两根(每条长 70 厘米),1 号缝衣针一根,白线两米,16 号铁丝 8 厘米

45、.(2),制作:按书 58 页 83 图将毛巾叠成 12 层缝制成口罩,为保证佩带气密,可结合自己的口鼻形状,制作一个铁丝 U 型压环,缝在口罩外侧,加上带子.使用前,浸入 5%-10%的小苏打水溶液(或石灰水,肥皂水)中,浸透,稍加挤干即可使用.戴上后用手捏压铁丝 U 型压环,使口罩与脸,鼻部密合.使用时还要注意经常使口罩保持湿润,用后洗净,晾干,以备再用.2,装料口罩(略)二, 防毒眼镜的制作防毒眼镜用来防护眼睛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应与防毒口罩或过滤罐结合使用.也可用风镜,潜水镜代替.(制作过程看录象)三, 简易皮肤防护器材的使用当敌机布洒毒剂,生物战剂或放射性灰尘沉降时,可利用风雪衣,皮

46、茄克,塑料布,床单,帆布,毯子,大衣,被子,雨衣或雨伞等遮盖身体.通过受染地域时,为防止下肢受染,可穿上雨鞋,胶鞋,皮鞋,也可用塑料袋,塑料布等裹住腿脚.手部可以用橡胶手套,皮手套,棉手套防护,也可用塑料袋,塑料布等包裹.使用个人简易皮肤防护器材要扎好三口,既袖口,领口,裤腿口.19练习:1,用毛巾或纱布制成口罩后,应浸入_或_ 液体中,才能对毒剂起有效的防护作用.2,为防止毒剂液滴和放射性灰尘直接溅落在皮肤上,可用_,_,_等简易皮肤防护器材遮盖身体.3,制作装料口罩一个.(课后在家完成) 第八课:人防工程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人防工程的重要作用.2,使学生清楚人防工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

47、具体功能.3,使学生清楚使用人防工程应注意的事项,能自觉遵守纪律.教学重点:使用人防工程应注意的事项.教学难点:人防工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引言: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战争中,虽然空袭中使用了精确制导导弹,重镑炸弹,钻地炸弹等高科技武器,但伊拉克的民防工程还是把人员的伤亡降到很低的程度.在唐山大地震中,人防工程的损坏要比地面建筑轻的多.人防工程是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常规武器的打击及地震等自然灾害都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人防工程在战时防空袭,平时可防一

48、些自然灾害,还可将其做商场,仓库等,不仅有战备效能,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很明显.一, 人防工程的内部结构及功能人防工程通常由口部和主体两大部分组成.1,口部口部也称工程头部,是主体与地表面的连接部分,主要包括出入口和防护措施等.出入口是供人员和设备进出的孔口,每个人防工程均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通常在主体的两侧.在出入口处安装有防护设施,主要有防护密闭,滤毒通风,洗20消,核化自动报警控制和剂量监测化验设施等,它们是人防工程内掩蔽人员有效防护的物质基础.防护密闭设施包括: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和防毒通道.其作用是阻止染毒空气经出入口进入人防工程.滤毒通风设施一般由进风消波设备,滤尘器,过滤

49、吸收器,风管,密闭阀门和风机等设备组成.滤毒通风设施是人防工程防护设施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起到滤除烟尘,毒雾和吸附毒剂蒸汽的作用,将净化的清洁空气由风机通过管道送入人防工程内室,供人员呼吸使用.洗消设施包括洗消门,消毒药品和洗消器材,对进入人员进行局部或全身洗消,避免将放射性灰尘,毒剂带入人防工程内,以确保人防工程内人员的安全.核化自动报警控制设施是人防工程防护核武器,化学武器袭击伤害的神经中枢.在遭到核武器,化学武器袭击后,能自动发出警报,并能自动停止风机,关闭阀门,从而阻止放射性灰尘和毒剂进入人防工程内部.剂量监测化验设施用于查明人防工程内外的空气,食物,水源等污染情况.2,主体主题是人防工程的主要结构,主要包括人员掩蔽室,卫生,生活设备及附属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