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葛洲坝中心医院定岗定编设计方案目前,医院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业务量不断上升,各项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等硬件陆续改善及扩充,三甲复评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各项管理制度正逐步完善,医院的整体工作呈持续上升态势。为了推动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更好地为葛洲坝广大父老乡亲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以及顺利通过三甲复评,医院决定在人力资源相关方面进行优化。定岗定编则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基础性的工作。定岗定编涉及医院目标的落实、员工能力和数量的匹配,从而影响到医院运营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为此,根据目前我院发展的客观需要,制定本方案。1、定岗定编的目的深化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合理设置机构,科学配置人员,强化编制意识,真
2、正做到各类人员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我院机构精简、用人精练、因事设岗,人事安排合理的管理目标。二、定岗定编的原则1、工作需要原则 定岗定编必须以三甲复审条件为根本原则,同时必须满足工作需要,做到“以事定岗、以岗定编”。按照医院各部门职责范围和临床医技科室业务范围确定名称和编制数,不应因人设岗, 在保证医院工作质量的前提下,用较少的人员完成较多的工作任务,从而提高医院工作效率,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2、尊重现实原则 医院在不改变现有体制、无法在短期内大规模缩减和增加人员、员工的观念不可能很快改变等情况下,必须尊重现有岗位和人员的实际,只要能够通过定岗定编合理调整人员
3、结构,对工作负荷与压力进行合理分解,对各岗位员工的工作数量、质量、效率进行合理评价,能够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全院员工的人力成本控制意识和效率意识,定岗定编的目的就可以说基本实现。 三、医院的 机构设置框架根据我院的专业特色、人员结构等因素,设置我院机关、临床各科室结构,以中葛医人20156 号文为依据。四、我院编制基数的来源、人员总数的确定依据卫生部 1978 年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草案)及三甲复审相关标准,目前,我院按床人比 1:1.6 的比例确定人员总数,并根据岗位职能、承担的工作任务以及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医院总编制人员划分为四类。具体编制比例见下表医院各类人员编制比例与应编数 表(
4、一)部门 床位 核定人数 1.6行政人员 10%卫技人员 80%工勤人员 9%生物工程人员1%本部 810 1296 130 1037 116 13三甲标准 932 13本部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定编表 表(二)类别 医疗 护理 药剂 检验 放射 其他医技人员合计所占比例30% 50% 8% 4% 4% 4% 100%人数 280 466 75 38 38 38 935五、各类型人员具体编制数确定。51 机关、后勤各科室人员编制确定。根据中葛医人20156 号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关于印发中心医院组织机构设置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中心医院机关科室岗位说明书,确定机关、后勤各科室人员编制如下:机关后勤各
5、科室人员编制 表(三)序号 部门 人数 说明1 医院办公室 14 含车队 8 人。2 党群工作部 43 纪检监察审计部34 人力资源部 75 财务运营部 45 含资金结算 26 人。6 科研教学部 47 后勤保障部 29 含动力组、维修组、消防安全、行政仓库、设备维修组共计 14 人。8 离退休管理部 39 保卫部 310 医疗业务部 1011 护理部 312 全面质量管理部913 感染管理部 414 信息中心 11合 计 149四级班组属后勤人员,共计 48 人。5.2 临床各类型人员定编、职称职数确定。5.2.1 病房工作以医生承担的病床数为基数,并适当考虑承担带教工作任务等综合工作量,以
6、此核定各科室的医生编制。各级医师、护理人员聘任,必须首先取得该职级资格,临床医疗人员,护理人员,各职级编制数的人数比例均为:1:2:4:8。在不超过该职级编制数额情况下择优聘用。被聘任为副主任医师或主管护师后,方可被聘任科室行政职务。特殊情况下,主治医师或护师可以被聘为科室主任或护士长,但总数不得超过科室数量的 5%。例如:某科室医师总数 15 人,按条件设置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数额分别为:8,4,2,1 人。而科室有 2 人取得主任医师,3 人取得副主任医师,根据此项规定,能聘任为主任医师的只能是 1 人,另一取得主任医师的,只能聘为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其他类
7、型人员同理。被聘任为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资格职务,方能被聘行政职务。病房住院医生编制=床位数床位使用率每名病人每日所需诊疗时间(分)/每位医师每日工作 时间(分)*浮 动比例,然后根据医师结构比 1:2:4:8,求得病房各级医师及各职称人员编制;根据卫生部相关规定及各三甲医院经验,普通病房每名病人每日所需诊疗时间为 45 分钟,ICU 为 400 分钟 ,浮动比例为医师总数的 15%,根据本院 2014-2015 年各科室病床使用率情况,得出各科室临床医生需求及各职级医师编制如下表:各科室临床医生编制及各职级医师表 表(四)科室 床位 使用率% 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医师合计三甲C
8、三甲B三甲A感染性疾病科40 84.5 4 2 1 0.5 7.5消化内科 35 95.7 4 2 1 0.5 7.5心血管内科45 97.0 5 2.5 1.25 0.65 9.4神经内科 85 106.5 11 5.5 2.75 1.5 20.75呼吸内科 40 109.6 5 2.5 1.25 0.7 9.45内分泌科 30 118.5 4 2 1 0.5 7.5综合内一科38 110.0 5 2.5 1.25 0.65 9.4综合内二 35 124.2 5 2.5 1.25 0.65 9.4科肾内科 35 155.0 7 3.5 1.75 0.88 13.13透析 28+3 2 1 3
9、 4ICU 15 30.3 5 2.5 1.25 0.65 9.416.2床 9人40.5床32.4人64.8床51.84人肿瘤科 90 78.2 9 4.5 2.25 1.13 16.88儿科 34 82.6 4 2 1 0.5 7.5新生儿 6 82.6 1 0.5 0.25 0.13 1.882中医科 20 104.9 3 1.5 0.75 0.38 5.6340.5床普外科 45 69.8 4 2 1 0.5 7.5骨外科 60 96.7 7 3.5 1.75 0.88 13.13泌尿烧伤外科40 79.9 4 2 1 0.5 7.5神经外科 25 138.2 4 2 2.5 1.25
10、 9.75眼科 30 71.2 3 1.5 1.75 0.88 7.13耳鼻喉科 25 70.4 2 1 0.5 0.25 3.75妇科 10 45.3 1 0.5 0.25 0.13 1.88产科 20 45.3 1 0.5 0.25 0.13 1.88麻醉科 7 4 2 1 14 18健康管理中心2 1 3合计 810 107 55 31 15 2085.2.2 护理人员定岗定编:护理人员定岗方式和计算方法同医疗人员。病房护理人员编制=床位数床位使用率每名病人每日所需诊疗时间(分)/每位护理人 员每日工作时间(分)*浮动比例,普通病房每名病人每日所需护理时间 150 分钟,ICU 每名病人
11、每日需护理时间为1050 分钟,浮动比例为人员总数的 20%。根据本院 2014-2015 年各科室病床使用率情况,得出各科室护理人员需求及各职级护理人员编制如下表:各科室护理人员编制及各职级表 表(五)科室 床位 使用率人员合计护士 护师 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三甲C三甲B三甲A感染性疾病科40 84.5 15 8 4 2 1消化内科35 95.7 15 8 4 2 1心血管内科45 97.0 19 10.13 5.07 2.53 1.27神经内科85 106.5 39 20.8 10.4 5.2 2.6呼吸内科40 109.6 19 10.13 5.07 2.53 1.27内分泌科30 118
12、.5 16 8.53 4.27 2.13 1.07综合内一科38 110.0 18 9.6 4.8 2.4 1.2综合内二科35 124.2 19 10.13 5.07 2.53 1.27肾内科35 155.0 24 12.8 6.4 3.2 1.6透析 13 7 3.5 1.75 0.9ICU 15 30.3 14 7.47 3.73 1.87 0.93 22.5肿瘤科90 78.2 31 16.53 8.27 4.13 2.07儿科 34 82.6 12 6.4 3.2 1.6 0.8新生儿6 82.6 3 1.6 0.8 0.4 0.2 3.6中医科20 104.9 9 4.8 2.4
13、1.2 0.6普外科45 69.8 14 7.47 3.73 1.87 0.93骨外科60 96.7 25 13.33 6.67 3.33 1.67泌尿烧伤外科40 79.9 14 7.47 3.73 1.87 0.93神经外科25 138.2 15 8 4 2 1眼科 30 71.2 10 5.33 2.67 1.33 0.67耳鼻喉科25 70.4 8 4.27 2.13 1.07 0.53妇科 10 45.3 2 1.07 0.53 0.27 0.13产科 20 45.3 4 2.13 1.07 0.53 0.27麻醉科27 14 7 4 2 27健康管理中心20 11 5.3 2.67
14、 1.34合计 810 405 216 108 54 27另外:肾内科血透室,根据要求,1 名技师。助产士与妇产科病床之比为:18110。产房护士与产床比为:2:1按此规定,妇产科可增加 2 名助产士及 4 名产房护士。血透室另设 0.4 名护士。5.2.3 医技科室人员编制。放射人员编制:放射人员与病床比为:150160CT 室人员编制: CT 室人员编制为:8 人,其中,医生 4 人,其他 4人(含护理)MRI 人 员编制:MRI 室人员编制为:8 人,其中,医生 4-5 人,其他3-4 人(含 护 理)导管室人员编制:导管室人员与病床比为:1:200,其中,医生占 40%。超声医学科编制
15、:按每人需 8 分钟计算,三峡院区另派增 1 人。心电图室人员编制:心电图室人员与病床比为 1:120检验人员编制:检验人员与病床比为:130140病理人员编制:病理人员与病床之比为 11001130麻醉人员编制:麻醉人员与手术台比为:111.51。手术室护理人员与手术台之比为 2131。药剂人员编制:药剂人员占卫技人员总数 8%。营养科人员编制:营养人员与病床比为:1:200消毒供应室人员编制:消毒供应室人员与病床之比为21002.5100核医学科:核医学科人员与病床比为:医技科室人员编制表 表(六)科室 比例 编制下限 编制上限 三甲 C 三甲 B 三甲 A放射科 1501 60 13.5
16、 16.2CT 室 8 8MRI 室 8 8导管室 8 8超声医学科 8 分钟/人 6 7心电图室 1:120 6.75 6.75检验科 1301 40 20.25 27病理科 11001 1306.23 8 16人,医师 8 人药学部 63 77.5 8%75 人(其中中药) 10 13.5营养科 1:200 4 4 8.4人,营养师4.2人消毒供应室21002.510016.2 20.25核医学科合计 170 2045.2.4 门诊科室人员编制。急诊医学科医生与病床比为:12001150急诊医学科护理人员与病床之比为 11001.5100。由于同时设中心院区和三峡院区急诊医学科,人员暂时双
17、倍计算。门诊输液室人员与病床之比为 1.21001.4100口腔科人员编制:口腔科人员与病床比为:1:150皮肤科人员编制:皮肤科人员与病床比为:1:250门诊部工作人员编制:门诊部人员与病床比为:1:150(含陪检中心)门诊科室人员编制表 表(七)科室 比例 编制下限 编制上限 三甲 C 三甲 B 三甲 A急诊医学科12001 150(医)11001.5100(护)12 17.65门诊输液室1.21001.41009.72 11.34口腔科 1:150 5.4 5.4皮肤科 1:250 3.24 3.24门诊部 1:150 5.4 5.4合计 36 435.2.5 直属机构人员编制。根据各直
18、属机构人员与床位比,计算出各直属机构应有编制数,因夷陵院区含有害生物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及健康门诊,所需人员另外计算。机关门诊因其特殊原因,暂无病床设置,根据其营业收入情况,人员编制暂定为 15 人。直属机构人员编制表 表(八)院区 床位 核定人数 行政人员8%卫 技人员82%工勤人员10%夷陵(合计) 110 106 9 86 11夷陵(病区) 50 65夷陵(精神病区)60 24(0.4)夷陵(有害生物控制中心)2夷陵(防疫站)7夷陵(健康门诊)8西坝 90 117 10 96 11机关 15合计 200 2385.2.6 外营医疗点外营医疗点由于其情况特殊性,暂不定编制,其人员根据需要,由医院派遣。六、本方案的实施办法。各科室根据上述方案按各科承担的工作量及近年来床位使用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编制意见。报院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统一汇总并报院领导研究审定后下文。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