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 年统计学复习资料一、镇空题1统计总体具有同质性和大量性、随机性三个特征。2调查某中学的学生学习成绩,总体单位是该校每名学生,标志是学习成绩。3抽样调查的特点是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用样本指标推测总体相应指标。4某一相等组距连续变量数列的最高值组的下限是 120,其相邻低值组的组中值是 90,则最高值组的上限是 180,组中值是 150。5若成本实际降低率为 10,计划降低率为8,则成本降低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125,实际比计划多降低 2 个百分点。62007 年某地区轻工业增加值完成 11181 亿元,重工业增加值完成 13537 亿元,则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 82.6,轻工业
2、增加值与重工业增加值之比为 1:1.21。7某电视机厂 2005 年总成本为 6 亿元,2006年增加 0. 9 亿元,2006 年总成本比 2005 年增长15%,电视机产量比 2005 年增长 18,则2006 年单位成本比 2005 年下降 2.5%。8. 统计研究的特点是数量性、质量性、质的规定性、社会性和变异性。9若产量实际提高率为 12,计划提高率为 8%,则产量提高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150,实际比计划多提高 4%。10某空调机厂 2007 年成本为 60 亿元,2007年总成本比 2006 年增长 10 亿,2007 年总成本比 2006 年增长 16.67%,空调机产量 20
3、07年比 2006 年增长 20,则 2007 年单位成本比 2006 年增长 -2.78%。11. 标志,按其特征和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 12.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两种。13. 统计调查采集资料的具体方法有直接观察法、询问法、报告法和问卷法。14. 平均指标就是将同质总体内各单位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15. 相邻的两个定基发展速度相除,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16.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一个整体称作指标体系,它们从不同的方面综合反映总体现象的状况和发展变化。17序时(时间序列数据)平均数所平均的是总体各时期的指标值,而一般(静态)平
4、均数所平均的是同一时期总体内标志值。18. 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必要条件。19.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20. 利用已经取得的样本指标推断总体的总量指标,通常运用直接推算法和修正系数法两种方法。21变量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22统计指标是表明统计总体特征,统计标志表明总体单位特征。23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24统计资料的汇总的技术方法有手工汇总与电子汇总。2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标志值,二是权数。26检查五年计划完成情况的两种方法是水平法和累计法。27总指数按其
5、表现形式不同,分为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28平均指标反映总体数据的集中趋势;标志变异指标反映总体数据的差异程度。29某商场去年销售额完成 2120 万元,今年比去年增加了 310 万元,则今年增加到 2430 万元,比去年增长了 14.6。30对于简单随机重复抽样,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当误差范围缩小一半,抽样单位数必须 扩大3 倍,若扩大一倍,则抽样单位数为原来的减小 3 倍。P214二、单项选择题1对几个大型商业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属于(B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个别调查2 调查全市统计人员的基本情况,统计人员的职称是(B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 数量指标D质量指
6、标3我国 2007 年钢材产量比 2006 年增加5.6%,这是 (C)A.比较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动态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4.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变形, 权数是(B).Ap 1q1 B p0q0 C以上二者均可 D无法确定5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B )A.环比发展速度 B.定基发展速度 C.环比增长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6某省某县近四年来农业总产值年年增加 4.7亿元,则该县这四年农业总产值的环比增长速度(A).A年年下降 B年年增加 C年年不变 D无法作结论7对某企业职工生产情况进行研究,总体单位是(B)。A该企业所有职工 B每一名职工 C
7、所有职工生产情况 D每一名职工生产情况8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若编制等距变量数列,则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A)。A成反比 B成正比 C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D无关系9劳动生产率属于(A) 。A. 平均指标 B比例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10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不变,则各年增加量(B)。A逐年减少 B年年增长 C. 不变或相同 D. 无法作结论11.下列变量属于连续变量的是(C)。A人口数 B机器台数 C粮食产量 D工厂数12对于整体设计来说,(D)。A只能全阶段设计 B只能单阶段设计 C既不能全阶段设计, 也不能单阶段设计 D既能全阶段设计,也能单阶段设计13定期统计报表一般属于(A)
8、A.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B. 一次性的全面调查C.经常性的非全面调查 D.一次性的非全面调查14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形式属于(B)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典型调查15下面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C)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收入净值 C. 劳动生产率 D. 人口总数1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C)A选择不同特征的标志,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正确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C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D确定组数17统计表的宾词是(A)A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B总体单位的名称C. 统计表的类型 D说明总体的性质18由组距数列计算全
9、距的公式是(D)A最大组的标志值最小组的标志值 B最大组的下限值最小组的下限值C最大组的上限值最小组的上限值 D最大组的上限值最小组的下限值19众数是(B)。A社会经济现象中常见的数B次数分布数列中次数最多的标志值C用比例分推法求出的平均值D居于变量分布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20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小,则说明(B ) A. 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大 B. 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大C. 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小 D. 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效代表性越小21. 在相邻两位整数之间可插入无限小数的变量是(C)A确定性变量 B随机性变量 C. 连续型变量 D离散型变量22.了解某工业企业期末
10、的在制品数量,调查人员当场进行观察、计数,这种采集资料的方法是(D )。A.采访法 B.大量观察法 C.报告法 D.直接观察法23.某地区 1996 年底人口为 1000 万人,零售商业网点为 4 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指标为(B)。A. 2.5 千人/个 B. 250 人/个 C. 0.25 个/千人 D. 250 个人2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D )A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 B各组组距的大小 C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D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25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区别主要在于(D )A意义不同 B作用不同 C. 计算条件不同 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26下列总量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11、(D)A工业总产值 B商品销售量 C人口出生数 D水库储水量27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上下相邻两的次数相等,则(B )。A众数无法确定 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C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下限D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上限28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D )。P214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 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D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29零售价格增长 2,零售商品销售量增长5,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B)。A 7 B7.1 C 10 D330对于直线模型 yt15 十 7t,若 t 每增加一个单位, 则 yt增加(C )。A15 个单位 B22 个单位 C. 7 个单位 D8
12、 个单位三、多项选挥题1要调查 1000 户养鸡专业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选用的数量标志有(B、D)。A养鸡专业户的户数 B每一养鸡户的养鸡数量 C1000 户养鸡户的养鸡数量 D每一养鸡户的收入 E1000 户养鸡户的总收入2专门组织的调查包括(A、B、C、D、E)A普查 B重点调查 C定期报表 D抽样调查 E典型调查3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表现为(A、 B、E)A总体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 B总体单位可以转化为总体C只能是总体单位转化为总体 D只能是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E两者可以相互转化4. 下列统计指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B、D、E) A钢产量 B人均钢产量 C产品合格率 D.资金利税
13、率 E. 人口密度5.计算算术平均数时根据掌握的不同资料可采用的计算公式有(A、B、C、D)。A.总 体 标 志 总 量总 体 单 位 数 B. xn C.fD.fxE. nx6按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C、 D、E)A简单指数 B. 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 D总指数 E综合指数7定基增长速度等于(A、C、D)A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 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减 1 D定基发展速度减 1 E逐期增长量分别除以基期水平8综合指数的特点是(A、B、C、D)A先综合后对比 B.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 C. 分子和分母的范围应一致D.需要全面资料 E不一定需要全面资料9计算
14、和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A、B、C、D)A. 正确选择基数指标 B. 严格保持分子与分母的可比性C. 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运用 D. 各种相对指标结合运用 E. 要考虑随机性原则 10抽样平均误差(A、C、D)。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B.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 C. 是可以计算的 D.其大小可以控制 E. 其大小无法控制11统计研究的特点有(A、B、C、D、E )。A数量性 B总体性 C. 质的规定性 D. 社会性 E变异性12. 下面各统计设计中属于单阶段设计的有(A、 B、C、D) A. 统计调查的设计 B统计整理的设计 C统计专题分析的设计D统计资料信息库建立的设 E一个省的工业统
15、计设计13. 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有(A、B、C、D)A. 确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B.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C. 确定调查项目和设计调查表 D. 确定调查工作的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E. 确定汇总方案与汇总方式14. 要调查某市所有大学学校的情况,每一个大学是 (C、E)A调查对象 B调查项目 C. 调查单位 D. 调查总体 E填报单位15. 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D、E)。A.粮食平均亩产量 B销售额 C产品产量 D. 劳动生产率 E. 合格率16. 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A、 C、E)。A每人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 B每个职工的平均工资 C每人平均的棉花产量 D每个职工的
16、平均年龄 E 每人平均钢产量17. 下列各种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B、D、E)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工人按工资额分组 D企业按所有权分组 E. 人口按行政区划分组18. 增长 1% 的绝对值等于(C、E)A. B. C. D. E. 累 计 增 长 量定 基 发 展 速 度 逐 期 增 长 量环 比 发 展 速 度 逐 期 增 长 量环 比 增 长 速 度 累 计 增 长 量环 比 增 长 速 度 10前 一 期 水 平19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一般是(A、C、D)。A确定同度量因素 B按随机原则编制 C. 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同一时期D将两个过渡后总量指标进行动态对比
17、E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20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有(A、 B、C、D)A抽样单位数的多少 B总体中校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C不同的抽样组织形式 D不同的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E登记性差错的多少四、简答题1.流量与存量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要点: 流量是反映总体在一个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 存量则是反映总体在莱一瞬间的总量指标; 二者区别:(1)流量具有连续计数的特点,而存量为间断计数;(2) 流量具有可加性,而存量不具有可加性,相加无意义;(3)流量的大小与所包含的时期长短成正比关系,而存量的大小与时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2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答案要点: (1)受抽祥单位
18、数目影响,抽样单位越多抽样误差越小;(2)受标志变异指标影响,被研究现象的标志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3)受抽样方式影响,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小于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4)不同的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抽样误差不同。3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答案要点: 抽样调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的;(2)抽样调查是用样本的指标推算全体总体的相应指标;(3)抽样调查所产生的抽样误差在抽样调查之前是可以计算和控制的。4.强度相对数与平均数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 强度相对数是由两个性质不同的总体指标对比而求得的;平均数是由同一总体的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效进行对比而求得的。5.简
19、要说明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答案要点: 标志变异指标也称标志变动度, 它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别大小和变动范围的综合指标。标志变异指的作用:(1)它是衡量乎均数代表性的尺度 ,标志变动度大表性小; 标志变度小,平均数代表性大;(2)它可以用来研究现象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标志变更动度大,现象变动不均衡、不稳定; 标志变动度小,现象变动较稳定、均衡.6.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什么不同? 在什么情况下两者是一致的?答案要点:调查单位是指接受调查的个体,而填报单位是负责报告调查内容的部门或个人.举例:7.什么是指数体系? 举例说明,它有何作用?答案要点: 指数体系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数形成的体系,
20、如商品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销售量指数.作用(1) 利用指数体系可以进行因素分析;(2) 利用指数体系可以进行估计推算.五、计篡题(计算结果取一位小数)1某地区主管局所属三个企业的三种产品资料:价格( 元) 产量( 件)企业单位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甲 米 40 40.8 100 160乙 件 45 40 200 210丙 台 46 42 400 480试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分析价格和产量变动对总产值变动的影响。(要列出计算表)P171,P187(1)2从某灯泡厂某月生产的 16000 只灯泡中抽查 500 只进行灯泡寿命检验,资料如下寿命(小时) 950 以下 9501000 1000
21、1050 10501100 合计数量(只) 40 220 160 80 500若抽样调查的把握程度要求为 95%(t1.96), 试估计全部 16000 只灯泡的平均寿命范围。3某地粮食总产量今年计划比去年增长 3%,实际完成计划的 l02%,求今年实际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儿?4某煤矿的煤产量,2007 年比 2006 年增长 50%,2008 年比 2006 年增长80%,问 2008 年比 2007 年增长多少?5某企业资料如下:1 月 1 日 2 月 1 日 3 月 1 日 4 月 1 日工人数(人 ) 1800 1850 1870 1872职工数(人 ) 2300 2350 23
22、70 2372并已知该企业第一季度工业总产值为 833.4 万元,试计算(1)该企业一季度工人占职工人数的比重; (2) 一季度工人劳动生产率。6. 某工业企业生产三种产品,2006 年总成本 12.9 万元,比 2005 年多 0.9 万元,单位成本比 2005 年降低 3%,试确定:(1)总成本指数;(2) 产品产量指数 ; (3)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费用额是多少。7. 在 2000 名工人中采用重复抽样方式,随机抽取 144 名工人的土方工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为每名工人的平均工作量为 5.32 立方米,标准差为 1.5 立方米。(1)试以 95的概率保证程度 (t1.96)来推算抽样极限
23、误差。(2)根据上述条件,若要求抽样极限误差不超过 0.1 立方米,概率保证程度为68.27(t 1),应抽出多少名工人进行调查?8已知甲企业工人数和工资资料如下: 工资(元) 450 540 670 860 900工人数(数 ) 20 105 110 20 15又已知乙企业工人平均工资为 1400 元,工资标准差为 280 元。试分析比较哪个企业的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9某企业预定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的工业增加值比计划期前一年增长 50,实际执行情况为:第一年比前一年增长 5%,第二年比第一年增长 4,第三年比第二年增长 6,若要完成五年计划要求,后两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应增长百分之几?10某商店报告期商品销售额为基期的 138,商品销售额比基期增加了38000 元;报告期销售量为基期的 115,报告期由于销售量增加而增加了销售额 15000 元。试计算该商店报告期的商品价格指数和由于商品销售价格变动而影响销售额增减多少?11从某电子元件厂某月生产的 2 万只元件中抽查 500 只进行寿命检验,资料如下:寿命(小时) 1400 以下 14001500 15001600 16001700 合计数量(只) 40 260 80 20 500若元件寿命以不足 1400 小时为次品,试按 95%的概率(t1.96) 估计这 2 万只元件的次品数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