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仪器分析实验指导牛淑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实验一 气路系统的连接、检漏、载气流速的测量与校正目的要求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结构,熟悉各单元组件的功能2、熟悉气路系统,掌握检验方法。3、掌握载气流速的测量和校正方法。基本原理1、气路系统气路系统是气相色谱仪中极为重要的部件。气路系统主要指载气连续运行的密闭管路,包括连接管线、调节测量气流的各个部件以及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等。使用氢焰检测器时,还需引入辅助气体,如氢气、空气等。它们流经的管路也属于气路系统。由高压钢瓶供给的载气,先经减压表使气体压力降至适当值,再经过净化管进入色谱仪。色谱仪上的稳压阀、压力表、调节阀、流量计等部件是用来调节、控制、测量
2、载气的压力和流速的。氢气、空气气路系统也分别装有相应的调节、控制、测量部件。气路系统必须保持清洁、密闭,各调节、控制部件的性能必须正常可靠。2、载气流速载气流速是影响色谱分离的重要操作之一,必须经常测定。色谱仪上的转子流量计,用以测量气体体积流速,但转子高度与流速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且与介质有关。故需用皂膜流量计加以校正。(1)视体积流速( CO)F用皂膜流量计在柱后直接测得的体积叫视体积流速。它不仅包括了载气流速,且包括了当时条件下的饱和蒸汽流速。(2)实际体积流速(F CO)PcwoFcPO:大气压, mmHg;P W:室温下的饱和水蒸气压,mmHg(3)校正体积流速(F C)由于气体体积
3、随温度变化,而柱温又不同于室温,故需作温度校正。FC=FCO TC:柱温, K;T a:室温,Kac(4)平均体积流速( )气体体积与压力有关。但色谱柱内压力不均,存在压力梯度,需进行压力校正。=FCcF1)/(2332PoiPi:柱入口处载气压力;Po :柱出口处载气压力,计算时 Pi、Po单位要相同实验步骤气相色谱常以高压钢瓶气为气源,使用钢瓶必须安装减压表。1、正确选择减压表。减压表接口螺母与气瓶嘴的螺纹必须匹配。减压表上有两个弹簧压力表,示值大的指示钢瓶内的气体压力,小的指示输出压力。开启钢瓶时,压力表指示瓶内压力,用肥皂水检查接口处是否漏气。2、准备净化管(1)清洗净化管:先用 10
4、%NaOH 溶液浸泡半小时,用水冲洗烘干。(2)活化清洗剂:硅胶120烘至蓝色;活性炭300烘 2 小时;分子筛5503 小时。不得超过 600(3)填装净化管:三种等量净化剂依次装入净化管,之间隔以玻璃棉。标明气体出入口,出口处塞一玻璃棉。硅胶装在出口处。3、管道的连接:用一段管子将净化管连接到减压表出口,净化管的另一端接一可达色谱仪的管子。开启气源,用气体冲洗一下,遂关气源,将管道接到仪器口。4、检漏:保证整个气路系统的严密性十分重要,须认真检查,易漏气的地方为各接头接口处。检漏方法(1)开启气源,导入载气、调节减压标为 2.5 kg/cm2,先关闭仪器上的进气稳压阀。用小毛笔蘸肥皂水检查
5、从气源到接口处的全部接口。(2)将色谱柱接到热导检测器上,开启进气减压阀,并调节仪器上压力表:2 kg/cm。调转子流量计流速最大,堵住主机外侧的排气口,如转子流量计的浮子能落到底,则不漏气;反之,则需用肥皂水检查仪器内部各接口。(3)氢气,空气的检查同前。(4)漏气现象的消除:上紧丝扣接口,如无效,卸开丝扣,检查垫子是否平整,不能用时需更换。5、载气流速的测定及校正(1)将柱出口与热导检测器相连,在皂膜流量计内装入适量皂液。使液面恰好处于支管口的中线处,用胶管将其与载气相连。(2)开启载气,调节载气压力至需要值,调节转子高度。一分钟后轻捏胶头,使皂液上升封住支管即会产生一个皂膜。(3)用秒表
6、记下皂膜通过一定体积所需的时间,换算成以 mL/min 为单位的载气流速。(4)用上述方法,依次测定转子流量计高度为0、5、10、15、20、25、30 格时的体积流速,然后测定另一气路的流速。(5)再分别测量以氢气为载气的气路的流速。(6)以转子流量计上转子的高度为横坐标,以视体积流速为纵坐标,绘制转子流量计的校正曲线,同时记录载气种类、柱温、室温、气压等参数。(7)根据视体积流速,按下式可计算出实际体积流速 PowcFco(8)据下式求出在柱温条件下载气在柱中的校正体积流速 Ta注意事项1、氢气减压表只许安装在自燃性气体钢瓶上2、氧气减压表安装在非自燃性气体钢瓶上3、安装减压表时,所有工具
7、及接头,一律禁油4、开启钢瓶时,瓶口不准对向人和仪器5、净化管垂直安装,上口进气下口出气6、凡涂过皂液的地方用滤纸擦干。附表 不同温度时水的饱和蒸汽压温度/ Pw/mmHg 温度/ Pw/mmHg 温度/ Pw/mmHg10 9.12 20 17.5 30 31.811 9.84 21 18.7 31 33.712 10.5 22 19.8 32 35.713 11.2 23 21.1 33 37.714 12.0 24 22.4 34 39.915 12.8 25 23.8 35 42.216 13.6 26 25.2 36 44.617 14.5 27 26.7 37 47.118 15.
8、5 28 28.3 38 49.719 16.5 29 30.0 39 52.4思考题1、气相色谱仪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各起什么作用?2、如何检验色谱系统的密闭性?实验二 醋酸甲酯、环己烷、甲醇等混合样品的色谱测定目的要求1、进一步掌握色谱定量分析的原理2、了解校正因子的含义,用途和测定方法3、学会面积归一化定量方法基本原理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在一定条件下,被测物质的重量 w 与检测器的响应值成正比,即:W i=Fi Ai或:W i=Fih hiAi:被测组分的峰面积;h i:被测组分的峰高;F i:比例常数(以峰面积表示时)Fih:比例常数(以峰高表示时)所以定量时需要:(1)准确测量响应
9、信号 A 或 h。A 或 h 是最基本的定量数据,h 可以直接测得,A 和其他参数计算求得。如:A=1.065hW 1/2(2)准确求得校正因子 F响应值除正比于组分含量外,与样品的性质也有关,即在相同的条件下,数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产生的信号的大小可能不同。因此,在进行定量分析时需加以校正。由前述可知: 即单位峰面积所代表的样品重量,由于受AWF操作条件影响较大,F 的测定较困难。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都采用相对校正因子 f。f 为组分 i 和标准物质 s 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siifiSiAwWi、W s 分别为待测物和标准物之重量;A s、A i 分别为待测物和标准物之峰面积。f与检测器类型有关,
10、而与检测器结构特性及操作条件无关。因物质的量可以用重量或摩尔表示,故:(相对重量校正因子)wfiSsiA(相对摩尔校正因子)iSwiSSimMWff 其中 Mi,M s分别为待测物和标准物的分子量f、f 可以从文献查得,亦可直接测量。准确称量一定重量的待测物质和标准物质,混匀后进样,分别测得峰面积,即可求其校正因子。(3)选择合适的定量方法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好多种,本实验采用归一法。归一法就是分别求出样品中所有组分的峰面积和校正因子,然后依次求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100fAiWi归一法优点:简洁;进样量无需准确;条件变化时对结果影响不大。缺点:混合物中所有组分必须全出峰;必须测出所有峰面积。仪器
11、试剂气相色谱仪(附 TCD、FID) ;微量注射器:1 L、5 L;三组分混合样:甲醇,醋酸甲酯,环己烷色谱条件色谱柱:GDX-102(60 80 目) 。温度:T c100-120;T D150;T i150载气:H 2 45 mL/min;N 2 50 mL/min;空气 400 mL/min纸速:5 cm/min;衰减:自选实验步骤按上述条件开机调试,待仪器稳定后依次进行。1、定性分析(1)调记录纸速为 5 cm/min,用 1 L 注射器进分别进甲醇,醋酸甲酯,环己烷 0.1 L,记录色谱图,准确测量各峰的保留时间(t R) 。(2)在相同条件下进 0.1 L0.2 L 三组分混合样记
12、录色谱图,准确测量各峰的保留时间(t R) 。2、测量校正因子于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三标准试样与同一小瓶中混匀,在设定的条件下进样 0.1 L0.2 L,记录峰面积。3、定量分析进 0.1 L0.2 L 未知混合样。记录色谱图,测量峰面积。4、关机。数据处理1、根据保留时间确定各峰归属。2、根据所称标样重量和各峰面积,计算相对校正因子(以甲醇为标准物) 。3、根据未知样品中峰面积,用归一化法计算待测样品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思考题1、归一化法使用的条件是什么?2、如何求校正因子?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不考虑校正因子?实验三 程序升温法测定工业二环己胺中微量杂质目的要求1、了解程序升温色谱法的特点及应用2、
13、初步掌握程序升温色谱法操作技术基本原理对于宽沸程多组分化合物采用程序升温色谱法,柱温按预定的加热速度,随时间呈线性或非线性增加,则混合物中所有组分将在其最佳柱温下流出色谱柱。当采用足够低的初始温度,低沸点组分就能得到更好分离,随着柱温的升高,每一个较高沸点的组分就被升高的柱温“推出色谱柱 ”,高组分沸点也能加快流出,从而得到良好的尖峰。因此,程序升温色谱法主要是通过选择适当温度,而获得良好的分离和理想的峰型,同时缩短了分离时间。一般来说,样品沸点范围大于 80100就需要用程序升温色谱法。程序升温方式所谓“ 程序 ”即柱温增加的方式,大都按柱温随时间的变化来分类。1、线性升温:柱温(T)随时间
14、(t)成正比例的增加。T=T0+ r t To:起始温度,r :升温速度( /min)2、非线性升温(1)线性恒温加热:首先线性升温至固定液最高使用温度,然后恒温到把最后几个高沸点组分冲洗出来。适于高沸点的分离。(2)恒温线性加热:先恒温分离低沸点组分,再线性升温到分离完成。(3)恒温线性恒温加热:先恒温分离低沸点组分,中间线性升温至高温,再恒温至高沸点组分冲洗出来。适用于沸点范围很宽的样品。(4)多种速度升温:开始以 r1 速度升温然后再以 r2 、 r3 速度升温本实验用恒温线性恒温加热方式,分离分析工业二环己胺样品。目前,程序升温色谱系统,大多采用双柱双气路,以补偿因固定液在升温过程中流
15、失而引起的基线漂移,增加柱子的稳定性。在双柱系统中,一般分析柱和参考柱有同样固定相,也可装两种性质不同的固定相,以分析不同类型的样品,扩大应用面。但要注意,两种固定液的热稳定性要相同,即最高使用温度要相同或接近,否则无法补偿固定液的流失,使稳定性变坏。色谱条件仪器:岛津 GC9A 型气相色谱仪。色谱柱:2%PEG20M+2%KOH担体:Chromosorb(酸洗、硅化烷、6080 目)温度:T c : 130保持 3 min,升温速度为 3/min,终温 180保持 20 min;T i:200;T D:200检测器:氢焰离子化(FID)载气:N 2 流速:30 mL/min;燃气:H 2 流
16、速 40 mL/min;助燃气:空气流速 500 mL/min输出衰减:自选;纸速:5 cm/min;样品:0.10.2 L实验步骤1、按上述色谱条件启动仪器,一次升温使检测器和气化室温度达到规定之后,按以上条件设定程序升温。2、完成程序设定且基线稳定后,用微量注射器注入 0.2 L 二环己胺。同时按 start 按钮,程序升温即自动进行,记录色谱图。若需要重复前次程升过程,可将设定值复位后重复进行。3、定性:在相同程升条件下,注入标准样品以鉴别各流出峰。4、定量:可采用归一化法或外标法定量。注意事项1、升温方法据仪器型号不同而有所不同,严格按说明操作。2、在升温过程中,柱前压力随温度增加而增
17、加,流量计转子下降,这是正常现象,但必须保证各次程序变化保持一致。3、在程序升温时,要尽量采用较低的汽化温度,以免进样器硅胶垫低沸点成分流失造成基线不稳,出现怪峰,硅胶垫最好老化处理。将其浸入乙醇中一天,用清水洗净后,在 200老化两小时。思考题1、在什么情况下考虑使用程序升温?2、程序升温操作中柱温如何选择?实验四 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硝基酚类物质目的要求1、了解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条件。2、掌握内标法色谱定量分析方法。基本原理反相离子对色谱是用疏水的固定相和含有低浓度反离子的极性缓冲液作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于离子型或可解离化合物的分离,有代替离子
18、交换色谱的趋势,成为液相色谱的一个很有生气的组成部分。最容易被接受的机制是认为解离的溶质与流动相中的反粒子形成疏水性离子对,然后按反相色谱的规律进行分离。反离子的大小及浓度、有机改良剂的浓度和 pH 值均是控制分离的重要因素。硝基酚类是可解离的有机酸,分离时采用四丁基铵离子作为反离子,在弱碱性条件下,硝基酚类按 pKa 值减小的顺序流出。内标法是广泛使用的色谱定量方法。在进行色谱定量之前,要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并准确测定校对因子。硝基酚类的测定采用 2,4二氯苯酚做内标物。测定校对因子 fi 时,将一定量组分 i 的标准品,与一定量的内标物混合,进行色谱分离,测得的峰面积分别为 Ai 和As,
19、W 代表重量。 siAfi进行定量分析时,将需一定量的内标物 S 加入欲测的样品中,进行色谱分离,测得的峰面积分别为 Ai和 As 则:sWifiiWi 、W s分别为欲测的样品中组分 i 的量和内标物 S 的量实验条件 :固定相:YWG C18;流动相:甲醇/水 55:45,含 20 mmol/L 四丁基溴化铵,并用 KH2PO4/K2HPO4 调整 pH 值在 7.58.5 之间。流量:1 mL/min;检测:紫外 254 nm,0.02 AUFS;温度:室温;纸速:5 mm/min标准测试:对硝基苯酚;2,4二硝基苯酚;2,5二硝基苯酚 2,6二硝基苯酚;2,4,6 三硝基苯酚;内标物:
20、2,4二氯苯酚操作步骤1、标准品溶液及内标物溶液的配制(1)准确称取邻硝基苯酚 10 mg,对硝基苯酚 16 mg,2,4二硝基苯酚 10 mg,2,5二硝基苯酚 6 mg,2,6二硝基苯酚 10 mg,2,4,6 三硝基苯酚 20 mg。溶解于 50 mL 甲醇,转入 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准确称取 2,4二氯苯酚 0.3 克,配成 100 mL 甲醇/ 水溶液。2、测定校对因子 Fi将 1 mL 内标物溶液与 1 mL 标物溶液混合。待仪器稳定后,注入10 L 混合液,记录色谱图 13、样品的测定将欲分析的样品与内标物溶液混合。注入 10 L,记录色谱图 2。根据
21、保留数值,确定试样中含有哪些成分。数据处理1、测量色谱图 1 和图 2 中各峰的面积。2、根据色谱图 1 的数据,计算各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3、根据色谱图 2 的数据,计算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g/mL思考题1、什么是反相液相色谱?2、内标法的原理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内标法?实验五 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定未知芳香化合物及萘的测定目的要求1、学习和掌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性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了解基本结构,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的原理和方法。基本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其比较重要的用途是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面。因为很多有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紫外波段有强的吸收光谱,可
22、以把未知试样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和标准试样(或与标准准图谱)比较,当浓度和溶剂相同时,若两者的谱图相同(峰、极小值和拐点的 相同) ,而且未知样品大体已知时,可以说明它们是同一个化合物。但是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这些特征的峰、极小值和拐点的数目往往是有限的,且紫外吸收光谱的吸收峰还较宽,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可能有相同的紫外吸收光谱,对于完全未知的有机化合物,有时可以通过改换溶剂和适当的化学处理之后所得的未知标准光谱对照,不仅比较 ,还要比较它们的 max 和 A,来进一步确证,甚至还要进一步借助红外、核磁和质谱等手段才能最后得出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是有快速,灵敏度高及分析混合物中各组份有时不
23、需要事前分离,不需要显色剂,因而不受显色剂温度及显色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广泛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中。但有一个局限性,就是待测试样必须在紫外区有吸收并且在测试浓度范围服从比耳定律才行。利用紫外光度法测定试样中单组份含量时,通常先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然后选择最大吸收峰的波长进行测定。其原理与一般比色分析相同。可用标准工作曲线法。如果通过实验证明,在测定条件下符合比耳定律,也可以不用标准曲线而与标准品的已知浓度溶液比较求出未知样品浓度。仪器与试剂751G 型,752 型及 53WB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 cm 石英比色皿未知物 1环己烷溶液;未知物 2环己烷溶液;未知物 3乙醇溶
24、液;未知物 4乙醇溶液;萘的标准溶液:(1)1 mg/mL 的标准萘溶液:准确称取 50 毫克色谱纯的萘于小烧杯中,以无水乙醇溶液溶解后定量移入 50 毫升容量瓶中,以无水乙醇稀至刻度,摇匀;(2)10 g/mL 的标准萘溶液,由 1 mg/mL 萘标液准确稀释 100 倍即成;(3)1 g/mL 的标准萘溶液:由 10 g/mL 萘标液准确稀释 10 倍即成。实验步骤1、以试样的溶剂为参比对未知芳香化合物的溶液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波长一般从 220 nm300 nm。间隔自选(一般间隔 12 nm) 。2、绘制出吸收曲线后从“Ultraiolet Spectra of Aromatic Co
25、mpounds”(芳香族 化合物的紫外光谱)一书中的标准谱图对照查出属于何种有机化合物。3、以 95%乙醇为参比溶液,用 1cm 石英比色皿对标准萘乙醇溶液测定紫外吸收光谱,波段从 210 nm230 nm,只要找出最大吸收峰位置即可。4、在仪器上以最大吸收峰测定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1)用 10 mL 带塞比色管 6 支,配制浓度分别为0.2、0.4、0.6、0.8、1.0、1.5 g/mL 的标准溶液系列各 10 mL。(2)在分光光度计上以最大吸收峰波长(220 nm)测定标准系列的吸光度,浓度从低到高,记录吸收值。5、对未知样品进行测定。对几个未知样品中的萘含量进行测定时的条件应与标准
26、系列一致。试样中含量高,可用乙醇稀释后测定。结果处理 标 样标样 AC%100样标 样标样 品 W式中:C 标 、C 样 分别为标准液和试样中萘的浓度;A 标 、A 样 分别为标准液和试样液的吸光度;W 样 试样重。注意事项(1)测定过程中比色皿应加盖子,并防止盖子相互污染。(2)读数后立即关闭光闸,保护光电管。(3)小心不要打破石英比色皿;比色皿光学玻璃面要用揩镜纸擦。思考题1、紫外光谱仪的组成有哪几部分?2、紫外光谱定性、定量的方法有哪些?实验六 红外吸收光谱定性分析目的要求掌握溶液试样红外光谱图的测绘方法,利用红外光谱图进行化合物的鉴定。基本原理在红外光谱分析中,固体试样和液体试样都可采
27、用合适的溶剂制成溶液,置于光程为 0.011 mm 的液槽中进行测定。当液体试样量很小或没有合适的溶剂时,就可直接测定其纯液体的光谱。通常是将一滴纯液体夹在两块盐片之间以得到一层液膜,然后放入光路中进行测定,这种方法适用于定性分析。制作溶液试样时常用的溶剂有 CCl4(适用于高频范围) 、CS2、 (适用于低频范围) 、 CHCl3 等,对于高聚物则多采用四氢呋喃(适用于氢键研究) 、甲乙酮、乙醚、二甲亚砜、氯苯等。一般选择溶剂时应做到:(1)要注意溶剂溶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特征谱带的位移和强度的变化,例如在测定含羟基及氨基的化合物时,要注意配成稀溶液,以避免分子间的缔和;(2) 由
28、于溶剂本身存在着吸收,所以选择时要注意溶剂的光谱,通常其透光率小于 35%的范围内将会有干扰,大于 70%的范围内则认为是透明的;(3)使用的溶剂必须干燥,以消除水的强吸收带,防止损伤槽盐片;(4)有些溶剂由于易挥发、易燃且有毒性,使用时必须小心。进行红外光谱定性分析,通常有两种方法:(1)用标准物质对照在相同的制样和测定条件下(包括仪器条件、浓度、压力、湿度等) ,分别测绘被分析化合物(要保证试样的纯度)和标准的纯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若两者吸收峰的频率、数目和强度完全一致,则可认为两者是相同的化合物。(2)查阅标准光谱图标准的红外谱图集,常见的有萨特勒(Sadtler)红外谱图集,“API”
29、红外光谱图, “DMS”周边缺口光谱卡片。上述的定性分析方法,一般是验证被分析的化合物是否为所期待的化合物的一种鉴定方法。如果要用红外光谱定性未知物的结构,则必须结合其他分析手段进行谱图解析。如果解析结果是前人鉴定过的化合物,则可继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鉴定。如是未知物,就需得到其他方面的数据(如核磁共振谱、质谱、紫外光谱等) ,以提出最可能的结构式。仪器与试剂IR400 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或 7400 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洗耳球;2 mL 注射器;可拆式液槽;固定式液槽(0.5 mm 和 0.1 mm) ;一组已知分子式的未知试样、四氯化碳、氯仿、丙酮实验步骤1、液膜法用滴管吸取未知液体试样,滴 1
30、2 滴于一盐片上,再压上另一盐片,两块盐片将会由于毛细作用而粘在一起,中间形成一层厚度小于 0.01 mm 的液膜层。将两盐片小心地放置在可拆液槽的后框片上,盖上前框片,旋上四个螺帽,为避免用力不均匀导致盐片破碎,必须同时对角地小心旋紧,然后放入仪器的光路中测绘其吸收光谱,用同样方法测绘二至三个未知试样的红外光谱图。2、液槽法按教师要求,配制 12 种未知试样的四氯化碳溶液(1%)和氯仿溶液(5% ) ,用 2 毫升注射器将溶液注入进 0.5 mm 液槽或 0.1 mm液槽的试样注入口,直至试样溶液由液槽上部试样出口小孔溢出为止,并立即用塞子塞住入口和出口,然后将液槽放到仪器的测量光路中。另取
31、一相同厚度的液槽,注入相应量的溶剂(与试样中的溶剂量应大致相同)后,放到参比光路中,随即测绘它们的红外光谱图。注意:测量完毕后应立即倒出试样,并清洗液槽,可用注射器从试样注入口注入溶剂,由试样出口将溶剂抽出,速度要慢,以防溶剂迅速蒸发时空气中湿气凝集在盐片上而损坏盐片。清洗三次后,用洗耳球吹入干燥空气使之干燥,对于可拆式液槽,应卸下盐片,用棉花浸丙酮后擦去试样,再使其干燥。3、查阅萨特勒红外光谱图按教师给出的未知试样的分子式,使用萨特勒红外光谱图的分子式索引,根据分子式中各元素的数目顺序查出可能的光谱号(光栅) ,再根据光谱号找出与未知试样光谱图相同的标准谱图,进行对照,并确定该试样是什么化合
32、物。结果处理1、在测绘的谱图上准确标出所有吸收峰的波数。2、根据标准谱图查到的结构,列表讨论谱图上的主要吸收峰,并分别指出其归属。思考题1、用固定液槽测量溶液试样时,为什么要用另一液槽装入溶剂后作出参比?2、配制试样溶液后,应如何选择溶剂?实验七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铜含量标准加入法目的要求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实验技术,并对同一未知样品做一组加入量不等的曲线。领会标准加入法的操作关键。基本原理在原子吸收中,为了减小试液与标准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误差;或为了消除某些化学和电离干扰均可以采用标准加入法。例如,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镀镍溶液中微量铜时,由于溶液中盐的浓度很高,若用标准曲线法,由
33、于试液与标液之间的差异,将使测定结果偏低,这是由于喷雾高浓盐时,雾化效率较低,因而吸收值降低。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可采用标准加入法。分别吸取 10mL 镀液于 4 个 50mL 容量瓶中,于 0、1、2、3 号容量瓶中分别加入 0、1、2、3 l/mL 的 Cu2+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在相同条件下测量同一元素的吸光度,绘图,由图中查得试液中铜的含量。这种方法亦称“直接外推法” 。也可以用计算方法求得试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设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为 Cx,测得其吸光度为 Ax,试样溶液中加入的标准溶液浓度 Co,在此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总浓度 Cx+Co;测得其吸光度为 Ao,根据比尔定律Ax=KCxA
34、o=K(Co+Cx)将上面两式相比 CoAx标准加入法也可以用来检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仪器与试剂WFDY2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50 毫升容量瓶;铜标准溶液:100 g/mL:溶解 0.1000 g 纯金属铜于 15 mL1:1 硝酸中,转入 1000 m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10 g/mL:由 100 g/mL 的铜标准溶液准确稀释 10 倍而成。实验步骤1、标准加入法测定溶液的配制将 5 个 50 毫升容量瓶(或比色管)编为一组。按 14 编号。0号为样品。14 为样品及标准加入点。每支管中都装 5.0 mL 样品(同学到指导老师处领取)除 0 号外 14 号管中分别按下表
35、加入不同量的铜标准溶液。编 号0 1 2 3 4加入 10 g/ml 铜标液的毫升数0 0.5 1.0 1.5 2.0测定液中加入铜标液浓度g/mL0 0.1 0.2 0.3 0.4测定结果最后都用蒸馏水稀释定容。用测定溶液中加入的铜标液浓度作横坐标。测得相应的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2、原子吸收测定:(1)按 WFDY2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操作规程熟悉仪器,并按下列条件调整好仪器。灯电流:6 mA铜分析线:3248 燃烧器高度:24 mm空气流量:自选;乙炔流量:自选;狭缝宽度:2.1 ;增益粗调:3档(2)点燃火焰后用蒸馏水做空白溶液喷雾调节仪器零点。(3)然后由稀到浓依
36、次测定各点。并记录吸收值及测定条件。数据处理将以上数据在坐标纸上分别作出浓度(g/mL)吸光度(A )曲线。根据外推法分别求出未知样中铜含量。思考题1、标准加入法有什么优缺点?若使标准加入法测定结果更加可靠,应注意什么问题?实验八 原子发射光谱法摄谱目的要求1、通过对不同目的,不同对象的摄谱,掌握不同摄谱方法及其原理。2、掌握摄谱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基本原理物质中每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电能(或热能)作用下能够发射特征的光谱线,这种特征的光谱线经过摄谱仪的色散器后,得到按不同波长顺序排列的光谱,把这种光谱记录在感光板上,以便作定性和定量分析。由于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沸点不同,其蒸发速度也各异
37、,可利用这些特征采用不同的曝光时间,把不同元素的谱线分别摄在不同位置上。仪器与试剂WPG100 型(或 WP1 型)平面光栅摄谱仪;6 mm 光谱纯石墨电极锥型上电极,普通凹型下电极;铁电极;天津紫外 I 型光谱感光板;秒表;带绝缘把的医用镊子定性分析试样粉末、金属片;半定量分析 PbO 标样(Pb%3 、1、0.3、0.1、0.03) ;显影液、定影液。实验步骤1、将分析用的标样及分析试样分别准备好,用小匙把粉末试样装入相应的电极,装样时适当地压紧,每个样压紧的程度尽可能一致。用剪刀将待分析的金属片剪下两小片折成小块状,分别放入凹形下电极内。准备好的样品按编号放在电极架上。2、装感光板。在暗
38、室红灯下(勿直照感光板)取出感光板(取感光板时勿大面积摸感光板面,以免损坏乳剂面) 。然后用手指轻轻摸感光板的边角,找出其乳剂面(粗糙面) 。把乳面向着曝光的方向装入暗室,切勿装反。3、摄谱。根据不同分析对象选择摄谱条件如:光源、电极、摄谱仪的参数、选用的波长范围等。摄谱选用的波长范围是根据分析元素的光谱灵敏线选择所需的中心波长,选用的中心波长按表 8-1 中选用其对应的参数。例如需用中心波长为 3000,则按表调节的三个参数如下:光栅转角(度)10.37;狭缝调焦(毫米)5.4狭缝倾角(度)5.8选用中心波长为 4200 时,自己按表调节三个参数:光栅转角(度);狭缝调焦(毫米);狭缝倾角(
39、度)在此波长摄谱为了消除二级光谱的重叠,摄谱在第三聚光镜前应套上标有“I”记号的滤光片。表 8-1 WPG100 型摄谱仪选择中心波长的参数光栅 1200 条/mm 光栅编号 17052光谱级次 一级衍射光谱中心波长() 光栅转角(度) 狭缝调焦(毫米) 狭缝倾角(度)3000 10.37 5.40 5.80200 11.07400 11.77500 12.12 5.40 5.90800 13.134000 13.89 5.40 5.00200 14.60400 15.31500 15.61 5.40 6.10摄谱记录及计划如下:摄谱仪:光源:交流电弧感光板:显影温度: 时间:定影温度: 时间
40、:按已列好的摄谱计划表进行摄谱,仪器的操作方法见摄谱仪操作规程。表 8-2 摄谱计划条 件实验内容编号样品 中心波长()狭缝宽度( )中间光栏(mm)电流大小()激发时间(sec )哈特曼光栏板移1 Fe 3000 5 3 5 15 2583000 5 3 5 30 12 粉末 3000 5 3 8 30 33 粉末 3000 5 3 8 60 44 金属片 3000 5 3 7 60 95 Fe 4200 5 3 5 15 66 金属片 4200 5 3 7 60 7201 标样 1 12 标样 2 23 标样 3 34 标样 4 45 标样 5 56 试样3000 5 5 7 406光谱定
41、性分析7 Fe 3000 5 5 5 15 7304、洗感光板(在暗室进行) 。(1)准备显影液及定影液。把预先配好的显影液及定影液分别倒入带盖搪瓷盘里,插入温度计检查其温度,若不足 20, 可用电炉或热水加热。(2)显影及定影。在红外灯工作下打开暗盒,取出感光板,将乳胶面朝上放入显影液中,盖上盖子不断轻轻摇动。显影 2 min,取出感光板用清水泡洗数分钟,然后将感光板放入 20的定影液,定影 10 min,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小流量)感光板 15 min,若感光板发现有小颗粒用湿棉花轻轻擦去。再进行冲洗。将冲洗好的感光板放在感光板架上,待干后装入感光板袋,以便译谱用。数据处理用眼初步检查所摄
42、谱得到的感光板的质量,并记录之。根据摄谱实践,总结如何才能摄得好的光谱谱线底板。注意事项由于摄谱仪使用较大的电流,因此操作时应注意绝缘,以免触电的危险,注意保持透镜及狭缝的干净,切勿用手触摸。思考题1、发射光谱定性的依据是什么?2、哈特曼光栏的作用是什么?实验九 电导法测定水的纯度目的要求1、熟悉电导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导法测定各种水的电导率并计算出它们的含盐量。2、学习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及操作基本原理电解质水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能产生定向移动,因此,具有电导率。其导电能力的大小称电导。在一定范围内,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与其电导率的大小成线性关系。所以,根据测量水的电导率可知水中离子的浓度,即
43、知道了水的纯度。测量电导的方法,可用两个电极插入溶液中,测量两电极间的电阻 R。R(L/A)其中:电阻率;L两电极间距离;A电极面积;R 的倒数为电导 L, 的倒数为电导率 K。L=K(A/L)一般用 L/A 作为电导池常数,国产 DDS11A 型电导率仪,能进行电极常数的校正。其他型号仪器需计算校正。电极常数可通过测量电极在一定浓度 KCl 溶液(标准溶液)的电导来求得。因为 K/L,K(电导率) 为一定温度下 KCl 溶液的电导率,可从手册中查出,L 为同实验条件下测出的电导,故可求出 。仪器与试剂DDS11A 型电导率仪;电导电极;KCl 标准溶液:准确称取预先在烘箱中已烘干的 KCl(
44、保证试剂)0.7455 g,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用高纯度水配成 0.1000 mol/L KCl标准溶液。水样:高纯水、普通去离子水、自来水。实验步骤1、按 DDS11A 型电导率仪使用说明调整仪器,将电极和容器用被测溶液洗 23 次,然后将电极插入溶液中,将电导仪旋扭拨到“测量”,量程选择开关逐档下降到适当位置,读出表上读数,分别测出各种水的电导率,并比较它们的纯度。2、电导池常数的校正DDS11A 型电导率仪所附配套电极,出厂时均注明其电极常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验进行校正。准确吸取 0.1000 mol/L 的 KCl 溶液 10.00 mL 和 20.00 mL,分别置于 1
45、00 mL 容量瓶中,配成 0.0100 mol/L 和 0.0200 mol/L 的 KCl 标准溶液,再将出厂时已注明电极常数的电极放在此溶液中(此溶液的电导率可由手册查出) 。将仪器开关拨到“测量” 档,调整校正调节器,使表头指示为查出值,然后将开关回到校正,不动开关,调节电极常数调节器,使表头满度。此时,电极常数调节器所示数值,应为电极的电极常数。结果与讨论1、根据测量结果,由下列经验公式分别计算出各种水的含盐量。总盐量(mg/L) 0.72K18)18(018CtK式中:K 18:18时水样的电导率(s/cm) ;0.72 是经验常数;温度常数 0.022。2、根据三种水的电导率,比
46、较其纯度。3、电极常数的校正。KCl 溶液的浓度 0.0100 mol/L 0.0200 mol/L 原电极的常数校正后的电极常数思考题1、电导和电导率有什么不同,本实验所用仪器测出的是什么?2、电导池常数决定于什么?3、电导法在应用中有哪些局限性?实验十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中的微量氟目的要求1、了解用 F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中微量氟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3、掌握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水中微量 F 的方法。基本原理离子选择电极的分析方法较多,基本的方法是工作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用氟电极测定 F 浓度的方法与测 pH 值的方法相似。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插入溶液中组成电池,电池的电动势 E 在一定条件下与 F 离子的活度的对数值成直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