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26 页1.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课堂练习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和 ,制定合理的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 和 ,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 )A对象中的一个 B对象中的一部分 C全部对象 D以上都对3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一组是( )A猫头鹰和鼠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狗和水草4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5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
2、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6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7将以下生物分类:银杏树、鲫鱼、木耳、海带、奶牛、蚂蚁、白菜、大肠杆菌(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2)按生活环境分类:8学校中午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爱去食堂用餐,仅以方便面、肉串、汉堡包一类食品果腹,你为了同学们能健康成长,在制定平衡膳食方案之前,先要作广泛的调
3、查。那么,你将怎样去作这个调查呢?我的调查目的是:我的调查对象有:第 2 页 共 26 页我的调查范围在:我设计的调查表是:2.周围的生物世界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牛吃草 B蝌蚪长成青蛙C北风吹,雁南飞 D铁生锈2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 )A、生物的生长 B、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进行呼吸 D、生物的发育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病毒 B飞机 C草履虫 D鱼4.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5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其中最小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6下列生物不具有细
4、胞结构的是( )A衣藻 B酵母菌 C狂犬病病毒 大肠杆菌7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自由运动 B都能繁殖 C都具有反射话动 D都生活在水中8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9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 3 页 共 26 页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0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C千里之堤,
5、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11俗语说“鱼儿离不开水”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12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树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起制约作用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1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树林底下好乘凉C.鸟类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A.阳光 B.江水 C.温度 D.
6、空气15.2008 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 阳光 B. 温度 C. 气体 D. 盐度16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 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地点 鼠妇只数水泥路上 0水槽边的石头下 24种花的湿花盆下 18干草地中 2第 4 页 共 26 页17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
7、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8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 )A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有直接关系B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仅指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19获 2000 年度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袁隆平的突出成就是 ( )A人类基因组测序 B杂交水稻C转基因技术 D克隆技术20今日的地球, 森林正在减少; 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 荒漠在蔓延; 浊地
8、在缩小; 大气中, 二氧化碳在增加; 臭氧层遭到破坏; 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 _学发挥了重要作用.A. 地理 B. 生物 C. 物理 D. 化学二、非选择题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_,一类_。生物是指_。2.地球上的植物形态各异,种类极多,主要有四个类群:_、_、_、_。3.种子植物包括_和_。4.根据动物身体里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它们分成两大类:_和_。5.生物体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得 和 。并把体内的 排出体外。6.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它分为_和_。7.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_、_、_、
9、_、_。第 5 页 共 26 页8.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色植物,这是由于光合作用需要_。9.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 。10.当今世界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如 、 、 和 一些疾病也严重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离不开 的发展。1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 20 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 40%,平均厚度从 3 米减至 1.5 米;2005 年北极冰盖面积为 530 万平方千米,2007 年 9 月为413 万平方千米,创
10、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1)图 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相适应。(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 。(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 ,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答出两项)。3.我们周围的生物一.选择题1、现在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2、下列属于哺乳动物的是A鲫鱼 B青蛙 C乌龟 D.家兔3、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A B第 6 页 共 26 页4、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
11、分别代表鱼、大熊猫、火炬、藏羚羊、燕子,其中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均属于( )A.陆生动物 B.哺乳动物 C.脊椎动物 D.恒温动物5、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A.蓝藻 B.葫芦藓 C.肾蕨 D.玉米6、 (2009 枣庄学业水平)下列植物中不属于蕨类植物的是A.蕨菜 B.发菜 C.满江红 D.卷柏7、2008 年 12 月 23 日,大熊猫“团团” “圆圆”抵达台北,目前在动物园生活状况良好。下列有关于大熊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熊猫是珍稀的哺乳动物B大熊猫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C大熊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D在动物园里圈养是保护大熊猫的唯一措施8、 (2009 济宁学业水平
12、)下列动物真正属于鱼的是A.甲鱼 B.黄鳝 C.鲸鱼 D.娃娃鱼9、国宝大熊猫“团团” 、 “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我国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A.用肺呼吸 B.胎生哺乳 C.牙齿分化 D.变温动物10、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体表被有鳞片的动物是( )A乌龟 B鲤鱼 C海豚 D珊瑚虫11、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 。鸟的下列结构中与这句话含义不符的是( )A.前肢变成翼 B.足有四趾 C.体内有气囊 D.胸肌发达12、 “水上大世界,动物添精彩”下列只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动物是( )A.蚯蚓 B.草鱼 C.青蛙 D.猎豹13、你有过捉鱼的
13、经历吗?下河摸鱼时,已经捉到手的鱼往往又会让它挣脱,这是由于其体表有生很滑的黏液。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第 7 页 共 26 页A.预防人类捕捉 B.减少运动阻力 C.保持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14、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福娃“妮妮”的原型是一只小燕子,燕子特有的呼吸方式是A.双重呼吸 B.肺与气囊同时呼吸 C.用气囊呼吸 D.用肺呼吸15、我国特有的又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植物是( )A.银杉 B.珙桐 C.人参 D.满山红16、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的水生哺乳动物是 ( )A中华鲟 B海豹 C扬子鳄 D白鳍豚17、 (2009东营)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其中
14、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1)A(蚯蚓)用_ 呼吸,B用_呼吸,E用_呼吸。(2)A与B、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3)从B的生殖发育特点分析,它不能脱离水环境限制的原因是_。(4)D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_,体表被覆羽毛等。(5)E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它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 _。18、苏州是一个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在蔬菜方面有“水八仙、苏州青、太仓白蒜”等;在果树上,以东山、西山为中心,盛产柑橘、青梅、银杏、批把、杨梅等优质水果;另外苏州的湿地、丘陵山地和丰富的森林、果树、茶等绿化
15、植被,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饵食来源和适宜的生存环境虎纹蛙、獐子、梅花鹿、鸬鹚、白鹭、王锦蛇、穿山甲等均被国家列为保护动物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 植物,它的种子由 发育而来,外面 (填写“有”或“没有, )果皮包被。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第 8 页 共 26 页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2、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春风又绿江南岸3、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16、)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4、2007 年 6 月呼伦贝尔市政府举办了一次“汽车拉力赛” ,近 2000 公里的赛程大多在草原腹地进行,汽车赛后草场“伤痕累累”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你对这项赛事的评价是( )A.促进了当地的对外开放 B.提高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知名度C.增加了呼伦贝尔市的经济效益 D.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5、你不会到哪种环境中捕捉鼠妇( )A.草坪的石头堆里 B.庭院的菊花盆下 C.墙角的草丛中 D.学校的篮球场上6、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句话体现了(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7
17、、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 ,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 ,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8、2008 年初南方部分省区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9、鸭是比较耐寒的一种鸟。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第 9 页 共 26 页A光 B温度 C水
18、D空气10、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请将下列表示生物之间关系的序号填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备选答案:捕食关系 共生关系 寄生关系 合作关系 竞争关系生物 大豆与根瘤菌 噬菌体与细菌 杂草与水稻 猎豹与羚羊 关系 答案:从左到右依次 : 12、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清扫学校的仓库时,发现墙角潮湿的拖布和扫帚下面有许多鼠妇,当它们拿起拖布和扫帚时,鼠妇迅速爬走。(1) 针对上述情景,你会提出那些问题?
19、 。 。(2) 如果我们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 。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记录,分析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3)你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1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验证他们的重要性,设计如下试验:实验过程: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同时向 C、D 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向 B、C、D 锥形瓶中放入等量的金鱼藻;向四个锥形瓶中放入大小、形状、生长状况相近的金鱼各一条,用软木塞塞紧A、B、C 锥形瓶置于阳光下,D 锥形瓶放在黑暗的
20、环境里。第 10 页 共 26 页实验结果如下:锥形瓶编号 A B C D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天) 3 11 25 2根据上述试验回答:(1) 比较 A、B、C 可知,它们具有相同的非生物因素:_(2)由 A 和 B 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藻的作用是:_(3)通过 两个锥形瓶试验的比较,可以说明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需要光。(4)D 装置中的金鱼存活时间短的原因是: 5.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课堂训练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 . 温度 B. 光照 C.湿度 D. 土壤2.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A.分组实验 B. 重复实
21、验 C.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3. 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合作 B寄生 C捕食 D竞争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光A B C D第 11 页 共 26 页5.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A. 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6下列哪项不是生活在河中鲫鱼的生态因素( )A河中水 B水的温度 C同种的鱼 D河岸上吃草的羊7.在做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在捕捉鼠
22、妇时会发现,它们经常躲在什么的地方? (2)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 .(3)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4)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需要有较丰富的_。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 )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5)在设计实验时,注意了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_外都保持相同,形成了_两种环境的对照。(6)实验中用了 10 只鼠妇而不用 1 只是为了_。(7)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_。(8)实验中你不能控制的因素有哪些?(请写出一个)6.探索生命的器具同步练习1.右图是用显
23、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变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转动细准焦螺旋 调节光圈移动装片 转动转换器A. B.C. D.2.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镜下与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视野、细胞的数目A、小、亮、多 B、小、暗、少 c、大、亮、多 D、大、暗、少3.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 4 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观察临时装片,形成清晰物像时,第 12 页 共 26 页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4.下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 B. C. D. 5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哪些结构应在一条直
24、线上( ) A.目镜 物镜 通光孔 反光镜B.目镜 镜筒 物镜 通光孔C.目镜 镜筒 物镜 反光镜D.目镜 物镜 转换器 反光镜6使用显微镜时, “观察”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左眼 向目镜内看, 1 2右眼睁开 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往 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 3 4旋,使镜筒缓缓上升 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5A. B. 4 2 5 3 1 3 1 2 4 5C. D. 3 2 1 4 5 4 3 2 5 17在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所看到的目标在视野的右上方,如果想将目标移至视野的中央,玻片标本应移向( ) A.右上方
25、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8在载玻片上写下数字“69” ,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形形状是( ) A.69 B.96 C.66 D.999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10、物镜为 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 8 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 个 B.4 个 C.16 个 D.32 个10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原因是( ) 第 13 页 共 26 页A.不便于对光 B.不便于调节准焦螺旋C.不便于画生物图 D.容易使装片里的水溢出,污染载物台11.李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
26、,这时他应调节A细准焦螺旋 B反光镜 C目镜 D物镜12.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1)左图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象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图 。(2)右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变为视野时,操作方法是 。(3)右图为 A、B 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你认为 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有 ,要想不出现这位同学视野中不正常的情况,盖盖玻片时 。13.右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填写各部分结构名
27、称。注意 里填写数字, 上填写名称。(1)是 ,是 ,是 。(2)反光镜是 ,粗准焦螺旋是 。7.探索生命一、选择题1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的是( )A拉马克 B林奈 C达尔文 D哈维2古代的生物学大多用哪种研究方法( )A简单的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3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是( )第 14 页 共 26 页A哈维 B林奈 C沃森 D克里克4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是( )A林奈 B哈维 C达尔文 D沃森5什么方法的运用使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6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 )A实验法的运用B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
28、现C达尔文的进化论D林奈的生物分类7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国家有( )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中国韩国A B C D8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是( )发现的。A达尔文 B沃森和克里克 C林奈 D袁隆平9生物科学家在哪一年已经初步弄清了人类基因组图谱( )A1999 年 B2000 年 C2001 年 D1916 年10生物学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门 B目 C纲 D种11下列哪一项说明人类的生产需要生物科学知识( )A三峡大坝截淹选择在枯水期B “神舟”五号飞船进行第五次飞行试验C利用细菌生产、制造动物胰岛素D纳米材料用于衣服制作12新中国成立以来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科学成就有( )A培育出一系
29、列杂交水稻B成功完成断肢再植手术C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DA、B、C 都对第 15 页 共 26 页13.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验组14.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只、只、1 只、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丁 、丙 、乙 、甲15.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法 、调查法
30、 、实验法 、分类法二 、 非 选 择 题1请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林奈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达尔文 生物分类系统哈维 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沃森和克里克 血液循环2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于 1990 年正式启动。其主要目标有:识别人类 DNA 中所有基因(超过 10 万个);测定组成人类 DNA 的 30 亿碱基对的序列;将这些信息储存到数据库中;开发出有关数据分析的工具;致力于解决该计划可能引发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经过多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1999 年 11 月 23 日,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官员和参加
3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们庆祝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 DNA 测序工作完成第 10 亿个碱基对的测定。12月 1 日,一个由英、美、日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已经破译了人类第 22 对染色体中所有(545 个)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基因序列,这是人类首次了解了一条完整的人类染色体的结构,它可能使人们找到多种治疗疾病的新方法。研究显示,第 22 对染色体与免疫系统、先天性心脏病、精神分裂、智力迟钝和白血病以及多种癌症相关。完成对第 22 对染色体的测定将对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到帮助作用。这一成果是宏大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个里程碑。(1)1990 年,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启动,主要由
32、哪些国家的科学家共同参与?_。(2)2000 年 6 月 26 日,中国科学家与国际同行共同发布了_。第 16 页 共 26 页(3)你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会对你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吗?请谈一谈。3.这 是 一 位 同 学 写 的 一 份 关 于 探 究 “光 对 鼠 妇 生 活 的 影 响 ”的 实 验 报 告 , 由 于 被 水 浸渍 , 一 些 地 方 字 迹 已 经 看 不 清 楚 ( 题 目 中 画 横 线 处 ) , 请 你 将 它 补 充 完 整 , 并 回 答 他 所提 出 的 问 题 。实 验 报 告实 验 内 容 : 光 对 鼠 妇 生 活 的 影 响问 题 : 假
33、 设 : 设 计 方 案 : 、 材 料 用 具 : 20 只 鼠 妇 , 湿 润 的 土 壤 , 纸 盒 一 个 , 纸 板 、 玻 璃 板 各 一 块 。 、 实 验 装 置 : 在 纸 盒 里 放 上 一 层 湿 润 的 土 壤 , 以 横 轴 中 线 为 界 , 一 侧 盖 上 玻 璃 板 , 一侧 盖 上 纸 板 。 这 样 , 在 盒 里 就 形 成 了 和 两 种 环 境 。方 法 步 骤 : 、 将 鼠 妇 放 入 纸 盒 中 , 两 侧 的 中 央 放 入 数 量 相 等 的 鼠 妇 , 静 置 2 分 钟 。 、 每 分 钟 统 计 一 次 明 亮 处 和 黑 暗 处 的
34、鼠 妇 数 目 , 统 计 10 次 。实 验 记 录 :不 同 时 间 , 不 同 环 境 下 的 鼠 妇 数 目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问: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8.探索生命的方法同步练习1.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35、表:学生 实 验 方 案甲 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第 17 页 共 26 页乙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丙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丁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你认为 4 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A.甲 B.乙 C.丙 D.丁2.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温度对鼠妇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正确的是A.用一只健康的鼠妇做实验材料B.统计的次数为一次,但一定要认真操作C.设计对照组,除温度是变量外,其它各
36、项都一样D.需要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3.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只选择带有植物的地点进行测试B 在测量灌丛的湿度时,把温度计放在地上C 选择同一地点,分 3 处测量温度,将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D 可以用温度计代替湿度计进行测量4.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实验变量是A 土壤的湿度 B 温度 C 土壤的湿度和光照 D 光照5.在风疹流行季节,学生甲因提前接种过麻疹疫苗而没有患病,学生乙(患过麻疹)也没有患病,学生丙(没有患过麻疹,没有接种疫苗)患麻疹,对比分析可以得出:A 学生甲和乙构成一个对照组B 学生甲和丙构成一个对照组C 学生乙
37、和丙构成一个对照组D 学生甲、乙、丙相互对照构成两个对照组6.某合作学习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最科学的是:A.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不放任何东西。将 10 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B.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将 10 只鼠妇放在纸盒的第 18 页 共 26 页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C.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再用纸板盖住有潮湿土壤的一侧。将 10 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D.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干燥的土壤。将 2 只鼠妇放在纸盒
38、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7.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花盆 阳光 温度 水A 向阳 20 充足B 暗室 30 充足A、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向阳的地方B、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暗室里C、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8.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将测得数据作不同的处理,可以说明不同的问题,如果把某一处早、中、晚的平均值做成曲线,就可以了解A 草地、裸地、灌丛的湿度差异B 草地、裸地、灌丛在一天中湿度变化的异同C 该处一天内的湿度变化D 无对照,不能说明任何问题9.为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某同学做了如下
39、探究实验:将两株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健壮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一段时间后,两株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A 均生长良好 B 均生长不好C 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生长良好,蒸馏水中培养的生长不好D 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生长不好,蒸馏水中培养的生长良好10.生物小组探究“水质对蝌蚪发育的影响” ,应当设计一个什么科学的变量:A 生长状况不同的蝌蚪 B 不同的水质 C 不同的饵料 D 不同的温度11.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 ,设置遮光部分在实验中起 作用。第 19 页 共 26 页12.分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问题: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广口
40、瓶中(如图),其中甲广口瓶不封口,乙用布封口。数日后,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并在甲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苍蝇的幼体),用布封口的乙瓶内则没有。(1)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的原因是 。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 (3)你对甲瓶腐肉上出现了蛆的解释是 。 (4)你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鼠妇适合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土壤的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1)土壤的潮湿程度、潮湿、干燥(2)潮湿、干燥、平均数13.某同学在探究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行为时,设计了如下实验:(1)在一个铁盘内,左侧放潮湿土壤。盘上盖不透光纸板;右侧放干燥土壤(土壤除含水量不同外,其他性质与左侧相同) ,盘上盖
41、玻璃板(如图) 。 (2)将 2 只鼠妇分别放入铁盘左右两侧中央处。 (3)观察:一会儿 2 只鼠妇均集中于左侧。 (4)结论:鼠妇既喜欢黑暗的环境,也喜欢潮湿环境。请回答:(1)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是否合理? (2)若不合理,应该怎样改进?_;_;_。(3)实验结束后,对鼠妇怎样处理?14.为了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A、B 两个花盆中分别装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并分别种入 1 粒大花生种子。适时浇第 20 页 共 26 页清水,观察两个花盆中花生生长成熟后所结花生果实的大小情况。请据实验设计回答:(1)本实验中设计的变量是 。(2)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 A、B 两组实验能起到对照作用吗?(3)如果你认为该实验方案还可进一步改进,请你提出你的修改意见。9.探索生命一、选择题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新鲜的 B完整的 C薄而透明的 D干燥的2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 ( )A5 倍 B45 倍 C50 倍 D225 倍3把刻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 )Aq Bp Cd Db4.如果在载玻片上写“”那么在显微镜下可看到 ( )A B C D5.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主要步骤可以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