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管 理 创 新 与 创 新 管 理.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28578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 理 创 新 与 创 新 管 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管 理 创 新 与 创 新 管 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管 理 创 新 与 创 新 管 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管 理 创 新 与 创 新 管 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管 理 创 新 与 创 新 管 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管 理 创 新 与 创 新 管 理欧 阳 锦人类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发明创造的历史,是人们不断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历史。正是人类不断地从实践到理论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人类才能从野蛮、蒙昧走向文明。从远古到现代,人类就一直在发现新规律、认识新事物、制造新物品、提出新观念、发展新形势,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人们绵延不绝的创造和创新活动,也正因如此,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正是通过这些创造创新的活动,使人类从一般动物中升华出来,使人类越来越进化,头脑越来越发达进步和聪明起来。进而使人类的创造创新活动周期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强、内容越来越丰富、水平越来越高超,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就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的

2、发明创造,每个世纪间都是以几何级数的状态在飞速增长。这种创造创新活动,不但持续于过去,繁荣于现在,而且必将更突飞猛进于未来,永无止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对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和创造创新活动最精辟的总结。管理科学是产生于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当人类社会初始状态(集合体和原始部落)的出现,朴素的、原始的管理活动也就随之产生。 荀子在王制篇中指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从个体来比较,人的体力远远小于其他一些动物,而比人强大的动物却被人所驾驭,因为人类靠的是联合起来形成群体。人结合成“群”,就出现了“群”的管理,就开始有了原始的管理分工,有了组织的萌

3、芽状态,有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初步分野。所以荀子说:“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人类因结“群”而需要和产生管理,反过来,管理又促进人类群体的发展与进步。在原始部落中,做为头人或酋长,除了和大家一样亲力亲为之外,更要将全部落的人组织起来,进行有效的生产斗争和生活斗争。这就出现了最原始的管理。可以说,管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是一门边缘科学,它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紧密的关联。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几乎每时每刻都给管理提出许多新课题。这是管理工作者所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促进管理科学不断发展的推动力。网络技术的出现,就有个

4、如何加强信息网络管理的问题,必须通过管理才能防止病毒的感染、黒客的入侵、机密的泄漏,从而保证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行。克隆技术的出现,就有个对克隆技术的管理,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各自的法律,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方法,以防止克隆可能对人类形成的不良副作用。自然科学有这样的管理要求,社会科学同样也不例外。小平同志提出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于是就有如何通过管理使原来的计划经济能顺利而有序地实现转化,并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去管理宏观和微观经济,使之有序有效地运行。我国加入 WTO,于是就要求我国的经济管理能与 WTO 的基本规则相接轨。随着这些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的出现,再采用传统的、习惯的管理观念、

5、管理方式、管理方法,显然是很不适应的,这就要求管理的创新。所以说对管理的不断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管理创新并不是只处于被动状态,不是单纯地去适应外界的变化。作为一门科学,它还有自身的发展规律。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社会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提高,对管理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掌握,管理科学也就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管理自身也在不断地创新。人类从自己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步感悟、体会和掌握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而提炼升华出管理的理论,并用这些理论进一步指导新的实践。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途径,不断地提高、创新和发展。管理创新和创新管理也就成为管理学界和管理工作者永恒的永不衰竭的内在驱动力

6、和终身不渝的痴心不悔的热情追求。创新管理的核心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人是思维的动物,他的行为是受思维指使的。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保守的思想,只能产生保守的行为;只有革命的理论,才能产生革命的行动。从西方管理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也就是一个管理理念不断更迭创新的过程。从 1911 年美国的工程师泰罗提出“科学管理原理”到现在,虽然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着理论的创新和管理技术的创新,而分析这一切创新的内涵,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中贯串着一条变化的轨迹,这就是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变化的过程。管理理念的核心是对人的本性的认识。从古到今,从洋到中,对人性善还是人性恶,一直是哲学和宗教(排除其迷信

7、的内容,宗教也是哲学的一种映射)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基督教认为,人有生以来就带有“原罪”,因为亚当、夏娃经受不住魔鬼的诱惑,在伊甸园里偷吃了智慧之果,才被赶出天国。巴厘的印度教宣传,人生落地,不论其出身贵贱,都具有“欲望、愤怒、贪婪、酗酒、傲慢和嫉妒”这六种恶习。众所周知的最有名的“人性善”、“人性恶”的争论,是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孟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的“伪”字,是指“人为”的意思,就是指后天改造的结果。美国管理学者麦克格雷戈尔 1957 年发表了企业中人的方面,指出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定位,把人看作是“不愿劳动、不求上进、缺乏自

8、觉性”,这种“X 理论”是不符合实际的。他认为人是“愿意劳动、追求上进、有自觉性”的,并称此为“Y 理论”。事实上,从人性的社会属性来讲,人性应该是“无”,一切善恶都是后天形成的。人出生之后,通过熏陶、培养、教育、管理,才形成不同的人性特征。西方管理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正是对人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把握日益科学准确的过程。围绕对人性的不同认识,就产生了不同的管理理论、方式、方法和技术。随着对人性认识的不断深入,管理理论、方式、方法和技术也就日臻完善。当前(二十世纪 50 年代以来)新的管理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一、 以人为本传统的管理科学由于把人看作是“经济人”,认为人的一切动机和行为

9、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必须对之实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这就形成只注重生产或工作过程的管理,表现出比较鲜明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色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管理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提高,对人性的认识也有了新的进展。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前后,西方的管理学界和管理工作者才开始逐步认识到人的因素在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于是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将一切管理的目的归结于为人的需要服务,要充分发挥人在管理工作中第一位的作用,要运用一切手段去调动人的积极性。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其实是我国传统文化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早以文字记载下来,成文

10、于三四千年前,而后历经姬昌、孔丘先后两次大修纂,最终定稿成书于春秋时期的易经,就已经有这方面的思想萌芽。“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向同也。”(易经泰卦)自然规律显示,只要出现天地交融、阴阳协调的状态,万物生长就十分茂盛;只要领导者与群众之间能够相互沟通,就能形成志同道合的“人和”境界。孔子也讲过:“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中庸)一个领导者对自己的言行表现恭谦,对上级尊敬服从,要让百姓得到实惠,在使用人力时要讲原则,这是他为政以德四个方面的表现。老子则主张:“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作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不能有私心杂念,而是要把

11、自己的心贴在百姓的心上,想人民之所想。他还说:“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同上)统治者要管理好百姓,在言行方面必须对百姓表示恭谦;要领导群众前进,就要将自身利益放在群众的后面。只有这样,虽居百姓之上,而百姓不感到负担沉重;领导群众前进,群众不会受到伤害。所以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因而,我国古代的先哲们将这一切归结为:“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中庸)领导者就是要抓好人管人的工作,达到人人改恶从善的目的。自古以来,人民群众都十分怀念能“为民请命”的好官,并以调侃的方式强调,“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

12、红薯。”西方国家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发挥人的作用,这在观念上是一大进步;但是,他们的核心思想还是把人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来看待,而不是也不可能把群众看作企业的主人。在他们看来,企业的主人只能是投资者。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的,不是管理取得资本,而是资本取得权力。而马克思主义者是把人民群众看作社会的主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是我国强调以人为本与西方国家本质区别之所在。二、 有限理性由于科学的、历史的、社会的种种原因,人们可以不断逼近绝对真理,但无法穷尽绝对真理;人们可以不断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但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完全认识客观世界。

13、我们承认人是理性的,但是,理性的程度要受到认识水平的局限性。由于我们只能掌握一部分信息,且不说新信息的不断出现,就现有的全部信息来讲,我们每一个具体的人所能掌握的,只是“沧海之一粟”。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去认识世界,去做出决策,其可靠性、准确性只能是有限的。这就是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观点。人不可能对客观事物具备完整的、全面的认识,不可能完全掌握客观世界的所有信息,这既是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也由于人的精力、体力、时间所限制。所以,人们在进行决策时,都是处于不完全信息的状态下,也就是在有限理性下的决策。这样的决策就不能没有风险,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也就必须在决策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

14、调整与控制。认识的有限性,决定了行为取舍的有限性,因此,我们在从事任何一项工作时,都必须有几手的准备,都必须留有充分的回旋余地。三、 团队文化文化,就是非自然存在的,而是由人的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创造出来的一切东西的总和,是人工制造的一切事物(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的总和。所以,有人将文化 命之为“人化”。文化的核心是人的价值观,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人的价值观取决于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而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是和一个人经济地位、社会环境、成长历史、教育过程、地域影响等分不开的。因此,文化有着阶级性和非阶级性、民族性与非民族性、共性与个性等两面性。否定了共性,世界就无法交流

15、;否定了个性,交流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任何一个群体(团体或集体)都是以人为主体组成的“有人系统”。管理的一般对象,主要是“有人系统”。而人是能思维、有思想的高级动物,人的行为是由人的思想所决定的。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它对客观事物的想法和看法,这也就是个人的文化观。当许多人,或者说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个人之间的文化观就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汇合,形成带有共性的文化观,这就是团队文化。团队文化产生之后,就会对团队的行为起重要的、带决定性的影响。团队内的每个个人,也会因集体的熏陶,而形成思维和行为的趋同性。管理就是要促进被管理的有人系统,能够形成有效达成管理目标的协同效应,这就需

16、要把握好团队文化的作用。不论是什么样的群体,由于人与人必然出现的交流与融会,也就必然自发形成自身的团队文化。这是一种自发的团队文化,这种文化可能有积极作用,也可能有消极作用。为确保团队文化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有意识去建立先进的积极的团队文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八作风”就是一种先进的积极的团队文化。这种文化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可以提高战斗力,可以更好地发挥系统功能,也可以使团队的每个成员,受到熏陶,受到教育,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解放军之所以能成为大熔炉,原因也在于此。3四、动态隐性组织从广义的角度来讲,组织是宇宙中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形态和社会形态,也是一种客观事物的结构方式。组织的结构方式有二

17、,一种是“系统”,另一种是“堆”。对于管理来讲,我们面对的是“系统”,是系统性的组织。因此,管理所研究的组织,有着三层涵义:一是指一个复杂事物的总体,如:国家、政党、政府、军队、院校、企业,等等;二是指一个复杂事物的内部构造,如:人,是由骨骼、肌肉、血液、神经、内分泌、消化等等子系统有机构成的;三是指从事组织性的工作过程,如:组建一个新单位,改组一个原有机构,撤消一个部门,扩建一个企业,等等。我们通常所面对的组织都是有形的、显性的,也就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性组织。因此,在管理学中研究的都是这些静态显性组织;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许多动态隐性组织现象,对这方面的研究基本阙如。在自然界中

18、,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基本封闭的空间内,由一个或若干个声源发出的声波,由于干扰、叠加、衍射等作用,会在这个空间内形成一个非均衡的声强分布,声源条件不变,这种声强分布也不变;一旦,声源消失,声强分布也随之消失。还有我们熟知的电磁铁的磁力线,当一定形状的电磁铁通上电流之后,就形成一定的磁力线;一旦电流切断,磁力线也就消失。这些组织状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又是必须通过间接的方法才能发现它的存在;而且,事物的运动停止,这种组织状态也就消失。这就是自然界的动态隐性组织。在社会界中也有这种现象。如在正式群体内或正式群体间存在的非正式组织,它的形成与活动,其规模、方式、目的和核心都是常常变动的,而且只有当它们

19、活动起来时,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还有社会上小道消息的传播,也是通过不同的人际关系的渠道来进行的,如果没有小道消息需要传播,这种组织结构也就显现不出来。当前,信息网络的形成与不断扩大,更支持了信息形态的动态隐性组织的运行,促成了网上公司、虚拟企业、网友、网恋的出现。这些都是社会界中的动态隐性组织现象。动态隐性组织依赖或依附于静态显性组织,没有后者,前者也不复存在;但动态隐性组织一旦形成之后,就会反作用于静态显性组织。因此,现代组织学要充分发挥组织的职能,就不但要研究和控制、协调静态显性组织,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动态隐性组织的研究、控制和协调。五、 不可能性研究人们看问题、思考问题,更多的都是采用顺向

20、思维。这种习惯的思维方式有它的优点,可以正本清源,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由于它的有效性,所以人们都乐于采用。可是,在某些时候,往往出现用顺向思维会进入死胡同,陷入困境。此时,如果能来一个“反其道而行之”,进行逆向思维,就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令人惊喜的境界。顺向思维时,“为伊消得人憔悴”;来个逆向思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搞管理,特别是在项目管理的立项时,强调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这个项目技术上、生产上、资金上、资源上、环境上、市场上和经济效益上都是可行的,这就为立项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做往

21、往还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一个事物,除了可能性之外,还存在不可能性。可能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忽略了不可能性,就会失去看问题的全面性,陷入片面性。摩托罗拉公司搞的“铱星计划”,进行了周到的可行性分析,但是,缺乏或至少没有充分进行不可能性研究,最终导致计划的失败。协和式飞机过早地退出市场,可能和不可能性研究不足也有关系。世界上存在两种不可能性,一是绝对不可能性,另一是相对不可能性。人不能抓住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离地面,用卵石绝对不能孵出小鸡,这是绝对不可能性。当电子计算机没有问世前,人们用手工计算圆周率,只能达到小数点后 707 位,再要计算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电子计算机发明并不但改进提高之后,

22、现在已准确地计算出小数点后近 100 亿位的数值,如果需要还可以往后延续;同时还发现了原来手工计算出被公认的小数点后的 707 位中,从第 527 位以后都是错的。原来认为是不可能的,当条件变化后,变成了可能;或者,原来以为是可能的,现在在新的情况下被证实至少在目前是不可能的。这些不可能都是相对不可能性。既然事物的运动存在两种状态,管理者就都必须予以面对。首先,对不可能性的认识,本身计算人们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可逾越的台阶。只看到可能性的一面,忽视不可能性的一面,就不可能完整地、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这就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次,对某些不可能性的认识,可以证实另一些可能性的存在。人

23、们很早就想能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明确了和排除了许多不可能的方式方法之后,才最终制造出可以实现飞翔的飞行器。再次,不可能性研究有助于人们理性地实事求是地去处理问题,去退而求其次,寻找从在现实条件下的“满意”结果。永动机被证实为绝对不可能,于是推动人们研究和发明出许多新的低摩擦的机械装置和许多先进的润滑剂。要加强管理中的不可能性研究,一是要克服形而上学和简单化、单向化的思维方式,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切忌“一刀切”的工作方式。二是在管理方法的采用上,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因事制宜,不要搞什么“统一模式”。三是对组织管理要实行动态化。四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要允许不同的选

24、择。六、 信息不对称性信息时代已经降临,我们已经生活在信息海洋之中。在军队中,信息是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在市场中,信息是占领市场制高点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组织内,信息是增强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主动权”,这些论断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和双方感情的交流、师生间的授业与解惑、市场上的公平交易、科学家间的成果互享、艺术家的相互切磋、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商业与金融活动双方的诚信关系、网络系统的建立4与有效运行,这一切的一切,都有赖于信息的掌握和交流。信息交流的双方,哪一方掌握的信息更全面、更准确,他就成为信息交流的

25、强势一方。要想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就必须做到信息的对称。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信息的不对称性是客观的存在,这是因为:一是人们对于信息的掌握和积累,不同的人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数量差异、质量差异和结构差异;二是人的知识是由外明与内隐两种方式构成,人们相互之间交流的信息都属于外明知识,由于内隐知识是无法直接交流的,所以,即使外明知识交流可以实现对称,而内隐知识部分相互也还是不对称的;三是人际交流的过程及其结果,由于理解、体会的不同,从而也形成了不对称性;四是信息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弱水三千,只取其一瓢”,不同的人只能各取其中不同的一点一滴。信息不对称性,犹如一把双刃的剑,对人际关系、社会生活既有正作用,

26、也有负作用。如果没有信息的不对称,老师教学生、师父带徒弟,就都成为不可能的了;没有全社会信息不对称及其不断地扩大,社会就停滞不前了。可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对市场交易与金融活动不能真正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就会不利于社会诚信机制的形成与成长。面对这种现实,作为科学管理就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况,把握好信息不对称的度,处理好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的辩证关系,使信息的交流与运作,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七、 第三方物流“物流”,广义的讲,就是物质(物资)的流动过程。这是保证人类社会生活正常运行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活动,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大循环中的重要桥梁。物流是否通畅,对于宏观经济和微

27、观经济的顺利运行,影响极大。以企业来讲,要实现企业内的资本循环,GWPWG,物流通畅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不然,物资 W 就不可能转变为商品 W;同时,企业如果商品在市场上卖不出去,或者,在市场上买不到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投入的货币 G,也就不可能其增值的 G,企业的生产必然被迫中断。而这个结果就是缘于宏微观物流的不通畅。传统的物流双方(供方和需方),要实现物资的交流,不是供方承担,就是需方承担。这样做固然直截了当,但是,承担方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物资调配、运输、装卸的运作及管理体系;同时,这样的运输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单向的,即使 100的满载,空运率也是 50,这显然浪费了大量的运力资源。这一切

28、都增加了物流的成本,而且随着物流量的不断增加,成本更是不断上升,其所占运营成本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可以用于直接生产的资金比重减少。管理负担的加重,运力资源的浪费,直接生产资金的减少,这都不利于企业的迅速增长。随着生产社会化规模的不断扩张,供方物流和需方物流也在不断扩展,巨大的物流量产生了巨大的商机,于是就开始萌发了由第三方介入的物流运营,或者由供方或需方剥离出来,独立从事物流运营的组织,这就形成了“第三方物流”。它又称为契约物流、物流联盟、物流社会化或物流外部化。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即“现代物流业”。它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一是它必将大大降低物流

29、成本;二是它将大大减少因条块分割的物流方式所真诚的巨大物资损耗;三是它将极大地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从而显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四是它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与发展,对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格局形成新的突破。供求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分为:生产准备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直接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四个联系而又现代独立的过程。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启示我们,传统生产过程的四个阶段在条件具备时,完全可以实行独立经营,形成社会化的大协作。这就促使我们要重新对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方式,予以深入的再思考、再认识。现代物流在我国还仅是处于发展初期,在工业企业中,第三方物流量只占 18,在商业企业中,仅占

30、16.1。在管理上,更是成本居高、资本周转慢、体制落后、服务效率低、人才匮乏、未形成标准化、电子商务水平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迅速建立起新的管理理念,进而学习、开发和运用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八、虚拟经济什么是虚拟经济?至今众说不一,但有几点还是形成基本共识:虚拟经济是相当于实体经济而言的,是在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和规模之后才产生的;虚拟经济的价值源于实体经济,起价格随自身的运动状况而波动;虚拟经济萌发于个人之间的借贷行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已成为推动现代经济加速发展的两个轮子;虚拟经济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具有自身的不确定性、投机性和受人们主观预期的影响,因此带有先天的风险性,过度扩张会引发泡

31、沫经济。虚拟经济的产生,必须建立在必要的前提条件上:虚拟经济是以信用为依托的;社会资本的独立运营是虚拟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游资的出现和扩展,出现虚拟经济的全球运营;信息网络的全球化为虚拟经济的高速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上述条件越来越现代化,以及实体经济的不断高速扩张,虚拟经济发展也就越来越快、越来越大。虚拟经济的发展,不但影响经济生活,由于它不断渗透到社会上每个部门和每个自然人,于是也就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因此,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中要学会把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度,趋利避害,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必须:1.把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有了这

32、强大坚固的基础,才能有实力去严格监控和有效运作虚拟经济。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从而有效地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以强化信用体系的科学有效的运行,从而规范虚拟经济的运营,5以防止其无度泛滥。3.加强金融系统的建设,维护金融运行的正常秩序,以利率为手段,控制银根,调节货币发行量,使虚拟经济处于可控状态。4.强化对股票市场、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的有效监管,严格禁止内部人交易或少数人操纵和恶意炒作。5.制定科学合理的外汇政策,制定以我为主的汇率制度,防止非法套汇与洗黑钱活动。6.做好从国外、境外吸收投资的合理引导和科学管理,注意形成并保持合理的投资结构。九、知识经济从文明和生产力的角度来回顾分析

33、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人类是历经渔猎社会、牧业社会、农业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早在上个世纪后期,人们就在探索,工业社会之后,人类将进入什么样的社会?有人提出后工业社会,有人提出信息社会,也有人提出新经济社会。经过长期的酝酿和比较,多数人趋向于称之为知识经济社会,或知识经济时代。多数人也基本同意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相关定义,即: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这个定义包含以下两个涵义:1.知识经济是人类生产力发展上一个必然出现的历史过程。其时代标志是电子化、网络化与数字化,其代表物是激光、电脑、多媒体、生物

34、工程、信息网络和智能机器人等。知识的传播、创新和运用,将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从来就是生产力,著名物理学家培根早就断言:“知识就是力量”。但在整个工业经济社会中,人们主要是从事物质性的生产。只有当科学技术高度发展,达到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人们实现了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产品中高科技含量比重极大的提高,知识价值在产品中充分地得到体现,此时,人类才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不在于她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取决于她拥有高科技的水平与数量。知识经济正在向我们迎面走来,新生产力必将迎来一个新的生产方式,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会,与此同时,也对管理

35、科学提出了我们不能回避的新课题。我们必须建立新的管理理念,以形成知识经济时代崭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为此,我们必须面对知识经济的新特点: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通过以信息为手段,更快、更广、更精确地去运作经济;将信息技术嫁接和融合于各种物质产品之中,以形成现代高科技产品(包括各种设施、装备);通过信息网络,实现人际信息和知识的远程交流,以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将加快促进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冲破国家、地域的空间限制,促成真正全球范围的大市场;企业间的竞争、合作、联合、分化、更加广泛和迅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优胜劣汰更加迅猛,既推动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国家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剧。知识经济是高

36、科技人才竞争的经济。不但高科技人才成为各国、各地区、各单位争相吸纳的对象,而且,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地区、企业的兴衰成败。知识经济是以创新的速度、方向、水平决定胜败的经济。国家、个人和单位的兴衰成败,取决于创新的水平和力度。创新周期越来越短,创新活动日益群众化,世界范围的创新竞争不断趋向白热化。知识经济主要建立在知识产品的基础之上。产品的知识含量不断上升,而物质含量相对下降。但是,知识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物质含量可以相对降低,却不可能取消,因此,知识化必须与高度工业化相结合,也只能是高工业化基础上的产物。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与创新。18

37、世纪产业革命以来,确立了以传统工业和经济增长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发展观,它乐观地看待由于科技发展和工业化所引起的经济迅速增长。从资本主义萌芽起,经济增长就一直是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追求的目标。经济增长被视为人类进步的同义语。尽管出现了石油危机和其他资源短缺,西方多数经济学家仍然认为,价格机制和市场调节能防止任何匮乏,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能自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传统发展观否定了古代社会对自然力量的盲目崇拜,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却将人类带进了一味征服自然、主宰自然和向自然任意索取的认识误区。20 世纪以来,地球上发生了三件对人类发展影响巨大的事件:一是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空前扩大,经济

38、增长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二是人口爆炸性地增长;三是过度开发导致全球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于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引起了人们的警觉,出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否定与批判。1972 年,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丹尼斯米都斯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向罗马俱乐部提交了一份题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指出:由于地球的能源、资源和容积有限,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增长必然有一定的限度。用倍增的速度去求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定会使社会在物质和能源方面达到极限,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个报告极大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促使许多科学工作者探索解决的正确途径。经过 20 年的摸索,1992 年在巴西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39、,通过了21 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世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6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关键在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其具体内涵包括:1.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2.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3.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4.控制人口增长与消除贫困,是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巴西会议之后,我国率先积极响应,于

40、1993 年制定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人口、资源和环境白皮书,肯定了“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位列世界前矛,固然可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发展仍然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位代价的。因此,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十分严重。如果不迅速彻底转变观念,改进管理,找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管理方法和途径,今后的发展必将陷入严峻的困境。十一、绿色经济随着全球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环境污染造成对人类生存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为了避免人类自我毁灭的厄运,人们在努力寻求继续生存的出路。生存受到威胁的首先是食品,“民以食为天”,在化学肥料、除草剂、除虫剂、保鲜剂、生长激

41、素的包围中,各种食品已异化为不同程度毒性的毒药。其次是居住环境,臭氧空洞,导致紫外线强度倍增;二氧化碳含量剧增,使地球出现温室效应;各种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激增;噪音污染、光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使人们无所适从。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人们首先提出了“绿色食品”的概念。围绕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形成了一个绿色食品的产业链;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与之相关联的产业链,如,绿色食品的运输、包装、储存、再加工等环节,从而构成了绿色食品产业。要实现绿色食品产业,就必须在它的生产、加工、运输、包装、储存的每一个环节中,清除各种可能产生污染或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化学肥料、除草剂、除虫

42、剂、保鲜剂、生长激素等的生产和使用,而且要从根本上,用有机物质、以虫制虫等无公害技术,取代原有的技术与方法。这些新技术的培育与发展,也会形成新的相关产业。要实现绿色食品产业,还必须从环境治理上入手,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保证可靠的、长期的、有效的绿色食品产业。环境治理不是被动消极的,更不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工程。要想实现环境治理的长期化、有效化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环境治理变成环境产业。这一系列产业的组合和相辅相成,就萌发了初始的绿色经济。人类的生活当然不仅限于吃,而是涵盖了衣、食、住、行、娱、用、医、文、体、养等方方面面。这各个方面都必须满足绿色的、环保的要求,于是就形成了无所不包的庞

43、大的绿色产业系统,这就形成了绿色经济。根据上述,我们可以定义,所谓绿色经济,即围绕以“回归自然,保护自然”为中心而形成的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系统。显然,要实现绿色经济,不是靠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所能完成的,而是要全球总动员,全人类的全力以赴通力合作,那种独善其身,甚至以邻为壑的做法和想法,都是不足取的。十二、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之后,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高度重视,纷纷寻求实现的途径,从而有了不同的战略选择。一是,尽量节约各种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力争在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的同时,为后代人留下可资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资源和能源。这种思路虽然重视了对资源、能源的节约,延长了耗用的时期,但本质上还是停留在传

44、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上,即走的是“资源产品废物污染”的老路。显然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没能解决从量上和质上来定义当代与后代的发展问题。二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力量,开拓新的资源和能源,通过“开源节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思路较之前者有所进步,可以实现新的能源和资源的补充,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这个补充有可能是个增量。但是,这个思路仍然没有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问题。如果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人类无法正常生活,奢谈经济发展有何意义?三是,有人主张先发展后环保,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实力增强之后,才能去改造环境;也有人主张,先环保后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有益于人类的生存。在两种主张看似相左

45、,但实质上都是把发展和环保简单地对立起来,结果必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结果,无益于天、地、人的协调发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四是,多数人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主张要实现发展与环保的互动。一方面要充分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实现不破坏甚至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纳入发展规划之中,统一运作。于是,先后提出了“工业生产生态链”、“废品资源化(第四资源)”、“环境产业”、“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等新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终于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奠定了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路线,形成了实现无废物排放“循环经济”的共识。循环经济的提出,使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

46、台阶,是人类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循环经济的基本特点是:1.提出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经济发展模式。2.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和开发新7的资源。3.它源于绿色经济,但扩展和深化了绿色经济的内涵,把简单的生态保护,拓展成为生态环境的建设。4.它为可持续发展开创了天、地、人协调发展新的结构框架。5.实现了生产与环保的互动,获得社会、经济、环境的共赢。6.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涌现许多许多生产领域和产业部门,从而为社会提供许多新的就业岗位。为建立起循环经济的新体系,从现在开始就必须抓好、抓紧以下几项工作:1.进一步提高全民,特别

47、是各级干部的认识,把维护和实现循环经济作为我国长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要将实现循环经济的优劣,作为考核各级干部绩效的根本指标。2.要进行通畅规划,按循环经济的要求,科学地制定全国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地区、各部门都必须根据国家的长期规划,以实现循环经济为指针,制定自身的长期计划,经国家批准之后,认真贯彻执行。如果需要调整,必须报国家批准。3.相应制定和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认真严格地贯彻执行。4.各地区、部门、单位在选择经济发展项目时,必须把维护循环经济放在可行性研究的首位,凡上马的项目,必须坚决实行环保与生产同步,做不到这一点,坚决不允许投产,更不能继续“用钱买排污”的

48、错误做法。5.积极进行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各地区、部门要有自己的实验点或示范区,各生产单位必须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获得经济逐步推广。6.继续深入进行理论探讨。这是个新问题,诸如,其内涵的准确表述、范围的科学界定、实现的有效模式、相关科学的拓展和探索,都有待于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十三、绿色 GDP长期以来,世界通行用 GDP(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 GDP 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和达到的水平,这是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是,我们从 GDP 中虽然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和总收入的情况,但却无法反映出由于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反映不出资源的浪费程度。淮河流域小

49、造纸厂的产值累计不过 500 亿元人民币,而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需要 3000亿元的投入。要想达到生态功能水标准,还不知道要继续投入但是钱,而且还要 100 年的时间。片面追求 GDP 的增长,却严重地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二是,某些天灾人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却同时也带动了某些产业的大发展,反而表现为 GDP 的大幅度增长的悖谬现象。2003 年爆发的 SARS 疫情, 给全国带来灾难,却让医疗产业和相关联生产部门获得很大发展,GDP 也随之增长。三是,GDP也不能反映出社会贫富差距的真实情况、社会的分配不公和国民生活水平的真实质量。20 世纪中叶,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试图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于是就出现了绿色 GDP 的概念。它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助于人们对真实经济增长的评价,有助于克服前述 GDP 指标所带来的局限性,从而有效地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这个新的统计指标体系,受到全球经济界多数人的认同。但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 GDP 核算模式,也没有哪个国家正式公布绿色 GDP 的统计数据。但目前国外有一些国家如挪威、芬兰、法国、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