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状况及前瞻.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28105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状况及前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状况及前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状况及前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状况及前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状况及前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思想政治课程论文(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 论文题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状况及前瞻 所在院系:计算机学院年级专业:研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姓 名:张某某学 号:xxxxxxxx完成日期:2013.11.241目录摘 要 .2关键词 3第一章 41.1 专业历史与现状 .41.2 专业概述及培养目标 .51.2.1 专业概述 .51.2.2 培养目标 .6第二章 6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结构 .62.1.1CC2001 教程和 CCC2002 教程简述 .62.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 3 个学科形态 .72.1.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 14 个知识领域

2、72.1.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典型的学科方法 .8第三章 83.1 研究方向 83.1.1 计算机网络 .83.1.2 智能信息处理 .83.1.3 软件工程 .93.1.4 分布式系统与测试工程 .93.1.5 算法与软件理论 .93.1.6 并行处理及应用 103.1.7 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103.1.8 嵌入式系统 10第四章 .104.1 毕业生就业问题 .104.1.1 就业前景 114.1.2 发展方向 114.2 就业要求(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应该储备的知识) 11第五章 .125 总结及对该学科学生的建议 12参考文献 .13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状况及前瞻 摘

3、 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研究信息过程、用以表达此过程的信息结构和规则及其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实现的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现代计算机及其相关的现象。该学科的工作集中于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和操作、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使之运用于各种信息加工任务的有效方法、以及它们的特性和局限的理论特征。学科包括科学与工程技术两方面,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专业应用极其广泛,现代社会无处不需计算机技术的辅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仅自身已经成为高技术的重要学科之一,而且对于当代众多的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描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历史发展、学科内涵及特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

4、结构、主要研究方向和就业前景。对于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及计算机科学专业进行了简要的概述。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的程度的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会不断扩展、深化,对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目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是最有前景的专业之一,毕业之后可以从事很多富有发展前景的工作。比如,软件开发工程师、硬件开发设计人员、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等。3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结构,研究方向,就业前景Research Condition And Foresigh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f

5、ession Abstract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express the process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rul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subject i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The main target of the study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modern co

6、mputer and its related phenomenon. The subject of the work focused on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computer system,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mputer system design and program design, in order to use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ask of effective methods, as well a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7、 limitations of the theory. Subjects include two aspec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interaction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This major is widely applied, auxiliary nowhere without computer technology in modern societ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not only itself has become one o

8、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of high technology, but also for the contemporary numerous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disciplin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computer science

9、 and technology the discipline structure,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and employment prospects. For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computer college and major in computer science for a brief overview.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society informatization degre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olved in

10、 the research field and direction will be expanding and deepening, for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human society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long time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will b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professional, after graduation can be e

11、ngaged in many wealthy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work. For example, 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s, hardwar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staff, provide enterprises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lutions, etc.Keywords: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iscipline structure, the research direction, employme

12、nt prospects4第一章1.1 专业历史与现状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总数为 1683 所,本科学校 679 所,其中 505 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专业点数之首,2005 年“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在校人数 45 万,也是在校生最多的专业之一。目前本专业的教学水平、就业能力呈现分化趋势,即名校、传统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明显高于一般院校,就业时呈现“名校钻研发,普通生做网管”的现象。在 IT 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创业。1.2 专业概述及培养目标1.2.1 专业概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研究计算机理论、应用以及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学科,也是时下的热门学科。计算机科学

13、与技术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怎样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任务(如气象预测、核爆模拟、生化反应模拟等),怎样使得计算机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如语音识别、人像识别、虚拟现实、机器人),怎样用计算机加速人们的信息交流,改进信息交流方式(如网络技术),这些都是计算机科技人员孜孜以求的内容。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求有较好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要求学生要喜欢并善于钻研。数学和英语是学好计算机学科的两门重要基础课。数学是所有理工科的基础,理工科涉及的各种计算以及高新科技的应用都离不开数学工具。英语是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编写计算机程序等很多方面都需要用到英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阅读专业的科技文献也多要用到英语,

14、学好英语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包括离散数学、计算机原理、数字电路、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等。主要基础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物理、英语等。专业课程主要授课形式是课堂讲授和上机练习(或课后实习)相结合。一般都有课程实习工程或实验任务。比如,操作系统课程可能要求分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作为课程实习工程。一般来讲,实习工程(或实验任务)的成绩和笔试成绩在最后课程成绩中占的比重相当。在上大学期间,能争取机会实际参加一些软件的开发工作,会为你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提供宝贵的经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目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

15、内将是最有前景的专业之一,毕业之后可以从事很多富有发展前景的工作。比如,软件开发工程师、硬件开发设计人员、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信息策略咨询和技术顾问的信息技术咨询专家;管理和维护单位的各种信息系统的单位信息部门管理人员;从事软件生产的组织管理工作,维护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的软件工程管理人员等。1.2.2 培养目标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硬件软件结合、兼顾应用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人才,使广大学生能系统地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现代专业技术,使他们能在具备坚实的计算机软硬件理论基础并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实用基本技能系统训练的同时,具备良

16、好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外语运用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可持续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能在教育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国家政府机关、银行、通信、金融等部门中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研究、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分析、设计、研究和开发,软硬件系统与相关技术的综合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管理和维护。其专业特点是适应面广、就业口径宽,知识更新频繁,重视研究开发与设计的基本功训练。第二章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结构2.1.1CC2001 教程和 CCC2002 教程简述美国的 IEEE-CS(The Computer Society of the

17、Institute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即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下属的计算机学会)和 ACM(The Acc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即美国计算机协会)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分别发表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计算机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其中包括 ACM68 课程体系、ACM78 课程体系、IEEE-CS83 教程,Computing Curricula 1991(简称 CC1991) ,2001 年 12 月 15 日,IEEE-CS 和 ACM 联合推出计算机教程 2001(Comp

18、uting Curricula 2001 简称CC2001 教程)的最终版。该最终版本全面、准确地的总结了自 CC1991 十年来社会的发展给计算(机)学科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它除了继承 CC1991 的知识描述体系结构之外,还增加了各级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CC2001 教程共有 14个知识领域,132 个知识单元。我国在 1999 年以前,计算机专业被划分为六个专业,它们是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教育、软件工程、计算机器件及设备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998 年 7 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该专业目录本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加强专业建设和管理,提高人才

19、培养质量为目的,对我国各个专业进行大合并的同时,将计算机原来的六个专业合并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专业,并强调该专业可授于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与此同时,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就开始对我国计算(机)学科的本科教学计划研究成果(诸如参考 ACM68、ACM78 和 IEEE-CS83,于 1987 年推出的“87 教程” ,参考CC1991 而推出的“93 教程” )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中国面向 21 世纪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并于 1999 年联合推出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 2000 (简称 CS2000) ,继而参

20、考 CC2001,于 2002 年 8 月推出了中国计算6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 2002 (China Computing Curricula 2002,简称CCC2002 教程) 。它是根据我国计算(机)学科发展的现状和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具体情况,借鉴 CC2001 的一些成功经验而提出的一个适合我国计算机本科教育要求的参考计划。2.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 3 个学科形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 3 个学科形态是理论、抽象和设计。它们描述了该学科的研究与实践的 3 种形态,对应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问题求解的 3 个过程,是学科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1.理论理论源于数学,换言之,数学

21、是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的核心,其主要要素为定义、公理、定理、证明和结果。即用定义和公理来表达所研究对象的特征;用定理来假设对象之间的基本性质和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用证明来确定这些关系是否为真;最后得到相应的结果。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理论形态的基本特征是其研究内容的构造性数学特征。构造性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的最根本特征,而递归与迭代是最具代表性的构造性数学方法,它广泛运用于计算机科学的各个领域。正确理解递归和迭代的基本思想,有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今后的学习。2.抽象抽象源于现实世界和实验科学。抽象建模是自然科学之根本。其主要要素为确定可能的实现环境并形成假设,构造模型并作出预测

22、,设计实验和采集数据,实验结果分析。抽象即抽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它是从现象中把握本质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法。抽象的结果是概念、符号、模型。培养抽象思维模式,有利提高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3.设计设计源于工程科学,即广泛采用工程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开发或求解某个待定问题的系统和装备。设计乃工程之根本。其主要要素为需求分析、规格说明、设计和实现方法、测试和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 3 个学科形态是该学科中问题求解的 3 个过程,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2.1.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 14 个知识领域CC2001 教程和 CCC2002 教程定义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教育

23、所必需的 14个知识领域,这些领域中的知识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教育的主要内容。这 14 个知识领域为离散结构(DS) 、程序设计基础(PF) 、算法与复杂性(AL)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AR) 、操作系统(OS) 、网络及其计算(NC) 、程序设计语言(PL) 、人机交互(HC) 、图形学和可视化计算(GV) 、智能系统(IS) 、信息系统(IM) 、社会与职业问题(SP) 、软件工程(SE)和数值计算科学(CN。 )2.1.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典型的学科方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典型的学科方法可分为数学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7两大类,它们描述了贯穿于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问题求解的方法。

24、数学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它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过逻辑推理对问题进行描述、加工、变换、处理和判断。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数学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最常用的数学方法有离散方法、公理化和证明方法、形式化方法和以递归、归纳与迭代为代表的构造性方法等。系统科学方法是指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的总称。通常是将研究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以使思维对应于适当的抽象级别上,遵循整体性、动态、最优化、模型化原则,力争系统的整体优化。具体方法有系统分析法、原型化方法、黑箱方法、功能模拟方法和信息分析方法等。第三章3.1 研究方向3.1.1 计算机网络研究

25、利用 MSC 模型的线性化自动抽取协议属性的方法,研究网络协议的描述和验证问题,研究网络协议测试理论和网络系统的自动测试方法,开发网络系统自动测试工具。本方向是本学科点起步最早的研究方向,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等多项项目的支撑,在上述研究内容上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设计和开发的网络系统自动测试工具应用到企事业的大型网络系统中,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计算机网络是当今科技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基础,在未来的信息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只有培养大批高水平的网络人才,才能推动计算机应用在我区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区发展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

26、技术提供支撑和保障。3.1.2 智能信息处理本方向主要围绕语言、文字、图像、语音等信息的理解、识别、检索与挖掘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有:蒙古文(语)的智能信息处理。主要包括蒙古文文字识别、蒙古语语音识别、蒙古语语音合成以及蒙古语相关的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图像的识别与理解。主要包括遥感图像的分类和识别、足迹与其他生物特征的分析识别、医学图像的分析与辅助诊断等;智能计算模型及其优化。深入研究统计学习方法和模型技术,研究各种智能计算模型在具体问题上的应用和优化技术;海量信息系统的数据挖掘。以面向专业领域为背景,研究大型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技术;信息检索。以语言文本信息为处理对象

27、,研究文本信息的内容特征提取、过滤和检索技术。本研究方向具有很强的社会需求和学科支撑,尤其是在蒙古文的信息处理方面,历年来承担 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10 项、自治区级项目 10 项,发表论文 50 多篇。完成蒙古文输入法、字库、词典、文字识别8系统等多项成果并得到了商业应用,研究成果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3 项,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优势,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处理领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载体,本研究方向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研究领域同自治区的语言文化背景相结合,其研究成果和培养的人才对推动国家和自治区的社会发展

28、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1.3 软件工程本方向的研究内容包括:协同软件工程、模型驱动的软件工程和软件开发技术。 (1)研究协同软件工程方法、协同工作技术、分布式协同环境,支持大规模的协同应用过程建模、验证和实现。包括工作流管理技术,基于形式工具的过程描述和验证技术,以及到电子商务工作流、网格工作流等系统的应用,解决分布式团队合作中体现的协同性。 (2)研究模型驱动架构(MDA)下的软件工程理论和技术,以统一建模语言(UML)为基础的模型转换技术并开发相应的支撑工具;探索解决如何将模型作为贯穿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主体产品问题等。 (3)研究大型软件的开发技术,优化成熟的以及流行的大型软件架

29、构建设方法,包括大型数据库建设方法、网络环境建设方法、应用服务器建设方法等。基于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如组件技术等,提出更简单适用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开发工具。特色是将协同工作、模型驱动的理论和技术与软件工程的方法结合起来,并基于形式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方法的研究。3.1.4 分布式系统与测试工程本方向研究分布式软件系统的建模;模型驱动的测试方法研究、测试驱动的开发方法研究、基于软件可靠性要求的测试方法研究,和基于可信计算的测试新方法的探索。侧重于基于形式化方法建模,然后基于形式模型进行分布式软件系 统开发方法的研究;基于形式模型进行测试方法的研究,力求较高的测试效率;对未来发

30、展的可靠和可信软件的形式化建模与测试方法进行探索。我国在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软件以及测试行业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加快对于相关方面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我国在未来相关行业的发展的竞争,加快国家的现代化步伐。3.1.5 算法与软件理论本方向的研究侧重计算理论,即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某些应用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其中与工程实践有着明显联系的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自动机与语言,可计算性与算法复杂性,有穷自动机和正则表达式,NP 完全性等问题。计算机软件可概括为程序、数据和文档三个方面,算法为之提供可解规则的过程描述。因此,算法与软件理论的研究,将有助于使用基于数学的方法构造更加优秀的软件,以充分解决应

31、用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93.1.6 并行处理及应用并行计算机系统提供了高性能的计算环境,是一个国家计算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方向主要从并行应用的角度研究影响并行处理效率的关键问题:如负载平衡、通信的设计策略及影响 I/O 性能的 I/O 设计策略等。设计高效的并行算法以解决具有大规模计算量的应用问题。对高效的并行应用算法中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法进行一般化,提出设计高效并行算法的理论方法。并行处理应用是一个多学科共同合作的研究方向,结合其他 我们的研究队伍在以上的研究领域获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资助,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论文。3.1.7 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微

32、处理器体系结构(Microprocessor architecture)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分支之一。主要涉及处理器内部各功能部件的设计、性能评估、系统建模,以及和软件相关的编程模型等内容。本研究方向针对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各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超标量处理器体系结构,片内多核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微处理器存储层次设计,分支预测器等, 以及微处理器温度,功耗等问题的研究。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是针对性强,技术密集且更新快,其研究成果对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系统的研究实践与学习,将对微处理器体系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并掌握全面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并以论文的形

33、式发表研究成果。本研究方向将为学生未来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3.1.8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指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剪裁,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嵌入式体系结构及硬件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及软件开发平台、数字系统设计及 EDA 开发平台。选择合适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其外围电路中某些非专用或非通用的功能模块,采用可编程器件,利用 EDA 技术进行 设计。对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剪裁,设计出好的操作系统内核和应用操作界面,使嵌入式系统在软件方面具有界面美观、应用灵活、功能强大等优点。在嵌入式系统

34、中采用硬件与软件协同工作的设计思想,设计性/价比较高的电子产品。将嵌入式系统和 EDA 应用技术结合起来,研究、掌握一套全新完整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设计具有新颖实用的数字化智能产品。 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大量从事与该研究方向有关的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第四章4.1 毕业生就业问题104.1.1 就业前景(1)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 100 万人左右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中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 8 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

35、贸易人才;律师人才。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目前联合调查的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表明,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 2005 年,中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 6 万人、中级人才 28 万人、初级人才 46 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 100 万人左右。 (2)数控人才需求增加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

36、中占 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工人;而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 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 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随着企业进口大量的设备,数控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 (3)软件人才看好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会都传出这样的信息计算机、微电子、通讯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10 年内将持续走俏。网络人才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的是下列 3 类人才:软件工程师、游戏设计师、网络安全师。 (4)电信业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电信企业对于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

37、尤其是对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电信市场的竞争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发展并日趋激烈,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即由本科、专科生向硕士生和博士生发展。市场营销人才也是电信业的需求亮点。随着电信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电信企业开始大举充实营销队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将会十分抢手。4.1.2 发展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 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信息产业是朝阳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断补充新知识,同时对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的

38、要求也非常高;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因而由技术人才转型到管理类人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4.2 就业要求(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应该储备的知识) 11(1)网络工程方向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网络:工程专业基础、较好的综合素质;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终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网络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获得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 (2

39、)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它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卫生、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本专业方向就是学习如何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软件生产。 (3)计算机软件主流开发技术、软件工程、软件项目过程管理等基本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环境和软件工程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系统的软件设计与项目实施能力,胜任软件开发、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的专业性软件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4)信息工程通信方向是一个以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及信号与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为学习和研究对象。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通信系

40、统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从事通信工程和电子工程的综合设计、开发、集成应用及维护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通信系统与程控交换、计算机网络与移动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新方法、数字图像处理及压缩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和通信领域新技术新业务的研发等。 (5)信息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是以信息安全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安全和网络协议、网络产品的研究、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为学习和研究对象,掌握网络中实现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要求学生系统的学习信息科学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严格的

41、科学试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从事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综合设计、开发、维护及应用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第五章5 总结及对该学科学生的建议尽管计算机创业的第一波造富工程已经退去,但随着各学科对计算能力的需求的不断增大、移动互联网逐渐步入人们生活,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依然是当今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其余学科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增长依然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推动本专业的发展。IT 业是用技术说话的地方,企业里有技术有能力的人自然容易得到升迁。技术的发展自然也要求从业人员不断学习和进步,因此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技术和知识本身)应该是大学期间最重要的目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前些年高校扩招潮和

42、计算机热的综合作用下,各高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学校同样名称的专业的研究方向也不尽相同。另外,“信息与计算数学” 、 “电子信息科学”等相近专业也迅速扩张。 需要指出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身的含义与学生脑海中关于“怎样使用电脑、怎样制造电脑、怎样破解软件、黑客技术”12等具体应用的认知有较大区别。计算机学科发展迅速,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在本文写的时间点上,智能手机、分布式计算是业界热门,苹果、谷歌、微软是业界巨头,但谁都不能准确预言未来十年、二十年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方向。选择计算机这一个行业,就意味着自己需要不断学习、充电,使自己与业界潮流保持同步。计算机科学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其就

43、业面相当广泛。与此同时, 电子信息大类的各学科的毕业生,都已经具有基本的编程素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果只要求自己通过所有的必修课程,在面对就业、深造时很难发挥自己的特长。国内本科计算机科学的教学和技术前沿发展有一定的差距,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依然能保证学生的理论基础,而计算机应用能力则需要学生自己去锻炼。另外,计算机科学专业鱼龙混杂,基本上每个学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市场对高端人才需求量持续增长,而有些简单的技术只需职高的知识水平就能应付,低端人才已经接近饱和。名牌高校的毕业证书可能是找工作的敲门砖,但学生在学校里究竟学了什么,只有自己了解。对学生而言,在校期间广泛涉猎,并具备至少一项专长的技术,

44、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才是关键。参考文献1黄国兴等.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 2002,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082哈尔滨商业大学商务学院教务处.哈商大商务学院本科教学计划,20023苏前敏.计算机科学技术史的独特教育功能探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7-03-15 4段利华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等理科教育,2007-04-30 .5甘黛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3-23 6张锋等.浅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电子制作,2013-04-15 7王建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