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职业生涯规划14128.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22566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生涯规划1412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职业生涯规划1412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职业生涯规划1412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职业生涯规划1412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职业生涯规划1412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班级: 姓名: 参赛人资料: 真实姓名: 笔名: 性别:男年龄:21籍贯: 所在赛区: 吉林省吉林市所在学校及学院:吉林化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分院班级及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学号:联系地址:吉林市承德街 45 号邮编:132022 联系电话: E-MAIL: 小一寸照片目录一、 自 我 分 析二、 职 业 分 析三、 职 业 定 位四、 计 划 实 施五、 评 估 调 整结 束 语引言一、自我分析结合大赛指定的人才测评报告以及 xx 等分析方法, 我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的分析。1. 职业兴趣喜欢干什么;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前三项是现实型(8 分) 、社会型(

2、7 分) 和企业型(7 分) 。我的具体情况是我的动手能力强,交际能力也可以,但是对于研究型的工作就不感兴趣了,我可以亲自动手去做某项工作,但让我坐在那进行枯燥的、呆板的科学研究我就坐不住了。2. 职业能力能够干什么;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果显示,我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得分较高 ,研究能力得分较低。我的具体情况是我喜欢动手去操作,而且喜欢去思考一下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去提高效率,而且我对机械行业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去接触一些机械,并且了解掌握怎么去操作。 3. 个人特质适合干什么;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果显示我适合工程师之类的工作,我的具为一个新时代的工程师,时刻保持与时俱进,接触前沿的科研知识是

3、必不可少的,那么掌握一定的英语,拥有英语交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我对工程师这个功能工作有浓厚的兴趣,想去实现它。4. 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同大多数人不同,我最看重的不是工资,我看中的是自己能不能得到公司的认可,发挥自己的能力,公司有没有大的发展潜力,至于工资,我认为够自己和家庭的日常开支就可以了。5. 胜任能力优劣势是什么;我的优势能力 我的劣势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英语交际能力 科研能力自我分析小结:我是一个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人,而且具有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但是在科研方面就不行了。我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劣势。二、职业分析参考人才素质测评报告建议以及通过 XX 等途径方法,我对影响职业

4、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1. 家庭环境分析我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父母双下岗,只能靠自己做点小生意挣点钱,不仅有我这个正在花钱的大学生,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奶奶。我是我们家第一个大学生,我弟弟妹妹都把我作为榜样,家人也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有一个好的前途,好的出路。我爸是一个维修工,受他的影响,我自小就喜欢和机械、电器接触,而且是我具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2. 学校环境分析我的学校并不是一所名牌大学,只是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但是我的学校是以化工为基础的院校,所以叫化工学院。我的学校的化工专业是最早的专业,也是师资力量最强的专业。而且我的学校还进行仿真实习,让我们早一步了解自己的岗位

5、,为以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而我就是一名化工专业的学生,我相信我的学校的化工专业是最强的。3. 社会环境分析2009 年一二季度我国就业增幅逐月下降,三季度出现明显回升,总体就业形势好于预期。三季度在城镇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 42.2%,显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很不适应。2010年经济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劳动力需求增长将有所加快,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有所缩小。就业的结构矛盾将更加突出,一般技能劳动力就业比较困难,高技能劳动力和重体力劳动者短缺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制约产业结构的升级。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1)大学毕业生就业率 68%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

6、大学生就业,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经营困难,加上大学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很不适应,所以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比过去更大。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截至 7 月 1 日,全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是 68%,与去年的就业情况相比基本持平。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是 611 万,比去年增加了 54 万,意味着今年又有近 200 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2)新成长失业青年中高校毕业生占 42.2%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发布的最新分析报告对全国 102 个城市就业市场的分析,今年三季度,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 42.2%,说明高校毕业生的失业比例明显高于中等教育学历的毕业

7、生。(3)低学历供不应求,高学历供大于求根据上述报告,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专、大学、硕士及以上各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即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超过 1 表示劳动力供给不足,小于 1 表示劳动力需求不足)分别为1.07、0.96、0.82、0.78 和 0.76,比二季度均有提高,但大学和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求人倍率最低的情况没有改变,说明高学历劳动者的供大于求矛盾最突出,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劳动者的求人倍率超过 1,则说明目前的产业结构还是以低端服务和低端产品为主。这些情况向我们的教育部门和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向我们的产业主管部门提出了加快产业升级的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8、张小建 20 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底到明年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张小建表示,今年底到明年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第一,毕业生多。今年是 559 万,明年是 610 万。第二,就业空间相对紧。特别是企业需求这块,如果下滑比较厉害的话,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相对就比过去有所减少。第三,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第四,我们的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的问题还存在,而且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障碍。张小建说,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正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

9、,准备从六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第二,坚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面向城乡基层服务一线、面向西部边远地区建设一线,同时根据现在经济形势发展的新需要,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更大的就业空间;第三,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毕业生,在这些能够扩大就业的领域里更好地就业;第四,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第五,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

10、着力解决就业供求信息不对接、技能不适应这些问题;第六,建立完善对困难毕业生的援助制度,认真做好家庭困难和登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争取让最困难的,又急需就业的人员得到一对一的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受国务院委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 24 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报告全文如下: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特别是稳定和扩大就业一系列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情况好于预期。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造成巨大冲击去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给我国就业带来巨大

11、冲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今年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超过 2400 万。按照 8%的经济增长速度,供求缺口 1200 万左右。2.一批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岗位不稳定。据对 15 个城市 513 家企业的数首次突破 900 万,达 915 万人。3.经济增速减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去年第四季度,城镇新增就业月均 59 万人,最低的 12 月为 38 万人,远低于前三季度月均 104万的水平。据对 80 个城市职业供求情况监测,从去年第三季度起,岗位空缺小于求职人数,最大差距为 83100,今年 3 月为 86100。4.大学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矛盾更加突

12、出。一是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 611 万,加上历年累积的未就业毕业生,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超过 700 万人。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用人需求减少,到今年 5 月底,进校招聘岗位数低于去年同期二成。二是农民工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春节前提前、集中返乡农民工总数达 7000 万,为全部进城务工农民工的50%左右,其中有 1000 多万失去工作而返乡。三是在整体就业趋紧的情况下,“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群体实现就业难度更大。2008 年四季度,就业困难人员月均实现就业 8 万人,远低于前三季度月均 13 万人的水平。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定就业的主要举措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去年中央经

13、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的战略部署,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国务院于今年 3 月和 6 月两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就业问题,先后制定出台了四个文件,包括一个综合性文件和三个专门文件(涉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民工就业)。同时,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三个文件(涉及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中央财政也加大投入,预算安排就业资金 420 亿元,比去年增长 66.7%。到今年 7 月,全国 31个省份及 300 多个城市已全部出齐了七个文件的配套政

14、策措施,形成了应对金融危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一整套政策体系。1.结合扩大内需发展经济,更多拉动就业。结合落实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大举措,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鼓励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引导企业更多吸纳就业。各地在工作中,结合扩大内需和发展特色经济支柱产业拉动就业。一些地方将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列入目标责任制。一些地方在项目立项及开工建设中做好与就业工作的衔接,形成了政府投资与扩大就业的联动。2.减轻企业负担,稳定现有岗位。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并鼓励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在减轻企业税赋的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财政部、税务总局

15、共同制定实施了援企稳岗的五项措施:一是允许困难企业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二是阶段性降低企业四项社会保险费率;三是使用结余的失业保险基金对不裁员的困难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四是使用就业专项资金支持困难企业开展在岗培训;五是妥善解决困难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问题。各地在工作中,突出服务企业的理念,建立与企业对口联系机制,推进政策落实。3.加大政策扶持,鼓励自主创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 11 个部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各地在工作中,将促进创业工作作为应对危机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新的增长点

16、。全国有 82 个城市开展了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不少地区实施“ 全民创业” 的发展战略,从完善政策体系和推动政策落实,建立创业资金和建设创业基地,强化创业培训和完善创业服务等方面入手,重点推进返乡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创业。有些地方实施创业“项目、政策、资金” 的一体化运作;有些地方组织有关部门开展“ 创业接力棒”活动,在创业的各个环节明确对口帮扶要求,搭建创业服务平台。4.针对重点群体,统筹安排就业。一是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整套政策文件,拓展了城乡基层、民营中小企业、科研项目、自主创业、应征入伍等渠道,细化了就业服务、就业见习和就业援助三项举措。

17、各地政府在政策先导、开拓门路和强化服务上下功夫。今年 7、8、9 三个月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 ,努力做好毕业生离校前后就业的衔接,认真抓好“村官计划”、“ 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 、“西部计划 ”等基层项目的实施,并将大批未就业毕业生组织到就业见习和服务项目之中。二是积极稳妥地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再就业工作。针对受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工集中提前返乡情况,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要求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扶持返乡就业创业,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各地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结合实施减轻企业负担措施,稳定农民工就业岗位;结合“春风行动” 搞好输出输入对接

18、,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结合城乡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项目,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结合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少地方还建立了监测机制和动态报告制度,对返乡农民工实行跟踪管理和服务。三是积极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灾区劳动者就业。各地在工作中,通过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集中开展上门服务和 “一对一” 援助,建立健全了帮扶困难群体就业的长效机制。同时,继续做好对灾区劳动者的就业援助。5.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实施了特

19、别职业培训计划,运用培训补贴政策,组织开展对困难企业职工的岗位培训,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对新成长劳动力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对退役士兵的免费职业培训。各地在工作中,扩大培训规模,延长培训时间,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并整合培训资源和培训资金,既提高了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也加强了高技能人才储备。6.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平台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全总、工商联、团中央、妇联、残联等部门根据不同群体特点,联合部署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一是今年元旦、春节期间,以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为重点,组织实施再就业援助活动。二是今年春节后,以促进农民工就

20、业为重点,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提供 “就业服务、技能培训、权益维护 ”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三是今年 5 月中旬,在全国 100 个大中城市联合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四是今年 9 月专门开展了迎国庆就业援助进家入户专项活动,巩固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的成果,并全面落实已就业人员的扶持政策。此外,各地还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就业服务专项活动。4. 职业环境分析行业分析 从“六五”开始,直至“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中国都把精细化工,特别是新领域精细化工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在政策和投资上予以倾斜,已安排 100 多个建设和改造项目,总投资已超过 50 亿元。

21、经过近 20 多年的努力,中国精细化工已在中国得到确立,其精细化工率(以化学工业总产值)已从 1985年的 23.1%提高到 1994 年的 29.78%,2001 年为 37.44%,2002 年为39.44%,2004 年已达 44.08%(以石化工业总产值为 100 计,其精细化工率才 25.79%)。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改变现有企业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化学工业又把发展精细化工列为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通过优先发展精细化工,促进化学工业上一个新台阶。目前,中国精细化工将从导入期进入发展期,将与化学工业及其相关

22、行业的发展同步,其精细化工率以化学工业总产值为 100 计将从 38%发展到 46%左右,以石化工业总产值为 100 计,将从 20%发展到 28%左右。化工是原料材料能源生产的主要行业。去年世界化工产品销售额大致为 2.5 万亿美元,欧共体厂家的销售占 1/3,美国约占 1/5,中国与日本接近,均约 3 千亿美元左右,约占世界的 1/8。前四大加起来就占了约 80%的份额。如果按单一国别计,中国基本上排在美德日之后居于第四,但与德日相当接近。这个结果与中国的 GDP 实力算略强(GDP 按汇率算中国排第七位),如果 GDP 按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取平均值可能就是这么个结果,则大体上也差不多反映了

23、中国的地位。 现状很重要,发展趋势更重要。从 1994-2004 年里,欧共体的化工生产平均年增 3.1%,是其 GDP 年增率的两倍(GDP 1.5%)。美国为2.0%, 日本为 1.4%,与其 GDP 增长接近。在此期间中国的化工生产年均增长率大于 12%,GDP 年均增长率大于 9%,尤其是 2004 年这两项分别达到 33%和 9.5%。发达国家的化工增加率不及中国的零头(当然,超高增长率难以持久)。从这个趋势看,“前途是光明的”。确实有理由为我国化工界感到骄傲。 发达国家的 GDP 包括化工产品产销基本上可用“平稳”来形容。这些国家的主体产业是服务业,第三产业约占 GDP 的 70%

24、,第一产业低于 5%,第二产业约 25%,化工产业约占 GDP 的 2-3%左右了。由于其市场和需求均接近饱和,在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开发经费及投资只是缓慢的增加,基本上与产业同步。其在国内主要努力放在新产品开发及老过程的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上。而其成长主要的着眼点是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国的投资生产和市场占有上。 最近三十年间欧美的单位化工产出的生产能耗均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左右,环保和工作条件保护的规定也更严格得多了,成效显著。象欧洲化工行业 2004 年的贸易顺差达五百多亿美元,占整体制造业顺差的30%以上。即使是世界的头号逆差国家美国,其化工产品一直是顺差,只是最近一两年才刚达到平衡并向

25、逆差转化,但仍然对中国保持顺差。这些表现出老牌化工大国的“强”。一般说来,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单位产能成本消耗,环保等表现以及投资(包括外来投资),研发经费,专利文献,行业标准制定能力等等是衡量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中国的化工生产居机电之后列第三位,占 GDP 的 20%左右,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 GDP,主要是化工要为整体生产提供原材料和动力。不但化工量上有发展,总体实力质的方面也应该是在增强的。我没有这些年化工行业单位产出的能耗具体数据,但从化工是重点能耗行业,这二十年来中国以增长不到一倍的能耗维持了增长超过两番的 GDP 来估计,总体单位产出耗能应该是改善了一倍以上,化工当不

26、例外。当这些年GDP 很快地超快地发展时,化工行业通过各种手段包括进口努力提供了这个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动力的保障,显然是了不起的成就。作为中国化工旗舰企业的中国石化(SINOPEC),从 1999 年成立时尚进不去世界化工巨头的前三十,四年后的今天(以销售额约 130 亿美元,第一位的BASF 约 400 亿美元销售额)已经站在世界最大的化工巨头的第十二位。然而这些东西产量低,可能投入高,而且产品批次少,可能今年有明年就没了。某单一产品的利润额未必一定能高到了,就很能说明问题。但我的了解和感觉上中国化工整体落后传统化工强国如德国美国三十年左右,平均单位能耗指标大约比先进水平差一倍左右(这只是我的

27、估计,未能找到具体相关数据)。 中国整体的巨大发展是化工行业发展的基础,必要性和可能性均在此。中国化工的现状尚满足不了中国整体发展的这个要求。世界上所有的化工巨头对这个巨大的需求谗涎欲滴,无不看作是巨大的机会,均投入了巨资来开发生产和销售,这是中国化工发展的一个机会和强项。对此中国应该利用这个巨大的市场选择性开放引进所需要的产品技术管理行销手段等等,达到自己的目的。政府不该放任自流,任由人家肆意占领市场并打败国有产业,果然如此,则不但抓不住机会,反而会是个灾难。而且对于如此巨大持续膨胀的市场内需,更没有道理不是中国化工行业自主发展的机会。在这里,中国政府,民间,公私营业企业均大有可为。如今中国

28、是化工原材料和制品的进口大国。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以前,中国一直是化工品净出口国。主要是矿物原料及石油出口。后来不但石油净进口,而越来越多地制成品进口增大,逆差也就越来越大。这显然是中国此期间加快发展而中国国内的资源难以单独支撑这么规模的发展的缘故。 2004 年中国化工品进出口约 1500 亿美元,逆差达八百多亿美元。其中属于资源品逆差达 340 亿美元,这又主要是石油进口所至,这部分是应该的,对中国极其有利(当然石油这个东西涉及到政治军事战略什么的,不是那么简单说的。而且在控制国际市场价格什么的方面中国要努力加强地位,避免受制于人高价付出)。而制成品的逆差达四百亿美元,具体分析起来,这其中,

29、基础原材料如三烯三苯什么大批量产品,中国产能严重不足而又是强耗能耗水电什么的,现阶段其进口也很必要。比如我国周边国家地区如日本韩国台湾地区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走私供货,仰赖我们的市场,中国对此处于较有利的位置。然而,各种有机品精细特殊化工品医药中间体医药化学品等等的逆差在染料粘结剂等等,这部分逆差达三百多亿美元,中国国内市场基本上被先进国垄断了。中国处于很不利的地位。 无论是资源基础原料以及制成品,逆差均在加速增长,远没有纾解的迹象。石油什么的,国家花费巨大的政治力气保障供应,我们的问题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合适地搞好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这些过程资源利用率低了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未利用的在加工过程成为

30、三废,污染环境。我们要提高技术,改善生产管理。而制成品受制于人,在先进国赢得巨大的垄断利润后,承受着严重“剪刀差”的后果,对中国经济上很不利。其次,这个状况不改变,意味着中国的生活品质医药健保等等均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在这里,中国的实力尚远逊于印度,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化工很不够发达的缘故。必须急起直追,加强研究开发引进等等,尽快改变这样的结果。 污染不只是化工,但化工是污染大户。这些年下来,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如淮河流域造纸小化工等污染怵目惊心。据报道,各地土炼焦土炼砒霜的作业,基本上沿用着四五百年前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传统方式,其后果亦然,如“下风之所草木皆死,烧砒之人须发尽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31、已经成了失去的梦想。这样的高污染落后过程不能够取缔,恐怕主要是贪腐无能执法不力的缘故吧。当然,各地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适当超前些搞好环保。但不要搞不切实际的豪华环保。 很显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化工产业过去很落后,经过多年的赶超,现在在量上可以说位于前列了,而且发展速度惊人。但是,进一步分析却没有这么乐观。借用一句套话说,这叫:“我国是化工产品的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化学工业其实相当典型地反映出我国工业生产总的处境。化工产品分类简谈 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化工产品分类,各国的分类习惯多不同。化工销售中一种用得较多的分法有基础化学材料(base chemicals or basic chemi

32、cals,包括主要的石油化工产品极其衍生物如聚合物等和无机基础材料化肥等),精细化工产品(specialty and fine chemicals,包括在基本产品上生产出来的附加产品,染料涂料,农药,药品中间体等),医药产品 pharmaceutical chemical,各种药品保健品),日用化学品(consumer chemicals,香水香料化妆品洗涤剂肥皂等等)。这个分类其实也不统一,也多有把日用化学品中的一些放到精细化工品中的。也有叫通用化学品(general or commodity chemicals)和特殊化学品(specialty chemicals)的。 有些政府机构可能简

33、单分类为基础化学品(basic chemicals)和较高附加值化学品(value-added chemicals),或将后者分为特殊化学品和所谓知识化学品(knowledge chemicals)。化工生产中多直接以大类化学品来分,如油品,聚合物(塑胶人造纤维等),基础有机(三烯三苯等)基础无机(酸碱盐矿氧化物等)原材料,肥料及其它农用品,制药中间体,药品保健品等来分。如按照来源分,则有所谓石油化工产品,煤化工品,天然气,海洋,生物化学品,等等等等。总之,分类乱得很。这里大致按具体内容需要来分,而如不说明则尽量取销售中的第一个分类法。 化工产品的总体产出销售及具体构成均是重要的特征。对具体各

34、类产品而言,价值利润等均有较大差别。基础原料一般产量巨大,但利润率往往较低。利润额往往靠总的规模来保障。医药保健品的利润则高的惊人,特别是新研究出来的药品其利润难以想象(当然,投入极高,成功比率很低,这样更显得成功生产的药品利润高了)。至于介于其间的精细特殊化学品,及日用化学品利润差别较大。象肥皂洗涤剂和许多普通油漆什么的,利润率比基础原料好不了多少。而香水香料什么的,利润率可能高个没边。比如法国的香水出口利润占其化工产品出口总利润的约 1/3。又比如许多十几美元一支的高价唇膏,其成本其实还不到一元,其中外壳甚至还占了成本的大头。 就我所见过的,有家合作公司请我们一次性精制处理一种加到香烟里的

35、香料(一种天然提取发酵的黑色黏稠状很不好闻的东西,需要温和氧化掉溶掉许多杂质。),愿意出价上百美元精制处理一磅粗产品。后来人家告诉我们成品价格比黄金还贵哪里去。往往靠开发产品种类多来赢得总的高利润。这些常常被称为“知识(密集)化学品”,确实需要许多特殊的经验要求和设施。其特点和稳定地大规模日常生产不必不断更新开发的东西当然就不同了。 这些年医药公司平均利润最高,有些甚至比信息行业还厉害。许多搞化学的愿意转行搞有机医化什么的,找工作容易,起薪较高,加薪也多。就是高额利润的结果。西方的化工产业最近十几年增长慢,但医药行业是一枝独秀。有资料说医药行业的投资回报率是化工行业整体回报率的两倍多。而搞精细

36、和特殊化工的也比化工行业平均回报率高出来1/3 以上。石油化工拜石油涨价之赐,最近几年日子也蛮好过。其它传统化工中的基础原材料行业就比较吃亏。虽然总体说较中国等地的生产率高些,消耗低些,但碰上人工费用上升,能源涨价,环保转严,又面临中国印度等在这些领域的挤兑,连生存都大成问题。如果没有特长,往往就落到要靠“反倾销”来保护的地步。 有许多公司的传统产品在向中国等地转移,剩下的部分更多地朝研发及新产品方向走。这种产业转移有积机的方面,除了所谓为当地带来就业税收等,也还能补充中国某些方面产能的不足,或者还带来一些新的管理方式。也要看到消极的地方,如污染和水耗能耗等的转移,以及超国民待遇打败民族产业占

37、领市场等等不对头的后果。我就知道有莫名其妙的没有什么高新技术的产品也被请进中国还能够打败当地产品占领市场大发其财的。有不少公司诚实经营,能够融合入当地,这样的公司与中国本地公司一样带来积极效益。也知道有跨国公司以不当手段谋取不当高利,甚至买通不良研究所或研究人员发布不正确的“研究成果”误导欺骗民众,打击当地产业,这些负面的结果是不是中国的政策或者是某些地方当局操作不当造成的?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应该有所选择,调节和控制。 按照前面说的分类,去年欧洲国家的化工销售中,基础化学品占38%,精细特殊化学品占 27%,医药类为 24%,日用品为 11%。美国,日本的比例也大致接近。中国

38、,韩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等地的基础原材料生产和销售的比例格外高,一般都在 65%以上,所谓高增值化学品占的比率均明显的较低。由于利润率是行业重要的参数,这个比率和利润率关系很大,也与科研开发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并与生活质量相关很强,因而可以看作一国(或地区)化工产业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努力提高非基础化学品的自主生产销售比率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应该采取或正在采取的措施。 职业分析 材料化学(Material Chemistrty)专业一般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学院中的一个专业方向。主要的研究范畴并不是材料的化学性质(尽管从字面上可以这么理解),而是材料在制备、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过程、材料性质

39、的测量。比如陶瓷材料在烧结过程中的变化(也就是怎么才能烧出想要的陶瓷)、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蚀现象(怎样防止生锈)、冶金过程中条件的控制对产品的影响(怎么才能炼出优质钢材)等等。材料性质的测量也不同于材料物理专业的方法。材料化学专业所研究的大多跟传统产业有关,属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学科,因此材料化学专业研究的课题没有那么新潮和热门,但是在现实生产中,对优秀的材料化学方面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例如说冶金行业,在钢铁、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生产过程中浪费严重等问题,都需要用材料化学的知识来解决。中国虽然一直以陶瓷闻名世界,但实际世界上精密陶瓷(用于电子材料中,价钱非常昂贵)绝大部

40、分是由日本制造的,就是因为我们在配料、控制烧结条件等环节技术力量太差,而材料化学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材料化学专业不仅实用价值高,而且发展空间大。材料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涉及物理学、热力学、材料化学、冶金学、电化学等方面知识,特别是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当然,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有些专业也需要很多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的知识,像反应中的薄膜技术、胶体技术(在生产中以薄膜和胶体作为反应介质)的应用等等。因此本专业对考生的要求还是比较全面的,希望报考本专业的考生,特别是那些参加“3+X“考试的考生有所准备。本专业属于理学范畴,但是却不同于纯理学,对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总体来说,本专业竞争并不是很激

41、烈,比起工程学的热门专业来说难度要小很多。在国内各高校中,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在材料化学方面的实力很强,另外,南昌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水平也很高。本专业的毕业生出国难度不是很大,不过出国之后从事的也是基础研究,比如测相图(非常繁杂琐碎),处于比热门冷、比冷门热的位置。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各专业中,材料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不错的,不过目前能去而专业比较对口的,主要还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大型钢铁制造公司,有些“夕阳产业 “的味道。考研的选择也不少,除上面提到的高校外,很多工科比较齐全的学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基本上都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院下面。总体看来,本专业

42、似乎不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专业,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希望慎重考虑。材料化学专业代码:071302。专业教育发展状况材料化学是材料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新型材料在制备,生产,应用和废弃过程中的化学性质,研究的范围涵盖整个材料领域,研究包括无机和有机的各类应用材料的化学性能。是根据材料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实验开发研究的一门科学。相对其它学科来说,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解放后,国家就很重视材料学科的建立。材料化学的研究是从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其中研究金属材料的专业)等专业中与材料的化学行为相关的研究方向当中细分出来的,在五十年代的工业发展时期,

43、很多院校都建立了材料学科,有些地区还专门成立了冶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材料化学作为一个学科专业提出来,和材料物理一样,是在文革结束以后。从时间上讲,它并不是在材料系在各高校设立以后才产生的,有些高校在化学工程系或者化学系专门设有材料化学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应用性人才需求的增加,1987 年在国家教委修订的全国理科专业目录中,在化学学科中增设了材料化学、环境化学、食品化学等应用性和边缘交叉学科专业。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有 80 多所大学设有材料化学和化学类专业共 16 种,专业点 120 个,年招生量约 5000 人。1978 年,浙江大学首先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我国

44、高校中成立最早,学科门类、培养层次最齐全的材料系之一。目前设有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工程及自动化、材料科学等 4 个本科专业方向,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等 3 个博士点(其中半导体材料是国家重点学科)和 5 个硕士点,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很多学校的材料化学专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清华大学的材料化学专业诞生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988 年,由原属工程物理系的材料科学专业、机械工程系的金属材料专业及化学工程系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组建而成。含材料化学、金属物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电子材料等五个学科培养方向。1990 年 7 月,全国高等学校理

45、科教育座谈会上提出了把多数理科毕业生培养成应用型理科人才的教育方针。1992 年 3 月又颁布了材料化学专业的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以有利于将多数理科化学毕业生培养成应用性人才,这一重大改革对促进材料化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材料化学的研究生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也有很大的发展。1981 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当时化学学科中设置了包含材料化学在内的 9 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另外一些研究生专业,如海洋化学、生物化学、地质化学、环境化学、冶金物化、工业催化等也与材料化学有密切关系。目前,材料化学学科在各大小理工类院校都有相关的系,比较著名的学校有清华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

46、程系、天津大学的材料工程学院、南昌科技大学的材料学院、其他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学校也都在材料、化学、化工等系设有材料化学专业。国外材料科学的起步比较早,50 年代,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作为新的研究领域首先在美国从相关的研究方向中产生,主要集中于金属,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目前,复合材料是国外研究的热点。一些学者认为信息、能源、材料将成为 21 世纪三大支柱产业,材料产业将逐渐在国民生产当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材料化学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其品种繁多,形式各异。材料又是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融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各类相对独立的材料,已

47、经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多学科的交叉是材料科学技术的重要特征。如建筑材料中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聚合物混凝土、薄膜材料在玻璃深加工上的应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用于水泥砂浆的改性和对陶瓷工艺的改进等等。专业就业状况及趋势材料化学专业使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在材料制备工艺,材料化学性能监测,材料表征分析等领域成为专家。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化学背景,能够在很多领域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包括电子材料、金属材料、冶金化学、精细化工材料、无机化学材料、有机化学材料以及其它与材料、化学、化工相关的专业。与化工、化学等专业相比,材料化学专业更注重研究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因此具有更实用化的知识。在目前材料产业尚

48、未大规模形成之前,材料化学专业的人才仍旧能够在与化工,金属等相关的行业参与竞争,而且占有一定的优势。建国 50 年来,我国各种新材料逐步实现了自给自足,很多新型节能,环保的材料也被自行研制出来。所以我国材料行业还是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材料“ 这个概念是相对比较抽象的,在具体行业中,材料的生产和化学性能研究,往往也归入了那个行业领域当中,而不被划归材料化学的领域。这样,使得即使到了目前,材料化学的研究课题很多与其它学科产生了交叉、重复。这样,使得材料化学的毕业生就业领域变得比较宽,在一大批与材料生产相关的企业,都能够有材料化学专业人才身影。目前材料化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我国的化工行业

49、就业人数在全国居第一位。国有程度在国内几大行业中也列前 5 位。在全国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内陆地区,重型化工企业分布越多,其产品附加值越低,越靠近沿海,轻型化工企业,技术密集型化工企业分布越多。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传统重污染,高消耗的材料逐渐被淘汰,而沿海地区的化工企业正迫不及待地在改进生产工艺,建设新的环保材料生产线。这正需要大量具有材料化学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另外材料化学专业的其它就业领域还有金属材料集团如宝钢,武钢的技术研究所,从事金属材料化学行为的研究工作。由于传统的化学化工材料产品在其生产过程当中会引入巨大的污染,我国目前已经被国际环保组织定位污染严重的国家。从 70-80 年代以来,人们开始致力于研究降低化工产品在整个生产、使用、废弃过程中的环境负荷,一大批新的材料被研制出来,中国工程院李东英院士长期以来致力于稀土材料化学行为的研究,带动了整个稀土材料行业的发展,使得稀土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稀土钢,稀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