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永词两首,哲思短章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李兴濂 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我满怀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坠入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星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无停息此时此刻,我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地,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
2、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必定来自天空!” 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穿越灵魂,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皇座,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皈依的崇高,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一次,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处汹涌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
3、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就会从你内心涌起!,修身名句厚德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宋程颢赏读: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赏读: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
4、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蹊(x):小路。,在表现手法上,他善于铺叙,采用民间俗语入词,尽情描绘,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在内容上,柳词大都是反映大都市的繁华风光,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愁别恨,表现妇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但也曲折地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作品有词集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诗仅存数首。,2写作背景 望海潮: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的一段记载,说是写来送给当时钱塘的长官孙何的。此前有宋杨浞在其古今词话中又有些细节的记述,说孙何门槛很高,一般人不易谒见。柳永想见,而无从入手,于是作了此词,让歌妓唱给孙
5、何听,因打动了孙何,终于得以谒见。对这些文献的记载,现在有人提出质疑。其理由之一是,认为柳永的生年与“孙何帅钱塘”不相符。当时柳永还是14岁的孩子,不可能具备这样的才华创作此词,也还不懂得什么是政治干谒。有人认为“孙何”当作“孙沔”。孙沔当钱塘长官的时间与柳永的生平比较相符。从本词的实际内容看,送给杭州的地方长官是切合的。,雨霖铃: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今河南开封)时与
6、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3审美视窗邂逅柳永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状离别之情,此为绝唱。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乃更是传唱千古的名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思之情,臻于极至。 太多太多举不胜举的句子,情意无尽,美不胜收,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柳永的笔怎能刻画得如此细微绝妙。,自恃才高,却连续两次科举不第。也许这对于柳永来说也是很重的打击。于是他怀着极其不情愿的心情离开了考场,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市井间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婀娜多姿的女子产生了共鸣。 有谁会想到,他在这里没有沉迷,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流光溢彩,或
7、者是低靡沉沦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 我由衷的感慨。,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是是非非,沉沉浮浮,在泱泱的、漫漫的人生路上,今天,明天,太多无法成就和圆满。可是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卧薪尝胆,有人怨天尤人,有人百折不挠。柳永应该也是属于百折不挠的,在49岁,毅然再次进举,终于进士及第,得偿所愿。但终究摆脱不了潦倒的宿命。也许在所谓的功名上,仕途上,应该是失意的。 只是,他成为了一位纯粹的词人,以个人的方式感受现实生活,在歌词里形容盛明,抒发社会思潮下的情绪。让历史永远地收藏了他,让我们永远地记住了他。他最终还是成功了。,也许他在历史的舞台上还是幸运的。 那么我们是否在失意的时候,也能
8、换一种心态来劝慰自己呢。翻转观之,未必都是沧桑,也许我们也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只要心在,意志在,一切皆有可能。,答案 形容词,优越 动词,战胜 副词、尽 能承担,能承受 动词,漂浮 动词,漂行 动词,泛滥 副词,广泛地 动词,离开 动词,走 动词,流淌 动词,除去 距离 动词,出发 名词,头发 动词,拿出 动词,兴起 出现 助词,用在动词后,无实义 副词,将要 名词,将军 动词,率领 扶,持,结构图示,主旨归纳 望海潮用慢词的形式和铺叙的手法,通过对都市繁华和西湖美景的描绘,表现了太平安定的都市生活景象,突出反映了当时社会太平、国家富庶、经济繁荣的承平气象。 雨霖铃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
9、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这首词抒发了词人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望海潮一词中,“形胜”“繁华”四字在词的上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珠玑”“罗绮”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展现了杭州哪方面的特点?谈谈“绕”“怒涛”的艺术表现力。 提示 1.“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之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和繁华。2.作者抓住“珠玑”“罗绮”两个细节进行描写,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了出来,以小见大。3.“绕”字形容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两句写出了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古典诗歌炼字 解读: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
10、遣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精练传神、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指津:1.锁定精妙字的三大技巧:(1)此类字常是动词或形容词;(2)此类字上下句的位置相同,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3)此类字在诗句中文质兼美。如果美在句中,那主要是其表达效果好;如果美在全诗中,那它就可能成了“诗眼”。,考点链接,2答炼字题永恒的两大原则:(1)字不离句。任何一个汉字都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但一进入具体的语境中,则显示出高低来。所以,所谓某字用得好,是说某字在某句中的作用发挥得好。(2)联句分析。正因为字不离句,所以,在赏析某个字的妙处时,必须联系其所处的相应句子
11、来分析。 3设问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5)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4答题步骤: (1)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想想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是否有作用。 应用:请你根据本处的提示,解答活页规范训练中第10题。,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
12、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请你分析一下这两句有着怎样的艺术表现力。 提示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将西湖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了,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每逢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三秋桂子”就更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阕和下阕所描写的景色有何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请填写
13、下表。,提示 寒蝉凄切、骤雨初歇。难舍难分、痛苦异常。杨柳岸,晓风残月。词的上阕主要实写离别时的情景,下阕则是对别后的设想,是虚写。整首词虚实结合,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历来被推崇的名句,它高明在何处? 提示 这一句是整篇的警策之语,运用了融情入景的写法。 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个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集中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凄清的气氛,勾起离人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 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酒醒”之后呢!试想,
14、柳永此时不过是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头,而面对眼前的凄清景象,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1文本审美 望海潮 (1)工于铺叙,安排巧妙 本词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了铺叙。在“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十分稠密;钱塘江岸绿树如云,钱塘江水汹涌壮观,不愧为自然形胜之地;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宝,普通人家也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更是集中体现了“繁华”,可以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2)巧用夸张手法 本词采用夸张手法描写杭州的繁华,
15、写景壮伟,声调激越。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等,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将这一大都市的兴盛繁华描绘得淋漓尽致。,雨霖铃 (1)融情入景的写法 起首三句写景,但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融情入景,暗寓别意。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由此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在如此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充满了如此浓密深沉的烟霭,其离愁之深,令人可以想象。“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极言当时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今宵”几句是指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
16、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个画面中,这正是融情入景的写法。,(2)虚实相济的方法 词的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虚写中所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读完下片再回过头来看上片,便会懂得“都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这些话的内涵了原来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之间的感情竟如此深厚,的确是难舍难分啊!,2写作迁移 【角度】 望海潮工于铺叙,安排巧妙,运用了铺排的手法。铺排,铺陈排比的合称。它既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技巧
17、(既是词法,也是文法)。铺排式是指围绕一个中心,内容上从数个点上进行发散;形式上则以铺排手法结构文章。“铺排式”最突出的优点是语言优美、情感浓郁。请运用铺排的手法写一段文字。,【示例】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就因为柳永在鹤冲天一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句,宋仁宗御批:
18、“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遂将他削落进士之榜。填词去就填词去,他倒痛痛快快地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浪迹于江湖市井和歌楼舞馆,专力作词。我想应该感谢不让他当官的宋仁宗,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甚或腐败的官吏,却多出一个旷世奇才!再就是要感谢,贫困而又自由的平民生活。柳永怀揣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簸,四处飘游。他时而纵情于繁华闹市,时而滞留于古道荒原,时而混迹于风尘女子之中,同下层市民耳鬓厮磨,时而金樽檀板,在及时行乐中尽情挥洒艺术创造之美艰难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柳永才华得以萌发和生长的肥沃土壤。,柳永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9、,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孤独、迷茫的柳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不断寻找美、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归思难收”,这是天涯沦落人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妙手柳永柳永成了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尊重柳永者,大有人在。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垂青柳永,经他圈点的柳词就达50多首,还有他书写的柳词望海潮的狂草墨宝,【思悟应用】 材料可以应用在“成功”“执著”“心态”“穷与达”“得与失”“生活与艺术”“逆境与成才”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令人悲哀的“咱们有
20、小品和短信” 王蒙先生在锵锵三人行节目里不无幽默地说了个小段子。有几位文艺界的领导在那儿议论,古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了咱们这儿该怎么办?搜肠刮肚思索良久,有一位领导期期艾艾地说,咱们现在有小品和短信这当然是笑话,但笑完后再一认真琢磨,心里就有些隐隐作痛。 (选自中国青年报),【思考延伸】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高峰,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文化巨匠。毋庸置疑,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产生的时代相比,咱们如今国力最强,人口最多,人均寿命最长,作家最众,创作条件也最优越,可是迄今为止,能拿出的有代表性的文化产品却最寒碜。,说
21、到小品和短信,似乎确有点“时代特色”,也有群众基础,咱们如果实在没别的好玩意儿,也只好“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暂时先拿来凑数了。但这东西和唐诗、宋词比起来,那就好比是正在高谈阔论、舌灿莲花的李杜、苏东坡、曹植、关汉卿、曹雪芹旁边,还坐着一个根本搭不上话的赵本山一样,就好比在釉里红、青花、斗彩、五彩、粉彩等一堆珍贵古瓷器里混进一个粗瓷小碗,显得尴尬无趣。,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伟大、雄壮的时代,充满了惊人的创造力和巨大创造空间,但我们的文化人,能不能担负起与时代同步的文化建设的重任?我们已积累了比盛唐、强汉要多几百倍的物质财富,如果拿不出能和汉赋、唐诗相媲美的文艺作品,就有愧于时代,有愧于历史,
22、有愧于人民了。,读柳永(节选) 梁衡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就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五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他说我
23、考不上官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有才,也一样被社会承认,我就是一个没有穿官服的官。要那些虚名有什么用,还不如把它换来吃酒唱歌。这本是一个在背处发的小牢骚,但是他也没有想一想你怎么敢用你最拿手的歌词来发牢骚呢,他这时或许还不知道自己歌词的分量。它那美丽的词句和优美的音律已经征服了所有的歌迷,覆盖了所有的官家的和民间的歌舞晚会,“凡有井水处都唱柳词”。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被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
24、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死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凡艺术成就都是
25、阴差阳错,各种条件交汇而成一个特殊气候,一粒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
26、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做着最大限度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而顺境下, 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另外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 仁宗两朝四次大考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但柳永至今还享此殊荣。 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功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