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例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与测序法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 蒋卫民 陈晓虎 司亮 等,江苏省自然基金课题:BK2005162,研究背景,中医历代文献中虽无“高脂血症”这一病名记载,但对这一病症也早有认识,散见在“眩晕”、“胸痹”、“痰浊”等相关病证的论述中。一般认为本病当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三脏虚损,标实主要是指痰浊和瘀血。 现代中医为进一步认识及掌握高脂血症中医辨证规律,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干预这一病症的特点和优势,一直在试图寻找能反映高脂血症不同证型本质特点的客观指标。 中医高脂血症实质研究提示不同证型间在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存在差异,
2、但不够深入。,研究背景,高脂血症的定义:TC、TG 、 LDL-C HDL-C 脂蛋白的定义:血脂的主要成份+特殊蛋白质/极性类脂球状巨分子复合物(亲水性)CM、VLDL、IDL、LDL、Lp(a)、HDL 载脂蛋白定义:一类能与血浆脂质结合的蛋白质目前研究较多的基因有:ApoE基因、ApoA-1基因、ApoB基因、LPL基因等。,ApoE的结构和功能,ApoE的结构:含有299个氨基酸结合有磷脂的糖蛋白,分子量34KD一级结构-一条单多肽链二级结构-螺旋、-片层、-转 角和不规则结构组成 2个结构域:氨基端结构域羧基端结构域,ApoE基因多态性,人ApoE基因已被分离出来,基因定位于19号染
3、色体上,由3597个核苷酸组成,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 ApoE结构基因上112位半胱氨酸TGC(Cys)和158位精氨酸CGC(Arg)的突变,位于1个基因上的3个常见等位基因,故ApoE基因存在多态性。,临床资料和观察指标及方法,研究对象212例高脂血症患者和无血缘关系健康汉族人群100例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肝肾阴虚证 、脾肾阳虚证 、痰浊阻遏证、阴虚阳亢证、气滞血瘀证,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大样本采用基因测序法直接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统计方法,ApoE基因频率采用频率计数法,不同中医证
4、型间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必要时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212例)肝肾阴虚证 36例(17.0%) 脾肾阳虚证 24例(11.3%)痰浊阻遏证 63例(29.7%)阴虚阳亢证 33例(15.6%)气滞血瘀证 56例(26.4%),ApoE基因测序检测结果,检测出三种常见等位基因:2、3、4 检测出六种基因表型:三种纯合子:E2/E2、E3/E3、E4/E4三种杂合子:E4/E3、E4/E2、E3/E2,ApoE基因 电泳图,ApoE基因 序列图,结果,高脂血症患者ApoE表型分布,结果,高脂血症患者ApoE等位基因分布,结果,高脂血
5、症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组ApoE基因表型比较 1,结果,高脂血症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组ApoE基因表型比较 2( 因各证型组均出现有未检出的基因型,且某些证型组样本含量较小,参照国内外文献,将意义相近的基因型合并分析 ),结果,高脂血症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组ApoE等位基因频率比较,结论,高脂血症患者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较正常人群存在差异。 部分中医证型间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也存在差异,E2/4+E3/4+E4/4型中气滞血瘀证显著高于脾肾阳虚证,E2/2+E2/3型中痰浊阻遏证则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证。气滞血瘀证和肝肾阴虚证4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脾肾阳虚证。,ApoE表型和基因型的检测方法很多,多年来先后采用等电聚焦电泳、免疫印迹法、双相电泳法和PCR基因分析技术PCRRFLP和PCRSSCP等进行检测,我们的研究则采用全序列基因测序法,较以往的各种方法更为精确、可靠 。 通过我们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ApoE基因型多态性与高脂血症中医证候特点可能具有相关性,这对于阐明高脂血症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