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2717676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26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高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高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高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高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东昌府区人民政府二零一七年八月I目录序言 1一、规划调整完善背景 3(一)区域概况 .3(二)规划实施评估情况 .5(三)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8(四)规划实施面临的形式 .12(六)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 .15二、规划调整完善总则 17(一)目的与指导思想 .17(二)规划依据 .17(三)调整原则与思路 .18(四)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19(五)工作任务 .20三、规划目标调整 22(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2(二)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22(三)调整完善新增规模安排的原则 .23(四)规划主要指标调整情况 .24四、土地利

2、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29(一)土地结构和布局调整理由 .29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II(二)土地结构和布局调整情况 .29五、土地整治挖潜 35(一)土地整治总体目标 .35(二)土地整理开发 .35(三)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 .36六、规划空间管控优化 38(一)农业生产空间优化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38(二)生态空间布局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40(三)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41(四)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3七、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 46(一)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 .46(二)中心城区规划调整方向 .46(三)中心城区调整

3、完善方案 .47(四)中心城区用地空间管制 .48八、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布局调整 50九、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51(一)乡镇土地利用的方向和重点 .51(二)市批乡镇用地调控指标与措施 .52十、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59(一)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体控制 .59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III(二)健全规划实施行政管理制度 .59(三)建立规划实施的激励机制 .59(四)强化技术支撑,实现规划监管联动反应机制 .60(五)扩大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60十一、附表 62十二、图件 62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

4、案1序言为维护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强化规划空间管控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 (国土资厅函20141237 号) 、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指标调整方案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1610 号等文件精神,在开展并完成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实施评估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以下简称规划 )作为全区土地利用管理的纲领,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东昌府区土地利用和供需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十

5、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等在新型城镇化、耕地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原有的空间格局与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之间已不相匹配,各类用地矛盾逐步显现,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不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本次调整完善主要任务与目的是贯彻落实国家和山东省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新要求,实施好区域发展新定位、新战略,做好与“十三五”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下,按照东昌府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谋划“十三五”期间区域发展与重大项目用地安排,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与相关部门衔接划定生

6、态保护红线以及城市开发边界,合理确定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2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服务。本次规划调整完善的基期年为 2009 年,规划调整完善的目标年为 2020 年,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致。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3一、规划调整完善背景(一)区域概况1、自然环境概况(1)地理位置东昌府区为聊城市市政府所在地,为鲁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与茌平县、东阿县接壤,西与冠县、莘县为邻,北与临清市毗连,南与阳谷县接界。地处东经 1154007-1160045,北纬 361548-3

7、64246 之间,南北长 49.06 公里,东西宽 46.7 公里,辖区土地总面积 1443.21 平方公里。现辖 23个镇(街道) ,即古楼、柳园、新区、湖西、道口铺、闫寺、凤凰、北城、东城、蒋官屯 10 个街道,候营、沙镇、堂邑、梁水镇、斗虎屯、郑家、张炉集、于集、许营、朱老庄、顾官屯、广平、韩集 13个建制镇。(2)地形地貌境内地貌主要分为河滩高地、决口扇形地、缓平坡地、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沙质河槽地等 6 种类型。全境地势平缓,西南较高,东北略低,地面坡降 1/6500 一 1/7500,海拔高度在 22.6 一49.0 米之间。高地以河滩高地为主,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沙镇镇、郑家镇、

8、张炉集镇、堂邑镇、道口铺街道、闫寺街道西北部一带和东部的于集镇、许营乡的东南部,海拔 35-38 米;此外,还有沙质河槽地,主要分布在京杭运河、徒骇河及马颊河近侧,多系沙质土壤。坡地分布较广,海拔 32-34 米,质地多为壤土。洼地分河间浅平洼地和背河槽状洼地。典型浅平洼地,由黄河泛滥时分离主河道的静水沉积而成。河间浅平洼地主要分布在马颊河、徒骇河沿岸和沙镇镇的“牛家洼” ,凤凰办事处的“谭家洼”以及城西北的“白家洼”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4一带,海拔 31-32 米,多系粘质土。(3)气候气象条件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

9、多雨,秋季晴爽偏旱,冬季干燥严寒。冬夏持续时间长,春秋季节短。年平均气温一般为 13.2,最高气温为 7 月份,平均气温为28.6,最低气温为 1 月份,平均气温为-2.6 ,全年盛行南风,冬季多东北风,春季多南风和偏南风,夏、秋两季多南风和东南风。年平均无霜期为 203 天,年平均降雨量 583.6 毫米,其中 7、8 月份约占 55%。(4)水文东昌府区傍水而生,因水而兴,黄河在境内蜿蜒百余里,徒骇河、马颊河等多条河流纵横交错,京杭大运河从市区纵穿而过。市区内还拥有水面面积达 6 平方公里的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内湖-东昌湖。2、社会经济情况2014 年末,全区共计人口 129.78 万人,公

10、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1.61 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 103.90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20.89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222.79 亿元,出口总额 5.9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 11310 元,全区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1086.65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1125.22 亿元,利税总额77.68 亿元。3、土地利用现状2014 年,全区土地总面积 144321.05 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10728.8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76.72%;建设用地面积为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11、)调整完善方案531093.0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1.54%;其他土地面积为 2499.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73%。农用地中,耕地面积 91062.20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82.52%;园地面积为 609.50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0.55%;林地面积为7133.88 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 6.46%;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1541.28 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 10.47%。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 27174.94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87.40%;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 3639.68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11.71%;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 278.44

12、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0.89%。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积为 2148.36 公顷,占其他土地总面积的74.57%;自然保留地地面积为 350.77 公顷,占其他土地总面积的25.43%。(二)规划实施评估情况1、现行规划主要控制指标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主要调控指标共 15 个,总量指标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园地面积、林地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增量指标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效率指标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和农村建

13、设用地整治挖潜规模。到 2020 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为 84142.16 公顷,确保 66434.08公顷的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3446.32 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29651.91 公顷,城镇工矿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6用地规模控制在 15094.77 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控制在3794.41 公顷。新增建设用地为 6624.47 公顷,其中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 5802.71 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5629.90 公顷,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 3801.25 公顷。人均城镇工矿为 137 平

14、方米,安排挖潜(挂钩)规模 2124.93 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区从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协调用地与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对规划执行进行有效引导与控制。规划的实施为统筹城乡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2、规划实施评估情况(1)总量指标A、耕地保护目标规划目标年,全区耕地保有量 84142.16 公顷。2014 年全区耕地面积为 91062.20 公顷,比规划 2020 年耕地保有量指标多出 6920.04公顷,超额完成规划下达指标,奠定了全区粮食生产安全基础。B、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规划到 2020 年,全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66434.08 公顷。截止 2014 年末,

15、全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66453.00 公顷,比上级下达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多 18.92 公顷。有效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任务。C、园地和林地规划到 2020 年,全区规划园地面积为 3197.99 公顷,规划林地面积为 4869.41 公顷。截止 2014 年底,全区园地和林地面积分别为609.50 公顷和 7133.88 公顷,园地较规划末期指标少 2588.49 公顷,林地较规划末期指标多 2264.47 公顷。2014 年全区植树造林面积增加,提升了生态环境水平。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7D、建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工矿用地规模规划到 20

16、20 年,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 33446.32 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 29651.91 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突破15094.77 公顷。2014 年,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 31093.06 公顷,与规划目标年相比,建设用地剩余 2353.26 公顷;2014 年,全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达到 27174.94 公顷,与规划目标年相比,城乡建设用地剩余 2476.97 公顷;2014 年,全区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 9509.76 公顷,与规划目标年相比,城镇工矿用地剩余 5585.01 公顷。E、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划到 2020 年,全区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为 3794.4

17、1公顷。截止到 2014 年底,全区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3918.12公顷,较规划期末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 3794.41 公顷多123.71 公顷。规划实施期间,为保障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时落地,东昌府区大力开展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涉及德商高速、南水北调等重大交通、水利项目。(2)增量指标A、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规划到 2020 年,全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6624.47 公顷。截止到 2014 年全区新增建设用地面积达到 4153.02 公顷。未突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规划实施期间正是东昌府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对新增建设用地需求较大,同时建设用地有效供应也有力推动了

18、全区经济发展。B、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耕地指标规划到 2020 年,全区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规模控制在5802.71 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 5629.90 公顷。截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8止到 2014 年,截止到 2014 年,全区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4081.76 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2811.56 公顷。C、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划到 2020 年,全区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 3801.25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区强化土地整治工作力度,截止 2014 年,全区通过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 1543.20 公

19、顷,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补充耕地,有利于占补平衡的实现。(3)效率指标A、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指标规划到 2020 年,全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 137 平方米以内。2014 年总人口 129.78 万人,城镇化率 50.08%,城镇人口64.99 万人,城镇工矿规模 11683.76 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180 平方米,尚未达到规划确定的城镇工矿用地集约利用水平。B、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规模规划到 2020 年,全区力争实现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 2124.93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昌府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21 个,拆旧区面积为 1374.66 公顷,复垦增加耕地

20、1153.08 公顷;安置区 495 公顷,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缓解了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但是因为城乡增减挂钩涉及资金额度较大,利益群体较多,项目实施时间较长等客观困难,总体进度相对缓慢。(三)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东昌府区紧紧围绕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国家战略部署,科学评价土地资源的承载现状,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为努力建设美丽东昌府区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9提供了坚实保障。1、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分为耕地和建设用地两个子系统的承载力。通过总体评价分析,由于东昌府区全

21、境为平原,土地单位生产力较好,整体呈现较高水平。(1)耕地资源承载力东昌府区 2014 年耕地生产力为 678 吨/平方公里,同年耕地面积为 91062.20 公顷,粮食产量为 61.74 万吨,按照人均粮食消费标准 430 千克/人,得到 143.58 万人的粮食供应量,粮食自给率 118.86%。规划到 2020 年,耕地面积为 82611.76 公顷,在“十三五”期间,通过提质改造工程以及耕地保护政策的大力实施,单位耕地生产力将达到 763 吨/平方公里,粮食产量将达到 63.03 万吨,自给率121.34%,相比 2014 年,有小幅的提高。(2)建设用地承载力根据东昌府区 2014

22、年变更调查数据,东昌府区现状建设用地总规模为 31093.06 公顷,开发强度为 21.5%。为响应打造宜居性城市的发展政策,按照宜居型城市人均建设用地 120 平方米的标准测算,可得到东昌府区现状建设用地承载人口数为 259.1 万人,超出东昌府区现状 129.78 万人,表明现状建设用地承载情况良好,说明东昌府区建设用地承载力情况良好,能够满足东昌府区建设宜居城市的需要。(3)建设用地适宜性及限制性评价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指根据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和政策条件,采用科学方法,建立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确定某一区域或某一宗建设用地的最适宜的规划用途的过程。建设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

23、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0用地适宜性评价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土地、工程等众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在综合分析不同类型土地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全面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土地利用现状,受自然、经济及技术、社会条件的综合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的质量和适宜性,因此,土地利用现状是建立土地适宜性评价分类体系的重要依据,是叠置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的基础信息库。土地条件也是构成土地质量重要的综合指标,对土地利用适宜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土壤要素是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土地的自然因素和组合状况、建设用地所处的区位条件与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对建设用地

24、评价以及新建设项目的选址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不可缺少的内容。东昌府区境内地貌主要分为河滩高地、决口扇形地、缓平坡地、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沙质河槽地等 6 种类型。全境地势平缓,西南较高,东北略低,地面坡降 1/6500 一 1/7500,海拔高度在 22.6一 49.0 米之间。从自然条件来看,东昌府区总体自然条件变化不大,其主要限制因素为土地利用状况。因此,东昌府区不适宜建设用地区为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河流水面。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 63478.9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3.98%,河流水面面积3386.9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36%,其他土地不存在

25、明显的限制性因素,为适宜建设区。3.水资源承载力A、水资源可利用状况东昌府区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主要包括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以及引用黄河水三部分。东昌府多年平均降水量 583.60 毫米,最小年际降水量为 243.90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1毫米(1999 年) ,最大年际降水量为 948.10 毫米(1971 年) ,年最大降水量是最小降水量的 3.9 倍。降水受气候、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地域上分布不均,降水量最大变差在 100 毫米左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其中汛期(6-9 月)降水占全年的 74%,冬季降水占8%,春季降水占 16

26、%。经调查全区境内坑塘 900 余个,蓄水量 750 万立方米,境内徒骇河、马颊河、四新河、周公河、赵王河、德王河支渠等具有蓄水能力。东昌府地处引黄灌区上游,一、二、三干渠流经东昌府区,多年平均引入量 2.81 亿立方米,但由于黄河上游用水量增大,黄委对黄河水统一调配后引黄水量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综上,全区地表水资源可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 23966 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3420 万立方米,其他水资源可利用量 21845 万立方米,东昌府区水资源总可利用量为 49231 万立方米。B、水资源需求分析生活用水按照城镇用水定额 260 升/天,农村用水定额 90 升/ 天,预测规划水平年生活

27、用水量 8931 万立方米。工业用水按照万元产值用水量 35 立方米预测规划水平年工业用水量 5199 万立方米。农业用水按照灌溉保证率 75%时用水量为 49739 万立方米。林木渔及其他用水量预测 3475 万立方米。综上预测规划水平年水资源需求量为66804 万立方米。C、水资源平衡分析根据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预测,得出以下结论:东昌府区属于资源型缺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引黄河水、超采地下水的前提下,依然缺水严重,这说明水资源条件差、经济发展迅猛和农业生产为主(灌溉面积大)是造成缺水严重的主要原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2因。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达到

28、较高程度,开发潜力不大,目前水资源承载力已达到极限,如果不新开辟水源和强化节水,遇枯水年份将极大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4.生态资源承载力2014 年东昌府区森林覆盖率为 4.94%,比例相对较低,相对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不明显,不能充分发挥林业用地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作用。(四)规划实施面临的形式随着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的逐步落实,东昌府区未来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在这一形势下强化土地用途管制,提高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客观发展的要求,对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及全区经济社会的可

29、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土地利用形势(1)耕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目前东昌府区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较快,各项建设不可避免占用大量耕地,而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保持耕地占补平衡难度不断加大。(2)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规划实施期内,东昌府区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及经济社会各项建设均需大量建设用地,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仅为 6624.47 公顷。十三五期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加快,以及省整治战略转移的需求,全区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3)建设用地布局需进一步优化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3东昌府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33446.32

30、公顷。随着山东省“两区一圈一带”的战略布局的进一步实施,东昌府区处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叠加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要求大力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东昌府区承接周边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省级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有利于东昌府区争取国家和省市的重大扶持政策。今后几年东昌府区将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必将对新增建设用地时空布局提出新的要求,原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布局急需进一步优化。(4)土地利用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加迫切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民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急需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各业土地利用结构。

31、另一方面,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对调整区域土地利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各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目标的多元化,加大了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难度。2、经济社会发展形势(1)经济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当前,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新一轮区域竞争不断加剧,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但我国经济趋于稳定,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多。聊城市已经进入升级转型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经济发展回旋余地较大。“两区一圈一带”区域战略深入实施,将推动聊城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辐射中原和西北地区、连接沿海的开放口岸;对接融入“一带一路”、环渤海经济区、京津翼协同发展,将进一步放大竞争合作优势,面临的机遇远大于

32、挑战,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4今后几年将进入加速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阶段。(2)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2014 年底,东昌府区生产总值 277.8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4772 美元。根据东昌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东昌府区经济预计保持中高速增长,初步预计,到 2020 年,东昌府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5%以上,到 2020 年突破 480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5.98 万元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8.5%以上,到 2020 年达到 49 亿元;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完成 363 亿元,年均增长 12%。全区经济

33、实力的进一步提高,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3)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加快城镇化步伐,城市和中心镇的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人口聚集加快;城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新面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居住、出行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到 2020 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5%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70%以上。(4)生态化建设要求进一步提高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提高城市绿地率,加强污水和垃圾的处理率,积极有效改善人居环境。(5)土地利用重大建设项目建设新要求规划期内,东昌府区新建

34、设的 G309 青兰线、S242 临商线、S246 临邹线、京九铁路、聊泰铁路等重点项目,需占用新增土地2118.94 公顷,而在规划期内上级下达交通水利指标仅 3794.41 公顷。总之,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城镇化、工业化水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5平的快速提高,地方生态建设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及政策变化都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必要在在深入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适时对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六)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1、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但面临较大压力东昌府区坚决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

35、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这一基本国策,采取强有力的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提前完成基本农田保护目标。2014 年地籍变更数据显示全区耕地保有量 91062.20 公顷,比规划目标年 2020 年规划耕地保有量 84142.16 公顷多 6920.04 公顷,充分反映了东昌府区在耕地保护和土地整治方面的努力。但是,东昌府区现在处于城镇化、工业化较快发展阶段,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大型重点项目增多,各项建设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量耕地,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形势日趋严峻。2、建设用地供需矛盾逐步凸显,规划修编需求强烈在社会经济增长快速、用地需求增加、资源环境压力逐年增大的情况下,东昌府区坚持

36、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通过规划设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划定的建设用地管制区有效控制了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的合理优化。从省、市看,随着山东省“两区一圈一带”的战略布局的进一步实施,东昌府区的战略叠加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完成“五环工程”、二干路等城建重点项目,征地 9000 多亩,棚户区改造强势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逐步推进。致使建设用地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6规模虽有部分空间,但剩余空间十分有限,构建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新格局迫在眉睫。3、空间布局亟需优化调整从发展空间看,包括 2124.93 公顷

37、来源于增减挂钩指标,全区虽然还有部分新增建设用地空间,但各乡镇、街道及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布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亟需对规划布局进行优化调整。4、土地规划效益显著,未来土地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规划发挥更加积极作用规划期内,土地功能区布局得到调整,合理的建设用地需求得到保证,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区建设用地规模与 GDP 总量均呈增长趋势,单位建设用地 GDP 逐年增加,且增幅明显。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不断提升,但从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人均农村居民点数据看仍有较大集约潜力,存在着诸如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农村居民点用地缩并过缓,一些闲置用地、村镇居民超标准宅基地依法收回存在困难。独立工

38、矿区、村庄范围内还有一些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标准组织生产和建设等问题,亟需对若干指标和用地布局进行调整,以实现单位 GDP 建设用地面积和单位 GDP能耗明显降低的目标。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7二、规划调整完善总则(一)目的与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保护耕地、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合理安排生态用地为重点,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手段,根据聊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土地利用控制指标,结合东昌府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土地

39、资源特点,推进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关系。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在规划周期不改变的前提下,在总量约束条件下,用地布局重点考虑近五年有明确项目需求、亟需发展的区域,重点调整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进一步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推进“三线” 划定和“多规合一”,保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地,促进全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规划依据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国土资源部令第 43 号) ;2、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08 号) ;3、 国土

40、资源部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3 号) ;4、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5、 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86、 市、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 ;7、 关于省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 (鲁国土资发201334 号) ;8、 关于核销多划基本农田有关事项的通知 (鲁国土资字2013333 号) ;9、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指标调整的通知 (鲁国土资发201610 号) ;10、 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

41、善成果审查报批的通知 (鲁国土资字201736 号) ;11、东昌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2、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13、东昌府区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三)调整原则与思路1、调整完善原则(1)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坚持原规划确定的指导原则、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不变,继续实施原规划确定的土地分区引导原则和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局部调整完善原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生态敏感用地,优质耕地除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十三五” 重点建设项目难以避让的以外,均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

42、久保护。既要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又要保证耕地质量不下降。按照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切实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3)节约集约、优化结构。按照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9的总要求,限制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和低效扩张,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完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统筹建设用地增量与存量,合理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适当增加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用地需求。(4)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重点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切

43、实解决影响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5)加强协调、充分衔接。坚持科学论证、标准统一、民主决策,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交通布局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的协调,着力推进多规合一,做好上下级规划衔接,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2、调整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新要求,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上下协调、有序推进”的基本原则,依据东昌府区二次土地调查和规划实施评估结果,重点调整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优化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为全区建设提供更有力的土地资源支撑。(四)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规划期

44、限:2006-2020 年,规划调整完善基期年:2009 年。规划调整完善的范围是全区行政管辖的所有土地,包含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聊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总面积 166321.05 公顷。包括古楼、柳园、新区、湖西、道口铺、闫寺、凤凰、北城、东城、蒋官屯 10 个街道,候营、沙镇、堂邑、梁水镇、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20斗虎屯、郑家、张炉集、于集、许营、朱老庄、顾官屯、广平、韩集 13 个建制镇。(五)工作任务1、合理调整完善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合理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原则上保持不变。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调整,

45、一是在数量上落实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要求。二是在质量上落实耕地质量不下降的要求。坚持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确保把优质耕地和经过土地整治的其他耕地优先保护起来。对建设用地的调整,在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原则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聊城市确定的东昌府区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规划剩余空间情况,统筹安排中心城区、各产业集聚区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优化建设用地比例结构,通过倒逼存量挖潜,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2、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在坚持统筹安排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的调整优化。依据二次土地调查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

46、,遵循耕地保护优先、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按照布局基本稳定、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要求、对现有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空间布局作适当调整。特别梳理城市周边、道路沿线未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现有耕地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联合农业等相关部门进行实地核查,结合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将城市(镇)周边、交通沿线应当划入而尚未划入的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213、推进“三线”划定和“多规合一”结合规划调整完善,统一部署,根据调整后的规划主要指标和用地布局,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结合“三线

47、” 划定,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 “底盘”,推进“多规合一 ”。积极探索完善有利于各类空间规划协调衔接的工作路径、编制规范和协作机制,着力解决各相关规划科学性不强、衔接不够、执行不力等关键性问题,为完善土地用途和国土空间管制制度打下基础。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22三、规划目标调整(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东昌府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 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 409 亿元,年均增长 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5.98 万元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480 亿元,年均增长16%;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49 亿元,年均增长 8

4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363 亿元,年均增长 12%。到 2020 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7.5:39.5:53,一、二、三年均增速分别为4.5%、 9%、 8.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 35%以上,旅游收入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7.6%左右。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更趋协调,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加快发展。到 2020 年主要干渠水质总体稳定在 II;耕地面积得到有效保护;城镇人均绿地面积达到 9 平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 40%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低于 0.6 万吨标准煤,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达到

49、15%以上;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努力构建与绿色生态体系相协调的绿色生活体系。(二)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立足东昌府区的基础和优势,从增强实力、彰显魅力、提升竞争力等方面着眼,举全区之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区、生态旅游区。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小城镇为节点、以生态文明村为基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潜力,科学规划城乡和产业布局、精心推进一体化建设、配套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城乡交通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23运输体系建设,打造美丽新形象。(1)坚守耕地保护,确保质、量并重转变耕地保护理念,切实从重数量轻质量的传统耕地保护观念向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的耕地保护观念转变,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划期间通过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强化管控优质耕地;通过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级;通过严格执行耕地“ 先补后占 ”政策,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双保护。(2)优化国土空间,加强空间管护合理优化国土空间,科学保障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规划期间通过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