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胆脂瘤型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根据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三型:单纯型:最常见,病变局限于鼓室粘膜;粘膜充血、增厚。 肉芽肿型:又称坏死型或骨疡型,此型特点:耳流脓多为持续性,并有臭味,偶带血丝。病变深达骨质,有骨质破坏。 胆脂瘤型:耳长期持续流脓,有特殊恶臭,非真性肿瘤,为中耳腔内一囊性肿瘤。,解剖,胆脂瘤型通常按其发病机制分为:(1)先天性胆脂瘤:胚胎期外胚层组织遗留于颅骨中发展而成,鼓膜完整;(2)后天性胆脂瘤:1.后天原发性胆脂瘤2.后天继发性胆脂瘤,形成机制:1.上皮移行学说:坏死性中耳炎可造成鼓膜边缘性穿孔及鼓室粘膜坏死,鼓膜及外耳道的上皮组织可移行到鼓室修复裸露的鼓室创面,形成胆脂瘤。多解
2、释后天继发性(鼓室窦)胆脂瘤。2.袋状内陷学说:咽鼓管功能障碍及复发性中耳炎导致鼓室负压,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内陷,外耳道上皮因炎症反复刺激移行功能丧失,脱落的角化上皮堆积在内陷袋中,形成胆脂瘤。多认为后天原发性胆脂瘤的共同发病机制。,可广泛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仍以40岁为发病高峰。一般病情进展缓慢。多数发生在硬化型或板障型乳突,上鼓室是最常见发病部位。,中耳发炎长期流脓,鼓膜受脓液腐蚀,穿孔,多次外耳道表皮易沿穿孔进入中耳腔及乳突腔。其上皮层角化,反复脱落、积累、压迫周围骨质,使之吸收形成空腔。且细菌繁殖正确产生乳酸,进一步腐蚀周围骨质,导致再次炎症扩散。作为好发部位的左右中耳和乳突,随着胆
3、脂瘤体的增大,压力加大,一旦骨壁穿破,脓液和细菌即可经此而进入颅内,发生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如硬脑膜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化脓性脑膜炎及脑脓肿等。,临床特点的:1、耳流脓,长期持续性,多少不等,有“豆渣样物”,有特殊恶臭(臭腐乳)。2、耳穿孔: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边缘性穿孔,并可见灰白色鳞屑状豆渣样物,奇臭。3、耳聋:传导性(较重),晚期病变波及内耳,产生混合性聋。,影像学诊断要点:,乳突气化不良,密度增高,气房粘膜增厚; 软组织密度影:可广泛累及鼓室、乳突窦入口及乳突气房内,乳突窦入口及鼓室腔扩大;软组织肿块的边界较清楚。 鼓室及乳突气房骨质破坏,胆脂瘤边缘骨质增生硬化。 听小骨不同程度的
4、破坏,移位或缺如,显示不清。MRI:胆脂瘤在T1WI上信号与肌肉相似而低于脑组织,不均匀为多,T2WI上信号高。,鉴别诊断:肉芽型中耳炎:肉芽型中耳炎骨质破坏程度较胆脂瘤型轻,CT强化扫描胆脂瘤本身无强化,肉芽组织富于血管可强化。早期胆脂瘤乳突窦腔无明显扩大时不易区别。中耳癌:其骨质破坏以中耳腔为中心向周围发展,骨质破坏不规则呈虫蚀样,强化扫描明显强化。临床有耳流血,同侧面瘫。,中 耳 癌,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尽早行乳突根治术,预防并发症。手术目的:清除病灶,重建听力,干耳,小结:胆脂瘤型中耳炎属慢性中耳炎一型。影像特点:乳突窦入口及鼓室腔扩大;软组织肿块的边界较清楚。鼓室及乳突气房骨质破坏,胆脂瘤边缘骨质增生硬化。胆脂瘤型中耳炎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作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