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我会模拟如何为双方立论,为了方便说明思路,我的立论会非常简单,并不适合在比赛中直接使用,特此说明。首先,这个辩题中,我先默认双方对网络匿名性,公众议题,讨论,这几个关键词的定义没有异议。那么关键在于如何说明是否有利于。介于我一贯的立论思路“排中律 ”,我会把反方解释为不利于。下面开始说思路。第一印象,是网络匿名性带来了保护机制,使得大家都更愿意说,更不怕说。所以,通过第一印象,我觉得可以主打保护机制带来的结果。正方:网络上更多人愿意发言,使得信息更加丰富,不同意见都得以表达。(以下简称丰富)反方:网络上更多人愿意发言,使得信息更加嘈杂,不负责任的言论和缺乏相关知识的胡说八道会降低信噪比。(
2、以下简称嘈杂)好,我们就做单点论。一般来说,初级的辩手,在场上就会不断地车轱辘话来争夺,丰富还是嘈杂。模拟一下:正方: xxxx,是不是使得我们信息更丰富了呢?反方:但是不负责任的言论,质量较低,会误导大众,难道不是坏事吗?正方:虽然言论有好有坏,但是我们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啊。而且正是因为不同言论都得以表达,我们的信息才更丰富啊。反方:所以对方辩友的意思是,大众都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咯?那对方如何解释如此多的网络谣言呢?正方:可是我们看到,同样有非常多的辟谣啊,这不正是自由的言论环境带来的吗?反方:但是谣言总是比辟谣多,比辟谣快,比辟谣传播广啊?难道这就是对方辩友希望的吗?嗯,很无聊吧?为什么呢?因
3、为没有深入。其实,如果我们认可人民群众的眼睛通常是雪亮的,并且是亮瞎了的(你们懂这个意思哈),那么丰富和嘈杂,其实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我们进一步来看,就需要论证,丰富并且嘈杂的环境,到底对信息的获取,或者说对整个社会的效应,是正向还是逆向对吧?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建立一个模型,设丰富为 x,嘈杂为 y,最终效应为 s,s=f(x,y)。而,z 为网络匿名性,则有,x=g(z),y=h(z),所以,s=f(g (z),h(z)。在这个模型中,我们需要明确 f,g,h 这三个函数到底是什么 ,从而得出 s 的变化。于是,我们的任务变成了,双方各自寻找到合理的 f,g,h 来验证 s 的上升或下降。
4、在考虑到时代,工具,社会制度等等因素,这个模型会变得比较复杂,而这种复杂,就是对辩手实力的考验了。一方面,你要建立比较合适的模型,从无数的相关论文和学术资料中,寻找到建模的方式;另一方面,你要找到足够充分的证据,证明你的模型的合理性和可信度。由于目前人类社会对这个模型该如何建,并没有共识,也不存在唯一合理的解释,因此双方具有可辩性,因为没有唯一正确的模型,那么不同的模型都有可能是正确的,也都可能是错误的,所以就需要辩手的实力资料,表达,合理化模型来向观众宣传自己的模型,证明其(相对于对方)的优越性。以上,就是我在上面引用的第二个问题中,关于可辩性一节提到的,论证建模带来的可辩性。当需要同时立正
5、反方的论时,这就是思路将问题一直推到“可辩性”带来的区别上:定义,价值,论证模型。然后,就是硬实力了,无论定义战,价值战,论证模型战,最终还是要依靠辩手和队伍的实力,翔实的资料,合理的类比,直插人心的情感配合流畅而优雅的表达,来提高说服力。作为一个平台,一个媒介,网络自从兴起起就是开放、自由的象征。它的开放和自由很大程度是源于其匿名性。 “匿名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众充分的意见表达。如果说言论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使普通人能通过网络有机会发表意见的话,那么网络的匿名性带来的安全感也进一步鼓励了公民在网上的发言,人们也从网络中了解其他人的舆论。 ” 安全感就是网络匿名性的魅力,正如我们说所“在互联网上没
6、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因此网民在发表言论时,尤其是批评建议时,减少了后顾之忧。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封建历史的国家,对言论有着的千年桎梏。而网络时代,互联网的匿名性极大地释放了网民的表达意愿。 (古)议题是公共政策的前身,公众议题则是议题在成熟扩大期公众参与讨论,表达民意这样一个阶段,具有群众性和普遍性,是推动政策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推动政策拟订的群众性很强的一个东西第 四 , 公 众 的 意 愿 和 看 法 可 以 更 真 实 、 充 分 地 表 达 。 传 统 媒 体 对 民 情 、 民 意 一般 都 有 个 加 工 、 筛 选 的 “把 关 ”程 序 , 有 时 一 些 更 真 实
7、而 一 手 的 舆 论 、 呼 声 却 得 不到 传 达 , 而 互 联 网 就 取 消 了 这 道 “工 序 ”。 同 时 , 网 络 的 匿 名 功 能 使 得 网 民 在 表 达个 人 意 见 时 不 必 有 所 顾 忌 、 有 所 担 忧 。 这 种 “无 记 名 投 票 ”式 的 宽 松 、 自 由 环 境 ,便 于 人 们 畅 所 欲 言 、 直 抒 胸 臆 。 网络匿名性有助于公共议题的讨论1. 匿名性保证多元化声音出现 2. 揭露黑暗的社会现象3. 0 网络匿名性:网络行为主体身份的不可识别性。即是说在网络社会的交流活动中,参与交流的主体,其社会属性的缺失或不完备,造成主体身份
8、的无法确立和无法认定起初,韩国网民大多是支持实施网络实名制的。2005 年 7 月 YAHOO 韩国网站对互联网用户对此进行了在线舆论调查,79%的受访者表示赞成,20%表示反对,前者是后者的 4 倍。赞成者的理由是,认为引进实名制后,会有效地减少没有根据的辱骂和诽谤,大大缓解网络暴力。然而,却有很多因素导致了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废除。其一,反对网络实名制的声音始终存在。早在 2005 年就有社会团体反对网络实名制。他们认为网络实名制将导致言论自由的萎缩、个人信息的暴露、以偏概全,是对“有良心的因特网公众”的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实行网络实名制,每个人的网上活动都有记录,会在韩国形成一个“恐怖的监视
9、社会” 。其二,实行网络实名制以来 5 年,并未达到大幅度减少网络暴力的初衷。据首尔大学一项研究,5 年来,韩国网络上的诽谤跟帖数量仅减少了不到 2 个百分点。可是为了这 2 个百分点的降低,韩国政府与社会却付出了巨额的管理成本。其三,网络实名制与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发生了矛盾。网络实名制造成了互联网用户各种信息的外泄。随着网上搜集的个人信息大批量被偷窃或泄漏之后,舆论出现废除网络实名制的要求。其四,近几年推特(twitter)、谷歌(google)、脸书( Facebook)等国际社交网(SNS)大量涌现于韩国是导致网络实名制行将被废除的根本原因。2007 年韩国实行网络实名制时,这些 SNS
10、工具在韩国尚不流行。当这些 SNS 进入韩国后,它们的韩国运营商都不接受网络实名制,因此这样对被迫接受网络实名制的本土门户网站就很不公平。前者的访问量明显大于后者。然而 SNS 社交网站近年来在韩国政治生活(各种选举)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韩国使用 Twitter 的人数约七八十万。他们大部分都是能熟练使用电脑、智能手机、微博、Facebook 等社交网络的年轻人。据推测,Twitter 大约能影响400 万 -700 万人,这对全国人口不超过 5000 万、选民不到 4000 万人的韩国而言,其对选情的影响是绝不能低估的。8 月 23 日,韩国宪法裁判所的判词是,网络实名制“控制上传非
11、法信息、在造成损失时能获知加害者的立法目的完全可以通过 IP(网络地址)追踪和刑事处罚、损害赔偿等得以实现” 。一言以蔽之,也就是说实行网络实名制达成社会公益性的效果并不明显,与政府和公众的初衷有较大落差,因此,网络实名制在韩国退出历史舞台就是必然的了。追问:额怎么会怎样哦?追答: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自由沟通,如果认为加以限制,这是对其的阻碍行为。尽管限制互联网,在某些小的角度有一点意义,但是对于互联网本身来说,就是巨大的损害了。更何况,这也是对民主的遏止。 。 。 。 。 。对网络实名制的致命一击发生在 2011 年 7 月,当时韩国一家著名门户网站和一家社交网站被黑客攻击,约有 3500 万
12、名网民(韩国 2010 年的总人口为 4800 余万)的个人信息外泄,包括名字、身份证号码、生日甚至地址。此次事件让民众和政府都意识到网络实名制的巨大危害。对于实名制,韩国政府的初衷之一是保护民众隐私,显然 2011 年 7 月份的用户隐私大量泄露是一个绝妙的反讽。此次事件大大刺激了民间和舆论对网络实名制的批评,也促使韩国一些网站开始采取措施。几家门户网站事后表示,网民在注册时登记的身份信息,将在注册后被删除。这既不违背法律,也保护了个人隐私。而这四年以来,不少韩国民众想方设法避开法律,甚至盗用他人的身份证号码进行注册。这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的做法已使网络实名制失去意义。在批评网络实名制
13、的众多原因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网络实名制扼杀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并使对政府的批评成为沉默的声音。韩国的民主党也一直藉此反对网络实名,称网络实名制并非一个民主国家所为。认为网络实名制让民众平等而广泛地监督和批评政府的渠道进一步紧缩,言论空间更加逼仄。网络实名制也的确能达到如此功效。据韩国首尔大学教授的一个研究显示,以 IP 地址为基准,网络实名制前后,网络论坛的平均参与者从 2585 人减少到 737 人。 “互联网实名制导致的自我审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网上的沟通。 ”金宰贤在其 FT 中文网专栏写道。在韩国用户信息泄露时间发生后一个月, 纽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评论说:韩国的经验表明,实名政策是个糟糕的主意, “互联网是混乱、肮脏和匿名的,但它最好能保持这个状态 ”。中国互联网前不久遭遇大量网站账号密码被盗并泄露,如果这些发生在实名制后的中国,后果将不堪设想。韩国的失败经验,应该能给中国推行网络实名制敲响缓行或不行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