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丰富多彩的现代体育运动.docx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2702659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2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富多彩的现代体育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丰富多彩的现代体育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丰富多彩的现代体育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丰富多彩的现代体育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丰富多彩的现代体育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小学体育知识文库八仙过海丰富多彩的现代体育运动八 仙 过 海 丰 富 多 彩 的 现 代 体 育 运 动现 代 体 育 的 兴 起现代体育的诞生是以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的。十九世纪末期,产业革命 首 先 从 英 国 开 始 , 蒸 汽 机 和 纺 织 机 广 泛 应 用 在 生 产 上 , 促 进 了 生 产 力 的 飞 跃 , 进入了资本主义兴起阶段,当时英国经过百年的努力,到 1830 年,在钢铁、 机械、动力、无机化工方面技术上有所突破,终于完成了产业革命。这时英 国国民收入增加了 7 倍,国际贸易额相当于其它国家的总和,在经济上首次 取得世界领先地位。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现代

2、体育,同时,体 育活动又促进了新的工业化社会的发展。1828 年 , 英 国 一 位 教 育 家 叫 托 马 斯 阿 诺 德 , 第 一 个 把 体 育 运 动 列 为 学 校课程,这对发展现代体育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被认为是现代体育的创造 人 。 在 他 的 影 响 下 , 1844 年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大学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学 生田径赛。 1857 年在英国成立田径协会并在剑桥大学举行了第一次学生锦标 赛。阿诺德主张在体育竞赛中要取消野蛮粗暴,严格遵守规则,提倡体育道 德。前德国在现代体育的发展中也起到很大作用。 1806 年法国拿破仑打败了 普鲁士德国,前德国认为是民族耻辱,一位 1 哲

3、学家弗希特发表了一篇日 耳 曼 民 族 宣 言 , 号 召 人 们 要 锻 炼 身 体 抵 御 侵 略 。 1816 年 , 一 位 柏 林 中 学 教 师雅恩,他怀着对法国侵略者的仇恨,写了一本德意志体操,提倡用力 量和灵巧性练习来培养意志、果敢、战斗精神和使社会充满快乐和生气。他 让学生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进行体操锻炼,从自然景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感情。到 1850 年,前德国以同样的爱国主义精神成立了第一个体操协会。瑞典的林氏体操几乎也是同样在拿破仑战争之后,在增强民族体力,抵 御外来侵略的指导思想下提倡起来的。但他与前德国体操创始人雅恩不同之 处在于他不主张通过体操练习仅仅成为肌肉发达

4、的人,而且要通过有科学分 析的动作来增强体质。这就是后来流行于世界的瑞典体操。美 国 现 代 体 育 的 兴 起 比 英 国 稍 晚 一 些 , 是 在 1865 年 国 内 战 争 之 后 , 但 美 国体育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 1881 开 始 列 为 学 校 课 程 。 由 于 各 国 在 新 大 陆 的移民,如高尔夫球、体操等早有出现。棒球、美国足球、篮球、排球等相 继发源于美国。有些项目如篮球和排球都是为了解决在室内上体育课而发展 起来的。法国对现代体育的发展有较大贡献。他不仅较早地引进了前德国和瑞典 的体操,而且首先发展了自行车运动。特别是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皮 埃尔德顾拜旦

5、伯爵。他以极大的热情在法国宣传和提倡英国的体育教育 制 度 。 他 在 1888 年出版了 英 国 的 教 育 , 在 这 本 书 中 他 研 究 了 英 国 的 大 学和 中 学 的 教 育 制 度 。 在 1889 年 , 他 又 出 版 了 在 法 国 推 行 英 国 教 育 , 在 这本书中他试图使法国在教育制度中采纳英国的制度。1888 年 5 月 29 日成立了一个“促进在教育中增设身 2 体练习委员会”。这时顾拜旦认为法国社会 的发展进步必须按照英国的教育原则对法国中等教育进行改革。他在书中充 分肯定了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阿诺德在学校中开展田径教育有很好 的教育作用。不仅锻

6、炼体魄,而且培养意志,促进身心健康,甚至还具有社 会作用,培养青少年有社会精神。他不仅是法国体育协会的创始人,更重要 的他是 1894 年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创造人和 1896 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奠基人。他早在 1888 年就提出了“体育运动国际化”的主张, 这对于推动现代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伟大的历史功绩。中国的现代体育是在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下逐步兴起的。主要有以下几 个渠道。1 洋 务 派 首 次 在 学 校 列 入 体 育 课 程 , 为 现 代 体 育 传 入 开 辟 了 道 路 。 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产生了所谓洋务派

7、和洋务运动。其中实力派的奕诉、李鸿章、曾国藩等提出“中学为体、西学 为 用 ”的 方 针 。 并 且 , 为 培 养 洋 务 人 才 , 开 办 了 一 些 学 校 , 派 遣 留 学 生 出 国 , 开始把近代兵操和一些运动项目作为教育内容引进我国, 如 1894 年北洋水师 军事训练中包括跳高、跳远、跳栏、竞走和赛跑等田径项目。洋务运动经过甲午战争宣布失败,接着资产阶级改良派又领导了维新变 法运动。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从日本、前德国接受了尚武强国的 教育思想,对教育中的体育也有所重视。如 1891 年康有为在长兴里自办学 校的课程内容的设制中,就包括有音乐、兵式体操等科。这可能是我

8、国近代 体育史上最早的体育课程。32 教 会 在 我 国 兴 办 学 校 , 引 进 了 西 方 体 育 。 这 些 教 会 学 校 最 早 是 设 在 上 海、天津、广州、福建、汉口和宁波等沿海城市。大体上在十九世纪末叶, 我 国 一 些 教 会 学 校 开 始 把 体 育 列 为 一 门 课 程 。 到 了 1900 年 , 在 较 大 的 教 会 学 校开始建立体育组织,这是引进西方体育的一个重要步骤。接着在我国相继 出现足球、网球、篮球、板球和草地曲棍球。当时我国体育的影响主要来自 英、美、德、日等国。从 1909 年到 1919 年,是我国早期现代体育发展较快 的时期,当时美国基督教

9、青年会负责人艾克索在上海青年会设立了体训班。 1910 年 在 南 京 举 办 了 旧 中 国 第 一 届 全 国 运 动 会 。 这 时 教 会 学 校 是 参 加 运 动 会 的主力,当时按学校分大学、中学和小学组织进行比赛。3 在 “五 四 ”运 动 的 推 动 下 , 我 国 学 校 体 育 进 入 了 一 个 新 的 发 展 时 期 。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欧美教育思想,特别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 想对我国开始有较大影响。1921 年新学制的改革就是以美国“六三三” 学制为蓝本而制订出来的。从此,学校体育的名称和内容都有了较大变化。 1923 年公布的 新 学 制 课 程 标 准

10、 , 正 式 将 学 校 “体 操 科 ”改 为 “体 育 科 ”。 于是废除兵操,而以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现代运动项目为主要教材, 同时,也把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列为教学内容,扩大了学校体育的含义。在这一时期,必须提到当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他对我国教育改革和体 育改革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主张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作为培养健全人 格的基本内容。强调四育并重,对于体育的目的和任务,锻炼身体与运动竞 赛的关系,作了比较科学的论述。他认为体育的目的,“是要发达学生的身 4 体,振作学生的精神”。因此,他提出“体育最紧要的是合乎生理”,他 反 对 以 追 求 锦 标 为 目 的 的 体 育 。 他

11、说 : “若 只 求 个 人 的 胜 利 , 或 一 校 之 名 誉 , 不管生理上有无危险,这不要说于身体有妨害,且成为一种机械作用,使失 却体育的价值了。”这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上述史实说明现代体育的兴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从世界范围来看,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相适应的,是和文明社会不可分割的。它是文明 社会的产物和标志,也是促进文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现代体育的兴起正 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社会产物。2 现 代 体 育 是 从 学 校 体 育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 它 始 终 是 作 为 一 种 教 育内容和手段而

12、存在的。可以说,现代体育发源于学校教育,逐步走向社会。 应该承认,二十世纪以来,体育本身也在分化,确有一部分成为纯竞技性体 育,脱离了学校教育的轨道迅猛发展。但是,尽管如此,竞技体育仍然是整 个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本身也仍然包含着教育的内容。3 体育的教育作用在于培养强健的身体, 顽强的意志, 良好的生活习惯, 高尚的情操。5现 代 体 育 的 发 展 状 况现代体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而产生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和个体对体育的需要具有多样性。有的人需要通过体育促进身体发育发 达;有的人需要掌握技艺,参加竞赛;有的人则要通过身体活动,获得娱乐 和消遣;有的人则要通过身体活动,促使

13、身体康复和获得医疗上的效果。有 的国家需要通过国际竞赛显示自己的国力,振奋民族的精神;有的国家需要 通过体育搞好国际交往;有的国家则需要通过体育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等 等。由于需要多样性的刺激,体育的功能在实践中进一步被开发。目前,体 育的价值功能体系已包括了对个体的促进和对社会的功能两大部分。现 代 体 育 功 能 的 扩 展 , 对 其 规 模 、 范 围 、 内 容 等 都 已 产 生 了 相 应 的 影 响 , 据此我们可以把现代体育大致分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三大部 分 。 同 时 , 为 了 有 效 地 促 进 体 育 运 动 的 发 展 , 各 国 都 形 成 了 各

14、自 的 管 理 体 制 , 下面就主要介绍一下这几方面的发展状况。6 如下图: 发展身体:体格、 体能适应能力等等 提高心智:感知、判断、 对个体的促进 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 培养道德:善恶观、义务感、 良心荣誉感、正义感等。 体育的价值功能体系 文化功能教育功能 经济功能对社会的功能 政治功能 娱乐功能生产力功能 健身功能 卫国功能现 代 体 育 的 管 理 体 制综观世界上一些体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在这方面的做法,大致上有 3 种类 型:以中国为代表的集中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分散型;以法国等国为代表的 结合型。集中型体制 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在体育上实行以政府集中管理为特征的集权型体制。

15、中国是其代表。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在 1952 年建立了政府体育机构,先称为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后改称国家运 7 动体育委员会,它是主管全国 体育的行政机构。国家体委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统一领导、协调和监督全国的 体育事业,制订全国性体育政策和规章,部署和指导全国体育改革,协调国 务院各部门和省级政府以及各行业的体育工作。根据现行法规,国家体委的主要职责是: 1研究和拟定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全国体育事业的年度计划,长远规划,并组织实施。 2 指 导 和 检 查 地 方 各 级 人 民 政 府 体 育 运 动 委 员 会 的 工 作 ; 领 导 和 管 理 直属的事业、企业单

16、位和体育院校。 3 指 导 和 配 合 各 部 门 、 各 行 业 积 极 开 展 体 育 活 动 ; 协 调 教 育 、 文 化 、 经济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解放军做好学校、厂矿、企业、农村、机 关和军队的体育工作,协调卫生部门发展保健体育和医疗体育,组织体育运 动的医务监督;指导和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体育场地的规划,建设和体育器材 的生产供应。4制定有关体育运动的法规和制度;研究和推动体育系统的体制改革; 授予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荣誉称号和荣誉奖章。5 制 定 全 国 性 的 体 育 竞 赛 计 划 , 组 织 全 国 性 运 动 竞 赛 ; 审 定 各 项 竞 赛 规 则;审批各项运动

17、的全国纪录。6 统 一 规 划 全 国 运 动 项 目 的 布 局 ; 指 导 优 秀 运 动 队 伍 的 建 设 和 业 余 训 练 工作。7开展国际体育交流;组织参加和举办国际体育竞赛。8 组织和指导体育宣传出版, 科学研究工作; 培养体育干部和专业人才。9协同地方政府加强体育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810指导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各运动协会和体育协会、中国体育科学学 会等体育团体的工作,支持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活动。分散型体制 美 国 是 最 为 典 型 的 分 散 型 体 育 管 理 体 制 。 它 的 体 育 组 织 林 立 , 各 自 为 政 ,自由竞争。作为美国体育运动基础的学校,大学系

18、统就有大学生体协、大学 体协、两年制大学体协 3 个组织;中学虽有全国性体联,但组织非常松散,甚至加拿大 8 个省体协以及波多黎各、菲律宾体协都是它的成员,主要是各 州体协独立活动(如高中学生篮球只有州比赛而无全国比赛)。属于奥运会 项目的 27 个国际组织,田径、游泳、举重、摔跤、柔道、拳击、有舵雪橇、运动雪橇 8 项由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 (主要成员为 64 个州协会和军队体育组织 ) 参 加 , 其 余 19 项由各单项协会参加 ( 其 中 篮 球 、 冰 球 、 手 球 、 体 操 的 代 表权是单项协会从业余体联手中夺过去的)。在美国奥委会资助下负责组队 参加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泛美比

19、赛的各单项协会,与掌管训练、拥有运动 员的业余体联、大学生体协等组织之间,常闹矛盾与纠纷。美国奥委会虽已 拥有 32 个单项协会、9 个其他体育组织,但仍有一些组织既不属单项协会, 也不加入美国奥委会。为 解 决 体 育 组 织 分 散 独 立 、 纷 争 不 休 之 弊 , 1975 年根据福特总统指示成 立了专门委员会,花两年时间研究了全国奥运会项目的管理体制。1977 年, 该委员会提出建议:在美国奥委会基础上建立全国体育领导机构,以加强集 中统一的领导。1978 年美国参议院商务、科学和交通委员会向第 95 届国 9会 提 出 报 告 , 否 定 了 这 一 建 议 , 但 国 会 通

20、 过 了 1978 年 业 余 体 育 法 , 作 为 对 1950 年 美 国 奥 林 匹 克 协 会 组 织 法 的 修 正 。 新 体 育 法 扩 大 了 美 国 奥 委 会 职权,规定由它“协调和发展美国业余体育活动,促进各体育组织之间有成 效的工作联系”,接受政府拨款,管辖有关参加或举办奥运会、泛美运动会 的一切事宜,审议、承认某一组织为该项目的全国管理机构,承担促进场地 建设、协调科学研究、指导运动训练、管理情报资料等任务,每年 6 月 1 日 前向总统和众、参两院报告年度工作与预决算;同时规定美国奥委会不得将 自己的决定强加给各业余体育组织。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并未解决。结合型体制

21、 不少国家把体育管理体制建立在一定的国家机构同健全的社会团体相结合的基础上,避免了过分的集权与分权。其基本原则为:政府设体育主管部 门 , 社 会 上 组 织 群 众 性 体 育 团 体 , 在 政 府 部 门 和 群 众 团 体 之 间 成 立 协 调 机 构 。 如法国政府早在 1920 年 就 设 有 主 管 体 育 的 部 门 , 目 前 称 青 年 体 育 部 , 管 辖 范 围相当宽,包括全国学校体育、体育院校、青年体育,领导各项运动(向各 单项协会派遣主管高水平训练、制订竞赛计划、处理群众体育与高水平训练 关系的技术总干事) , 实施医务监督, 修建场地设施等。 1972 年将成

22、立于 1908 年的社会团体全国体育委员会,与国家奥委会合并,建立法国国家奥林 匹克和体育委员会,并把单项协会(有自己的场地和经费,主要任务是组织 竞赛和培养选拔运动员)、其他体育组织、青体部代表也吸收进去,各地设 有分会,在管理、协调方面都起重要作用。10学 校 体 育 的 发 展 状 况学校体育不仅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现代 社会的发展,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都已逐步认识到学校体育在现代教育 中培养、塑造现代人的重大作用。各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1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军国主义教育,

23、因而,当时的学 校体育实行军事化,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基础”。也 就是说,当时日本的学校体育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战败的原因,日本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发 生了巨大变化。教育界针对军国主义教育进行了彻底改革,因而,学校体育 成为民主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自由民主的人”和“培养体力”便成为日 本学校体育的目标。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日本学校体育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 术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改革,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1977 年和 1978 年日本文部省大臣先后公布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新编体 育 教 学 大 纲 , 根 据 “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学 1

24、1 生 在 德 、 智 、 体 各 方 面 协 调 发 展,成为身心健全的国民”的方针,他们提出了中小学体育的目标。小 学 的 体 育 目 标 是 : 通 过 切 合 实 际 的 运 动 实 践 , 使 学 生 爱 好 运 动 , 同 时 , 使他们理解自身周围生活中有关健康、安全问题,以设法增强健康和提高身 体素质,并树立愉快而明朗的生活态度。初中的体育目标是:让学生适当地参加各种运动,以培养强壮的身体,同时,设法培养坚 强意志和提高身体素质。通过各种运动的合理实践,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并尝到参加 运动的乐趣,同时,培养和树立健康而明朗的生活能力和态度。 通 过 参 加 运 动 时 的

25、 竞 赛 和 协 作 , 树 立 公 正 的 态 度 , 进 而 培 养 遵 守 规 则 、 相互协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树立能够注意健康、安全以参加运动的态度。 高中的体育目标是:通过各种运动的合理实践,提高运动技能,丰富运动经验,树立公正、协作、负责等态度,促使身心健康发展,树立和培养一 生能够继续参加运动实践的态度和能力。近年来,日本学校体育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潮,诸如“生涯体育”、 “快乐体育”等等,这些都有其时代和社会的特征,是应日本社会发展的要 求 而 产 生 的 。 所 谓 生 涯 体 育 是 指 人 们 在 自 身 生 活 中 选 择 与 自 己 相 适 合 的 运 动,从而使之

26、在不同的水平上去享受运动中的乐趣,并努力从事持之以恒的 终身运动以不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而快乐体育则是指把运动作为内容的教 育 , 它 是 建 议 在 每 个 儿 童 都 能 满 足 自 己 对 快 乐 12 的 要 求 之 上 的 。 出 现 这 种 新 动向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生活意识由工作第一,转变为工作、余暇生活并 重,愉快地进行生活了。人们对物质的量的丰富追求转向对生活的质的丰富 追求。此外,人的自由、平等的观念也是这一新动向的重要动力。它使人们 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趋向多样化。思想上的转变给日本学校体育目标带来了重大影响。以前,“以运动为 手段而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正向“把运动

27、作为目的、内容的教育” 方向转化。这种目标的转化使教学内容、标准和教学形态都发生了变化。在 教学内容和标准上,强调以客体适应主体的需求来取代必须适应客体的统一 规定的做法。在教学形态上,强调在过去单纯的师生纵向关系上,加上学生 之间的横向关系。2美国 美国小学体育的任务有以下 8 条: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并保持最好的体质,特别是增进和保持最适当的身体素质水平;发展实用的身体技能;发展良好的社会风尚;发展有益的娱乐活动的技能;发展丰富的智力;发展儿童创造力的才能;提高儿童自我形象的能力,主要是启发儿童的自信心。 美国教育决策委员会刊物学校体育运动问题和决策中所阐明的中学体育的目的有 3 条:

28、 是 学 校 教 育 大 纲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参 加 体 育 运 动 会 给 13 人 以 幸 福 、 健 康,对促进身体技能、感情成熟,形成道德观念和处世能力都有好处;能帮助人们懂得合作、竞争的意义和精神,从比赛中可以培养性格;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教育力量,潜力是很大的 另外,美国学校体育的任务还有下述提法:“体育与一般的教育是相同的,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以便能通过身体最好地进行生活和最好地进行服务。” 3法国1978 年由教育部长和青体部长共同签署的一个文件中指出: “体育活动 对儿童体育有无法代替的作用;体育的重要性与整个教育的其它成分是不相 上下的。”“学

29、校体育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帮助儿童最大限度地 成长发育,促进身体得到充分的发展。”4英国 学校体育目标主要在于,通过学生时代的体育和良好的运动经验,以养成用积极快乐的态度度过余暇。男生侧重于身体技能方面,女生在重视身体 发达的同时,还注重对情感的影响作用。5加拿大促进所有学生的身体健康及成长。开展基本训练和小队及个人运动的特殊训练,开展其它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后继续这些活动增强对健康原理的认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14 6芬兰1970 年 由 国 务 院 委 托 的 一 贯 综 合 制 学 校 教 育 计 划 委 员 会 所 公 布 的 报 告 中,明确规

30、定了这类学校的体育目的。学校体育是唯一的以促进身体发展为目的的学科,它把发展学生的完整 个性和培养身心健康统成一体。一方面使学生愉快与快乐,以发展个性与身 心健康;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从事运动的兴趣。其主要 目的可以归纳为:保持和发展身体素质;鼓励对竞技和体育活动发生兴趣;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愉快和娱乐,为学生提供各种选择;进行道德和社会教育,培养与社会接触的能力,为他人着想,为人正 派的品质;进行美育,使学生获得身体运动时自我表现的能力。 从上述各国所提出的学校体育目的任务可以大体看出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和发展趋势;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联系愈来愈密切。 学校体育的

31、发展,是和社会的需要和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现代社会的发展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生 活的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显得日益迫切,而体育在培养、塑造人的现 代教育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正如前面所列举的材料中所表现的,许多 国家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提出和解决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基本趋势是突出 发 展 身 体 、 增 强 体 质 这 一 根 本 任 务 , 并 15 强 调 促 进 学 生 身 心 健 康 发 展 , 包 括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地发展。特别是中小学阶段,是进 行“体力投资”、实现身心并完的基础阶段和“黄金时期”,各国更重视在 这个阶

32、段通过体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把发展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健康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任务之一。 世界各国在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中都把这列为一条,几乎无一例外。芬兰等国把它列在首位。前苏联在七十年代以前,学校体育主要重视技能技术 的教学,不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等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体力,增强体质,前苏联才明显地认识到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逐步加强了这方面的重视和研究。在增强体质的根本任 务中,不少国家重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是因为身体素质是体质的重要 内容,与体质关系极为密切。还有的国家很重视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因为 它不仅对人的正常生长发育、对各器官系统机能

33、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而且是 形体美、姿态美的基础,具有美育的意义。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参加体育中尝到乐趣和幸福,激发学 生的兴趣和主动精神。芬兰提出学校体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把发展个性和培 养身心健康统成一体”。并认为,体育可以“使学生经历学生时代的愉快与 快 乐 , 这 对 于 个 性 与 身 心 健 康 的 发 展 是 重 要 的 ”。 日 本 在 1977 年公布的新编 大纲中,特别强调:“使学生爱好运动”,“尝到参加运动的乐趣”,使学 生 从 过 去 的 被 动 搞 体 育 转 为 主 动 搞 体 育 。 美 国 强 调 “发 展 儿 童 创 造 力 ”, “启 发儿童的自信心”。

34、充分挖掘体育的教育潜力,注意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 16 品质的教育。 美国在“目的”中强调了学校体育“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教育力量”。芬兰提 出体育“在道德和社会教育方面,能培养与社会接触的能力,为他人着想, 为人正派的品质”。显然,这些国家都确认体育的教育性,重视体育对培养 年 轻 一 代 的 道 德 品 质 , 处 世 能 力 , 合 作 精 神 , 性 格 、 情 绪 等 方 面 的 重 要 作 用 , 并且规定得比较具体。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芬兰明确指出体育可以为“美学教育 提供可能性,使学生获得身体运动时自我表现的能力”。英国关于学校体育 的目标中就有“美的理解”的内容。不少国家正

35、愈来愈利用体育教育中的美 学因素,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美感和审美观,寓美育于体育之中。重视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科学地发育身体;培养注意健康、 安全的生活能力和一定的组织能力。日本在对小学至初中各年级的体育课的 目标中都强调了“培养注意健康、安全的生活的能力和态度”。 各 国 所 提 出 的 目 的 任 务 中 都 很 重 视 使 学 生 掌 握 体 育 的 基 本 知 识 、 技 能、技术。由于体育已经逐步成为现代化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成 为 人 们 度 过 余 暇 时 间 的 重 要 内 容 。 因 此 , 不 少 国 家 对 掌 握 体 育 的 基 本 知 识 、 技能技术赋

36、予新的意义,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不仅在体育课上学习和运用, 而且强调进行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离校后继续进行,直到终身进行体育活 动。这样就要求学生更好地掌握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参加 体育运动的能力和正确态度。英国提出了“养成用积极、快乐的态度度过余 暇时间”。美国提出“发展有益的体育娱乐的技能”,并提出“享受有益的 而 有 生 气 的 身 体 娱 乐 活 动 , 是 当 代 社 会 的 需 要 ”。 日 本 提 出 17“培 养 和 树 立 一生能够继续参加运动和实践的能力和态度”。这些国家力图使学生通过在 校的体育学习终身受益。使学校体育成为社会体育的基础。逐步实现体育运 动生活

37、化。少数国家把提高运动技术、培养竞技能力作为学校体育的任务之一。 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古巴。他们把学校体育作为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重要环 节,学校体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发现有运动才能的少年儿童并加以培养,使之 成为未来的优秀选手。适应这种需要,各种类型的竞赛活动在整个学校体育 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美国培养奥运会选手有两个主要阶段:小学、中学为 第一阶段,大学为第二阶段。日本学校在体育专修中提出了“学习和掌握高难的运动技术,培养对振兴体育运动做贡献的能力和态度”的目标。 此外,日本、芬兰等国对各年级提出了具体的任务,这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使任务具体化,便于落实。 体育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世界各国在

38、发展现代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学校体育所担负的任务, 采取了各种措施,颁布各种法令制度,来提高体育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1 各 国 教 育 制 度 和 教 育 法 令 都 把 中 、 小 学 体 育 课 列 为 必 修 课 。 东 欧 、 北 欧、日本、独联体和朝鲜等国均把体育规定为必修课。英国中小学开设体育 课采用漏斗型的程序式,低年级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第一学年必修的占全部 学校的 65 , 随 着 年 级 的 升 高 , 采 取 班 级 选 修 制 , 年 级 越 高 , 选 修 制 的 学 校 越多。美国的情况稍有不同,全国学校体育课不统一,全国教育法上未规定 为必修课,由各州教育法自

39、行规定。18 据有关材料统计,在全国的 50 个州中,16 年级必修的州有44 个,占了全国 50 个州的 88,78 年级必修的达 43 个, 占了 86,1112 年级必修的 35 个,占了 70,没有将体 育作为必修课的州在各年级仅占了 1220。古巴、法国等 国规定中、小学学生体育课不及格或达不到大纲要求的,不 能升级和毕业。这说明这些国家重视到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 重要方面,对培养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规定足够的体育课时数,从时间上给予保证。详见表从表 1 中 可 以 看 出 , 在 所 列 的 9 个 国 家 中 , 小 学 阶 段 每 周 23 小时的占55,每周

40、46 小时的占 45。中学阶段每周 2 小时的占 33,每周 3 小 时的占 66 。 显 然 每 周 3 小 时 的 无 论 在 小 学 或 中 学 都 占 大 多 数 ; 小 学 阶 段 是 儿童身体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不少国家在这个阶段增加到每周 46 小时, 保证充裕的锻炼时间。这说明他们从年龄特点出发,重视使儿童从小健全的 发展身体。美国各州学校体育课时不统一。由各州自行规定。从规定为必修 的州的课时中,可以看出一般情况。详见表 2表 2 美国各州学校体育课时数表(规定体育为必修课的州)20从表 2 中 也 可 以 看 出 , 在 美 国 规 定 体 育 为 必 修 课 的 州 中

41、, 每 周 23 个小时的 16 年级占 53,在 78 年级占 61,在 810 年级占 36,在 1112年级占 31,在高年级必修课时减少,4 年内必修的占 49。 法国目前正试验一种三段学时的学制:小学每周 27 学时中,上午语文、算术等基础课为第一段(共 15 学时);下午一节常识课为第二段(每周 6学时);然后上体育课为第三阶段(每周 6 学时)。体育课后还接着开展课 外活动。各国学校体育的教学大纲 世界各国根据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需要,近年来纷纷改革过去的旧大纲,编制出合乎时代需要的新大纲和教材。综观各主要 发 达 国 家 现 行 中 、 小 学 体 育 大 纲

42、 和 教 学 内 容 , 从 主 要 特 点 上 可 以 分 为 规 格 化 、 自 由 化 、 理 论 与 实 践 并 重 、 竞 技 性 的 四 种 类 型 。 下 面 将 要 介 绍 的 代 表 国 家 中 , 如 前 苏 联 和 东 欧 的 一 些 国 家 , 虽 然 目 前 有 的 已 经 解 体 , 有 的 政 局 发 生 了 变 革 , 但这些国家学校体育的体制基本上没有变,同时,这些体制对世界范围内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所以,在此仍把其作为典范加以介 绍。1规格化以前苏联为代表1983 年 , 前 苏 联 公 布 了 普 通 中 小 学 410 年 级 体 育

43、教 学 大 纲 。 这 是 继七十年代中期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以后,又一新编的教学大纲。该大纲由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儿童少年生理科研所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修改后制定的。大 纲的内容和时数分配如下(见表 3)。21表 3 前苏联普通学校 410 年级体育教学大纲教学时数表注:有条件进行游泳教学的学校,对 4 年级全年分配 26 学时,510年级为 14 学时。上述时期从大纲的其余部分平均抽出。注 : 有 条 件 组 织 摔 跤 教 学 的 学 校 , 给 该 项 教 材 安 排 10 学 时 。 此 时 数 从 大纲的其余部分中抽出。13 年级仍使用 1975 年的大纲,其各项教材时数分配见表 422表

44、 4 前苏联 13 年级各项教材时数分配表 前苏联体育教学大纲有以下特点:按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学生编写大纲教材,充分体现出区别对待 大纲按年龄分段编写,13 年级男女不分,4 6 年级、78 年级在体 操部分对运用于男女生的教材分别加以注明,9 10 年级男女生在生理、心理上差异明显,因而分别制定大纲内容、时数和教学标准。 体 现 在 教 材 内 容 上 是 : 1、 2 年 级 没 有 田 径 教 材 , 强 调 游 戏 。 规 定 每 堂 课有 12 个游戏,注意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3 年级开始有田径,4 年级有球 类、游戏教材。从 9 年级开始,男生学摔跤,女生学艺术体操。在 对 不

45、 同 体 质 的 学 生 区 别 对 待 方 面 , 为 专 门 医 疗 组 单 独 制 定 了 专 门 大 纲,这是很突出的特点。 大 纲 内 容 基 本 上 按 运 动 项 目 分 类 排 列 , 重 视 学 习 和 掌 23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技术:各年级大纲中,教学内容按如下的格式组成: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技 巧,独立作业的技能和技巧,课程之间的联系,教学标准。运动技能技巧按 主要的运动项目排列。为了较好地掌握技能技术,改变了原大纲较为分散的 排 列 方 法 。 例 如 , 原 大 纲 对 910 年 级 的 男 、 女 生 就 有 “手 球 或 篮 球 ”与 “排球 ”共 两

46、项 , 各 安 排 8 学 时 ; 而 新 大 纲 的 710 年级是从四项球类 ( 排 、 篮 、足 、 手 球 ) 中 选 择 一 项 集 中 安 排 16 学时。 为了提高体育课的科学性, 增设 “课 程之间联系”,要求联系物理、化学、历史等课程的部分内容,来科学地阐 述体育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大纲内容与劳卫制紧密结合,重视培养生活实用技能: 大纲中的田径、体操、游泳等项目,又同时是劳卫制的内容。考查标准与同级劳卫制相适应。大纲中还增加了军事练习项目。这种结合既避免了项 目重复繁杂,又有利于发展劳动卫国所需要的体力和技能。在 大 纲 中 还 注 意 培 养 生 活 实 用 技 能 。

47、前 苏 联 大 部 分 地 处 寒 带 , 冬 季 较 长 , 故各年级均有一定时数的“滑雪”或“滑冰”,无雪区安排越野、急行军等 代替练习。4 年级游泳时数占第一位(26 学时)。510 年级从其余教材部分平均抽出 14 学 时 , 保 证 游 泳 教 学 的 时 数 。 可 见 对 游 泳 这 一 锻 炼 价 值 大 的 生 活实用技能的重视。把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摆在重要地位: 大纲在各项教材中都安排了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和要求,并规定每堂课抽出 8 20 分 钟 发 展 身 体 素 质 , 还 规 定 了 各 年 级 素 质 方 面 的 考 核 项 目 和 标准,如每个年级的男生都要 24

48、 考核“引体向上”,女生每年考核“俯卧撑” 等 。 还 规 定 对 各 年 级 学 生 组 织 两 次 身 体 训 练 水 平 的 测 验 。 测 验 项 目 有 : 30 米 跑、原地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悬垂臂屈伸。此外,大纲还注意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均衡地发展协调能力。 体操教材各年级均有,特别是基本体操,培养姿态的练习,以及艺术体操等 起着重要的作用。大纲中列出独立作业的技能和技巧,加强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能 力。大纲各年级教材纲要中均列有独立作业的技能和技巧,并作为对学生不 可能少的要求之一。 例如 7 年级的 1314 岁的少年已进入力量素质的 “敏感” 发展期,因此

49、对该年级的“独立作业的技能和技巧”是“完成发展弹跳力的 练习,能自己评定弹跳力的发展水平”。同时,大纲还把完成体育家庭作业 的情况作为体育课成绩考核的内容之一,以培养学生独立地完成身体练习的 能力。东欧的波兰、匈牙利等国的体育大纲从内容和特点上都属于这一类。德 国现行大纲在内容排列上也与此相似,从小学至高中的大纲教材内容在运动 项 目 上 是 相 同 的 , 并 按 不 同 学 制 阶 段 来 划 分 每 个 运 动 项 目 的 教 程 , 小 学 14 个 教 程 , 初 中 13 个 教 程 , 高 中 反 复 初 中 的 教 程 , 注 意 教 材 内 容 衔 接 和 系 统 性。2自由化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均由各州自行规定。克切雷在小学体育这本书里,介绍了美国小学各年级的体育教材。分为游戏、体操、 舞蹈 3 个部分。游戏包括的范围很广,有奔跳、追逐、接力和球类、田径等 游 戏 , 3 年级以 25 后 还 包 括 学 习 田 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