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解读.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702159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解读物 联网“十二五” 发展规划来自华夏物联网十二五期间是决定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五年,在这五年中,物联网的发展驱动模式将是从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关键五年,对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甚至市场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十二五期间是决定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五年,在这五年中,物联网的发展驱动模式将是从政府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关键五年,对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甚至市场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业内专家进行了如下解读。关注六大关键词一、 充分认识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意义要点 1:重要意义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知识密集度

2、高、成长潜力大、带动力强、综合效益好的特点。物联网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赋予了两化融合更多智能化内涵,将提升传统产业的经济附加值,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物联网将显著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营造,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生动力。物联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和机遇,对通信网络、基础电子、软件、信息服务等产业提出更高的创新需求,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选择。大力发展物联网是在行动上贯彻落实国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要点 2:发展的阶段性预计物联网发展将经历先导应用为主的起步阶段、以应用推广为主的规模应用阶段和具有显著经济外部特

3、性(网络效应)的规模化应用阶段。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世界同步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产品成本不断降低,应用需求不断拓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是未来五年物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 规划将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针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了目标和主要任务。二、 正确把握物联网发展的总体思路要点 1:指导思想和原则物联网作为新生事物,制定首个发展规划是关系我国物联网发展全局和长远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以全球视野,立足于国家战略需求,进行超前部署和系统布局,统筹兼顾,促进各地区协同发

4、展;同时也要立足当前,根据阶段性发展目标,通过自主创新和市场与政府的导向作用,重点解决制约物联网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同步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要点 2:目标制定规划在技术创新、产业体系构建、应用推广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关于 500 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衡量重要研究成果主要依据是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和显著的产业化前景。范围包括:RFID、传感器、位置感知、传感网、异构网络融合、M2M、数据库、海量信息存储、图像视频智能分析、应用软件,以及编码标识、信息安全、频谱管理、微纳制造、系统集成等技术成果。关于 200 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包括共性和关

5、键技术,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行业标准。关于 10 个产业聚集区。根据国家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截至 2010 年年末,国家级高新区达到 70 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总数超过 100 家) ,依托东、中、西部现有的国家级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按照产业关联度和区域特征,重点培育 10 个以上区域成为物联网综合产业聚集区或物联网特色产业聚集区具有可行性。关于 100 家以上骨干企业。 评价“骨干企业”的依据是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经营状况良好、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带动作用大、发展初具规模等方面。百家物联网骨干企业的评定将参考

6、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评定标准,对企业核心业务与物联网产业相关度、企业规模、效益和研发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关于 9 个重点领域。这里重点领域包括在经济运行中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如工业、农业、物流等;面向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的重点领域,如交通、电力、环保等;面向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的领域,如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智能家居等。三、 全面部署物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为贯彻落实规划的指导思想,全面实现“十二五”期间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应用推广的目标,规划制定了大力攻克核心技术、加快构建标准体系、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着力培育骨干企业、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八大任务

7、,明确了未来五年工作方向和着力点。关键词 1:核心技术物联网技术体系一般包括信息感知、传输、处理以及共性技术。在信息感知领域,掌握超高频和微波 RFID 芯片设计、封装以及读写器相关技术,攻克智能化、小型化、高灵敏度等传感器技术,提升地理位置感知核心芯片的整体技术水平等;在信息传输领域,研究新型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开发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传感器节点及传感网组网与管理技术,研发传感网、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等异构网络技术等;在信息处理领域,掌握与物联网紧密相关的海量信息存储和处理、数据库的核心技术,强化图像视频智能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的成熟度和兼容性等;在共性技术领域,提高基础芯片的设计能力,提

8、升信息安全技术水平,开展微能源技术研究等。关键词 2:标准体系标准体系主要由体系框架、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行业应用标准等组成,是物联网从起步阶段不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是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应用的必要条件。物联网涉及的学科交叉性强、技术范围广、产业集成度高、应用涵盖面宽,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规划从加速完成标准体系框架的建设、积极推进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大力开展重点行业应用标准的研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任务,通过充分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物联网相关领域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与协调,加大标准化和知识产权研究的工作力度,建立并不断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促进

9、物联网快速有序发展。关键词 3:产业培育物联网产业主要由传感器/节点/网关、RFID、二维条码、嵌入式系统等物联网感知制造业,通信网络设备制造与运营等物联网通信业,应用基础设施服务、软件开发与集成、应用服务等物联网服务业组成。 规划提出了完善产业链、培育骨干企业、优化区域布局三个主要任务,明确了培育和壮大产业的方向和重点。关键词 4:应用示范物联网应用示范不仅是目的,更是手段,通过应用需求牵引,推动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培育。 规划指出应用示范将面向经济运行的重点行业、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三大领域展开,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统筹协调,防止一哄而上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应

10、用示范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勇于尝试,注重应用模式的创新,力争构建与各类应用相适应的运营模式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形成一批模式新颖、机制灵活的成功案例和应用模板,逐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规模化推广;要注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通过应用有效促进新技术成熟、标准完善和产业壮大;同时还要关注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关键词 5:信息安全物联网安全是以防止信息遭到篡改或泄露、系统遭受破坏为目标,涉及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各环节,包括节点认证、身份鉴别、入侵检测、访问控制、隐私保护等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安全内容,以及电磁防护、系统容错、冗余设计等系统可靠性内容。注重信息安全保护是

11、促进物联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解决制约物联网发展和规模化应用的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 规划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物联网是在现有网络基础上拓展了感知网络和应用平台,给已有的信息安全架构和技术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规划和制定符合物联网技术特征的安全架构是保障物联网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其次物联网应用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实际应用系统面临更加严峻的安全挑战,建立并完善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在示范工程全生命周期推行安全风险与系统可靠性评估,是从源头保障物联网应用安全的必要措施;另外,物联网将经济社会活动、战略性基础设施资源和人们生活全面架构在现有的网络上,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是保障系

12、统端到端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基础。关键词 6: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包括共性技术、测试认证、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产业投融资、公共品牌和决策支撑等服务内容。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可以有效减少企业资源投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为企业等主体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稳步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规划提出了重点加强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支撑机构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吸引社会资源投入,最终建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物联网公共服务体系。四、 合理布局物联网发展的重点工程为了落实物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 规划设置了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培育、应用示范、公共服务五大类重点工程。每一

13、类工程又细分为若干子工程和项目。重点工程的实施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点带面,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点 1:重点工程设置原则重点工程的设置以落实主要任务的主要方面,切实推动物联网发展为原则。技术创新工程:以突破制约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技术薄弱环节为重点,加强自主创新,攻克核心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提高我国物联网整体技术研发水平,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标准化推进工程:根据物联网技术创新发展和规模应用需求,构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标准体系,有效提高我国标准制定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我国物联网标准化工作。产业发展工程:重点突破薄弱产业环节,做大做强

14、优势产业环节,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和自主发展的规模产业化能力;鼓励和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区域集聚,提升整体产业层级和产业能力。应用示范工程:面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求,在重点行业和领域,选取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示范效应典型、技术创新空间大、产业带动作用强、有一定市场基础的重大应用工程开展应用示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有效服务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标准研制和应用示范,支撑政府决策,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全面提升物联网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要点 2:重点工程组织实施原则重点工程的实施总体遵循以应用需求为牵引,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协同推进的原则。在技术创新工程中,充分发挥企业的主

15、体作用,积极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推进的创新体系,促进我国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全面发展。在标准化推进工程中,加强相关领域标准化组织、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的统筹协作,大力推动自主技术形成标准,积极参与和引导国际标准制定。在产业发展工程中,以骨干企业为引领来建设完备产业链,在区域布局中重点建设定位合理、专业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在应用示范工程中,以物联网产业链上典型大企业为实施主体,加强部门和行业政策引导,形成产业上下游通力合作、重点行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应用与技术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中,加大公共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的结合力度,吸引各

16、类社会资源投入,促进公共服务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五、 营造良好的物联网发展环境为了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规划提出了统筹协调、政策法规、财税支持、国际合作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的保障措施,确保为物联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点 1: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物联网关联领域广、涉及部门多、产业间交叉融合,需要建立和完善协同工作机制,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合作,共同促进物联网发展;同时需要建立技术产品分类体系、行业统计监测分析指标体系,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指导和促进行业科学发展。要点 2:营造政策法规环境物联网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需要强有力、系统性

17、的政策法规支持。在物联网发展政策框架和体系研究、物联网相关技术和产业政策、物联网地方规划和行业管理、物联网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法 律法规等方面需要加强研究部署,为物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要点 3: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内容之一,在发展初期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十分突出,需要切实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和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的作用、国家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撑作用,通过加大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引领和促进产业发展。要点 4:注重国际技术合作物联网发展是基于全球科技前沿领域的创新成 果,呈现出在产业链高端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等特点和趋势,国际合作是加快培育发

18、展物联网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物联网许多领域的国际合作形式比 较单一,前期技术合作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利用不足,国际合作发展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需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推进技术、资本和市场的深度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要点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我国物联网战略新兴产业,人才是关键;物 联网人才具有复合型人才特征,应具有传感技术、无线通信与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系统工程等综合知识与工程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物 联网人才培育体系,加大高层次专门人才引进力度,制定相应的人才配套服务政策,为我国物联网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一、关键技术创新工

19、程1. 信息感知技术超高频和微波 RFID:积极利用 RFID 行业组织,开展芯片、天线、读写器、中间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协同攻关,实现超高频和微波 RFID 技术的整体提升。微型和智能传感器:面向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展传感器敏感元件、微纳制造和智能系统集成等技术联合研发,实现传感器的新型化、小型化和智能化。位置感知:基于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开展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天线、导航电子地图软件等技术合作开发,实现导航模块的多模兼容、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2. 信息传输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展传感器节点及操作系统、近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传感器网络组网等技术研究,开发出低功耗、高性能、适用范围广的无线

20、传感网系统和产品。异构网络融合:加强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专网等各种网络间相互融合技术的研发,实现异构网络的稳定、快捷、低成本融合。3. 信息处理技术海量数据存储:围绕重点应用行业,开展海量数据新型存储介质、网络存储、虚拟存储等技术的研发,实现海量数据存储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数据挖掘:瞄准物联网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集中开展各种数据挖掘理论、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实现国产数据挖掘技术在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的全面推广。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应用,有针对性的开展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实现图像视频智能分析软件在物联网市场的广泛应用。4. 信息安全技术构建“可管、可控

21、、可信”的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研究物联网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测评等关键技术,提升物联网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二、标准化推进工程标准体系架构: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标准,明确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急需标准和重点标准,开展顶层设计,构建并不断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共性关键技术标准:重点支持标识与解析、服务质量管理等共性基础标准和传感器接口、超高频和微波 RFID、智能网关、M2M、服务支撑等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重点行业应用标准:面向工业、环保、交通、医疗、农业、电力、物流等重点行业需求,以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为载体,总结成功模式和成熟技术,形成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行业应用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制定物联网安全标准体系框架,

22、重点推进物联网感知节点、数据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物联网安全监测体系,明确物联网安全标准的监督和执行机制。标准化服务:整合现有标准化资源,建立国内外标准信息数据库和智能化检索分析系统,形成综合性的标准咨询、检测和认证服务平台,建立物联网编码与标识解析服务系统。三、 “十区百企”产业发展工程产业聚集区:培育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企业、测试认证中心为主体的综合物联网产业聚集区;紧密结合相关行业应用特点,在感知制造、通信运营、应用服务等领域,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物联网产业聚集区,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汇集和产业资源整合。骨干企业培育:在全国范围内培育 100 家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经

23、营状况良好、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大、发展初具规模的物联网产业骨干企业。四、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智能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监测、制造供应链跟踪、产品全生命周期监测,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智能农业: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生产养殖环境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产品溯源。智能物流:建设库存监控、配送管理、安全追溯等现代流通应用系统,建设跨区域、行业、部门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一体化管理。智能交通:交通状态感知与交换、交通诱导与智能化管控、车辆定位与调度、车辆远程监测与服务、车路协同控制,建设开放的综合智能交通平台。智能电网:电力设施监测、

24、智能变电站、配网自动化、智能用电、智能调度、远程抄表,建设安全、稳定、可靠的智能电力网络。智能环保:污染源监控、水质监测、空气监测、生态监测,建立智能环保信息采集网络和信息平台。智能安防:社会治安监控、危化品运输监控、食品安全监控,重要桥梁、建筑、轨道交通、水利设施、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联动。智能医疗:药品流通和医院管理,以人体生理和医学参数采集及分析为切入点面向家庭和社区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智能家居:家庭网络、家庭安防、家电智能控制、能源智能计量、节能低碳 、远程教育等。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公共技术平台:针对技术的研究开发、产品的验证测试和质量检测等需求,整合全行业的技术

25、资源,提供面向软件、硬件、系统集成方面的共性技术服务。应用推广平台:针对前沿技术、解决方案、科研成果、专利等内容,为使用者提供最直观的使用体验和前瞻示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平台:建立覆盖支撑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立关键技术和产品及关键应用领域的专利数据库,建立动态的物联网知识产权数据监测与分析服务机制。信息服务平台:为政产学研用各类主体提供及时、丰富的物联网各类信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重点支持 RFID规划将超高频和微波 RFID 标签、智能传感器等领域明确为支持重点。重点支持超高频和微波 RFID 标签工信部人士介绍说,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瓶颈和

26、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应用水平较低,且规模化应用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等。规划还要求,到 2015 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为实现以上目标, 规划将攻克产业链的核心技术明确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其中,超高频和微波 RFID 标签、智能传感器等领域被明确为“集中多方资源”的攻克重点。RFID 标签,即射频技术应用在标签上,在标签上印刷线路,再植入天线,在这个标

27、签中写入信息,然后用仪器识别标签上的信息。专家介绍说,RFID 技术共分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四个波段。其中,我国企业的低频和高频技术相对成熟,超高频和微波则相对较弱。目前,超高频和微波的标签主要依靠进口,由于超高频波段成本更低应用范围更广,将被规划明确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上市公司中,远望谷是最早从事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先行者;中航电测则是智能传感器领域的龙头。在十大领域完成示范工程规划称,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物联网由起步发展进入规模发展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为实现这一目标, “十二五”期间主管部门将在十个重点领域完成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力争实现规模化应用。这十大领域分别是

28、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目前,智能电网的发展基础最好。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表示,此前国家电网建设的“特高压”线路已经试运行近半年,基于特高压线路,建立“智能电网”将成为可能。中国要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坚强的“智能电网”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中科院院士卢强认为,虽然国家电网此次没有宣布“智能电网”的投资规模,但他预计,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总投资会超过万亿元。另据了解,智能交通目前也在以每年超过 1000 亿元的市场规模在增长,专家透露, “十二五”规划预计到 2015年交通运输管理将达 400 亿元。着力培育百家骨

29、干企业规划明确,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产业化专项等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鼓励民资、外资投入物联网领域。此外,要积极发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作用,支持中央企业在安全生产、交通运输、农林业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落实国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根据规划 ,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具体来看,要攻克一批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500项

30、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推动建设一批示范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为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同时,要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规划还提出,到2015年,物联网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广泛应用,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形成较为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在10个重点领域完成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力争实现规模化应用。九大智能领域领跑规划明确的重点领域包括智能交通、智

31、能安防、智能物流等共九大领域。在此次规划中提到的智能交通领域包括:交通状态感知与交换、交通诱导与智能化管控、车辆定位与调度、车辆远程监测与服务、车路协同控制,最终要建设成一个开放的综合智能交通平台。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静态交通产品主要包括包括车位引导系统、停车收费系统、反向寻车系统等,国内知名的提供商有厦门科拓、深圳披克以及车安。最新产品是科拓独家研发推出的智能寻车及引导一体化系统,俗称“停车场找车机” ,即车位引导系统的升级版,又叫做车位引导2.0,是一种在原有停车引导基础上,增加了返程寻车功能的新型智能设备。停车场找车机的智能化系统不仅可以通过超声波探测器获得车位是否为空车位等信息,还可以自动

32、抓取车主的车牌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管理器,实现“物与物”的沟通;车主则可以通过安放在电梯口等处的电子触摸屏,查询车辆相关信息,获取通向爱车的最近道路等,实现“人与物”的交流。找车机系统一般安装于客流量大、人群集散快的大型停车场内部,可以轻松实现车辆的便捷进出,免去了车主“停车难,找车也难”的困扰,对提升停车场隶属方的服务品质和形象塑造大有裨益。自 2010 年以来,传统的家电厂商们也纷纷搭上物联网的快车,海尔推出物联网冰箱,小天鹅推出物联网洗衣机,长虹推出物联网电视,格力与三大运营商也在物联网空调领域进行了合作。此外,安防领域的视频监控技术,电力行业的远程抄表技术等都是物联网的应用实例,而在环

33、境监测、市政设施监控、楼宇节能、食品药品溯源等方面,物联网的脚步也已经展开。此次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预示着政府对于物联网前景的看重,也汇聚着市场越来越多的目光。 规划保守预计,到 2015 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实现 5000 多亿元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 11%左右。相信在未来,智能交通等九大领域中,像智能车位引导、停车场找车机、物联网冰箱等这样的物联网产品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智能家居将加速成型规划提出,到 2015 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

34、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同时,在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工程,探索应用模式,积累应用部署和推广的经验和方法,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可复制推广的应用模板,为物联网应用在全社会、全行业的规模化推广做准备。其中,智能家居的内容包括家庭网络、家庭安防、家电智能控制、能源智能计量、节能低碳、远程教育等。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 28 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几乎所有一二线城市都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 2010-2011 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中提到:预计未来 5 年,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5 年将接近 3500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接近 25%。保守

35、估计,到 2015 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实现 5000 多亿元的规模,年均增长率达 11%左右。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家电的发展必将驶入快车道。从 2010 年开始,有实力的企业纷纷推出物联网家电,抢占市场。海尔推出物联网冰箱,小天鹅推出物联网洗衣机,长虹推出物联网电视,格力与三大运营商也在物联网空调领域进行了合作。不过,专家指出,物联网家电并非单一的产品,而是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协作,因此标准在其中的协调作用必不可少。也因此,在规划中,加快构建标准体系成为“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之一。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保障重点、急用先行的原则,将建立高效的标准协调机制,积极推动自主技术标准的国

36、际化,逐步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记者了解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已经下发文件,同意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下设总体项目部、标志项目组和安全项目组三个小组,开展总体标准研究、标志标准研究和信息安全标准研究。同时,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物联网研发应用”后,财政部出台了物联网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希望通过专项基金引导加快产业培育和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标准研究与制定、应用示范与推广、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的项目支持。2011年6月,财政部修订了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 ,增加了为服务外包、物联网企业提供场所服务的贴息。全国家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方面也表示:未来5年将拟定包括物联网洗衣机技术要求在内的多项具体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