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阶教学案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性格和品质;在写“父亲”的过程中增添写作 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与价值观:感受文中“父亲” 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理解课文围绕“台阶” 组织材料,安排 详略的写法。 教学重点: 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写自己父亲的一个侧面。 教学难点:感受文中父亲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 导入 教师朗诵写给父亲导入:一双草鞋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
2、,那是父亲;一根扁担舞出清冷的月色,那是父亲;一支烟枪就可以解脱所有苦愁,那是父亲。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谁都渴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那,我的父亲呢?(这是一首赞美父亲的诗,诠释了父亲任劳任怨的一生。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是不是也如此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父亲,看父亲是怎样去建构自己的人生高度的。 ) 出示学习目标: 1、把握父亲的形象的特点及意蕴。学习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2、理解课文围绕“ 台阶” 组织材料,安排 详略的写法。 二、读台阶快速浏览课文,回答两个问题:(中间可穿插生字词的讲解)用一句话
3、概括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三、品台阶1、用心来品味一下,看看父亲是怎样造起这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2.选择最打动你的地方动情的朗读,并说说这里表现了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示例学生实际操作,好的句子可以集体朗读。(跳读课文,找出描写父亲的语句加以赏析,注意细节描写。 ) 细节描写的特点是所写的内容虽然细小,却小中见大,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或深刻的主题。 例如:文中写父亲在漫长的准备过程中辛苦劳作。冬天砍柴卖柴,不知道他卖了多少钱,只知道“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 过了台阶”, 这是个细节刻画,用父亲穿破的草鞋的高度来 说明父亲冬天为建造新房的辛苦。 又如:建造
4、新屋时,对 父亲喜悦之情的刻画, “父亲的两手都没出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用描写父 亲的两手没处放来表现他愿望终于实现,内心无比喜悦、手足无措的样子,与前文说父亲是位“老实厚道 ”的人相呼应。 请同学们用“父亲是 的人,由 可以看出”的句式谈谈你的理解。 3、出示细节描写概念,带学生一起回顾过去学过的细节描写。(细节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四、悟台阶高高的台阶建好了,家里的地位高了吗?父亲得到了他想要的尊重了吗?
5、(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发言,教师点拨。 )(出示作者写给编者的信:关于小说的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做悲剧来处理。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这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作者李森祥给入选教材时的编者的信)五、总结: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六、作业:课外寻找关于“父亲” 的文章。 推荐书目:苏童七三年冬天的一个夜晚、 梁实秋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