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18-脑出血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论文.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690801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8-脑出血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18-脑出血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18-脑出血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18-脑出血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18-脑出血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脑出血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搜集法,对脑出血临床心理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较为全面的概括脑出血心理护理的方法、理论、措施等,指出脑出血心理护理研究中的问题。发现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提高,护理方法的不断完善,心理护理的内容和方法都有了很大进步。从文献中发现,脑出血患者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对脑出血康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有文献多从脑出血术后的心理护理效果展开分析,心理护理体措施没有形成一套方法或者实施标准。关键词:心理护理、护理、脑出血、临床护理1一、前言脑出血患者通常发病较为突然,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患者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掌握脑

2、出血病人心理活动规律,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有效实施心理护理,是护士的重要工作。护理的目标都是“协助人们增进健康,并协助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 。 心理护理则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本文重点从心理护理、脑出血临床护理、脑出血病人的心理问题、脑出血临床心理护理这四个方面及其涉及的方法、措施、问题,层层展开文献研究现状的综述。二、中心部分(一)关于心理护理的文献综述新医学模式的出现使护理工作的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疾病护理,而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国外关于心理护理发展的较国内早,而今,国外较常见的应用于临床心理护理

3、的心理疗法有音乐疗法、松弛训练法、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等。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国内的心理护理临床研究开始起步。现在,中国的心理护理临床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所应用的医学领域越来越广泛。临床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围绕着现代护理观念和整体护理模式而展开,心理护理干预伴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普遍推广,心理护理的内容和方法都有了很大进步。分级护理法。2009 年,杨敏博士在心胸外科成年择期大手术患者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的探讨中,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原因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 “长海痛尺”疼痛评

4、估量表等,对 2007 年 5 月-2008 年 10 月符合条件的 204 名心胸外科择期大手术患者开展研究,发现不同患者心理症状严重程度存在差异,以下因素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包括疾病认知、社会支持、就医环境、应对方式和人格特征等。同时,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其睡眠质量、疼痛则存在显著相关性,经过检验,证明了心理护理分级护理措施的必要性。量表法。2012 年,刘亚楠通过临床观察、患者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法,2患者及其家属各 200 例样本的信度和结构效度检验,形成信效度较好的危重症患者及其家属赋能心理护理量表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 2011 年 10 月至2012 年 1 月采用危重症患者及其家

5、属赋能心理护理量表对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 ICU 的 200 例住院患者及其 200 例家属进行赋能心理护理现况调查,发现在患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宗教信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ICU住院原因六方面,以及在家属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家属身体状况,以及是否陪护患者方面,危重症患者赋能心理护理得分存在差异(P0.05)。认知行为疗法。2011 年,庞久玲、刘爱东、张静涛和刘悦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的临床研究中,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的 60 例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研究,对对照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

6、预(4 周),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综合心理干预后,领悟社会支持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护理干预效果与患者有无配偶、是否伴有头面部烧伤及烧伤面积密切相关。结论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的领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尤其对无配偶、伴头面部烧伤及50%面积烧伤患者,效果更为理想。 术前心理干预。2013 年,王刚在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食道癌患者恢复的影响中发现,绝大部分食道癌患者会认为自己将因无法进食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因而绝大多数患者产生严重的焦虑、恐惧、悲观、绝望等负性心理因素;同时,由于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是该疾病的最佳治疗方式,但也是患者围手术期最大的心理应激事件,患有食道

7、癌的病人在手术前存在严重的紧张、恐惧心理,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焦虑程度,导致患者在手术前全身机体内环境紊乱,表现为生理系统和心理行为的较大变化,心律、心率、血压、心理状况等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改变,甚至超出临界值,从而错过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通过对 196 例患者的实证研究,对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的评估、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等进行比较,证实了术前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心理护理管理。一是提高护士护理能力。2011 年,石瑞君在强化心理护理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实践与效果中,通过护士心理护理能力的3增加,提高心理护理效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护士专业

8、素质及心理护理能力培训,在科室成立心理疏导小组,将心理护理贯穿整体护理始终的同时,重点加强入院时、检查治疗前、检查治疗后、出院前、随访时 5 个重要环节的心理护理;护士长每日跟班检查,结合每日工作小结对当天的心理护理情况进行点评,指导护士适时调整心理疏导方案;在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后,在以往出院调查表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调查内容,评价心理疏导效果。定期总结评价心理护理效果。结果护士的心理护理能力普遍提高。二是实行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心理护理临床路径是一种系统化的动态而连续的心理护理,是制定好计划、贯穿护理过程始终,使患者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之前,均能了解治疗、护理的意义,知道如何配合、确保治疗、护理

9、的到位。2011 年,李华丽、陈静薇和陈日宇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中的应用中,阐述了住院期间一般性和特殊性心理护理的措施,以及出院时的回访等心理护理路径措施,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组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对病人实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出院日焦虑及抑郁程度、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发现,路径组病人出院日焦虑及抑郁程度、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二)关于脑出血护理的文献综述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护理效果不断提升,提高了病患的生存质量;护理方法也在持续深入,出现了很多在基础护理之上的新的护

10、理理念。1、临床护理效果2012 年,周林安在32 例脑出血临床护理中探讨了脑出血临床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脑出血后颅内压的护理、抑郁的护理、应激性溃疡的护理。以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例,根据 2010 年 1 月-2011 年 12 月收治的 32 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整理发现,2 例患者发生死亡,2 例呈植物生存,转入外科继续接受治疗的有 3 例,出院的患者共 25 例,其中有 12 例病情好转但仍然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3 例痊愈,证明这一系列措施有利于提高脑出血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2、临床护理措施42013 年,新乡医学院向第三附属医院的路芳等人对该院 2008

11、 年 1 月2011 年 12 月收治的 90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包括基础护理、泌尿系统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但并未对心理护理的具体方法措施进行讨论。这 90 例病患康复出院 91.1%(82/90),死亡 3.3%(8/90)。魏淑芝则概括了临床护理方面的措施,譬如建立静脉通道机各种管道,落实交接班制度,指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治疗,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针对性的护理。2013 年,张红岩提出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发现发现有 15 例(30%)患者发生肺部感染,7 例(14%)发生消化道应激

12、性溃疡,无再出血、肾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吴媛媛、殷冬娇和金贻悦在急性脑出血病人应激状态的临床护理一文中,对安徽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 251 例记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指出应对症护理,对应激性水电解质紊乱、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心脏反应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临床护理路径(CNP)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工具,是护士对某类病人实施个案的护理方法,根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患者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成效管理。护理路径有利于理顺护理顺序,减少重复劳动, 提高护理效率。 2013 年,敖永丽就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

13、应用效果研究一文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相关知识掌握率、ADL 评分、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减少并发症出现,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三)关于脑出血病人心理问题的文献综述2004 年,黄云清从精神病学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根据对 5 8 例住院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每位病患都存在轻重不等的焦虑或恐惧心理。而且住院病人的心理问题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病人的心理反应有其个性的特

14、征。2007 年,毕爱红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心理问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5中运用量表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量表内容包括七个因子:主观健康感降低、焦虑、对病情治疗的担忧、抑郁、角色冲突、孤独、情绪不稳定,较为全面的概括了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医疗费用来源、不同家庭经济水平、不同民族、不同病程、不同住院病史、不同家庭社会支持等患者类型的心理健康情况。2011 年,陈新华在脑出血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研究中,指出抑郁和焦虑是脑出血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并应用 SAS 和 SDS 表和一般情况问卷进行心理测评,对自愿接受心理干预的脑出血病人进行干预研究。结果发现,干预组经心理干预,1

15、个月后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改善,其 SDS 和 S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何平在浅淡脑出血病人恢复其心理问题护理中发现脑出血病人初期有恐惧心理,普遍存在忧虑焦虑心理,过渡期的烦躁心理。提出加强责任制护理、 加强症状观察,并做好康复指导,配合针灸、按摩、音乐疗法。2012 年,黄颂娣、黄育媚、姚润萍在内科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中归纳了内科住院病人的常见心理问题,如焦虑心理、防范心理、恐惧心理、孤独心理。(四)关于脑出血临床心理护理的文献综述2009 年,何峰根据对 50 名脑出血患者的术后随访发现,有 50 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恢复良好,心理状态良好,无严重护理并发症

16、发生,1 例死亡,1 例重残,证明加强脑出血术后康复期心理护理对保证脑出血患者术后的顺利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2010 年,魏振琴在脑出血术后患者康复心理护理中提出了心理护理措施,如加强沟通,根据职业恰当称呼等,树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树立信心,消除依赖,提高其主观能动性。2011 年,龙建敏在浅谈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中,指出只有实施完善的心理护理,才能建立互尊互信互爱的医患关系。2012 年,苏清芳、武春林在脑出血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体会中,指出循证护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十分重要。循证护理是根据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经验来制定出适合患者个体的护理方案。这篇文献较为全面的概括

17、了循证6护理措施,如关心患者,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注重观察,消除忧虑心理;有效指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指出了循证护理的缺点,如循证过程需要大量时间,临床护士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对每个问题加以循证。苏申指出再出血会严重加重病情,死亡率为 10%,在临床上给予患者正确的心理疏导,教会患者自我调节,有助于稳定情绪、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 庾莉萍在脑出血术后遗留肢体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应用 SAS 和 SDS 量表,将患者的日常活动分为五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评估。2013 年,文珠仁等人抽取 90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研究发现心理护理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18、义(P0.01);心理护理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的变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昆通过对 120 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康复治疗之后,发现 102 例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12 例患者发生肩手综合征,6 例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说明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进行心理护理及康复治疗可以减少致残率。脑出血术后遗留肢体偏瘫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收到较好效果。三、小结中国的心理护理临床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步,所应用的医学领域越来越广泛。临床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围绕着现代护理观念和整体护理模式而展开,心理护理干预伴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普遍推

19、广,心理护理的内容和方法都有了很大进步,如分级护理法、量表法、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护理量表、术前心理干预、心理护理临床路径。从目前的研究看,由于脑出血发病突然,基本上都是术后进行心理干预,多从脑出血术后的心理护理效果展开分析,对术前脑出血病人心理护理方法方面的有针对性的研究较少。实际中存在脑出血二次复发的可能,这些患者往往存在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单单靠家属的心理辅导远远不够,术前的心理干预十分必要。而且,对心理护理的具体措施没有形成一套方法或者实施标准。在未来的脑出血心理护理临床研究中,从时间角度说,探索出一套术前、术后的全阶段、分层次的心理护理方案十分必要;从类型方面说,结合患者个体特征,对脑

20、出血术后的不同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之一;从内容方面说,要有确切的管理7措施、实施标准和考核办法。致谢值此论文文献综述完成之际,谨向所有曾给予我帮助和指导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他细心的指导,渊博的知识,使我获益匪浅。*老师在百忙之中还抽空对本人的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的内容结构等方面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再次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也要感谢北京电大护理学专业的老师和其他任课老师。他们所教授的内容将对我未来的生涯产生直接和积极的影响。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朋友,是他们一直给予我鼓励和肯定,为我撰写文献综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意见。参

21、考文献1 刘亚楠. 危重症患者及其家属赋能心理护理量表的研制及临床实证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2012. 2 王刚.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食道癌患者恢复的影响 .吉林大学,2013. 3 李华丽,陈静薇,陈日宇. 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中的应用 . 现代临床护理,2011,04:31-34. 4 庞久玲,刘爱东,张静涛,刘悦.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的临床研究 . 护士进修杂志,2011,12:1129-1131. 5 石瑞君. 强化心理护理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实践与效果. 护理学报,2011,21:51-53. 6 杨敏. 心胸外科成年择期大

22、手术患者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的探讨.中南大学,2009.7 毕爱红. 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心理问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石河子大学,2007. 8 黄颂娣,黄育媚,姚润萍. 内科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中国保健营养,2012,06:492-493. 89 陈新华. 脑出血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5:2569-2570. 10 何平. 浅淡脑出血病人恢复其心理问题护理 .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07:69. 11 尚桂芝. 老年性脑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 . 中外医疗,2010,28:151. 12 黄云清. 58 例住院病人心理问题及心理反应 .

23、海峡药学,2004,06:121-122.13 吴媛媛,殷冬娇,金贻悦. 急性脑出血病人应激状态的临床护理 .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261-4262.14 敖永丽.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效果研究 . 中国保健营养,2013,06:1091-1092.15 周林安. 32 例脑出血临床护理 .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462.16 路芳,张永森,任玉琴,秦妍,韦红霞,韩萍. 急性脑出血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 中外医疗,2013,03:147-148.17 魏淑芝. 脑出血的临床护理(综述) . 继续医学教育,2013,04:67-69.18 栗茂英. 脑出血患者的临床

24、护理 .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S1:57-58.18 张红岩.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其临床护理观察 . 中国卫生产业,2013,28:51+53.20 陈秀芬.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 甘肃中医,2008,12:29-30. 21 魏振琴. 脑出血术后患者康复心理护理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8:65-67. 22 苏清芳,武春林. 脑出血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体会 . 河北医药,2010,17:2458. 23 苏申. 心理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作用观察 . 河北医药,2012,10:1596-1597. 24 庾莉萍. 脑出血术后遗留肢体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08:99-100. 25 文珠仁,邓海梅,姚晓芬.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术后疗效9的影响 . 吉林医学,2013,13:2537-25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