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回顾拓展一主备人:叶枫 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读背并积累古诗句。2.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主动积累的欲望,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必要的梳理和归纳;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整合知识和能力,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汉语言的文化魅力,体会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引导学生把阅读兴趣延伸到课外,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教学重难点:积累古诗句。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 1 课时教学过程:一.词语盘点1.课
2、件出示“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指名认读,说说记字方法,并说说易错字。2.采用多种形式认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3.听写“读读写写”的词。二.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 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 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29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句式:读了本单元的课文,我感到大自然像 ,像 ,像 。大自然像 ,它 ,它 ,它 。大自然 ,因为 。 ) 2.联系草虫的村落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你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语句?
3、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如此生动传神?(想象丰富;对大自然充满深情。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句式:我喜欢 ,因为 。 )三.日积月累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幻灯片) 学生自由吟诵。 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字面上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
4、育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高尚的情操更能感召年轻一代。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张维屏)造物即造物者,指天。整句诗的意思为:天没有言语却有情意,每当寒冷过去便让我们觉得春天已来临。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30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
5、美好联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诗人在客居洛城的一个夜晚,听到用笛子吹奏的折杨柳的曲调,于是感慨到:此时此地听到这支曲子,谁能不让我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呢?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陈与义) 这是陈与义从汴京去襄邑途中作的诗句。意思是:躺在船上看满天的云没有动,殊不知,云和我一起往东飘去。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四.趣味语文1.自由读故事,读准、读通。 2.同桌交流: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一”字诗的妙处? 3.全班交流。 4.补充自己了解或搜集到的趣味语文材料。五.作业背诵“日积月累” 。板书设计: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