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文本资料《6种落后择业观导致毕业生就业难》.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687909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本资料《6种落后择业观导致毕业生就业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本资料《6种落后择业观导致毕业生就业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 种落后择业观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福州大学就业“白皮书”在福州大学一间四年级学生宿舍里,电脑游戏正在紧张进行之中。一位打着电脑游戏的同学挠挠头对老师说:“就是不知道怎么找工作,心里又烦,我才玩游戏嘛!”他老实承认,自己的简历是直接拷贝别的同学的, “反正大家的经历差不多,只要在个人成绩和实习方面稍加改动就可以通用。 ” 福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们为此感到着急。自去年 11 月 20 日开始,学校就千方百计地将用人单位请进来,尽力做好宣传、服务工作,可是,招聘单位在校园等待求职者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据该校对 2003 届 3932 名毕业生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74.25的学生选择在福州、厦

2、门、漳州、泉州等沿海城市就业,19.13的学生希望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只有 1.12的学生愿意到省内其他地区就业。38.34的毕业生希望能进入外企工作,33.78的学生想去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只有少部分人选择。70毕业生希望月薪在 1500 元以上,40选择 2000 元以上。 福州大学的老师们认为,之所以就业压力大,主要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或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和国家机关。千军万马涌向大城市、好企业、高薪酬这个“独木桥”,必将导致好单位“吃撑了”、一般单位“吃不饱” 。 一句话,问题出在“择业观念”上。为此,福州大

3、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发表就业“白皮书”,分析本校 2003 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以期端正学生的就业态度。 “白皮书”认为,6 种落后的择业观念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 一是攀比心理。应届大学毕业生寻找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彷徨放弃,事后却后悔不已。 二是盲目求高心理。部分大学生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工资、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身。不掂量自己的才学,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盲目求高,最终

4、导致不少大学生与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三是不平衡心理。部分大学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或因时机把握不准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大学生往往不正确归因,反而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少数大学毕业生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偏颇看法。 四是自卑心理。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大学生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长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 五是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

5、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或因自己无论专业知识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或因为被不少用人单位垂青,而产生了一种睥睨一切、高人一等的极端自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从而错过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 六是依赖心理。有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四年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在择业就业时,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 这份就业“白皮书” 提醒说,如果就业观念不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很难有根本的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