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687349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西安中学高 2014 届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2-26 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1 “兵兴以来,地荒民逃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徕各州县以劝民耕之多寡,岁终抚按考核以闻。 ”反映清朝初期,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有A.鼓励垦荒,扩大可耕地面积 B.清政府不再向人们征收赋税C “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D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2战国时期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的主张,打击了 A奴隶主贵族 B新兴地主 C商人 D农民3.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

2、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西文化的交融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4.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由北而南移动,稳定地形成南方经济领先北方的格局是在A. 魏晋南北朝 B. 唐后期 C. 五代时期 D. 南宋5.“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后汉书卷四六邓禹传)此种状况的出现与当时什么选官制度有关 A军功爵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6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

3、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 “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 “正君心”才能平天下7.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B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C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 D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 8. 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完善了雅典民主生活制度 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A. B. C.

4、 D.29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是因为他强调A “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 C.九十五条论纲 D.“先定论”10要从源头上了解“天赋人权” 、 “人民主权”思想,我们最应该看A.论法的精神 B.天真汉 C.社会契约论 D.纯粹理性批判11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A. B. C. D.12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的是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3

5、. 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通出现始于A.18 世纪中后期 B.19 世纪前期 C.19 世纪中后期 D.20 世纪前期14. 在英国,1811 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 1/3,1931 年占1/4,1951 年降至 1/5 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15.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一述旨(拟皇

6、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16.权利法案、美国 1787 年宪法、法国 1875 年宪法的相似点是A都限制王权 B都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C都体现民主原则 D都体现中央集权原则17. 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 B.侧重于理论探索 C.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 D.提倡实验科学 18.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C乙倡导自由民

7、平等、法律公正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19.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3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20. 直到 19 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 。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是雪莱创作西风颂塞万提斯写出唐吉诃德薄伽丘创作十日谈康德创立“批判哲学”A B C. D21.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

8、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上述核心观点是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 B非洲成为了廉价原料产地和新的商品倾销市场C工业革命需要英国在非洲进行资本输出 D奴隶贸易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22. 1921 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被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其中道路已经指明”的含义是A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去战胜敌人 B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C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 D确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3. 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A.否决议会(国会)制定的

9、法律 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24.“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推翻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王国 B建立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C开创了国家元首选举制度 D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制25. 巴黎公社最终失败的根源在A放弃暴力斗争原则 B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C敌强我弱,力量悬殊 D没有掌握革命的武装26. 中国近代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它们最早被破坏和收回分别是在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新中国成立后 B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抗日战争时期

10、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新中国成立后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抗日战争时期27.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利,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A实行总统制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独立 C. 实行责任内阁制 D.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8. 下列关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的叙述,不正确是A目的是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B清政府确定了立宪时间并信守承诺付诸实践4C 钦定宪法大纲反映了君主立宪的改革方向D “皇族内阁”的设立使清政府陷于空前的孤立29. 19 世纪 30 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

11、”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30. 有 学 者 认 为 , 外 国 商 品 输 入 造 成 中 国 自 然 经 济 逐 步 瓦 解 可 以 做 为 该 观 点 直 接 证 据 的 是A19 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 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 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

12、停其半” D1850 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3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主要因素是A.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19 世纪人类创造的优秀理论成果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32. 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作用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示了斯大林体制的实质33.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 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

13、提高利率。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B克服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 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胀34.“我 们 必 须 铭 记 我 们 的 目 标 是 要 改 善 而 不 是 降 低 那 些 现 在 营 养 不 良 、 穿 得 不 好 、 住 得很 糟 的 那 些 人 的 生 活 水 平 。 我 们 知 道 , 当 我 们 工 人 的 一 大 部 分 还 没 有 就 业 的 时 候 , 超时 工 作 和 低 水 平 的 工 资 是 不 能 提 高 国 民 收 入 的 。 ”罗 斯 福 这 样 做 的 根 本 目 的 是A 维 护 广 大 农

14、 民 和 工 人 阶 级 的 利 益 B.巩 固 资 本 主 义 制 度 C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D.缓 和 社 会 矛 盾3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1936 年)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候,中国工农红军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五次军事围剿5C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D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36.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 中国人

15、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A B C D37.19561966 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失误,其主观原因是 帝国主义掀起世界性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缺乏实事求是的认识 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体制没有认真执行 党的领导干部缺乏监督,个人崇拜现象严重A B C D38.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16、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39.“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以下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A大搞舆论攻势 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 D进行全面遏制40.图 12 至图 14 按时间顺序反映某一时段中国工业经济成份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 ,判断其反映的时段是图 12:19XX 年 图 13:19XX 年 图 14:19XX 年 A19271949 年 B19501956 年 C19561978 年 D19791999 年二.非选择题。 (共 3 小题,41、42 小题,每小题 12 分,43 小题 16 分,共计

17、 40 分)41.(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主张普及义务教育,并对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进行了总结和论证,但没有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英国政府 1802 年颁发一项学校法案,要求工厂主负责对工厂学徒进行读写算方面的教育。1870 年颁发“初等教育法”,更明确地规定国家拨款扶助教育,划分学区,实施五至十二岁儿童的强迫教育。1872 年把初等学校修业年限由 6 年变为 7 年,广泛应用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6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由于在外交活动中语言文字方面存在障碍,加之天津条约规定中外条约均用英文书写,并以外文为准。这近使清政府作出了开

18、办外国语学堂的决定。 摘编中国教育简史材料三 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开民智”、“变科举”、“兴学校”、设“师范”、“倡女学”。1898 年光绪帝发布上谕开办京师大学堂,1902 年以后,大学堂增设进士馆、师范馆、医学馆、博物实业科等,到 1910 年成为设有经科、文科、法政科、商科、农科、格致科、工程科等七大科的大学。摘编北京大学校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 19 世纪欧洲在教育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4 分)(2)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开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类型,目的是什么?(3 分)(3)据材料指出,进入 19 世纪后中国在教育方面与

19、欧洲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概括指出晚清政府举办新式学堂对中国社会进步有哪些影响?(5 分)42.(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唐 李白估乐客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 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材料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旁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锺,船中养犬长食肉。唐 张籍野老歌材料三 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鬓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乾隆时南江县志。棉布谣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出的唐代商业发展的情况(2 分)(2)根据材料二,

20、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4 分)(3)材 料 三 表 现 出 了 哪 些 历 史 现 象 ? 它 与 唐 宋 时 期 相 比 最 大 的 不 同 点 是 什 么 ? (6 分 )43.(16 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年份 世界贸易总值 英国(连同殖民地) 法国 德国 美国1835 145 33.8(52.4) 15 21 12.871870 374 91.8(140) 45 42 34材料二 “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成为英国霸权及其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在两次大战中都成为英国的主要盟友。美国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 ” 材料三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 ;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 19 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分析导致这种地位的政治、经济因素,并举出近代英国影响世界发展的重大科技发明。 (6 分)(2)简述美国崛起的方式和对二战以来重大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4 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政府作用的变化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如何体现?这种变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