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9 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基础系列题(11)李仕才一、语言文字运用1 (成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因为虚报的这两岁,陈岩石的职务止步于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但他不以为意,退休后仍坚持发挥余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毕业于师范学院的 90 后男生小严说,自己好为人师,在初中实习了两个月,感觉还不错,于是报了这次新教师招聘考试。燃料空气炸弹被称为世界上最令人发指的武器之一,遭受打击的人员往往窒息身亡,惨状令人目不忍睹,给士兵带来空前的恐惧。地球虽然可以满足人的所有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的全部欲望。暴殄天物,竭泽而渔的做法,到最后必然导致资源匮乏。社会对校园欺凌的严
2、重性认知不足,学校不愿意张扬,家长们投鼠忌器,使得多数校园欺凌最终沉没水底,私下消化。这些游戏或多或少都占据了我们手机一定的存储空间,有时候为了保留它们,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一些应用或者照片、视频等。A B C D解析:选 C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使用正确。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含贬义。此处褒贬失当。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直竖起来。形容极度愤怒。此处不合语境。暴殄天物: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东西。使用正确。投鼠忌器:想扔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东西。比喻欲除恶而有顾忌,不敢放手干。使用正确。忍痛割爱:忍受痛苦放弃自己心爱的东
3、西。后面不能带宾语。2 (病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房地产的复苏,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扩大内需等政策的刺激造成的。B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处在人口红利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态势。C在昨天的一次网上访谈时,中国石化董事长总裁王天普明确否决舆论认为中国石化“垄断”这一指责,称公司盈利基本用于国家能源和企业自身发展。D专家认为,随着石油美元和国际金融资本的涌入,支撑着这几年迪拜房地产价格的快速2提高。这次债务危机的发生,将使迪拜这些年吸引热钱的磁铁效应消失。答案:B(A “原因是造成
4、的”杂糅。C搭配不当 “否决”不能和“指责”搭配。D “支撑着”缺少主语,应去掉“随着”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B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英汉词典一部,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C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D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答案 D解析 A 项赏光: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用于自己不合适。B 项“务请”“从速”表达生硬。C 项令:敬辞,称对方,且没有“令女”这一说法。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5、过 12 个字。进入春季后,天气日渐转暖,人们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这种现象叫春困。冬天,人体受到低温刺激,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 ,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以减少热量的散发,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进入春季后, ,人体毛孔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耗氧量不断地加大,大脑的供氧量则显得不足,加上温暖气温的刺激,会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因而 。答案 (示例)血液流动相对缓慢 随着气温的升高 人们就会困倦思睡二、古代文化知识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
6、纪年的一种名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如嘉靖、乾隆等。C “丁忧”是指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D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中试者称为“状元” 。答案 D解析 中试者称为“举人” 。三、名篇名句默写3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在逍遥游中举现实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类比的句子是“ , , ” 。(2)李白蜀道难中, “ , ”两句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写蜀道的来历,为诗歌增添了浪漫气息。答案 (1)野马也 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地崩山摧壮士死
7、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四、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 故道风烟在,翁仲 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注 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与 “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濯缨:洗濯冠缨。 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8、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这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B “伏波故道风烟在”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C “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的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D “直以慵疏招物议” ,表面说因为官慵懒粗疏而招来非议,实则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心中愤激不平。E “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刺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调侃、自嘲之意。2尾联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 4【参考答案】1BD B 项表达的不是“自勉奋发之意” ,而是在追忆前贤的同时,古(人)今(我
9、)对比,感慨自身飘零于世,壮志难酬。要注意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倾向,并结合上下文来理解。D项“感叹自己怀才不遇”错,这里表达的情绪是愤激不平。句中的“慵疏”只是诗人的反话,他们招致“物议”的真正原因是为人迂直,坚持操守,所以为小人所不容。2(1)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必临河取水,离别时的眼泪就可以洗濯冠缨,表现了诗人珍重惜别的感伤,以及历尽艰辛的悲怆。(2)用典。 “濯缨”用楚辞渔父之典,有与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无畏打击,保持志行之高洁。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材料一:大连光源:能给原子拍视频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极紫外自由电
10、子激光装置“大连光源” ,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1 皮秒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秒)激光脉冲产生 140 万亿个光子,这套总长 100 米的装置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大连光源”由加速器、波荡器和光束线站三部分构成。先由时间宽度为几个皮秋的脉冲激光(驱动激光)在光阴极上打出一簇高密度的脉冲电子,再利用直线加速器将这个脉冲电子束加速到 3 亿电子伏特的能量,电子的速度与光速非常接近。另一束皮秒或者相近时间宽度的强激光(种子激光)照射在这个高能电子束上,电子束中的电子在种子激光的作用下,就会按照激光的波长在空间重新分布(调制),然后让被调制的电
11、子束继续穿越一系列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电子在周期性磁场中就会一边以光速向前飞行,一边左右摆动,向前辐射出光线。途中各处发射的光会叠加增强,同时电子自身辐射的光也在调制电子自己的空间分布,从而使得电子更加强烈地辐射光线,适当地选择周期性磁场的强度,就会使得种子激光中的某个谐波成分按照前述方式急剧地自激放大并达到饱和,从而输出极紫外激光。“大连光源有最亮的闪光灯 ,峰值功率的亮度比太阳光高 100 亿倍,有最快的快门 ,出光长度能达到飞秒(1 飞秒等于一千亿分之一秒)、皮秒,不但能让分子、原子无处遁形 ,还能给它们拍电影 ,将物理化学反应的全过程动态记录下来。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说明了“
12、大连光源”的大用场。(选自人民日报)材料二:自由电子激光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新一代光源,也是当今世界科技强国竞相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科学研究、先进技术、国防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自由电子激光的发展在前沿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十年来,自由电子激光技术的发5展和突破为探索未知物质世界、发现新科学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工具。“大连光源的建成出光成为我国大科学工程的又一成功范例,也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在能源、化学、物理、生物、材料、大气雾霆、光刻等多个重要领域研究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的科学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表示,这一光源的成功研制为我国未来发展
13、更新一代的高重复频率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打下了坚实的基拙。(选自中国经济网)材料三:大连光源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基建工程以及里体光源装置的研制,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调试成功产生了世界上单脉冲最亮的极紫外激光,创造了我国同类大型科学装置建设的新记录。这一项目也开创了我国科学研究专家与大科学装置研制专家成功合作的先例,对于未来加快推动大科学装置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科学目标为驱动,让大连光源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研制的典范。赵振堂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国早期的大科学装置,往往都是先建好装置,再去找用户,看看哪些科学家能用。 “但是大连光源把这个过程反了过来,是科学家先对
14、科研有了需求,再找到工程团队来合作。这要求我们在建装置之前就充分调研,开工之前就要掌握装置的科学目标是什么。 ”大连化物所的长处是科学研究,而上海应物所团队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积累了 20 年的经验,两个团队为了相同的梦想走到了长兴岛,合作顺利得出人意料。(选自中国科学报)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C )A “大连光源”是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光源,全套装置总长100 米,能给分子、原子拍摄视频,记录下物理化学反应的动态全过程。B自由电子激光是最先进的新一代光源,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大连光源”为我国探索未知物质世界、发现新科学规律、实现技术变革
15、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C “大连光源”由上海应物所和大连物化所联合研制,前者的科学研究专家与后者的大科学装置研制专家成功合作,成为了我国大科学工程的成功范例。D我国早期的大科学装置,往往在建设之前缺乏充分调研,科学目标不够明确,一般都是先建好装置,再去找用户,而“大连光源”的研制则改变了这一状况。解析 错在将“前者” “后者”的颠倒。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E )A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先介绍了“大连光源”的结构,然后按着先后顺序详细介绍了“大连光源”输出极紫外激光的过程,这让读者对“大连光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6B材料二第一段介绍了自由电子激光技术在世界领域的
16、发展现状,其目的是为了突出我国的“大连光源”在自由电子激光技术领域已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C材料三前两段介绍了大连光源项目的建设过程,这个过程不仅用时短,而且技术领先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该项目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研制的典范。D三则材料因为报道的重点不同,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材料一主要运用了说明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力求准确生动,材料二、三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观点鲜明。E以上材料引用了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对“大连光源”的相关介绍和评价,这些引用增加了新闻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解析 B“介绍发展现状”错。C“介绍过程”错,且强加因果。D“描写的表达方式”错。3三则材料对“大连光源”的报道,其共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4 分)答:_示例:共同点:都报道了“大连光源”项目的成就(领先性)。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于报道“大连光源”的构造及原理;材料二侧重于报道“大连光源”建成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材料三侧重于报道“大连光源”项目成功的原因在于科学家的密切合作。_解析 4 分,每问 2 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