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考研课程大纲目录1.课程一 复习方法 2一、考研数学复习方法 2二、考研英语复习方法 2三、考研政治复习方法 2四、 理、工科专业课复习方法 2五、 各科整体全年安排、提高复习效率等建议 22.课程二 英语单词软件 33.课程三 数学第一阶段课程 3一、课程内容 3(高数公共部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高数数学一部分) 3二、课程介绍 44.课程四 数学第二阶段课程 4一、课程内容 4二、课程介绍 45.课程五 数学第三阶段课程 611.课程一 复习方法课程一一共大概21个重点,这些也是决定你考高分的几大因素的细分,以及一些细节,这些细节都是大部分人不太注意的地方,而我所讲到的都是高效且
2、易执行的方法,有几条当天执行,效率立刻就提升2倍以上,有几条照着执行,一周就能感受到水平的提升。一、考研数学复习方法1、推荐书籍,含两本重量级参考书;2、各个阶段题目怎么对待,以什么方法和顺序阅读;3、具体到一道题怎么操作(定义、定理、性质、例题);4、全年整体复习流程,根据不同基础、水平分为三大类;5、具体到一道题该怎么做题,怎么思考(以高中一道简单题为例);6、其他十几条建议;二、考研英语复习方法1、试卷整体分析;2、记忆单词需要注意的地方和记忆方法;3、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以及提升做题的方法;4、作文如何准备,什么时候准备;5、全年的整体的复习流程;6、每天英语复习时间安排;三、考研政治复
3、习方法1、考研政治高分核心;2、书籍推荐及全年安排;3、记忆方法简单讲解;4、理、工科专业课复习方法1、推荐书籍(举例,类似于去买哪一类书);2、各个阶段题目怎么对待,以什么方法和顺序阅读;3、具体到一道题怎么操作;4、全年整体复习流程;5、专业课复习上的一些建议;5、各科整体全年安排、提高复习效率等建议1、全年整体安排,分为几大阶段;2、一天各科时间安排;23、一周大体安排建议;4、某科阶段性复习的一些建议5、提高复习效率、复习时间等建议;6、全年复习避免出现的一个大问题;2.课程二 英语单词软件单词软件的特点是真正意义上的集成了抗遗忘曲线,且软件为智能软件,里面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反馈系统,能
4、根据你对一个单词的最近几次的判断做出是否记住以及下次出现的时间。对于单词软件,其作用有两个:1、前期快速记忆,大概能相当于其他软件的2倍以上,有的人甚至能达到260词/ 小时;2、中后期复习,单词软件是自动制定学习、复习计划,能合理安排一个单词的出现时间,可以最大程度上抗遗忘,中期会越来越熟练,后期甚至能达到800词/ 小时;单词软件通过:集成抗遗忘曲线、单词拆解、图像联想等方法实现快速记忆;通过抗遗忘曲线智能安排复习几乎实现抗遗忘。单词到了后期,很多人可以达到一周复习一遍,2017、2018有很多人单词复习了20遍以上,能达到一篇阅读生词量在5个以内。3.课程三 数学第一阶段课程一、课程内容
5、(高数公共部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高数数学一部分)1、极限;2、导数、微分;3、微分中值定理;4、一元函数积分学;5、微分方程;6、级数(数学二不要求) ;7、二元函数微分学;8、二重积分9、线性代数10、概率统计11、高等数学三重积分、线面积分3二、课程介绍考研数学主要在考察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考察。而我们第一阶段的课程,主要围绕以上几点展开,从最基本的教材原始定义甚至是引例出发,从低于教材的难度开始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进行讲解,参考的题目为历年真题和一些经典题目,注重对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希
6、望能做到不但教给大家知识,同时对大家全年的复习有所启发,这一阶段最为关键,我们严格依照教育部考试大纲的要求,反复参考大纲进行相关例题的编写和改编和讲解,同时为了培养大家的数学思维,对于讲解全部采用不看答案讲解,旨在给大家展示完整的思维过程和计算过程和相关细节。阶段目标:课程看完且自己做一遍后,去做历年真题,水平高的可以达到会做七八成,差一点的至少能会做半数以上,我们的这一阶段的试看的极限部分为完成版,看完后理应做到历年真题的140道极限至少有120道会做,如果达不到这个效果,或者达不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也没必要跟着我们的课程。4.课程四 数学第二阶段课程一、课程内容第二阶段课程一共包含1600道
7、真题讲解,其中:数学一要求的约:1575题数学二要求的约:1200题数学三要求的约:1515题二、课程介绍第一阶段为后面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数学是实践学科,大部分人最初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定理的理解往往不到位,甚至会有理解错误的地方,而大量做题的目的就是加深理解、试错、强化计算能力等。而做什么题?做什么题效果好?不同的参考书的含金量不同,对于一般人都是先全书、660后真题,而我们推荐先真题,一方面真题的含金量最高,下面我们也附带了命题专家的命题流程,一方面,我们的第一阶段的课程已经保证达到能够顺利的完成真题。而真题4是按专题还是套题最终的复习效果也会有很大差距。我们推荐大家按专题的形式来
8、进行练习,原因如下:1、如果按套卷,以三重、曲线、曲面积分为例,你需要做最少17套试卷才能将这些题型大致都见一次,而如果按套卷,那最快也得17天,而这种分散的复习很难形成整体框架,无法建立数学体系;2、专题不但是进行专门训练,而且由于是集中复习某个章节,当做了一些题目后,水平迅速提升,而见到其他题也会有思路,数学题目之间会有相似,但不会完全一致,专题的好处为A、B、C、D四道题,如果B和A相似度为80%,C和B相似度为80%,D和C相似度为80%,那么按照A、B、C、D迅速做下来,问题不大,但是A和D实际相似度可能只有0.84=0.41,如果分散着做,阻力可能很大;3、以专题的形式来做,可以是
9、减法式复习,没有掌握的地方越来越少;4、对于速度强调一点,按套卷做题,由于3个小时要串三本书的内容,思维力比较大,而做专题的话则可以集中解决一类问题,解题速度势必会大大加快,一般做套卷一天一套就很快了,而以专题,对于简单章节一天完成80道问题不大,量大概为3套真题;5、专题还包含了其他卷种的试题,更有利于全面复习;当然,按专题复习只是前期采用的做题方法,后期会按套卷,同时,后期套卷的任务主要是解决高质量的模拟题。真题的含金量我引用一句教育部考试中心几句话:“一道真题需要经过11道工序才能成为具有选拔作用的真题:该题是否为双向细目表规定要考察的内容该题的考核目标是否符合双向细目表的要求难度是否与
10、该表要求一致分值是否与该表要求一致试题及参考答案有无科学性错误题目解答过程是否涉及考试大纲不要求考察的知识点有无多种解法和答案不唯一的情况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是否完备,评分标准是否合理5该题是否公正是否符合试题编制原则若是客观性试题,是否符合试题命制原则术语、公式、名词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历年考题中的每一道试题,都是命题专家们经过几十天的认真研磨、定稿的。每一道题都凝聚着命题教室的智慧”对于第二阶段的课程,由于历年真题有128套,按套卷任务量过大难以完成,而按专题形式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而且由于是针对性系统性复习,复习效果也会更好,能力提升也更快。对于历年真题,我们对其进行了整理,一共128
11、套试卷,我们按专题整理了19872014年(116套)所有试题,一共2600余道,去除重复部分,还剩1605道左右,具体到数学一二三分别为1575、1515、1200左右,这个任务量就小多了,按照我们规划的去做,大概有30%的同学能在8.15之前完成,大概60%的同学能到10.20完成,大概80%的同学能在12.1之前完成,而历年的考生,超过99%的是没有完成历年真题。5.课程五 数学第三阶段课程一、课程内容约200个考点对应200个高质量的题二、课程介绍对于第三阶段,主要在一二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总结真题,并深挖真题,同时根据大纲共列出200个考点,大概对应200 道题,题目全是为了说明这些
12、问题,且采用合并相似的、有关联的考点,如大考点:1.绝对值函数的极限、连续、导函数、积分等问题;2.复合函数、导函数、积分、周期性奇偶性;3.定积分、二重、三重、曲线、曲面积分的奇偶性;4.曲线、曲面的格林、高斯、斯托克斯等问题(格林三种题,格林、补线格林、路径无关,高斯三种题,高斯、补面高斯、路径无关),这部分最难的题32 年一次没考,先用斯托克斯将曲线转化为曲面,在高斯转化为三重,题目出的巧的话,计算量不大,难度也不会太大;5.线代采用知识链,线代一本书讲的都是解方程,从最开始的行列式,到后期的特征值特征向量,表面不一样,本质都是一个,矩阵和向量也是一个东西,对角化应用了特征值特征向量,二次型又应用了对角化(标准型),整个学科可以由几道综合题完全串起来;6.第三阶段是站在高于真题的角度来对考研数学做进一步的总结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