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肥胖病的中医药治疗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翁维良 作者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人,1937 年 3 月生,1960 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科大学,1960-1962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部第二届西学中班学习,1980 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研究室副主任,1988 年任主任。 1991-1999 年任副院长。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临床药理基地主任,2000 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新药审评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中国保健科技学会肥胖研
2、究会理事长,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功能学会常务理事等,中西医结合内科博士生导师。摘要: 肥胖病中医辨证各地有所不同,以第二届全国肥胖病学术会议的意见分为:脾虚湿阻型,胃热湿阻型,肝瘀气滞型,脾肾两虚型,阴虚内热型等五型为基本分型,并以此为基础辨证施治。常用减肥中药有决明子,荷叶,泽泻,番泻叶,汉防己,防风,黄芪,白术,何首乌,山楂,海藻,大黄等。 关键词: 肥胖病 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 中减肥药 单纯性肥胖减肥疗法应首选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在减肥不成功或有反复的病例,以及中重度肥胖者,宜配合中医药疗法。 一、肥胖病中医证型及辨证特点 (一)肥胖病中医证型分类及发生率 1 、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对 300
3、 例肥胖病人的分型:胃热滞脾型者 63 例,占 21;脾虚不运型者 177 例,占 59;痰湿中阻型者(过食肥甘损伤脾胃所致) 45 例,占 15;脾肾阳虚型者 6 例,占 2;肝郁气滞型者 9 例,占 3。认为各型均直接或间接与脾胃有关,脾胃证型合计为 100。说明其在肥胖发病中的重要性。 2 、北京酒仙桥医院对 109 例肥胖病人作中医辨证分型,表明胃热亢盛、痰湿困脾型者 39例(35.8% ) ,肝郁气滞型者 15 例(13.8%) ,血瘀气滞型者 6 例(5.5%) ,脾虚湿阻型者 30例(27.5% ) ,脾肾两虚型者 19 例(17.4) 。脾胃及有关证型占 94.5%。 3 、上
4、海普陀区中心医院分析 200 例肥胖病人,气虚型者占 12.5%,脾虚湿阻型者占 52.5%,肾阳不足型者占 8.5%,阴虚阳亢型者占 32.5%,脾胃及有关证型占 68%。 4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分析 600 例单纯性肥胖病人脾虚痰湿型者 254 例(42.3) ,胃热湿阻型者 152 例(25.3) ,肝气郁结型者 109 例(18.2) ,脾肾两虚型者 85 例(14.2)脾胃及有关证型占 100。 5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对 144 例肥胖病人分型,脾虚痰浊型者占 34.2,脾胃实热型者占 37.4,气滞血瘀型者占 28.4。脾胃及有关证型占 71.6。 6 、肥胖病脾胃证型者
5、(包括脾虚、痰湿、肝胃不和等)发生率在 68100 之间,说明肥胖病的发生与脾胃有密切关系,因此治疗上要充分考虑到调理脾胃。 (二)肥胖病证型辨证要点 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病研究学术交流会制定了单纯性肥胖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1989 年) 。 1 、脾虚湿阻型 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脉沉细,舌苔薄腻,舌质淡红。 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功能减退,水湿与精微凝聚为湿浊,流于孔窍、肌肤,化为膏脂、湿邪,使人臃肿而虚劳困倦,四肢沉重,腹胀纳呆。由于湿浊凝聚,不能化生津液则口渴多饮。本型多见于中老年肥胖病人,尤以妇女为多。 2、胃热湿阻型 肥胖,头胀头晕,消谷善饥,困楚怠惰,口渴
6、喜饮,脉滑小数,舌苔腻微黄,舌质红。 胃热炽盛而消谷善饥。热灼津液故口干思饮,大便有时秘结。由于所食之水谷化生精微过多,脾的运化功能负荷过重,常会引起湿阻而四肢困倦乏力。过剩的水谷精微在体内瘀积成为膏脂而迅速发胖,此型者多见于青少年和产后妇女。 3、肝瘀气滞型 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失眠,多梦,脉弦细,舌质暗红。 情志不遂,使肝气郁结,疏泄失调,肝木侮土,肝胃不和,精微物质输布失常,成为膏脂,瘀积于体内而成为肥胖。气滞又可致血瘀。本证型多见于更年期肥胖,女性多于男性。 4、脾肾两虚型 肥胖,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阴寒,脉沉细无力,舌苔薄,舌质淡红。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
7、天之本,均与人体水湿气化及运化有密切关系。脾肾两虚,水谷精微运化失调,不能荣养周身而溢于肌肤,则为形盛体胖,颜面浮肿。多见于年龄较高肥胖病人或冠心病、糖尿病等合并症的肥胖病人。 5、阴虚内热型 肥胖,头昏眼花,头胀头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低热,脉数而弦,苔薄尖红。 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化火,肝木侮土,出现下虚上盛、消谷善饥、烦热之症,多见于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病人。 二、肥胖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1、脾虚湿阻型 治宜健脾补气,化湿利水。 方药: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莲子肉、桔梗、扁豆、薏苡仁、缩砂仁。 或选用健脾汤(证治准绳 ):白术、木香、黄连、甘草、茯苓、人
8、参、六曲、陈皮、山楂、砂仁、山药、肉豆蔻。 加减:水湿重者加车前草 1520 克,木通 10 克,汉防己 1215 克;腹胀明显者加厚朴610 克;疲乏重者加黄芪 1015 克,山药 1015 克。 2、胃热湿阻型 治宜清胃泻火,利水通腑。 方药:小承气汤(伤寒论 ):大黄、厚朴、枳实。 或选用保和丸(丹溪心法 ):山楂、六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或选用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大黄、枳实、六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加减:热甚者加黄连 610 克,生石膏 1520 克;湿重者加车前草 1015 克,汉防己1215 克,苍术、白术各 15 克。头胀重者加菊花 101
9、5 克,夏枯草 1015 克;若大便干,将炙大黄改为生大黄,加胡黄连 610 克,或番泻叶 36 克代茶饮。 3、肝瘀气滞型 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逍遥散(和剂局方 ):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 或选用越鞠丸(丹溪心法 ):香附、苍术、川芎、六曲、栀子。 加减:大便干者加生大黄 312 克;血瘀重者加生蒲黄 1012 克,三棱 1015 克,莪术1012 克;气滞重者加枳实 1012 克;热盛者加黄芩 1015 克,黄连 610 克;烦躁者加生石决明 1530 克,草决明 1015 克;胁痛者加川楝子 1012 克。 4、脾肾两虚型 治宜健脾补肾,温阳化湿。 方药
10、:真武汤(伤寒论 ):炮附片、白术、茯苓、白芍、生姜。 或选用附子理中汤(和剂局方 ):炮附片、干姜、党参、白术、甘草。 加减:浮肿重者加汉防己 1520 克,大腹皮 1012 克;自汗无力者加党参 1012 克,黄芩 1015 克;腹胀者加陈皮 610 克,法半夏 1012 克。 5、阴虚内热型 治宜滋阴补肾,平肝泻火。 方药: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黄柏、知母、熟地、龟板。 或选用杞菊地黄丸:熟地、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枸杞、菊花。 加减:头晕重者加生石决明 1520 克,草决明 1012 克;头痛加天麻 1012 克,钩藤1015 克;腰酸重者加牛膝 1015 克;烦热者加黄柏
11、1012 克,知母 10 克。 三、临床常用的减肥古方 1、 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汉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功能健脾利水,用于肥胖病脾虚水肿者。 2、 泽泻汤(金贵要略 ):泽泻、白术。功能健脾利水,用于脾虚水肿肥胖者。 3、防风通圣散(宣明论 ):防风、麻黄、荆芥、薄荷、连翘、桔梗、川芎、当归、白术、山楂、酒军、芒硝、石膏、黄芩、滑石、甘草、白芍。功能解表通里,疏风清热。用于肥胖者。 4、二陈汤(和剂局方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功能健脾化痰,用于脾虚痰湿肥胖者,可与泽泻汤合用。 5、导痰汤(济生方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胆南星。功能清热涤痰,用于痰热肥胖者
12、。 6、温胆汤(千金方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实、生姜、大枣。功能温化痰浊,用于痰湿肥胖者。 7、五皮饮(和剂局方 ):五加皮、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地骨皮。功能健脾利水,用于脾虚水湿肥胖者。 8、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 )藿香、苏叶、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半夏曲,陈皮,厚朴,桔梗、炙甘草、生姜、大枣。用于脾虚湿浊肥胖者。 9、五苓散(伤寒论 ):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用于脾虚湿浊肥胖者。 四、中医药辨证减肥经验 1、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将肥胖人分为五个类型: 胃热滞脾型者:多食善饥,形体健壮肥胖,便秘口干,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滑。治宜清热泻火、佐以通腑。小承气汤
13、加减:大黄、枳实、生地、泽泻、山楂、鸡内金。 脾虚湿阻型者:形体臃肿,易疲劳,浮肿腹胀,舌淡苔薄或腻,脉沉细。治宜健脾益气化湿。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泽泻、荷叶、半夏、车前子。 痰浊中阻型者:形盛体肥,喜食肥甘,饮酒,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温脾化痰散结。二陈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皂角、昆布、莱菔子。 脾肾阳虚型者:体肥肿胀,阳虚浮肿,畏寒自汗,舌胖苔白,脉沉细。治宜温阳化湿。附子汤加减:附子、白术、茯苓、人参、仙灵脾、益母草。 气滞型者:体肥食多,胁胀便干,舌暗有瘀斑,苔黄厚,脉弦滑。治宜疏肝理气,清热泻火。疏肝饮加减:柴胡、郁金、砂仁、大黄、益母草、红花、枳实、丹皮。 2、北京
14、中日友好医院认为肥胖病病因病机复杂,但从脏腑辨证分析,主要是脾胃机能失调。他们也将肥胖病分为五型: 脾虚湿阻型者:治用健脾化湿利水:苍术、白术、防己、茯苓、车前子、泽泻、木通、薏米、厚朴、木香、乌药、山药、佛手。 胃热湿阻型者:治用化湿清热利水:黄芩、黄柏、山栀、青蒿、夏枯草、泽泻、木通、防己、苍术、草决明、白术、云苓、石膏、车前子。 气滞血瘀型者:治用疏肝理气,活血调经:柴胡、黄芩、丹参、当归、赤芍、红花、柏子仁、香附、丹皮、三棱、莪术、五灵脂、坤草、泽兰、苏木。 脾肾两虚型者:治用益气温肾,化湿利水: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附子、肉桂、熟地、补骨脂、仙灵脾、仙茅、泽泻、冬瓜皮。痰湿壅阻型者
15、:治用化痰通腑:全瓜蒌、半夏、枳实、陈皮、苍术、藿香、大黄、大腹皮。3、北京市中医研究所认为,肥胖人脾肾阳虚型者应治以补脾固肾、温阳化湿,用六君子汤加仙茅、仙灵脾、枸杞子、覆盆子、菟丝子等。气滞湿阻型者,治以温阳化湿,药用苓桂术甘汤加苍术、陈皮、海桐皮、泽泻等。肝热痰湿型者,治以疏肝清热、化痰利湿,药用柴胡疏肝散加生大黄、草决明、姜黄、杏仁。 对脾虚湿阻、痰湿瘀积者,宜温中健脾、祛痰利湿。对肝肾阴虚、湿阻血瘀者,以滋阴活血、通经祛湿治之。对水湿停聚,血行不畅者,治宜行水化痰、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 4、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将单纯性肥胖病分为三个类型: 脾湿痰浊型者:治宜健脾利
16、湿,祛痰化浊。方用验方“清消饮”:荷叶 12 克、泽泻 15 克,茯苓 15 克,草决明 15 克,薏米 15 克,防己 15 克,白术 12 克,陈皮 10 克。 脾胃实热型者:治宜清胃通腑、凉血润肠。方用验方“清通饮”:胡黄连 10 克。番泻叶 10克,生大黄 10 克,生地 15 克,夏枯草 12 克,草决明 12 克。 气滞血瘀型者:治宜理气活血。方用验方“清降饮” :生大黄 10 克,乳香 10 克,生蒲黄 10克,川芎 12 克,红花 12 克。 5、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将肥胖病分为四个类型: 胃热滞脾型者:治宜清热泻火,佐以通腑:大黄 10 克,厚朴 10 克,枳实 10 克,黄芩
17、 10克,夏枯草 10 克,荷叶 10 克,茶叶 10 克,甘草 5 克。 脾虚湿阻型者:治宜健脾益气,利水化湿:党参 10 克,白术 10 克,茯苓 10 克,陈皮 5克,淮山药 10 克,扁豆 10 克,莲子肉 10 克,砂仁 5 克,薏仁 10 克,桔梗 5 克,甘草 5 克,赤小豆 10 克,夏枯草 10 克,茶叶 10 克。 脾肾阳虚型者:治以健脾益肾、温阳化湿:附子 3 克,肉桂 3 克,党参 10 克,白术 10 克,泽泻 10 克,车前子 10 克,防己 10 克,补骨脂 10 克,茶叶 10 克,甘草 5 克。 肝气郁结型者:治以疏肝理气、佐以化瘀:柴胡 10 克,当归 10
18、 克,白芍 10 克,川芎 6克,茯苓 12 克,白术 10 克,生姜 5 克,薄荷 5 克,夏枯草 15 克,丹皮 10 克,泽泻 10 克,石决明 20 克,茶叶 10 克,甘草 5 克。 五、减肥验方 1、轻身降脂乐(北京军区总医院):由首乌、夏枯草、陈皮、冬瓜皮等组成。用于胃热型单纯性肥胖。每日 2 次,每次 2.5 克,用开水冲服,早餐前、睡前空腹服。每 30 天 1 疗程,4 周约减体重 3 千克。 2、强身降脂冲剂(北京积水潭医院):由生黄芪、茯苓、猪苓、陈皮、莱菔子、槟榔、大黄、乌梅、桃仁、草决明等组成。具有健脾燥湿、活血祛瘀、通便作用。每日 2 次,每次 1袋,30 天为 1
19、 疗程。治疗 31 例,体重平均减少 2.57 千克。 3、轻身饮号(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由番泻叶、泽泻、山楂、草决明等组成,每次 50 毫升,每日 2 次,4 周为 1 疗程。具有清胃热、利水湿、健脾作用。治疗 46 例,体重减轻有效率 71.2%. 4、轻健胶囊(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由苍术、防己、生蒲黄、黄芪等组成。有化痰消瘀作用。每日 3 次每次 24 粒(每粒含生药 2.5 克) ,于饭前半小时服, 3 个月为 1 疗程治疗单纯性肥胖痰湿型 38 例,显效 10 例(26.3 ) ,有效 18 例(47.4 ) ,无效 10 例(26.3% ) 。5、康灵减肥合剂(湖南中医
20、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由黄芪 20 克,泽泻 20 克,荷叶 30 克,山楂 15 克,何首乌 15 克,生大黄 10 克,白芥子 12 克,元胡 12 克等组成。每次 100 毫升,每日 2 次,早、晚餐前半小时服,1 个月为 1 疗程。经 110 例治疗 13 个疗程,总有效率为89.1%,体重平均下降 2.2 千克 /月。 6、ZB88 减肥乐(北京西苑医院等):由燕麦、大豆、薏米等多种植物组成。具有健脾和胃作用。每日 3 次,每次 10 克,714 天为 1 疗程,治疗期间不进主食,可食蔬菜、水果,无饥饿感。79 例观察治疗后平均体重减少 2.79 千克,腹围平均减少 3.93 厘米。
21、7、减肥号(北京市鼓楼中医院):由黄芪、茯苓、草决明等制成水丸。具有健脾利水作用。每日 23 次,每次 10 克,饭前 30 分钟服,3 个月为 1 疗程,疗程间停药 2 周,再行第二疗程。治疗 105 例,95 例体重下降,平均下降 5.75 千克。 8、宁脂(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由白术、陈皮、半夏、丹参等组成。有健脾化痰祛瘀作用。每日 3 次,每次 8 片,疗程 24 个月。治疗 90 例,65 例体重有不同程度下降(0.56千克) ,平均下降 1.7 千克。 9、减肥轻身乐(解放军一五三医院):由漏芦、决明子、泽泻、荷叶、防己、生地、红参、黑豆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清热利湿作用。每日 2
22、 次,每次 50 毫升,1 周为 1 疗程。治疗 48 例,体重平均降 1.7 千克。 10、轻身减肥片(浙江医科大学一附院):由黄芪、防己、白术、山楂、仙灵脾、泽泻、丹参、川芎、生大黄、茵陈、水牛角组成。有健脾补肾、理气活血作用。每日 3 次,每次 5 片(每片含生药 3 克) ,3 个月为 1 疗程。治疗单纯性肥胖 187 例,有效 129 例(72.5) ,平均减重 3.83 千克。 11、减肥丸(长春中医学院):由番泻叶、松罗茶、泽泻、淡竹叶、槐花、夏枯草等组成。具有除湿化痰、利尿通便的作用。每日 2 次,每次 1 丸,浓茶水送服。治疗 183 例,平均减重2.52 千克,总有效率 7
23、4.3。 12、疏肝理气方(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由柴胡 6 克,白芍 10 克, ,乌梅 10 克,茯苓10 克,荷叶 10 克,泽泻 6 克组成。加减法:烦躁易怒加丹皮 10 克,山栀 6 克;闭经者加益母草 30 克,当归 10 克,香附 6 克;白带多者加苍术 6 克,黄柏 6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疗程 12 个月,见效后配成丸药继续服。治疗 40 例,总有效率 95。认为肝木郁结或疏泄过度,则气机不畅,引起机体气化功能失于正常,三焦升降无权,造成膏脂、痰浊、水湿停滞及气滞血瘀,肝郁日久,可横冲中州,下及肾水,出现脾失健运、肾气不足。 13、减肥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由黄芪
24、、苍术、茯苓、柴胡、荷叶、防己、番泻叶制成胶囊。每日 3 次,每次 3 粒,连服 3 个月为 1 疗程。治疗 30 例,总有效率为 83.3。对脾虚湿阻、胃热湿阻型疗效好于其它类型(气滞血瘀、脾肾两虚、肾阴虚) 。 其它从调理脾胃用于减肥的方剂有三花减肥茶(玫瑰花、茉莉花、玳玳花、川芎、荷叶) ,荷术汤(荷叶、苍术、白术、黄柏。牛膝。薏仁、黄芪、桂枝、木瓜、茯苓、泽泻、山楂、车前草、虎杖、夏枯草、甘草) ,白金丸(白矾、郁金) ,消肥饮(荷叶、山楂、泽泻) ,人参降脂合剂(生晒参、绿豆、绿茶、生大黄)等。 六、具有减肥作用的中药 (一)决明子 属于豆科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可生用或炒用,又名草决
25、明。功效为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热结便秘。现代药理学研究,决明子含有蒽醌类的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决明素、甾醇和脂肪酸等。有降血压、降血脂、抑菌等作用。 可治疗肥胖病、高脂血症、习惯性便秘、乳腺炎、霉菌性阴道炎、小儿消化不良、口腔溃疡、白内障。决明子为药食两用之品,可炒后泡茶饮。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决明子有轻泻作用,可干扰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减肥降脂治疗最常用的药物。可以入汤剂、散剂、片剂,生用的泻下作用比炒用强,入汤剂的常用剂量 1015 克,打碎后入汤剂煎效果好。 处方举例 1:决明子 15 克、荷叶 12 克、泽泻 15 克、茯苓 12 克、防己 15 克
26、、白术 12 克、陈皮 10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具有健脾利湿,祛痰化湿作用,适用于肥胖病人脾湿痰阻证。处方举例 2:决明子 15 克、枸杞子 10 克、首乌 15 克、山楂 15 克、丹参 20 克。水煎,取汁1500 毫升,代茶饮。可减肥,降血脂。 处方举例 3:决明子、山楂、麦芽、赤小豆、陈皮、茯苓、泽泻、炒二丑、神曲、莱菔子、夏枯草、藿香、茶叶。水煎代茶饮。有减肥降脂及利水作用。 处方举例 4:决明子、茶叶、三七、山楂、莱菔子、夏枯草、谷草、菊花。水煎代茶饮。有减肥作用。 (二)荷叶 属于睡莲科植物莲的叶片,89 月采收,晒干入药。功效为清热利湿。用于夏季暑热头痛眩晕,脾虚泄泻,
27、多种出血症。可入汤剂,用量 312 克,也可入丸剂、散剂、外用水洗剂。药理学研究,荷叶含有莲碱、荷叶碱、莲甙、槲皮素、酒石酸、柠檬酸和鞣质。荷叶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民间暑天服食荷叶粥,以祛除暑热。常用来治疗肥胖病,尤其适用于夏季减肥,或用于肥胖病人脾虚湿阻化热证和胃热湿阻证。 处方举例 1:荷叶、苍术、白术、黄柏、牛膝、薏仁、黄芪、桂枝、木瓜、山楂、茯苓、泽泻、车前子、虎杖、夏枯草、甘草。水煎服,每日 1 剂。具有健脾利湿,补气通阳作用,可减肥、降压、降血脂。 处方举例 2:荷叶、山楂、泽泻,水煎代茶饮。有降脂、减肥作用。 处方举例 3:荷叶 10 克、大黄 10 克、厚朴 10 克、枳实 1
28、0 克、黄芩 10 克、夏枯草 10 克、茶叶 10 克、甘草 5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治疗胃热湿阻证的肥胖病人。 (三)泽泻 属于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冬季采挖,洗净干燥。去皮切片入药。功效为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可入汤剂,用量 510 克。药理学研究,泽泻含有氨基酸、脂肪酸、糖类、钾盐及泽泻醇 A、B、C 及乙酸乙脂等。具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作用;动物实验发现,泽泻可降低肥胖大鼠子宫、睾丸周围脂肪指数,可抑制小鼠小肠脂化胆固醇的能力,可降低大鼠小肠内的胆固醇吸收率。泽泻具有清热利尿作用,是减肥降血脂的常用中药,适用于
29、肥胖病人的胃热湿阻证,可以单独使用或加入中药复方中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泽泻药性甘寒,对体虚者或热象不明显者慎用,或配伍其它中药,以减其寒性。如在金匮要略的古方中,用泽泻配白术,名泽泻汤,可健脾利水,能用于治疗脾虚水肿的肥胖病人。在伤寒论的古方中,以泽泻配猪苓、茯苓、白术、桂枝,也可用于脾虚浮肿肥胖病人的减肥治疗。 处方举例 1:泽泻、泽兰各 12 克,茉莉花、玫瑰花荷叶、决明子、枳壳各 10 克,桑椹、补骨脂、何首乌各 15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嗜睡加乌龙茶 10 克;便秘加生大黄 5 克(后下);气短加党参、黄芪各 15 克。具有减肥作用。 处方举例 2:泽泻、决明子各 30 克,荷叶
30、 24 克,生石膏 40 克,红人参 12 克,黄梗米、甘草、知母、半夏各 10 克。制成冲剂,每日 1 次,每次 10 克。具有减肥作用。 处方举例 3:陈皮 20 克,半夏 20 克,泽泻 18 克,薏米 18 克,知母 15 克,荷叶 60 克,甘草10 克。制成胶囊剂。每日 3 次,每次 5 粒。具有清胃热、祛痰利湿作用。用于治疗 1316 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病。 (四)番泻叶 豆科植物狭叶番泻和尖叶番泻.的小叶。 9 月采收,晒干生用。功效为清热行滞,通便利水。用于便秘,尤适用于热结便秘,腹痛,水肿。可单味开水冲泡代茶饮,也可入汤剂后下,入散剂。轻泻缓下用量 1.53 克,重泻攻下用量
31、 510 克。药理学研究,番泻叶含有番泻叶甙 A.B.C.D.大黄醇、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多糖等。具有促进肠蠕动致泻的作用。临床尚可用于急性胰腺炎、菌痢、流行性出血热、胆囊炎、产后回乳等。由于番泻叶使用方便,取效迅速,近年来,也是应用于肥胖病治疗的常用中药,适用于肥胖病人的实证,大便秘结者。但忌用于肥胖病人的虚证:脾胃虚弱,大便溏泄者;肥胖儿童;哺乳期妇女;孕妇。在应用番泻叶时一定要注意掌握适当的剂量,剂量过大时,会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也有发生胃肠出血和癫痫发作的报道。 处方举例 1:番泻叶 10 克,胡黄连 10 克,生大黄 10 克,生地 15 克,夏枯草 12 克,决明子 12 克
32、。制成浓缩煎剂,每次 2030 毫升,每日 3 次。具有清胃通腑,凉血润肠的作用,治疗脾胃实热证的肥胖病人。 处方举例 2:番泻叶 10 克,大黄 10 克,三七 3 克,补骨脂 12 克。水煎服。有减肥作用。(五)茯苓 属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79 月采挖,阴干入药。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心悸,脾虚食少,便溏腹泻,失眠夜惊,心神不安。常入汤剂,用量 1015 克,可入丸、散剂。药理学研究,茯苓含有茯苓多聚糖、 茯苓多聚糖、纤维素、脂肪酸、茯苓酸、树胶、蛋白质等。具有利尿、镇静、抗肿瘤、保护肝损伤等作用。也是减肥方剂中常用的药物。因为肥人多痰多湿,因此,凡肥
33、胖病人有浮肿、尿少、脾虚及水湿停留者,均可应用。 处方举例 1:温胆汤(千金方 )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生姜、枳实、大枣。具有温化痰饮的作用,适用于痰湿肥胖。 处方举例 2: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 )方:藿香、苏叶、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半夏曲、陈皮、厚朴、桔梗、炙甘草、生姜、大枣。适用于脾虚湿浊肥胖病人。 处方举例 3:茯苓 20 克,首乌 30 克,当归 30 克,鸡血藤 30 克。水煎服。具有减肥、降血脂作用。 (六)汉防己 属于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去皮,晒干切段入药。功效为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多入汤剂,用量 510 克。
34、药理学研究,汉防己含生物碱 1.2%、黄酮、酚类、挥发油、有机酸等。可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关节炎、肥胖病。汉防己适用于水湿浮肿的肥胖病人,尤其是老年肥胖病和妇女更年期肥胖病人伴有高血压、关节肿痛者。 处方举例 1: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方:汉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具有健脾利水的作用,用于脾虚水肿的肥胖病人。 处方举例 2:苍术、白术、防己、茯苓、车前子、泽泻、木通、薏米、厚朴、木香、乌药、佛手。水煎服,每日 1 剂。具有健脾化湿利水作用,用于脾虚湿阻证的肥胖病人。 处方举例 3:附子 3 克,肉桂 3 克,党参 10 克,白术 10 克,泽泻 10 克,车前子 10 克,防己
35、 10 克,补骨脂 10 克,茶叶 10 克,甘草 5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具有健脾益肾,温阳化湿的作用,适用于脾肾阳虚的肥胖病人。 (七)防风 属于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春秋采挖,晒干切片入药。功效为解表祛风,胜湿,止痛。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可入煎剂,用量 310 克,也可入酒剂、丸、散剂。药理学研究,防风含有挥发油 0.1%,升麻素,酚类,香豆素,多糖, 谷甾醇等。用于减肥治疗,以防风通圣散为代表方。具有疏通三焦、表里双解、泻阳明腑实的作用。适用于肥胖病人实证,还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 处方举例 1:防风通圣散(宣明论 ):防风、麻黄、荆芥、薄荷、连翘、桔梗
36、、川芎、当归、白术、栀子、酒军、芒硝、石膏、甘草、白芍。适用于胃热、肝热病人伴大便干燥者。 处方举例 2:防风、川朴、黄芪、何首乌、苍术。泽泻。仙灵脾、黄精、禹余粮各 1520 克。制成丸剂,每日 3 次,30 天 1 疗程。 (八)黄芪 属于豆科植物黄芪和蒙古黄芪的干燥根,春秋采挖,晒干切片入药,生用或炙用。功效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水肿尿少,气血不足痈疽不溃或溃后不敛,气虚血瘀所致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气虚津亏之消渴等证。入汤剂用量为 1015 克,大剂量可用 3060 克,补则炙用,其它生用。药理学研究,黄芪含有皂甙、多糖、黄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在减肥常
37、配用,以达到补气健脾,利湿的作用。因为肥人多气虚,应用黄芪可改善肥胖人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人的肥胖病人或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肾脏病的肥胖病人。应用时应注意黄芪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因此不适于体壮表实,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痈疽初起和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处方举例 1:黄芪、荷叶、防己、冬瓜皮、生大黄、香附、白芥子、白术、泽泻、黄精。制成胶囊,每日 3 次,每次 24 粒。适用于痰湿夹瘀者。处方举例 2:生大黄 9 克,黄芪、防己、白术、川芎、制首乌各 15 克,泽泻、生山楂、丹参、茵陈、水牛角各 30 克,仙灵脾 10 克。以上诸药为 1 剂量,制成水煎剂
38、100 毫升,每次口服 50 毫升,每日 2 次。具有益气健脾,温肾助阳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作用,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人证见脾虚湿阻兼血瘀者。处方举例 3:生大黄 15 克,生黄芪 75 克,苍术 50 克,防己 40 克,防风 15 克,云苓 40克,川朴 30 克,芒硝 10 克,桔梗 20 克,枳壳 20 克,半夏 25 克,杏仁 30 克 白芍 35 克,川芎 25 克,当归 40 克,麻黄 10 克,柴胡 35 克,薄荷 25 克,泽泻 30 克,山楂 50 克,荷叶10 克,薏仁 50 克,桂枝 35 克,决明子 35 克。水煎服,每日 3 次,连服 10 剂,休息 3 天,40 天 1
39、 疗程。本方由防己黄芪汤、防风通圣散、逍遥散和二陈汤四方合化而成。具有表里双解,上下分消,分清降浊作用。可化痰祛脂,清洁脏腑,健美减肥。适用于单纯性肥胖病人。(九)白术 属于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冬季采挖,晒干切片入药。功效为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晕,水肿,肥胖病脾虚湿阻证。入汤剂用量 1015 克,或入丸散剂。药理学研究,白术含有挥发油 1.4,主要为苍术醇、芹子烯、苍术酮、白术内酯、炔类化合物及纤维素 A 等。白术为健脾利水之要药,凡肥胖病人有脾虚水肿,脾虚湿阻证者,均可应用。处方举例 1: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莲子肉
40、、白扁豆、砂仁、薏仁、桔梗、大枣。水煎服。适用于脾虚湿阻之肥胖病人。处方举例 2:大黄、白术、猪苓、泽泻、茯苓、桂枝、槟榔、厚朴、桔梗、苏叶、甘草、木香。适用于肥胖病人脾虚证。(十)何首乌 属于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茎。秋冬采挖,生用或炮制入药。功效为润肠通便,解毒消痈。生用治疗肠燥便秘,痈疽瘰疬;制用用于精血亏虚,头晕眼花,腰酸腿软,脱发白发,遗精,崩带。入煎剂用量 1015 克,或入丸散剂。药理学研究,何首乌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如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槲皮素、首乌甙、多糖卵磷脂、淀粉、脂肪等。具有轻泻作用,能抑制脂肪与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并促进肠道排泄,而起降脂减肥的作用。适用于单纯性肥
41、胖病人大便偏干或便秘,身体健壮者。虚证便溏者慎用,或与其它中药配伍应用。作为减肥或降脂作用,当选生何首乌。处方举例 1:生何首乌 15 克,黄芪 20 克,泽泻 20 克,荷叶 30 克,山楂 15 克,生大黄10 克,白芥子 12 克,元胡 12 克。水煎服,每日 2 次,每次 100 毫升。适用于实证肥胖病人。处方举例 2:生何首乌 30 克,当归 30 克,鸡血藤 30 克,茯苓 20 克。水煎服。具有解毒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的作用。(十一)山楂 属于蔷薇科植物野山楂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切片入药,生用或炒用。功效为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
42、心腹刺痛。入汤剂用量 1015 克,或入丸散剂。药理学研究,山楂含有金丝桃甙、槲皮素、牡荆素、儿茶精、黄烷聚合素、有机酸、糖、维生素。鞣质、蛋白质等。具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活血消食,是减肥处方中的常用药物,但较少作为主要药物应用。因为山楂未经提取时含有大量的有机酸,能增加食欲,不适用于食欲亢进的肥胖病人。在临床应用中,一定要考虑用法和用量,或应用山楂的提取物,或放入中药的复方中使用。处方举例 1:柴胡 12 克,枳实 12 克,当归 12 克,香附 12 克,郁金 12 克,泽泻 12 克,丹参 30 克,生山楂 30 克, ,荷叶 10 克,水蛭 6 克,大黄 6 克。水煎服。
43、适用于气滞血瘀肥胖病人。处方举例 2:生大黄 6 克,桃仁 6 克,草决明 12 克,山楂 10 克,开水冲泡,代茶饮。适用于实证肥胖病人。(十二)海藻 属于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和羊栖菜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入药。功效为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治疗瘿瘤瘰疬,痰饮水肿。多入汤剂,用量 612 克,亦可入丸散剂。药理学研究,海藻含有藻胶酸、粗蛋白、多糖、甘露醇、碘、钾等。可以降低高脂大鼠血中胆固醇含量,对高脂家兔也有降低胆固醇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还可降低血压。海藻为药食两用之品,广泛用于减肥中。处方举例:海藻 12 克,夏枯草 12 克,薏仁 15 克,白芥子 10 克,山楂 15 克,泽
44、泻 12 克,茵陈 12 克,柴胡 10 克。(十三)大黄 属于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黄的根,别名将军、锦纹,性苦寒。大黄可炙用可生用。临床上大黄入煎剂,用量为 310 克,炙大黄用量可适当增加。药理学研究,大黄含有蒽醌类衍生物,鞣质,多糖,有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泻下攻积、活血化瘀之功效。大黄的泻下作用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具有降胆固醇及减肥的作用。上海香山中医院用大黄醇提片治疗 452 例肥胖病,减肥有效率在 8792。大黄适用于治疗有实热而又体壮、大便偏干的肥胖病人,但要防止过泻。处方举例 1:大承气汤(金匮要略 ):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具有峻下热结之功效。适用于热结便秘、实证肥胖病人。处方举例 2:生大黄、川芎、乳香、红花。具有理气、活血、通下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的胖。处方举例 3:生大黄,生黄芪,汉防己,荷叶,冬瓜皮,白术。具有益气活血,健脾利湿作用。适用于脾虚湿浊之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