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6637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计划- 实施- 检查- 处理 ” 循 环 模式 在 医 院 感 染 监测 信 息 系 统中 的 应 用 效果 分 析 李红梅 赵春 霞 田翠 秀 范 雪兰 侯东敏 陈振 淇 新 乡 市中 心 医院 感 染管 理 科 摘 要: 目的 探讨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 用效果, 以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的工作效率,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方法 2012 年 新乡市中心医院安装感染监测信息系统并利用信息系统引入 “计划- 实施-检查- 处理 ”循环模式。 以 2011 年数据为基线, 分析 20122015 年新乡市中心医院感 染发病率、 漏报率、 环境卫生监测合格

2、率、 多重耐药菌消毒隔离执行合格率、 医 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职业暴露上报率。 结果 新乡市中心医院2012 2015 年医 院感染发病率和漏报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 趋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职业暴露上报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结论 “计划 -实施-检查-处理” 循环能够有效地提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工作效率, 提高 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管理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 医院感染监测; 信息系统;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作 者简 介: 李红梅, E-mail: 。 医院感染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主要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 染和患者在

3、医院内获得在出院以后发生的感染1。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化管理是 现代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2。利用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准 确地掌握医院内患者的病原学状况, 及早地发现医 院感染, 有利于相关医务人 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预防感染3。近年来, 新乡市中心医院安装了医院 感染监测 信息系统, 并 在工作中 实行了 “ 计划-实施- 检查-处理 ”循 环管理模 式, 使新乡市中心医院的感染监测工作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各方面指标均取得了较 大的进步, 具体如下。 1 管理与方法 1 .1 “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 循环法 “ 计划- 实施-检查- 处理”循环模式已经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取得

4、了令人满意的应 用效果。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方法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计划 (plan) 、实施 (do) 、检查 (check) 、处理 (action) , 因此也被称为 PDCA 循环管理模式。 1.1.1 计划 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是一次循环的起始点, 新乡市中心医院在使用医院感染监测 系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1) 上报的病例感染信息资料不够完 善。 患者的基本信息由系统自动提供, 但是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比如患者感染 类型、 手术治 疗的相关情况、 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情况、 病原体检查的相关资料 填写不足等; (2) 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和微生物室的判断可能存在

5、差异; (3) 在实 行计划- 实施-检查- 处理循环模式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通过实施 “计 划-实施-检查-处理 ”循环管理模式, 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非常有效的管理。 1.1.2 实施 (1) 建设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系统。医院感染监测通过使用三级网络系统, 使各医院各个部门、 科室、 工作人员的沟通和联系得到加强, 扩大医院感染管理 的队伍, 让医院感染管理的教育、 培训、 检查和整改工作得到正常的 运转。 (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宣传。 在医院各部门的医务工作者间开展相关培训, 医 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要建立和健全医院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 装订成书, 发放给 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

6、。 每个月组织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监测相关知识的培训, 并且 将培训的相关资料上传至医院内部网页上。 在各个临床科室的内部开展业务培训, 培训的内容涵盖了医院感染监测的各个方面, 包括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医院感 染监测系统, 与医院感染监测相关的一些规范守则、 技术指南、 诊断标准等。 开 展医务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处理以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等各个方面的专业知 识培 训。参加培训的人员不仅包括了医院内所有的临床医务工作者, 还应当包括医 技、后勤、行政和保洁等部门的人员。 (3) 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与信息科和软件 开发公司的交流和沟通, 将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和医院内手术麻醉系统、HIS 等系统实施有效的对

7、接, 并且根据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有效地改进监测质量, 不断优化和升级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 1.1.3 检查 (1) 医院的相关质量监管和控制部门。 在实际操作中, 医院质量控制部门定期对 医院临床各个科室以及各个行政部门进行全面深入的质量控制, 将工 作当中发 现的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系统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反馈给工作人员。 (2) 医院感染 管理的相关专职人员。 在实际操作中,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天需要对医院感 染监测系统之中上报的病例进行细致的审核, 对信息填写是否完整和准确进行 严格的审查, 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相关问题, 则需要和相应科室进行有 效信息沟通。

8、排除实时监测中感染疑似程度较高的患者, 跟信息科的相关工作人 员进行有效沟通, 将各个危险因素所占分值进行相应调整。 根据信息系统的预警, 进行现场检查, 督促指导感染控制工作。 利用监测管理系统中的手卫生用品 消耗 管理模块对手卫生用品使用量进行查看, 能够对手卫生的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反映, 对各个科室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客观评估。 如果医务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 露, 则需要及时核实暴露人员的暴露信息, 及时就诊并对暴露者进行跟踪随访。 (3) 各个科室感染监测兼职工作人员。 每天对本科室的监测病例实施危险因素评 估, 及时跟感染管理科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沟通, 如果发现问题, 需及时整 改。

9、1.1.4 处理 总结和分析第三阶段检查的结果, 通过院内网和医院监测信息系统将综合检查 结果发送给各个科室和部门, 每个季度对各个科室的 感染情况进行一次通报。 对 取得成绩的科室或者部门提出书面表扬, 对存在问题较为严重的科室或部门提 出批评, 使之与科室奖金挂钩。 1.1.5 评价指 标 评价指标包括在医院感染监测系统中引入 “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循环模式以 来, 新乡市中心医院的感染率、 漏报率、 环境 卫生监测指标 (包括空气监测合格 率、 病房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 无菌物品合格率、 消毒剂合格率、 灭菌 器合格率) 、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职业暴露上报率。 1.2 统计

10、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进行数据分析, 分析20112015 年医院感染监测情况, 并且分 析感染动态变化趋势。 2 结果 2.1 感染 率和漏 报率 医院感染率和漏报率呈下降趋势。见表 1。 表1 医院 20112015 年感染率和漏报率变化趋势 (%) 下载原表 2.2 环境 卫生监 测合 格率 空气合格率、 物表合格率、 无菌物品合格率、 消毒水合格率、 灭菌器合格率均呈 现上升趋势。见表 2。 表2 医院 20112015 年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变化趋势 (%) 下载原表 2.3 医务 人员手 卫生 依从 率和 职业暴 露上 报率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职业暴露上报率呈现逐年上升

11、趋势。见表 3。 表3 2011 2015 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职业暴露上报率变化情况 (%) 下载原表 3 讨论 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患者、 医院工作人员、 门急诊就诊患者、 探视者和患者 家属等。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4-5。主观因素包括: 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认 识不足;不能严格地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 隔离制度;医院规章制度不全, 致使感染源传播。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 医疗活动中侵入性操作引起的感染, 如动静脉插管、 泌尿系插管、 气管 切开、 气管插管、 吸入装置、 介入手术、 监控仪器探头等。 在诊治疾病的同时, 容 易将外界的微

12、生物导入体内, 损伤机体的防御屏障, 导致菌群移位, 使病原体 容易侵入机体。 (2) 为治疗需要, 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或接受化疗、 放疗后, 患者自身免疫力下降而成为易感者。 (3) 大量抗生素的开发和普及治 疗, 使患者体内正常菌 群失调, 耐药菌株增加。 根据我国现行的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中的规定和要求, 对医院感染监测管理质 量进行综合评估的指标应该包括医院感染发病率、 漏报率、 空气合格率、 物表合 格率、无菌物合格率、高压锅合格率等指标6-7。这些监测指标从人为和自然 两方面全面地反映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质量8。 除了监测系统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外, 控制医院感染还在

13、一定程度上 取决于 如何正确使用监测系统。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应用在医院 感染监测系统中, 能够使工作人员降低工作中犯错误的概率, 不断地从实际使 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制定解决措施的方案, 能够使医院感染监测更加及时、 高 效9。 本研究结果显示, 新乡市中心医院 20112015 年医院感染率和漏报率呈逐年降 低的趋势;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 职业暴露上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能够有 效 地提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工作效率, 能够提高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准确性 和管理质量,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Sin

14、gh S, Chakravarthy M, Rosenthal VD, et al.Surgical site infection rates in 6 cities of India:fin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Consortium (INICC) J.Int Health, 2015, 7 (5) :354-359. 2Davoudi A R, Najafi N, Hoseini SM, et al.Frequency of bacterial agents isolated from patient

15、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eaching hospitals of Mazandar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in 2012J.Caspian J Intern Med, 2014, 5 (4) :227-231. 3 徐敏, 聂绍发, 刘 爱萍, 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前瞻性监测与预防J.中 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3) :24-25. 4Chusri S, Silpapojakul K, Mc Neil E, et al.Impact of antibiotic exposure on occ

16、urrence of nosocomial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fection:A case control studyJ.J Infect Chemother, 2015, 21 (2) :90-95. 5 王芳云, 张建风, 廖夏蜀, 等.感染监测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8) :68-69. 6 刘治清, 曾淑容, 王丹, 等. 口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感染控制的管理J.中 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18) :64-65. 7 陈翠敏, 赵先柱, 府伟灵.某大型综合性医院 2006-2010 年住院患者医院感 染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9) :1789-1791. 8 张权义, 杨土保, 李素平.TOPSIS 法与密切值法对湖南省某医院医院感染监 测的综合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4) :621-623. 9 赵丽香, 徐凌忠, 赵方, 等.“ 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医院感染监测 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 预防医学论坛, 2014, 20 (2) :157-1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