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作文审题立意.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662485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作文审题立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作文审题立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作文审题立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作文审题立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作文审题立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作文审题立意一、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某校为解决接送学生的私家车在学校门口长时间占道、乱停乱放的问题,采取了多种办法,效果均不佳,最后只好与交警部门联合行动,对凡停留超过 15 分钟及乱停乱放的车辆进行拍照和抄牌,随后将相关家长名单及车牌号码发到家长群中,并要求相关学生督促家长改正,还将此违规现象与学生及班级评优评先等挂钩。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学校门口的停车乱象得到解决。对于此举,有人拍手称赞,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二、审题切

2、分信息一:私家车在学校门口长时间占道、乱停乱放;【私家车主确实做错了】切分信息二:采取了多种办法,效果均不佳,最后只好与交警部门联合行动;【学校的行为可以理解,一个副词“只”渗透出学校深深的无奈】切分信息三:拍照和抄牌【正常执法,算合法操作】;公示姓名和车牌于家长群【“公示”的方式有待讨论,是否“合情不合法?”】;督促私家车主(家长)整改【无可厚非,督促也是敦促】;与学生及班级评优评先等挂钩【这倒是颇有争议的点】切分信息四:解决了。【这也是颇有争议的点,到底是看结果还是看方法?因为“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三、立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解析信息一:私家车长时间占道、乱停乱放。没有家长想占道,这

3、不是素质问题,而是一种无奈,毕竟没人和钱过不去,没人愿意因乱停乱放而挨罚。委实是学校大门地域逼仄,缺少停车位,道路狭窄拥挤。另外,或许跟放学时间不错开有关。大家一哄而上,不堵才怪。解析信息二:采取了多种办法,效果均不佳,最后只好与交警部门联合行动;接送学生堵车现象值得教育局、交通局乃至全社会值得深思,要采取有智慧的措施,所谓有智慧,就是合情合法人性化。大家解决了“接送学生堵车”问题,校门口的安全隐患自然不存在。现在大都市社会治安复杂,拐卖骗子不少,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的伤亡事故也时常困扰着家长们,特别是放学晚的中学,学生放学后的回家安全甚至成了校方头疼的问题,毕竟这是一个管理的盲区。“采取了多种

4、办法”说明校方还是作为的,但是“效果均不佳”,这就需要考生们动脑筋了。解析信息三: 拍照和抄牌【正常执法,算合法操作】; 公示姓名和车牌于家长群【“公示”的方式有待讨论,是否“合情不合法?”】; 督促私家车主(家长)整改【无可厚非,督促也是敦促】; 与学生及班级评优评先等挂钩【这倒是颇有争议的点】强势推进一刀切容易,但是伤人心,也容易造成很多副作用。因此,“堵”车不如“疏”车,交警的“罚”与学校“评优评先”挂钩的做法,有些莫名其妙,没有逻辑因果必然,可以说,过犹不及,是简单粗暴,是滥用权力的“懒政”表现。解析信息四:解决了。【这也是颇有争议的点,到底是看结果还是看方法?因为“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

5、见”】学校大门是不堵了,但是还有人“有争议”,说明有的人的心还在堵着。不给学校添堵,难道就给家长添堵?找共通点【通则不痛,化堵为疏】:无论是赞同者还是反对者,他们的出发点,就是现在所看到的结果是一样的,要疏通。既然需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要权衡,就要选择一个多方能接受的方案。看看,这是一道隐形任务驱动型作文。四、从统一中找延展点【即我所说的“找衍伸”】(1)追问现实的基础上怎样才可以尽量让孩子少受到一些伤害?申购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定期年检,标配合格司机的校车。这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尤其是守时能力。还能把家长从责任重大的接送任务中解放出来。即便一旦出了事故,也较方便校方与家长方查因,不易流于

6、推诿塞责。绿色出行,家长能骑自行车、助力车或步行最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离家近的,走路即可;离家稍远但交通方便的,可乘公交或地铁;远而公交不便的,还是提倡校车接送。如果家里有闲置的劳动力,如爷爷奶奶等,也可以帮忙接送。(2)推导出一个带有倾向性观点的句子【即我所说的“第二象限列观点”】引导问题。(3)引导问题的实质: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4)【不要在公里性质的问题上缠绕】多修建车库,拓展马路;强化城市基建设施等等都是屁话。五、读论语,写高考作文一、【不建议用,11.1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个人认为“过犹不及”是公理

7、,用于题目和立意,用处不大,不太能挖掘出什么来。二、【相当推荐用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有子说:“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形成和谐最为可贵。古代帝王的治国作风,就以这一点最为完美,无论小事大事都要依循礼的规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时,如果只知为了和谐而求和谐,没有以礼来节制的话,恐怕还是成不了事的。”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就是说不研究事情的具体情况都按制度一刀切,那就有办不成的时候了;反过来又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一味地调和,不遵守制度,也一样行不通。而正确的做法是不偏不倚、实事求是,

8、遵守制度而有所灵活。这个灵活不是人情世故,而是针对不同事情的特出情况所做出的权变之举。这番议论,明确而深刻地说明了制度的执行原则。实际上也就是带有人治色彩的法治,或者说法治推行过程中的人文关照。三【15.2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主张的实事求是、勇于负责的精神,出了事情,孔子要求先从自己找原因,“君子反求诸己”,反躬自问,而不是推卸责任。同样,校方和交警不要一味地把责任推卸给家长,家长也不要一味地陈说自己的无奈,确实没有自己的责任,也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外法内儒治乱象针对私家车为接送学生而长期占道且乱停乱放问题,学校与交警联合行动,并要求学生参与其中,使乱象问题得以解决。

9、对此,各方反应不一。而我认为,学校此举虽稍有不妥,但总体上彰显了我国外法内儒的治事精神,可点赞表扬。私利犯公,则法护公益。公与私的利益冲突一直客观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很多时候,谋取私人利益并不能算是一种错误,但若是为私利而害公益,则可视为不当之利了。试想,若人人为私,公益何在呢?个人的利益最终又如何保全呢?父母爱子,以私家车接送本也无可厚非,但众人皆以车送人,造成学校门口拥堵,严重妨碍他人正常出行,则此事已属违规行为。为此,学校采取了多种办法来缓解,但并无效果,之后才不得不联合交警采取行动,这也实属无奈之举了。法不行,则信不立。或许有人会说,都是为了送孩子上学,如此强硬,实在太过于冷酷无

10、情。但早在战国时代,商鞅徙木立信就指明了法的特征,即法律法规从一“出生”就具有公信力和强制性。如果人人都为私利犯公,以为所犯不过小错误,父母何以成为孩子的榜样?如果人人都以逃避法律约束为得意之举,法律的权威如何能够保证?社会的发展如何能稳固有序?如果我们为了接送孩子上学方便,能够心安理得地违法,还振振有词地试图商量法律法规这一底线,那在别的领域,是否还会有为了各种“方便”而大开法律后门呢?以人为本,儒顾人心。法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但过度使用往往可能会伤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所以,在讲求以人为本,和睦相处的今天,我们仍需坚守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并以此来缓和人际冲突、家校冲

11、突。而关于私家车的乱停放乱放问题,学校联合交警使用法律法规来解决,是可以被理解和支持的。但将此事中违规家长的姓名和车牌公布于家长群,且把家长违规与班级管理挂钩,实有不妥之处。一方面,学校的行为有可能已经侵犯了家长及其孩子的隐私权。另一方面,此举让孩子承担了太多外界压力,可谓不智。激化孩子、家长、老师之间的矛盾,过于功利而缺乏人文关怀,可谓不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矛盾的处理,单靠法治则过于粗暴,单以儒治则显得懦弱。而内儒外法,既规范了秩序,又照顾了人情。如此,还学校一片安宁,还社会一份和谐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堵”车?“疏”车?私家车在学校门口长时间占道、乱停乱放,肯定不对,但是他们想这样做

12、吗?交警与学校采取强制措施整治,肯定有效。“堵”住了接送学生的车,问题就真的解决了吗?家长们真能心悦诚服吗?强力“堵”车易,科学化、人性化“疏”车难。“堵”车不如“疏”车!哪位车主想长时间占道、乱停乱放而挨罚,没有!学校大门对着大马路缺少公共停车区、道路狭窄拥挤、放学时间不准时等等原因,导致了上述问题。交警的“罚”与学校“评优评先”挂钩的做法,很简单也很粗暴,往往是“懒政”与滥用权力的表现。如同中国式过马路一样,中国式接送学生现象难道不值得深思并采取不仅有效还要人性化的措施吗?如果解决了“不用接送”的问题,学校门口的乱象也就自然而然地不存在了。首先是安全问题。家长们最担心的还是学生上下学时的安

13、全。拐卖儿童的案件和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的伤亡事故时常困扰着家长们,谁敢放手让学生独行。还有独生子女、不能就近上学、中老年人照看孩子的职责等等深层次的问题。看来“不用接送”的问题如此复杂,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解决的,因此我们还应另辟蹊径。推行校车接送制度应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们常说要与国际接轨,那么国外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呢?从各种资料来看,校车接送是一种普遍而安全的做法。其实我国许多城乡早已开始用校车接送学生。用符合安全规范的校车接送学生,既能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把家长从责任重大的接送任务中解放出来。有了校车的接送,学校门口还会聚集那么多家长吗?还会有私家车长时间占道、乱停乱放现象吗?强力“堵”私家车,不如严格要求学校开出校车。我们还应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离家近的,走路即可;离家稍远但交通方便的,可乘公交或地铁;远而公交不便的,还是提倡校车接送。这才是“疏”的办法。大禹当年治水就懂得堵则溢,疏则顺这一“疏”胜于“堵”的道理。我们的管理者们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知“堵”而忽视“疏”。“堵”是猛药,虽能立竿见影,但少了点科学性与人性化;“疏”乃正道,利国利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