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湖北省十堰市 2018 届高三语文元月调研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寓哲于画,自古而然。高士明在山水的危机-文中将山水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应引起艺术界的思考。宗炳“澄怀观道” “含道映物” ,董其昌“以禅喻画” ,都在试图以山水画这一艺术载体表达一己之情感,社会之文明,自然之运化。 “道”就是自然界的总规律,山水画触及这里,自然就离不开哲学了。山水画要适应时代发展并与古人拉开距离,这就是一个突破口。艺术与哲学的巧妙结合,可使山水画折射出崇高精神之奥义,最大限度地包含反映人类智慧所能认知的深刻哲理,使人的精神世界得以
2、升华,审美范畴获得拓展,比一般的惯常思维的山水图式具有更深、更高的文化意义。当然这不是轻而易举的,结合得不好,会使绘画流于对哲学意念的简单的标签式诠释,从而伤害到绘画本体的审美价值。要通过视觉形象来联系哲学思维,传导一定的精神特质,不是强加给观众一堆不知所云的干巴巴的哲学概念。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关系,必然是最大限度地相反相成,二者互相矛盾又互相包容,这是达成视觉与精神圆融关系的关键。相反相成的概念,是指事物双方是可以互化互生的,在矛盾双方运动到极端状态,互相互生的关系才会发生,艺术上的大美才会出现。比如著名画家黄宾虹画山水画“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就是典型例子。古人说“执其两端而用中” ,矛盾的一
3、方不是尽想着消灭对方。为什么讲和谐社会?要让对方存在,要化相反之力为促进之力。艺术的相反之力,是促进艺术之力,艺术的高层次和谐是靠相反的两极艺术和精神,在激烈的矛盾运动中达成的一种平衡状态。艺术与哲学合观的艺术实践从“问天、问史、问我”入手。问天,问天地造化,问宇宙玄机,探究了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了解山川、宇宙的发展状态和变化规律。问史,问古问今,问人文世事,更迭变迁、继承发展。问我,即清浊排污,澄怀静虑,以利明志。这种内省的自我观照是为了把握一己之个性,明了自己的性格、精神、情绪等艺术特质,从而在艺术实践中顺应之、强化之、发扬之。问,是思考的过程,学习前人要问,但问不仅于此,还可以是疑问、
4、质问,乃至否定。所以,学问反问疑问,是进行形而上思维的一般过程,从恭问老师前人是怎么做的,到以自己的眼光反问为什么这么做,到对一切事物的疑- 2 -问,有肯定,有否定,哲学思维的形成和个人独立思考的价值就体现其中。将艺术思想落实到艺术实践中,这个过程非常苦。我常说自己“又笨又慢” “蜗行有痕”“十年一剑” ,就是强调再高明的理念都得靠艰苦的实践去落实。(摘编自贾又福艺术与哲学合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高士明在山水的危机一文里提出了值得艺术界思考的观点,他首次指出,山水不是单纯的山水,山水中蕴含着哲理。B. 今天我们画家画的山水画如果不突破哲学,是难以与时代的
5、发展相适应的,也难以超越古人山水画的艺术水平。C. 将艺术和哲学结合的山水画,折射出崇高的精神意义,比一般的惯常思维的山水图式具有更深、更高的文化意义。D. 艺术与哲学的结合,不是把一些不知在说什么的抽象的哲学概念强加给观众,而是通过视觉形象来传导一定的精神特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引用宗炳“澄怀观道” “含道映物” 、董其吕“以禅喻画”的绘画特点,是为了论证古人用山水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个观点。B. 文本引用句子“执其两端而用中” ,是为了说明不要因艺术性而否定精神性,也不要因精神性而不讲艺术性,而要把握好两者的分寸。C. 本文开头阐述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接
6、着从艺术与哲学的结合、相反相成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然后阐述艺术与哲学结合的艺术实践问题。D. 本文最后用自己在艺术实践中“十年一剑”等例子作为论据,论证将艺术思想落实到艺术实践中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的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黄宾虹的具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风格的山水画,表现出艺术上的大美,体现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相反相成、可以互化互生的辩证关系。B. 如果山水画的艺术性与精神性达到了高层次的和谐,那么此时其艺术性和精神性是处在激烈矛盾运动中达成的一种平衡状态。C. -个艺术家从“问天、问史、问我”人手,进行自我内省,把握自己的个性,明确白己的艺术特质,可以在艺术实践
7、中顺应、强化、发扬这种艺术特质。- 3 -D. -个人的哲学思维是在“学问反问疑问”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个人独立思考的价值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质疑、否定而体现出来的。【答案】1. D 2. A 3. D【解析】.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
8、中 A 项,应是为了论证古人用山水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社会文明和自然运化的观点。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和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D 项, “而个人独立思考的价值是在这个过程巾进行质疑、否定而体现出来的”这一说法不当,这个过程中有肯定也有否定。(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蓝袍先生陈忠实我依稀记得,爷爷死后,父亲脱下了蓝色长袍,换上了一件藏青色布袍,一来表示给爷爷的亡灵守志守节,二来标志着他已过而立之年,该脱下青年时期的蓝色长袍了。爷爷死后,
9、- 4 -父亲似乎一下子变成了另一个人,那眉骨愈加隆起,像横亘在眼睛上方的一道高崖,眼神也散净了灵光宝气,纯粹变成了一副冷峻威严的神色,在学堂里,他不苟言笑,在那张四方抽屉桌前,正襟危坐,腰部挺直从早到晚,也不见疲倦,咳嗽一声,足以使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吓一大跳,来去学堂的路上,走过半截村巷,抬头挺胸,目不斜视,从不主动与任何人打招呼。别人和他搭话问候时,他只点一下头,脚不停步,就走过去了。在我 18 岁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了那座黑皮太师椅上。过罢正月十五,私塾又开学了。我穿上蓝布长袍,第一次去坐馆,心里怎么也稳实不下来。父亲一般先读书,后晌才写字,我也应该这样做。我在父亲用过的石砚台上滴上水,
10、三只指头捏着墨锭,缓缓地研磨。我刚写下两字,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蓝袍先生”我的脑子里轰然一声爆响,耳朵里传来学堂里恣意放肆的哄笑的声浪。我转过头,看见一张傻乎乎愣笑着的脸,这是村子里一个半傻的大孩子。这个傻瓜蛋儿,打破他的脑袋,也不会给我起下这样一个雅号的,我立即追问:“谁叫你这么称呼我?”教室里的笑声戛然而止,静默中潜伏着许多期待。“他他不叫我说他的名字。 ”傻子说。“你说他是谁?”我冷眼追问。“我不敢说他打我!”傻瓜怕了。“我先打你,看你说不说!”我说。我从桌上摸过板子,那块被父亲的手攥得把柄溜光的柳木板子,攥到我的手里了,心里微微忐忑了一下,我就毫不退让地说:“伸出手来!”我从他的背
11、后拉过他的左手,抽了一板子,傻子当下就弯下腰去,用右手护住左手嚎啕起来:“马娃子,你教我把人家叫蓝袍先生 ,让我挨打呜呜呜呜呜”我立即站起来,一下子瞅住杨马娃,命令:“杨马娃,到前头来!”杨马娃虎不失威,晃一下脑袋,走到前头来了。“是你教唆他的吗?”我斥问。“不是。 ”他平静地回答,早有准备。“就是你!”傻子瞪着眼, “你说”“谁能作证呢?”杨马娃不慌不急。“”傻子急迫地瞪着眼。- 5 -“不要作证的人!”我早已不能忍耐这种恶作剧还在继续往下演, “伸出手”杨马娃伸出手来。他的眼里滑过一缕无可奈何的神色,漫不经心地瞅着对面的墙壁。我抽一下板子,那只手往下闪了一下,又自动闪上来,没有躲避,也听不
12、到挨打者的呻唤。我又抽下一板子,那只手依然照直伸着教室里很静,听不到一丝声响。我记得父亲打板子的时候就是这样,从来不看被打者的脸,更不听他们的呻吟和求饶,只是打够要打的数字。我抽下五板子了傻子突然跪倒在地,抱住我的板子,哭喊说:“先先先先生!马娃叫我叫你蓝袍先生 ,我说你要打手的,他说不会,你和俺俩都是在一块念书的,不会打手的。他就叫我跟你耍玩,叫蓝袍先生我往后再不”我似乎觉得胳膊有点沉,抬不起来了,再一想,如果马娃一直不开口,我能一直打下去吗?倒是借傻瓜求情的机会,正好下台,不失威风也不失体面。傻瓜先爬起来,深深地鞠了一躬,跑下去了,杨马娃则不慌不忙,文质彬彬地鞠了躬,慢慢走回到座位上去了。
13、杨马娃退学了。对杨马娃的退学,我也不觉得遗憾。杨马娃早该退学去做庄稼或当相公去了,只是生得矮小,父母疼其体力不支,就叫他在学堂多混几年迟早是要走的。两月过去了,没有发生什么意外,秩序正常。我从村中走过去时,可以踏出缓急有致的脚步了,再不紧张了。我在教桌前端直坐一晌,看书或授课,不再觉得腰酸腿困了。人说,我活脱就是二十年前我爸的原样儿!连脾气也跟我爸一模一样了。(选自蓝袍先生 ,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描写“我”用板子抽打杨马娃时,运用了环境描写等描写手法, “教室里很静,听不到一丝声响”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B. 小说对“我”的父亲着墨不多
14、,却刻画出父亲的鲜明性格,如写父亲走路时不与人搭话,反映出父亲胆小怕事的特点。C. 小说中的父亲有着重要作用,上承爷爷的私塾教育,下启“我”的私塾教育,父亲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D. 小说围绕“我”与杨马娃的矛盾展开, “我”顶替父亲成为一名私塾先生,第一天就受到了冲击挑战,最终“我”战胜了杨马娃。5. 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1)那眉骨愈加隆起,像横亘在眼睛上方的一道高崖。 (2)他的眼里滑过一缕无可奈何的神色,漫不经心地瞅着对面的墙壁。- 6 -6. 小说的标题“蓝袍先生” ,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4. B 5. (1)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眉骨”
15、比喻为“高崖”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在爷爷去世后眼睛深陷以及眼神冷峻严厉的外貌特征。(2)运用细节描写(神态、动作描写) ,表现杨马娃对挨打的无奈,内心对“我”些微反抗。 6. 标题一语双关;“蓝袍先生”是指小说中像“我”一样穿着“蓝袍”的私塾老师;“蓝袍”成为旧教育的象征, “我”作为祖辈父辈任教的私塾的继承者, “我”在继续着陈旧迂腐的教育制度。【解析】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 项考核环境描写,BC 项考核人物形象,D 项考核情节,其中 B 项, “胆小怕事”错,应是“不苟言笑
16、”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的句子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核赏析句子,答题时注意明确句子的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1)句中“像横亘在眼睛上方的一道高崖”是比喻的手法,效果是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在爷爷去世后眼睛深陷以及眼神冷峻严厉的外貌特征;(2)中“滑过一缕无可奈何的神色”和“漫不经心”是神态描写, “瞅着”是动作描写,效果为表达“杨马娃对挨打的无奈,内心对我些微反抗” 。点睛:散文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7、(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近年来,无人机开始在民用市场起步,其中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表现出- 7 -对无人机较为迫切的需求趋势,且具备较为可观的市场规模前景,而考虑到无人机现阶段的技术已可满足需求,故预计供需的契合度较高。在其他相对小众的民用领域方面,无人机凭借其优势,预计也将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方面一展身手。材料二:材料三:在无人机“黑飞”愈发猖獗的今天,及时出台法律和强有力的措施,确保航空安全刻不容缓。要有效禁止“黑飞” ,就必须通过法律明确划定界限,怎样使用无人机才算合理合法地“白飞”?许多购买无人机的
18、朋友,可能既不清楚如何申请证照,又不太明白哪些地方是禁区,对于“黑飞”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缺乏认识。一些无人机使用者只是觉得机场周边空旷,因此到机场附近放飞无人机。自己觉得无人机距离机场尚有距离,却不知不觉进入了航道,给航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法律需要明确划定边界,证照谁来管理,哪些地方可以放心使用无人机。- 8 -绑住无人机任性的翅膀,离不开技术创新。例如,技术手段已经证明“电子围栏”可以有效避免无人机越界。又例如,一些企业对于售出的每一架无人机都能在云端实时监控。假若企业和监管部门在技术层面肯于投入,无人机越界“黑飞”的现象就会得到整治。杜绝无人机“黑飞” ,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最重要的是
19、要提高无人机购买者和使用者的安全和法律意识。有人建议,要采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每一台无人机的产品说明中都做出明确警示并引导用户到监管部门网站了解相关法律和禁飞区域。无论怎样,只有唤醒每位无人机使用者的法律意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避免悲剧发生。(选自王健作为“双刃剑”的无人机 )材料四:新华社北京 5 月 31 日电,2017 年 6 月 1 日起,已经或正准备购买无人机的用户需要注意,如果您的无人机起飞重量在 250 克(含)以上,就必须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进行实名登记注册。8 月 31 日后如果仍未注册,其行为将被视为非法,无人机的使用也将受影响。民用无人机的登
20、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无人机管理的基础。5 月 18 日,民航局已完成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并上线运行。2017 年以来,无人机“黑飞”威胁民航安全事件频发。据民航局方面介绍,仅今年 1 月中旬至 2 月中旬,就发生 12 起无人机违法违规运行威胁民航安全事件,其中 7 起造成航班调整、避让、备降、延误。6 月 12 日晚,重庆机场遭遇无人机干扰,持续近 4 个小时,造成重庆机场 40 余个航班备降,60 余个航班取消,140 余个航班延误,上万旅客出行受到影响。材料五:【注】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是衡量无人机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9 -7.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
21、析,不正确一项是A. 近年来,我国无人机在民用市场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域,市场前景乐观。B. 因为无人机有优势,所以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领域也产生了大量需求。C. 我国无人机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国家的支持和任务带动是推力,进入“十三五”后,中高端无人机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D. 无人机“黑飞”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有些人对相关情况不了解,一些人根据常识判断使用区域,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A. 2014 年民间资本大量涌人无人机市场,使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达到饱和状态,是因为我国无人机研发发
22、展迅速,成果显著。B. 材料五中的图表,将中国和美国的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发展趋势进行对比,直观地反映出两国在无人机某些性能上的差距。C. 美国的无人机性能发展总体上比中国快,但是中国的无人机性能也在逐渐提高,从发展趋势看,两国的差距逐渐缩小。D. 材料四中第一段为新闻导语,而第二段至第四段是新闻背景,这个背景是为了说明当前无人机“黑飞”猖獗。E. 材料三和材料四都涉及了无人机安全的问题,但报道的角度不同,材料三侧重时事评论,材料四侧重消息报道。9. 怎样使“无人机”安全飞行?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答案】7. B 8. BE 9. 健全法律制度,合理界定和管控无人机飞行界限;推进技术创新,控制无
23、人机的任性飞行;加强引导和监管,提高无人机购买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法律意识;实施民用无人机实名登记注册制度,加强安全管理。【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 将未然当作已然。另, “大量需求”也不准确。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 10 -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 因果关系不当;C“两国的差距逐渐缩小”错,从图表看差距应是越来越大。D 是为了说明当
24、前无人机黑飞猖獗”错,新闻背景是以导语为中心叙述相关情况的,其目的是说明制定“实名制”的原因。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本题的答题区间主要在材料 3 和材料 4 中,材料 3 中有:(1)法律需要明确划定边界,证照谁来管理,哪些地方可以放心使用无人机。 (2)绑住无人机任性的翅膀,离不开技术创新。若企业和监管部门在技术层面肯于投入,无人机越界“黑飞”的现象就会得到整治。 (3)杜绝无人机“黑飞” ,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无人机购买者和使用者的安全和法律意
25、识。材料 4 中:已经或正准备购买无人机的用户需要注意,如果您的无人机起飞重量在250 克(含)以上,就必须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进行实名登记注册。民用无人机的登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无人机管理的基础。抓住关键字词句,稍加整理即可成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元规,字正范,太原晋阳人也。元规八岁而孤,兄弟三人,随母依舅氏往临海郡,时年十二。郡土豪刘填者,资财巨万,以女妻之。元规母以其兄弟幼弱,欲结强援。元规泣请日:“姻不失亲,古人所重。岂得苟安异壤,辄婚非类!”母感其言而止
26、。元规性孝,事母甚谨,晨昏未尝离左右。梁时山阴县有暴水,流漂居宅,元规唯有一小船,仓卒引其母妹并孤侄入船,元规自执楫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于树杪,及水退获全,时人皆称其至行。元规少好学,从吴兴沈文阿受业,十八,通春秋左氏 孝经 论语 丧服 。梁中大通元年,诏策春秋 ,举高第,时名儒成称赏之。起家湘东王国左常侍,转员外散骑侍郎。简文之在东宫,引为宾客,每令讲论,甚见优礼。除中军宣城王府记室参军。及侯景寇乱,携家属还会稽。后主在东宫,引为学士,亲受礼记 左传 丧服等义,赏赐优厚。迁国子祭酒。新安王伯固尝因入宫适会元规将讲,乃启请执经,时论以为荣。俄除尚书祠部郎。自梁代诸儒相传为左氏学者,皆以贾逵、服虔之义难驳杜预,凡一百八十条,元规引证通析,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