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峡比较阅读两篇带答案一、三峡与顾章书比较阅读(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薜( b)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英英:声音和盛之貌。办:具备。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2 分)A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B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C.仆去月谢病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 分)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3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其作用是什么?(2 分)4对画线语句所表现出的共同的处世态度,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2 分)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 11-15 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闽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3、,回清倒影,绝山故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蒙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乙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敏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曼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捡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李士衡:北采人,当时在昭工馆为官。 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藉:
4、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沿溯阻绝 沿: (2)清荣峻茂 荣: (3)与之俱使高丽 俱: (4)船欲倾覆 欲: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 (2) 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译: 3 甲文第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2 分) 4.甲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何用意 ?(2 分) 5.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 分) 一、参考答案:1答案:A(A 完备 B 它;其中 C 辞官;道歉 D 奇美的山水;感到惊奇)2 答案示例:陡峭的崖壁直抵天空,好像要与彩色的云霞一争高下,矗立的山峰穿过云霄, 遮住了红
5、色的太阳和辽阔的天空,清幽深邃的洞穴蕴含着神奇缥缈的白云,那深谷的小溪,积聚着醉人的绿色,如同屈曲蜿蜒的玉带。 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 2 分。3答案示例:都运用了多角度描写的方法。如从视觉和听觉等表现色彩、形态、声音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景物的鲜明特征,充分表现了山川自然的美好,寄寓了强烈的热爱之情。若答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其它写法及其作用,符合要求即可。 评分:写法 1 分,作用 1 分,共 2 分。4答案示例:处世态度:远离尘俗,洁身自好。评价一 乐山乐水,挣脱尘网,是高洁的品性、宽广的胸襟、超凡的气度。评价二 厌恶尘俗,消极避世,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不值得提倡。 评分
6、:理解 1 分,评价 1 分,共 2 分。二、参考答案:1 (1 )阙:通“缺” ,缺口;(2)疾:快;(3)旦:早晨;(4)绝:消失。 2 (1 )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 3 (1 )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4夏天:水流湍急;春冬之时:水清山绿;秋天:猿鸣凄异 5答案示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 (三)参考答案: 11.(4 分)(1) 顺流而下 (2)树荣(茂盛) (3) -起,一同 (4)将要 12.(4 分)(1) 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2)清点检查投到海里的东西,(发现)都是副使的财物。 13(2 分 )山高、岭连、峡深。(答“连绵不断,遮天蔽日”亦可) 14(2 分 )渲染三峡秋季萧瑟、凄清的氛围,佐证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表达对三峡渔民生活艰辛的感慨。(答出两点,意近即可) 15(3 分 )对比。(1 分)做人不能太自私,否则会自食其果。(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