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及分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641816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及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及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克与千克》教学案例及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学案例浑江区金英小学 明俊教案背景:1、面对学生:小学生 2、课时: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克和千克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 1 克和1 千克的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

2、去发现,获取新知,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1 千克的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认识常见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克和千克,建立观念知道 1 千克=1000 克,了解用秤称质量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学方法在本节课中,我恰当利用多媒体、百度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创设生活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我是

3、通过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活动,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验轻重。 (环节目标:唤醒学生经验,从生活中开始提取学习资料。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 (请学生说说相比之下在感觉上有什么不同?)师:看来物品有轻有重, (板书:轻、重)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板书:质量) 。那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呢?(可以用秤称)二、认识秤,揭示课题。 (环节目标: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并从生活中提取出质量单位,做好正式学习的铺垫。 )师: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你都认识些什么秤? 用

4、秤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课前老师请小朋友们调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的质量,谁来汇报?师: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克和千克” 。 (板书:克和千克)三、认识“千克” ,感受 1 千克和几千克。 (环节目标:认识千克,感受 1 千克,初步建立1 千克的概念,能初步估量 1 千克和几千克。会使用盘秤称重。 )1认一认,学看盘秤。 (板书:千克,kg)2称一称,用盘秤找重 1 千克的物品。3掂一掂,感受 1 千克和几千克。(1)掂一掂,1 千克重的物品。 (2 代 500 克的食盐)(2)掂一掂,比 1 千克轻和比 1 千克重的物品。(3)数一数,1 千克苹果大约有( )个;1 千克果冻大约有( )个

5、;( )瓶矿泉水约重 1 千克;4估一估,学生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验证。四、认识“克”,感受 1 克。 (环节目标:认识克,感受克的微小,初步建立克的概念,体会比较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更加合适。 )1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1 克。导入“克” 。 (板书:克,g)1)掂一掂 1 克的物品。 (1 克砝码,两分硬币。 )(2)说一说,自己身边大约重 1 克的物品。2估一估,称一称,建立几克的表象。(1)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一本数学书大约有多重并验证。(2)学生估计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约有多重?3、掂一掂 1 克的物品和 1 千克的物品,谈谈感受。五、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环节目标:知道 1 千克=

6、1000 克。 )1算一算,一包盐重 500 克,2 包呢?(1000 克)2称一称,两包盐重几千克?(1 千克)3想一想,你发现什么?(1 千克=1000 克)4议一议,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六、解决问题。 (环节目标:巩固所学。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一个乒乓球约重 3( ) 小胖今年 7 岁,约重 28( ) 一个苹果约重 150( )一个鸡蛋约重 60( ) 一个篮球重 450( ) 一包方便面重 100( )2、判断。1 千克铁比 1 千克棉花重。 ( ) 一本数学书约重 200 千克。 ( )小刚今年 8 岁,体重 30 克。 ( ) 一只鸭约重 4

7、克。 ( )3、在里填上、:500 克500 千克 800 克8 千克 600 克700 克 1 千克1000 克七、小结:(环节目标:整理所学知识。 )师:想一想,通过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八、板书设计:克 和 千克(质量单位) 太 轻 比较 重 1000 克 = 1 千克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是第一学段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体会 1 克和 1 千克实际有多重,建立正确的质量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通过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来达成这一目标的。本课教学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感悟质量观念,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了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