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寄语: 学学 习习 靠靠 积积 累, 记忆记忆 靠理解, 经验经验 靠反思,熟 练练 靠靠 练习练习1浮力专题专练1、如右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的下面,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往池中缓慢注人一些水,则铅块及气球( )A、仍能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D、静止、向上或向下运动都有可能第 1 题图 第 2 题图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2、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D、
2、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3、如图所示,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实心铁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静止在图示位置,绳子对它们的拉力 F1和 F2的大小关系是( )A、F 1 F 2 B、F 1F 2 C、F 1F 2 D、无法确定4、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木球,静止在水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受到的浮力( )A、铁球受到的浮力大 B、木球受到的浮力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5、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 A、B、C,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 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B、A 球所受的浮力最大C、C 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D、C 球所受的浮力最小第 5 题图 第 6 题图 第 7 题图6、如
3、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 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教师寄语: 学学 习习 靠靠 积积 累, 记忆记忆 靠理解, 经验经验 靠反思,熟 练练 靠靠 练习练习2A 、甲受到的浮力 B、乙受到的浮力大C 、丙受到的浮力大 D、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甲 、 乙 ,则由图象可知( )A、 甲 乙 ,甲液体是水 B、 甲 = 乙 ,甲液体是水C、 甲 乙 ,乙液体是水8如右图所示,密度均匀的木块漂在水面上,现沿虚线将
4、下部分截去,则剩下的部分将()上浮一些 静止不动 下沉一些 无法确定9.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 10 cm2、高为 5 cm,体积为 80 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 A、0 B、0.3N C、0.5N D、0.8N第 9 题图 第 10 题图 第 11 题图 第 12 题图 第 13 题图10. 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 9 所示。通过胶管 A 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 A 管吸气,烧瓶将会【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
5、大 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C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D.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11如右图所示,一船在某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第一次放,因水太深,铁箱没触碰到水底,此时船的吃水线在 A 处。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箱在船上时,船的吃水线在 A 处下方 B.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仍在 A 处C.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 A 处之下 D.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 A 处之上12如图 8-15 所示,有三个实心小球甲、乙、丙,甲球在水中悬浮,乙球在水中下沉,丙球漂浮在水面上。现将甲、乙、丙三球同时放在一只敞
6、口的小铁盒里,然后将小铁盒漂浮在盛水的容器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只将小球甲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B.只将小球乙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C.只将小球丙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上升D.将甲、乙、丙三球同时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下降13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绳连接,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 B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教师寄语: 学学 习习 靠靠 积积 累, 记忆记忆 靠理解, 经验经验 靠反思,熟 练练 靠靠 练习练习3C乙物
7、块的密度比水小 D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大14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 甲 、 乙 的液体。今有 A、B 两个实心小球,质量分别为 mA、m B,体积分别为 VA、V B,密度分别为 A、 B。已知它们的密度为 甲 A B 乙 ,则A若 V A=VB,将两球都放入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B若 V A=VB,将两球都放入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 A: BC若 m A=mB,将 A、B 两球分别放入乙、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D若 m A=mB,将 A、B 两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 B: 乙15.把重为 8N,边长为 0.1m 的正方体物块投入水中,
8、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 10N/kg) A. 物块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 B. 物块所受的浮力为 10NC. 物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 800Pa D. 物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 1000Pa16.边长为 4cm、密度为 2103kgm 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水 =1.0103 kgm 3,g=10 Nkg)( )A.橡皮泥块的质量是 l2.8 g 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1.28 N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 0.64 N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 l.2810-
9、4m317.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 7(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 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 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 浮 , p、 F 浮 与 h 的关系如图 7(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8.将重为 4N,体积为 610-4m3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 300g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上浮, F 浮 = 6 N B物体悬浮, F 浮 = 4 NC物体漂浮, F 浮 = 4 N D物体沉在水底, F 浮 = 63N19某学生做以下实验:先在
10、一只玻璃水槽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将盛有一些小石子的塑料小船放入水里(如图 12 所示) ,测得船底到液面的距离为 h,再每隔一定时间向水里加食盐并搅动,直至食盐有剩余。问在他所绘制的吃水线至船底距离 h 随加盐量而变化的图象中(如图 13 所示)正确的是( )第 19 题图 第 20 题图 20. (6 分)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 ,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_(选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 ;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_(选填“上升” 、 “下降”或“不变” ) ,台秤的读数将_(选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 。 (已知
11、:冰的密度为 0. 9 103 kg/m3,酒精的密度为 0. 8 103 kg/ 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 )来源图 9教师寄语: 学学 习习 靠靠 积积 累, 记忆记忆 靠理解, 经验经验 靠反思,熟 练练 靠靠 练习练习421龙芳同学将一重 4.0N 的金属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水中,有 1/3 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在筒内装入 100cm3的某种液体后,金属筒的 11/12 的体积没入到水中;已知。则金属筒的容积kgNmkg/10,/10.3水是 m3(筒壁厚度不计),装入金属筒内液体的密度是 ,其质量是 克。/kg22将一方形木块放入盛水容器中时,木的体积的 2/3 浸入水中,此时木块
12、排开水重是 3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N,木材块的密度是_kg/m3,再在木块上放一铁块,刚好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则放在木块上的铁块重为_N. 23体积是 1000 厘米 3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没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 600 厘米 3,如图 2(甲)所示,则该木块的密度是_千克米 3;若在木块上放一金属块,木块恰好没入水中,如图 2 (乙)所示,则金属块的重力是_牛 (取g10 牛千克)14如图所示,在空气中称木块重 6N;当该木块的 35 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零。求(1)木块的密度是多大?(2)若把木块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并轻轻放入水里,那么在木块上加多大竖直向下的压
13、力,才能使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g 取 10Nkg)25.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 F 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 h,力 F 与 h 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科觉得图中 CB 的延长线 BA 段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 F 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1)分析 BC 段:随着 h 的增大,工件所受 的浮力大小将 ,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大小将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2)若 A 点的坐标为(-a,0),则 a= 。从图像分析,a 表示了工件一个物理量的值,这个量就是工件的
14、;(3)求 C 点所对应状态下,工件所受的浮力及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不考虑大气压强)26.为了激发人们对废物再利用的意识,关注海洋生态健康,探险家大卫罗斯柴尔德乘“普拉斯提基号”帆船横渡太平洋。该船的建造使用了大约 1.25 万个充满二氧化碳的废弃塑料瓶(如图) 。(1)此次航行表明,废弃物可以成有价值的资源,同时避免废弃物污染海洋。使用过的矿泉水瓶属于 (选填“可回收垃圾”或“不可回收垃圾” )(2)为了防止塑料瓶碰撞变瘪,船员在每个塑料瓶中添加干冰,干冰吸热会转变为二氧化碳气体,这利用了干冰的 (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3)若该船员排开海水的体积为 20 米 3,求该船受到
15、的浮力。 (海水密度为 1.03105千克/米 3)教师寄语: 学学 习习 靠靠 积积 累, 记忆记忆 靠理解, 经验经验 靠反思,熟 练练 靠靠 练习练习527一艘潜水艇的体积为 100m3,质量为 6104 kg。如果使它悬浮在海中某处,它的上表面距海面 30m,已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河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求: 此时水舱中充入海水的质量。 (列式计算) 若潜水艇保持深度不变,从海里潜行到河里,则该潜水艇受到的 A重力不变浮力不变 B重力增加浮力减小 C重力增加浮力增加 D重力减小浮力减小 若潜水艇保持深度不变,从海里潜行到河里,应 水(选填“充入”或“排
16、出” ,其质量是多少千克? (列式计算)28.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楼房顶上装有如图 20 所示的太阳能热水器,图 21 是内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S l是自动温控开关,当水温低于20时闭合,辅助加热电阻 R 开始加热;当水温高 60时断开,辅助加热电阻 R 停止加热。A、B 是水箱中两个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密度为 1.8103kgm 3,悬挂在水箱顶部的压力传感开关 S2上。当 S2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达到 16 N 时闭合,电动水泵 M 开始向水箱注水;当拉力小于等于 10N 时,S 2断开,电动水泵 M 停止注水。取 g=10Nkg。求:(1)若水箱内有 100 kg 的水,夜晚在辅助加热系统作用
17、下,水温升高了 20,水吸收的热量。 C 水=4.210 3J(kg)(2)A、B 的体积均为 500 cm3,A、B 的总重力。(3)正常情况下水箱中的水面最高时,A 受到的浮力。(开关 S2下的细绳和 A、B 间的细绳质量与体积均忽略不计。)29.(7 分)做研究浮力的实验中(1)测量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步骤如图用细线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测出该物体所受重力 G=1.2N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 25 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F=;该物体所受浮力 F 浮 =(2)按上述方法测定两组共 8 个实心物体浸没往水中所受浮力的实验数抓如表 1、表 2教师寄语: 学学 习习 靠靠 积
18、积 累, 记忆记忆 靠理解, 经验经验 靠反思,熟 练练 靠靠 练习练习6为了研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表 1 数据,在以 G为横坐标、F 浮 为纵坐标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甲同学根据图线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皆相等”的结论乙同学根据表 2 数据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 的结论请你从两位同学的结论中任选一个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假如将体积为 100cm3的铅块浸没在水中,它将受到多大的浮力?30. 为了响应“健康重庆”的号召,小林和爸爸周末到郊外去钓鱼,他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还观察到爸爸在钓鱼前要“试漂”来确定铅坠(铅坠由合金制成)的大小,尽量使“浮标”更灵敏(如图 15 甲所示) ,图 15 乙是浮标和铅坠的位置示意图。若球形浮标的体积为15cm3,铅坠的密谋为 11g/cm3。 (取水的密度 水 =1.0103kg/m3,g=10N/kg。 )(1)若铅坠在水面下 1.2m 处,它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2)有经验的钓鱼者会使浮标体积 的浸入水中,此时浮标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3)小林看见爸爸有一种体积为 0.5cm3的铅坠,如果使用这种铅坠,浮标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在多大?(铅坠未接触池底,不计浮标的质量,不计钓线、鱼钩、鱼饵的体积及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