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主观题设问方式及如何作答.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639015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观题设问方式及如何作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主观题设问方式及如何作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主观题设问方式及如何作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主观题设问方式及如何作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主观题设问方式及如何作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主观题如何设问考查及解答一、设问方式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的一大版快,占了 30 分,小现代文阅读部分的选择题,大多学生能应付自如,取得好的成绩。最让人头疼的是大现代文里的主观题,历年来,这里也是很多考生的瓶颈。这类题要求考生必须把对文章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答题的总体要求是对(准确切题)、全(全面完整)、好(语句通顺)。从近几年高考题中,我们不难寻出一些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现结合实例作一解秘,想必对我们如何答好现代文主观题有所帮助。 2006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有以下九点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文中信息的

2、筛选和整合文章结构的分析,文章思路的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和想象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这九点要求在现代文阅读(二)的主观题中是如何设问考查的,我们很有必要结合高考真题及参考答案做一番细心探究。请看 2006 年全国卷(一)现代文阅读(二)的四道题目及参考答案:14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15根据你的

3、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参考答案:“稻埕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而果的美好;“农夫铜色”一句,表现了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16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参考答案: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开成对比;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17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参考答案: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

4、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下面我们从设问方式、设问区域、设问角度和解答思路来探究设问的实质。1设问方式不管命题者如何设问,我们可以归纳出三种设问方式:要求回答“是什么?”,要求回答“为什么这样说?”,要求回答“为什么这样写?”。第 17 题属于要求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第 16 题第一问属于要求回答“为什么这样说?”的问题;第 14、15 题,第 16 题第二问属于要求回答“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这三种设问方式,是我们考生很习惯的设问方式,因为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常常如此设问。我们在平时的练习和测

5、试中要善于将不习惯的设问方式或很难回答的设问方式转换成我们熟悉的设问方式。如第 16 题第二问: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此题的设问方式,表面上看是属于要求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考生如果一直思考他的含意,是很难作答的。若换一种思考思路“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命题者给出的参考答案“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开成对比;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来看,本题的设问正式属于要求回答“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2设问区域不管是何种设问方式,我们在回答问题前要明白命题者是局部设问、整体设问的,还是局部整体兼顾设问的;如果是局部

6、设问,是针对某一段落还是针对某几个段落的。如第14、15 题是局部设问,第 17 题是整体设问,第 16 题是局部整体兼顾设问。第 14、15 题虽然都是局部设问,第 14 题仅针对第二段设问,第 15 题针对三至十段设问。划定设问区域是快速寻找答案的有效方法。3设问角度要全面解答题目,理清设问角度是前提。不管如何设问,设问的角度无非是内容和形式两个大的方面。就设问的区域不同,内容涉及到段的内容、层的内容和整篇文章的中心内容(即文章主旨)。至于形式角度的设问,涉及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人称使用、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段)等等。第 14 题从形式角度设问,涉及修辞手段。第 15 题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7、设问,内容角度的设问是理解句子的含意;形式角度的设问涉及谋篇布局。第 16 题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设问,内容角度的设问要求根据结论寻找依据(根据结果寻找原因);形式角度的设问涉及涉及修辞手段。第 17 题从内容角度设问,涉及文章主旨。4解答思路在明确设问方式、设问区域和设问角度后,考生解答“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这两类问题,是不存在思路不清的问题的。一般来说,考生在回答“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时,往往顾此失彼。这类问题从形式角度设问,考生必须牢记,任何形式的出现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下面针对此类问题结合具体试题来帮助考生明确思路。第 14 题的第一问,涉及修辞手段中的词语搭配问题,第二问问词语搭

8、配的作用。一般来说,“声音”与“听”搭配,可在此,作者却用了“想着”,这一看似不合生活逻辑的搭配恰恰是作者细心观察生活的体现,因为植物成长的声音是很难听到的。这一在常人似乎无法理解的搭配中也说明了大自然的声音吸引了作者,作者是在品味自然、享受自然。其实作者在第二段的第一句对大自然的描写,是不露声色地告诉考生大自然在自己心中的印象。考生要将“词语搭配”(形式)与“对大自然的描写”(内容)结合起来回答,也就是要明白“形式为内容服务”。第 15 题,从句子本身来看,这是生动形象的描写,“金色的光泽”“强悍的铜色”都是比喻,这个句子有丰富的含义,考生要理解言外之意说明农夫有丰硕的劳动成果,表现阳光下农

9、夫的强悍。从内容角度来看,表达出言外之意正是这个句子作用。从形式角度看,要考虑行文思路过渡、前后照应、总领、总结等作用,这个句子为后文写和农夫一起晒稻谷、写农夫决心务农作了铺垫,起到了前后照应的作用。第 16 题第二问,“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这也是一个含意丰富的句子,表达出言外之意也是这个句子起到的作用之一。借用作者的话来反说,阳光下的花香是阳香,有壮怀。“壮怀”一般写人,用来写花,很明显的拟人手法。作者用拟人手法把“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同“阳光下的花”香对比,其作用就是同阳光下有强悍之“香”的自己对比,肯定“阳光下的花”香,肯定自己的强悍之美,说明自己有壮怀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二、因果型主观

10、题的解答高考阅读题的主观题的解答常常是学生得分的瓶颈,稍一不慎,就会“全军覆没”。这除了主观题的答案本身“含糊”度高,清晰度不够以外,与学生没有明确解题思路,没有掌握答题要领不无关系。“因果”型常是命题者喜欢采用的命题形式,在这方面作一探索,也许有一定的价值。1998 年高考试题的现代文阅读材料选用了宗璞的报秋一文,命题者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目: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吃惊?因为 (不超过 8 个字)(2 分)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因为 (不超过 10 个字)(3 分)命题者给的参考答案是:没几天便是立秋;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答案在文中可以直接找

11、出,答案涉及文章的第一、六两个自然段,原文如下: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学生答此题,会出现无法回答第小题的情况,有的学生甚至在两个空格中都写上“没几天便是立秋”这个答案。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学生没有掌握“循果找因”题型的答题策略。一、类型与思路。1“果”在

12、原文中直接出现,命题者据“果”设问。要求考生找的“因”,“因”或在“果”前,或在“果”后,或前后均有。一般说来,如果有明确的提示,学生很容易筛选出“因”。例上述第小题即是。“因”在“果”后,“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便是答案。2005 年全国卷第 15 题第一问也是这种命题方式:“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我不信了春天”在文章出现了两次,作者先说明原因,然后说“我不信了春天”,学生能够发现,“因”在“果”前,要解答这个问题,至少要回答出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在四、五两个段落中可以概括出来,第二个要点在第七个段落中可以概括出来。参考答是: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

13、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去。2005 年全国卷第 16 题也是这种命题方式:“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因”在“果”后)答案在第十、十一段中能够找到。参考答案是: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2“果”在原文中直接出现,命题者据“果”设问。“因”常不在“果”的附近。命题者会明确提示学生,要“联系全文看”,这种提示,是在“告诉”学生,你在“果”的附近是找不到答案的,或者说是找不到既全面又准确的答案的。例上述第小题即是。解答此种命题,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思路:假设在原

14、文中出现的“果”是 B, 我们试着在原文中去寻找与这个“果”所表述的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或句子,我们把找到的“词语或句子”叫作 C,这样我们就可以变换命题者所设置的问题,由“为什么 B?”这个问题变成“为什么 C?”这个问题。如上述第小题“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我们在文中可以找到“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这个句子表示的语义与“怅然”相近,原先的问题就变成了“一年、两年过去了,作者为什么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这个问题。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据转化的“果”寻找到“因”,“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便是答案。3“果”在原文中不直接出现,命题者据“果”设问,往往明确提示学生,要

15、“联系全文看”。例 2005 年全国卷第 17 题第小题,“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果)在原文中没有出现,命题者据此设问。解答此种类型题目,我们同样可以采用对付第 2 种命题方式的思路,先转换问题。依据“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这一语义,我们可以找到相近的句子:“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对于春天,不再怨恨憎嫌了”。我们可以把命题者的问题,转换成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作者为什么说“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因”在“果”前)作者为什么说“对于春天,不再怨恨憎嫌了”?(“因”在“果”前)依据这两个问题

16、我们很容易找到答案:作者从“一日的春光”中感受到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日的春光”酬报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2005 年上海卷第 3 题也是这种命题方式:“通观全文,剪纸艺术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是 ”。命题者命题依据的“果”(剪纸艺术经久不衰)在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我们可以找出与“剪纸艺术经久不衰”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语句:“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新兴的剪纸艺术,切合了现代人的社会心理与审美要求画面饱满,不避繁琐,反受欢迎”“这些工艺精美的剪纸就容易被接受,甚至招人喜

17、爱”“这对人们就更有吸收力了”。我们依据这些语句来转换问题,很容易得出答案:参考答案是:能满足不同时代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从形式到内容不断革新。第一个要点依据第一、四段概括出来,第二个要点在第二段概括出来,第三个要点在五、六段概括出来。二、问题与策略。1先要转“弯”。学生要建立这样的意识,要将“循果找因”的第 2、3 种命题方式转换成第 1 种命题方式来寻找答案。这是最简捷的寻找答案的方式,快速而准确。2找到这个“弯”。问题的转换要明确的是由题干中出现的“果”或不出现的“果”去寻找一个在原文中出现的新“果”,找到的这个新“果”不是命题者设置的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

18、依据这个新“果”去寻找命题者设置的问题的答案。换句话说:“为什么 B?”这个问题转换成新问题“为什么 C?”。“B(果)”在原文中没有出现,“C(新果,等同或者接近于 B)”在原文中出现。我们找到“因为 A,所以C”,便可得出“因为 A,所以 B”,“A”便是我们寻找的答案。而“C”与“B”一样,都是“果”,而不是“因”,“A”才是“因”。3要抓住要点。学生将“循果找因”的第 2、3 种命题方式转换成第 1 种命题方式来寻找答案,且确定了寻找答案的区域,但是如何将筛选出的原文中的语句作为答案组织起来,往往会舍本逐末。如何避免出现“舍本逐末”的问题,是学生需要明确的问题。例 2005 年全国卷第

19、 16 题,“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参考答案是:作者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海棠虽然无香,但她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有些学生明确答案的第二个要点在原文的第十一段中筛选,原文如下: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但是他们是这样整合答案的:海棠红得“乐而不淫”,白得“哀而不伤”,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这个答案与“海棠浅红淡白,绿叶掩映,色彩宜人,秾纤适中,充满生机”的区别在哪里呢?很明

20、显,这些学生将描述性的语句作为答案,而不是把直接陈述、通俗易懂的语句作为答案。而命题者需要作为答案的语句是通俗易懂的而不是委婉含蓄的。在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中,学生要储备这些能力:把形象的描述抽象(概括)化;把委婉的语句直白化;把深奥的语句浅显化。三、如何写出答案综观近几年高考卷出现的题型,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后一类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具体分析如下: 一、 对“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的题, 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 (一)答案表述的原

21、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二)、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1、截。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

22、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2、改。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在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3、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第一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 (三)如何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 1 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2 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

23、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例一: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

24、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而有自知自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色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1998 年全国高考题) 27.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吃惊? 答:因为没几天便是立秋 28.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例二: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的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

25、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着变幻无穷和神秘无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地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旋出来的?如此神奇的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自己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的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上稀”了。(2002 年全国高考题) 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答: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

26、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分析:从这两年的试题中我们看到,答案都是原文中的语句,并且在所提问题所在的附近,也就是说体现了上面的答题原则。答题时,我们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要明白命题者的问题出现在原文的哪个位置,在这个位置的附近找信息源,确定中心语句,把它摘取出来,看它适合答题技巧的三种方法中的哪一种,然后加工组合。 再如:2005 年江苏卷波兹曼的诅咒第 16 题: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 40 个字) 答: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 分析:题目指定阐述“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的内容集中

27、在文章第三段;然后审清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文化观”再细读此段,提取有效信息。从答案来看,它的来源全都是原文,这类题就提醒考生要找准并组合好。 二、 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 ”题, 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 1998 年考查点为 反复、衬托 。1999 年考查点 为比喻 。2000 年考查点为 托物言志、拟人(采用新教材的江西、山西、天津卷中还加考了 前后照应 的结构作用)。2001 年考查了 象征 。2002 年考查了 比喻、比拟 。2003、2004、2005 年全国卷以及各地高考卷考查点更多。此类题型的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1用了什么方法。

28、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2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 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3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例如 2002 年高考话说知音第 22 题: 怎样理解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分析:首先要判断出“像飓风似地”运用了比喻,“发出细微的声响”和“催促人们”两句都属于比拟;结合所学语

29、文知识,可以知道比喻和比拟的表达效果一般是形象生动,如果只回答到这一点上,显得太笼统,没有结合具体语境,因为运用修辞其目的是为文章的内容或情感服务;最后要回答这些运用了修辞的语句是要表现什么内容?抓住文句理解可以知道,表现的是“知音的传说”可以让人们得到美好的感受;还可以催促人们奋进,有强烈的震憾力。综合以上三个方面,此题才算回答切题和完整。 例如 2003 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 21 题,问“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案: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分析:一要回答这里写的是什么,即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要回答艺术效果。遇到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的题型,一定要把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